美團「殺熟」羅生門:罰錢是小,失節事大,勸你善良

2020-12-22 科技邊角料Pro

美團被爆出「殺熟」傳聞早已不是一次兩次了。今年10月,浙江省消保委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點名美團、飛豬等網絡訂房平臺存在退訂難、大數據「殺熟」、實際情況與宣傳不符、承諾優惠不兌現等亂象。

此外還傳出新華社記者曾同時用兩個手機帳戶登陸美團APP,一個已經使用APP預訂過該酒店的帳號查詢顯示當天房價最低為568元。另一個沒有使用過該APP新帳號查詢同一房型同一時間的房價,顯示的最低價格為517元,價差51元。此外在2019年的大數據殺熟風波中,科技日報也點名美團存在大數據殺熟情況。

公眾號「漂移神父」日前發布了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讓美團涉嫌大數據殺熟再次成為刷屏級事件。割,還是被割,成為用戶與平臺的貓捉老鼠遊戲。

美團割會員韭菜?

作者自稱是網際網路搬磚保健高級技師,活好不粘人,他發文表示開通美團外賣會員本意是薅點羊毛,沒想到被反薅。

他通過對比發現,美團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仍為6元,非會員帳號僅為2元。

美團客服對此表示願意補償10元紅包,客服主管則表示已超出他的處理範圍,會向更高級管理人員反映,文章中還提到,不僅是一家店有這種情況,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

美團回應稱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通過與用戶進一步確認,發現是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

然而科技媒體「IT之家」經過實測後發現,美團拋出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因為實付價格差異確實存在,在結帳時、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同樣的預計到達時間,小號配送費比買了會員帳號便宜了 5 毛,準時寶價格也不同。

除此之外,IT之家實測還發現美團外賣價格差異遠不止配送費這麼簡單,結帳時也有差異,不知是不是因為會員帳號一直沒有綁定美團支付,老帳號的滿減遠比新帳號高,比如新帳號綁卡只減 5.5 元,老帳號立減 10.5 元,不同帳號不同價,100%殺熟實錘了。

廣大網友們也對美團回應不買帳,緩存是3G時代產物,甩鍋給技術人員,把問題歸咎於「緩存」,反正緩存也不會說話,美團說啥就是啥吧。

有網友對此評論道:美團整半天就想出這麼個回應,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你看爆料人的說法,開通美團會員後,一家常點的店鋪,配送費由2塊變成了6塊,後面才是用兩部手機做對比,可能後一個實驗存在定位緩存,但第一個大概率沒有,既然沒有,那美團就是在甩鍋啊。

說到底,這事兒可能就是美團不能承認大數據殺熟,畢竟承認了後續會出很多問題,於是思前想後,才把球踢給程式設計師。反正程式設計師的存在就是祭天的,背個鍋怎麼了?

也有人認為美團產品邏輯很清楚,能充會員的都是重度依賴美團的客戶,價格敏感度不會很高,配送費搞點賺頭也不太會被計較。沒充會員的,可能還在對比別的App,美團以低價吸引,變成會員後再收割。

罰錢是小, 勸你善良

「漂移神父」還表示一些商家商戶留言反應為了流量上了平臺,結果被平臺抽水坑到活不下去,沒有平臺又沒宣傳就沒有流量,競爭不過周邊開通商戶服務的其他商家,以此惡性循環對於小創業者來說不敢想像。也許不少人不會在乎會員與非會員1元,2元,5元的差異,但是對於平臺每日上千萬筆的訂單,會出現一個怎樣的情況?平臺應該讓用戶商戶安居樂業的狀態,而不是讓商戶,騎手,司機這樣的群體苦不堪言,艱難生存。

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廣大餐飲、酒旅商家生存艱難,然後美團抽傭比例仍達20%+,導致多地餐飲商家聯名抵制美團,如果美團左手擠壓商戶,右手對用戶殺熟,如同玩火。

儘管美團客服人員表示不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自稱對所有客戶一視同仁,如果出現外賣產品價格及配送費等方面的差異,極有可能與彼時商家、平臺優惠、騎手運力情況有關。

但筆者在微博,公眾號、黑貓投訴等社交媒體上,很容易檢索到消費者反應與朋友同一時間訂同一家酒店價格每次都不一樣,自己的價格每次都比別人高很多,還有消費者在美團外賣用兩個帳號買同一份水果,送到同一個地點,訂單顯示的結算價格卻幾乎相差 2 倍。

美團不久前披露的第三季度營收354.01億元,同比增長28.8%;經調淨利潤為21億元。其中,餐飲外賣收入206.9億元,同比增長32.8%;餐飲外賣交易額達到1522億,日均交易筆數恢復至3490萬單。年度活躍商戶數增長至650萬,年度交易用戶數達4.8億,創下新高。

試想,外賣作為美團的核心業務,即便僅有千分之一「殺熟」可能性,收益也大的驚人。

好在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開始實行,今年10月1日起,在線旅遊企業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侵犯旅遊者的合法權益,違者將處以最高50萬元的罰款。

對財大氣粗的上市公司來時,50萬罰款如同毛毛雨,但罰錢是小,失節事大, 勸你善良。(完)

相關焦點

  • 美團的「殺熟」生意
    你以為你辦了張美團會員卡,領到了優惠券,就該安心享受到VIP服務了,美團回報你的,卻是比非會員更貴的價格。 多麼魔幻的現實!這就是美團慣用的大數據「殺熟」!會員卡的背後,可能是一個充滿誘惑的深坑,一種看不見的套路,一場宰你沒商量的「殺熟」。
  • 「殺熟」會員?美團外賣回應了!這些殺熟套路你最好知道
    這些殺熟套路你最好了解一下。  昨天(12月17日),一則「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前十位。有用戶發文質疑,美團對會員用戶實施差別待遇。12月14日,自媒體「漂移神父」微信公眾號發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質疑美團對外賣會員「殺熟」。  文章稱,作者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12月9日在一家常點的外賣店鋪下單發現,平常不超過3元的配送費漲至6元。隨後作者分別在兩部手機使用會員帳號和非會員帳號同步測試,結果發現會員帳號的配送費6元,而非會員帳號的配送費僅為2元。
  • 美團「大數據殺熟」背後的倫理之困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美團「大數據殺熟」背後的倫理之困近來,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刷屏各大網站,更衝上了微博熱搜,美團傾刻間身陷「大數據殺熟」漩渦。這則回應沒有承認是「大數據殺熟」,不過是技術問題,程式設計師得背鍋了。僅僅一次「殺熟風波」,12月18日美團股價大跌 3%,逾 400 億市值瞬間蒸發。美團到底存不存在「大數據殺熟」,已不再是問題的關鍵。
  • 美團終究還是「大數據殺熟」了
    美團終究還是「大數據殺熟」了 馬微冰,蔣澆 發表於 2020-12-18 14:20:04 在大數據構築起的網際網路時代,殺熟事件屢見不鮮,這次被意外曝光的是美團。
  • 繼「會員殺熟」之後,美團又曝出新問題,用戶表示:卸載美團
    按理說,美團這麼大的企業,想的應該是如何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並且繼續向前進步。但是就在2020年年底,根據美團外賣用戶反饋稱,美團存在「會員殺熟」的情況,這證明了美團依舊把重心放在了眼前的利益上,還沒有達到更高的思想境界。何謂「會員殺熟」?簡而言之,就是美團外賣的會員在點餐時,需要的配送費和打包費比普通用戶更多。
  • 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
    作者飄移神父講述了他開通美團會員後同一家店、同一地點、同一時間段,外賣費用反而從2塊錢漲到4元。   開過美團會員的人都知道,美團會員一個月的費用是15塊,贈送5個無門檻的5塊錢紅包。會員在消費中共可獲得優惠5*5-15=10元,似乎是很優惠。可實際上,美團通過其他地方明降暗漲,又把錢給賺回來了。
  • 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
    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不過,因為網友將#美團殺熟會員#推向了風口浪尖,而此事又恰好置於平臺經濟反壟斷的討論熱度當中,同時,美團近年來力推會員服務,幫助其餐飲訂單量實現節節攀升,此事引起了人們的爭相討論。那麼,為美團業績添磚加瓦的會員們,真的是被收割的一批人嗎?深燃帶你一探究竟。美團喜新厭舊?
  • 壟斷和「殺熟」:美團要邁兩道坎
    對於美團外賣的回應,是定位緩存還是大數據殺熟,網友討論不一。一部分網友認為,手機定位會有延遲,緩存在很多場景會出現,因此配送費出現誤差是正常現象。另有一部分網友認為此種說法無法說通,是將責任甩鍋給定位系統。大數據殺熟,美團常態化?
  • 財華洞察|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
    可實際上,美團通過其他地方明降暗漲,又把錢給賺回來了。按照漂移神父的說法,因為會員的外賣費比非會員貴2塊錢,只需5單外賣就可以把差價賺回來。最終會員花了15塊錢買回來的優惠就相當於是5*5-2*5=15元——搞了半天,美團會員是花錢給自己充優惠吶。開不開會員根本沒有差別。
  • 美團否認殺熟會員
    01美團否認殺熟會員: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爆笑哥:你不但收了錢,還侮辱了我的智商02神預言全球網友:你還我P站03想笑而不敢笑的時候爆笑哥:比起撒貝寧,還差點意思10多想這麼一直涼爽下去爆笑哥:洗洗宰了11祝你生日快樂
  • 濃眉大眼的美團,也玩大數據殺熟?
    來源 / 美團在此次事件中,從法律角度其實並不好界定美團存在殺熟現象。那麼,為美團業績添磚加瓦的會員們,真的是被收割的一批人嗎?深燃帶你一探究竟。美團喜新厭舊?這件事情中,網友對美團的不滿頗有些「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的委屈意味。
  • 美團「殺熟」風波背後:失控的輿論與被迷失的公關
    在公眾眼中「被殺熟」的用戶是弱者,美團強大,自然會站在用戶一邊。但一家企業公關力量與自發的網民與自媒體比起來又算不了什麼,二者博弈美團公關又成了新的弱者。冷靜下來看,網際網路公司大數據「殺熟」的江湖傳聞在坊間流傳已久,為什麼美團這次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 美團回應「殺熟」,但理由卻讓網友都炸了……
    這什麼情況,買碗飯,還被殺熟了??夾生的我不配吃飯嗎?之後,美團也就殺熟這件事也給出了回應:美團不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我們對所有客戶一視同仁。會員和非會員配送費有差異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我們向你道歉,技術部的同學會改進的。看這回應,漂亮嗎?我們沒殺熟,只是定位有緩存。但是,評論區的網友們也不甘示弱。
  • 再陷「殺熟」風波,「慣犯」美團為何如此膽大?
    文|牛刀財經  吳大郎編輯|黃芳華  是否啟用"大數據殺熟"這一終極收割用戶的手段,能夠體現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是否還有良心和底線,但不幸的是,美團又中招了。尤其是,「大數據殺熟」這一網際網路收割用戶的方式,實際上已經不僅僅限於吃相難看或者說企業價值觀和道德問題,已經涉及法律問題。
  • 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程式設計師成了「接鍋俠」,簡直不講武德!
    但十年後的這個午後,看著美團關於大數據殺熟的回應,我居然開始懷念起了那個追求理想在乎體面的年代。美團的回應,不僅不夠真誠,還在偷換概念。 換言之,之所以會出現大數據殺熟這種現象,根本原因是網際網路公司能夠得知我們在網絡上的一舉一動,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1、通過在H5頁面、App、小程序內埋點收集用戶的點擊流; 2、採集我們註冊時填寫的基礎用戶信息、手機機型信息、精確定位信息等; 3、採集所有的交易數據
  • 美團利用大數據「殺熟」,騎手遭到壓榨,商家苦不堪言
    當你發現,自己離不開它的時候,就只能默默忍受壓榨,甚至,後悔當初懶惰的選擇。網購,尤其是以美團、餓了麼為首的外賣平臺,他們,通過特定的算法,迫使騎手一次多接幾個單、對商家進行高額抽成。假如騎手延遲送單,會被扣很多錢。
  • 不殺生來愛「殺熟」 被指壟斷的美團話題不斷
    事情要追溯到去年7月底,有網友陸續發現,在美團外賣訂餐時,頁面已無支付寶選項,此前,美團一直將支付寶摺疊展示。美團取消支付寶支付,本質上是美團與餓了麼背後的較量。對於這起涉及壟斷的案件而言,其最終的判斷由法院裁定,但美團與餓了麼的矛盾,則由來已久。其實,這不是美團第一次取消支付寶渠道。據統計,自2016年起,美團已經三次被部分用戶反饋稱無法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
  • 美團會員成「韭菜」,大數據殺熟是如何收割用戶的?
    像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可以說國內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已經陷入了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 近日,美團大數據殺熟事件,再次引發輿論關注。 對於此次引發的輿論,美團方面回應,原因在於軟體的定位錯誤,與會員身份無關。顯然這個理由很難令人信服,輿論還在繼續聲討美團。 網際網路平臺殺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在衣食住行各個領域,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爆出平臺殺熟事件。
  • 順義小夥:美團大數據殺熟,美團:定位緩存,網友不買帳
    ——後院活動部@厚財經O2O一直很火,王興旗下的美團尤其火。它的APP海報裡顯示該平臺口號, 「美團APP幹啥都省錢」,「美團優選,水果蔬菜、零食蛋奶,天天1元搶秒殺,次日達」,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最近我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關於外賣平臺的大數據殺熟負面新聞卻不得不讓人深思。
  • 美團回應「割韭菜」,重新定義大數據殺熟,你相信嗎?
    美團的這一回應,讓業界也大跌眼鏡,有網友直呼:美團重新定義了殺熟。在海哥看來,美團的這一回應看似沒有問題,確實也存在美團說的那種可能,意思是用戶的接收地址默認用的是上一個地方的,導致運費不一樣。這解釋得通。但是,問題是美團採用的是技術解釋,普通老百姓並不懂技術,會讓人覺得美團在耍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