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隨著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日軍各個戰場上的日軍開始放下武器,停止戰鬥,準備投降。但事實上在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投降後,還有一部分日軍並沒有放棄戰鬥,是天皇的話不好使了嗎?並不是,只是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因素導致的。
1942年底,小野田寬郎應徵入伍,1944年他被派往菲律賓盧邦島與美軍開展遊擊戰,已經是中尉的小野田寬郎接到的命令是「等待大部隊回來支援」,要知道這時日軍大部隊已經開始撤退,但卻讓小野田寬郎帶領他手底下的部隊去和美軍打遊擊,這不是在送死嗎?他的上級還特意強調「禁止你們自殺或投降,三年、四年、五年之後我會回來,這個命令只有我才能取消!」但顯然他等不到那個上級回來取消命令了,因為這個上級在撤退時已經死了。
都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小野田寬郎也確實做到了,一邊是他的上級的命令,一邊是被洗腦的「日本必勝」,這兩點成了他堅持戰鬥的信念。美軍登陸盧邦島後,與他並肩作戰的很多日軍都紛紛戰死,僅剩下他和3名士兵倖存,每當他快支撐不住的時候腦子裡都會出現他上級下的軍令和盲目樂觀,他們4個人相互鼓勵,退到深山老林中開展遊擊戰。
直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美軍還用飛機在小野田寬郎幾人所在的深山密林處投放日本投降傳單,但他卻認為這是美軍的詭計,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很快4人中有人戰死有人投降,唯獨剩下他一人還在堅持,這一年是1972年。小野田寬郎的消息很快就傳回日本,引起不小的轟動,日本已經開始恢復發展經濟,但他卻還在為天皇戰鬥。
1974年2月,日本叢林探險家鈴木紀夫專門前往小野田寬郎所在的深山,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藏了29年的小野田寬郎,並且告訴了他日本早已經投降,但他的性格卻變得非常偏執,除非是他的長官親自下令,否則他誰都不信,無奈回國的鈴木紀夫在尋找他的上級時得知那個下軍令的上級早已陣亡,最後只能再往上找,找到部隊的老上級,這位老上級親自去勸說小野田寬郎投降,告訴他日本已經投降。沒想到他整個人都癱掉,自言自語:「日本怎麼會戰敗?還幹嘛一直像保護嬰兒一樣保護槍?」這一年的小野田寬郎52歲了。
隨後小野田寬郎正式向菲律賓軍隊投降,並表示願意接受處罰,但因為當時日本和菲律賓的關係還不錯,加上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敬佩它的軍人品質,就赦免了他的一切罪責。歸國後的小野田寬郎受到很高的禮節待遇,但他卻不願意見天皇,2014年1月,這個最後投降的日本兵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