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意志力有多強?這名日軍到1974年才投降,打了29年遊擊

2020-12-18 騰訊網

日軍的意志力有多強?這名日軍到1974年才投降,打了29年遊擊

被日本譽為「最後的日本武士」小野田寬郎(1922年3月19日至2014年1月16日),日本職業軍人。當年日本投降後他仍在菲律賓孤島叢林中獨自一個人堅持遊擊戰29年,他是二戰日本最後投降的兵。

1942年12月小野田寬郎被徵召參軍,1944年1月進入久留米第一種陸軍預備士官學校。1944年12月派往菲律賓戰線,當時他的任務是執行遊擊戰和情報搜集任務。

1944年12月17日,小野田寬郎所在部隊在盧邦島開展一場針對美國人的遊擊戰。當部隊撤退時,上級對小野田寬郎說:「我們撤退,但只是臨時的。你們進山,用埋地雷、炸倉庫的辦法與敵人周旋。我禁止你自殺或者投降。三年、四年或者五年之後,我將回來。這個命令只有我才能取消。」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美軍派出由已投降日兵充當的軍使赴各島勸降,同時撒下大量的傳單。1945年10月,小野田寬郎看到了美國派發的傳單,上面寫道:「日本已經投降,趕快下山投降」,小野田寬郎將信將疑。就在這時他忽然聽到不遠處有槍聲,於是認定戰爭沒有結束,美軍傳單在騙人,於是他們又藏進了叢林深處。

每天清晨,小野田寬郎帶著三名士兵爬上山峰,面對著旭日敬禮,並繼續著他的戰鬥。當時他的策略非常清楚:三人是無法佔領整個島嶼,但他們可以讓島上的菲律賓人知道他們的存在,從而產生一種無所不在的恐懼。「

由於遊擊戰很艱苦,到1972年時其他兩位戰士都死亡了。小野田寬郎也懷疑過谷田是不是上級把他遺忘了。有一次他有了自殺的念頭,但是馬上就放棄了,因為上級命令他不準這麼做。

1974年,日本探險家鈴木紀夫找到小野田寬郎,告訴他,日本真的投降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早已結束。但小野田寬郎則堅持,必須有指揮官的命令才會投降。於是鈴木紀夫又輾轉找來他曾經的上司谷口,由谷口宣布日軍戰敗。

1974年3月10日清晨,身穿半舊日本軍服的小野田寬郎到達菲律賓達盧邦島警察局,他鄭重地把步槍放到地上,說:「我是少尉小野田。我奉上級的命令向你們投降。」

小野田寬郎投降後,由於他在29年間曾射殺130多名菲律賓人,當時菲律賓人都主張對他執行槍決。後來日本政府從中斡旋,小野田寬郎被菲律賓總統赦免,並於1974年3月12日回到日本。

小野田寬郎回國後,他受到日本民眾「英雄般」的歡迎,被認為是最後的「日本武士」。但由於長時間跟社會脫節,小野田寬郎很不適應日本的現代社會的生活。他說:「軍人就是服從命令,在不違反國際法律的狀況下,我沒有責任。」

回到日本的小野田寬郎夜不能眠,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都讓他令恐懼不安,而飛機和電視則把他嚇得心驚肉跳,寢食難安。1975年4月,小野田寬郎在巴西的森林中買了一個大牧場並在那裡定居。

2014年1月16日,小野田寬郎在日本去世,終年92歲。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在戰場上,你不殺人,人就殺你。正常的生死觀在這種地方是沒有地位的。要說瘋狂是夠瘋狂的,但這就是戰場上的精神狀態。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

遼寧大連民警一個電話救助老人

颱風「環高」即將登陸菲律賓 將給多地帶來強降雨

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亮點看過來

引領未來動力趨勢 比亞迪43%熱效率發動機量產在即

相關焦點

  • 二戰最後投降的日軍士兵小野田寬郎,是怎樣一直頑抗到1974年的?
    二戰至此結束,但還有極少數沒有接到投降命令的日軍還在繼續負隅頑抗,最後一名日軍士兵小野田寬郎,一直到1974年3月才投降,他是怎麼堅持這麼久的?小野田寬郎,1922年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海南市。1939年,剛剛中學畢業的小野到田島洋行的武漢分部工作,所以會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 他在菲律賓遊擊30年,1974年走出叢林,投降時:什麼?大日本亡了
    戰事吃緊的時候小野田次郎躲在菲律賓的魯邦島打遊擊戰。這一躲就是30年,小野次郎成為二戰戰場上最後一個投降的士兵。01。1944年,寬朗小野田奉命潛伏在魯邦島。從那時到1974年,他走出叢林,正式投降。近30年來,寬朗小野田在叢林中打遊擊戰。孟子的《奉獻》裡有一句話:「有追虎之人。老虎消極,莫芷敢罵人。」
  • 他是日本最後投降的兵,因荒唐命令遊擊29年,歸國後不願見天皇
    1945年8月15日,隨著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日軍各個戰場上的日軍開始放下武器,停止戰鬥,準備投降。但事實上在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投降後,還有一部分日軍並沒有放棄戰鬥,是天皇的話不好使了嗎?並不是,只是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因素導致的。
  • 最後日本兵小野田寬郎寧願在菲律賓打29年,也不願意投降
    日軍菲律賓最高指揮官山下奉文見戰局不利於我方便率部撤離馬尼拉等重要城市,撤退到菲律賓山林中負隅頑抗。山下奉文本打算在菲律賓山林中打遊擊戰,然後請求日軍大本營發兵救援,他認為一旦有援軍,擊潰美軍只是時間問題。山下奉文在策劃撤退山林打遊擊之時,做了極為精心安排,儲備了大量戰略物資,還把之前在東南亞搶奪財寶全部帶進山裡。
  • 二戰最後投降「鬼子兵」,躲入叢林30年堅持打遊擊,91歲去世!
    所以在接下來的很多年裡,依然還有小股的零星的日本士兵藏身在深山叢林裡進行遊擊戰。1974年3月才向菲律賓警察局投降的小野田寬郎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1945年2月,美軍登陸菲律賓偏遠的盧邦島,駐防在島上的小野田寬郎和另外兩名倖存的日本士兵躲入茂密的叢林,誓死和美軍作戰。
  • 最後1個投降的日本兵,他在孤島打了30年遊擊,他的結局怎樣?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但是有一個日本士兵,在菲律賓的小島上一個人堅持了30年的遊擊戰,拒絕投降。1974年,這個叫小野田寬郎的士兵終於走出密林,放下武器。他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裡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士兵。
  • 最後一個日本士兵,領命在叢林打遊擊27年,1974年才接受投降
    除了我國遭受了日本人的侵略外,1974年的菲律賓也不安寧,因為有這樣一個人,在日本投降了29年間還一直殘殺菲律賓的士兵和警察。他就是最後一個日本士兵,領命在叢林打遊擊27年,1974年才接受投降,他為什麼堅守了這麼多年呢,原因就是他並不知道日本已經投降,也因為這個原因他最終被無罪釋放。
  • 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兵 戰後孤島遊擊近30年 得知戰敗後說出六個字
    1974年3月10日,一名身穿破舊的二戰日軍軍服的日本老兵走向了菲律賓盧邦島警察局。只見他面色凝重,向在場人們深鞠一躬後說了一句:「我是少尉小野田寬郎,我奉上級的命令向你們投降。」而這一天距日本投降已經過了整整29年,同時也是小野田寬郎在菲律賓叢林裡戰鬥的第三十年。
  • 抗戰末期日軍到底有多強,300日軍拿不下9名民兵,這是為什麼
    14年的抗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這場持久戰也磨礪了中國人民的堅強意志。二戰快結束的時候,逐漸開始對日偽進行反擊,縮小了日偽的生存空間,一點一點地排擠出根據。強大的日軍失去了昔日的威望,很多人變得消極厭戰。在投降前夕,該師團一度不敢輕易走出城門,生怕遭到伏擊,這是經歷了什麼?
  • 1947年,日軍都投降兩年了,為何還在與我軍作戰?
    正太戰役正太鐵路東起正定,西到太原。雖然只有249公裡,沿途卻是崇山峻岭,極為複雜。在這要道之上,國民黨的守軍自娘子關為界,分了兩部分。娘子關以東屬於孫連仲的保定綏靖公署;娘子關以西屬於閻錫山的太原綏靖公署。已經跟閻錫山打了八年交道的聶榮臻司令,對其很是了解。深知國民黨不同軍隊之間絕對不會互相救援。
  • 最後投降的日軍:蝸居叢林31年,竟然不是日本人
    1972年被獵人發現而走出叢林的日軍小野田寬郎(上圖),通常被認為是「最後投降的日本兵」。其實在小野之後,另有一名日軍隱藏在印度尼西亞的叢林中拒不投降。他就是躲在森林中生存了31年的中村輝夫。  中村輝夫,準確地說應該叫李光輝,本名叫做史尼育唔(Suniuo),籍貫在我寶島,民族:阿美族人,隸屬於原住民兵團、高砂義勇隊。
  • 他原本是中國人,為日軍堅守了30年,還不被日本人承認
    歷史客棧之前介紹過日本士兵小野田寬郎,1945年日本投降後,不知情的小野田寬郎仍然躲在菲律賓叢林裡潛伏了29年,直到1974年才被發現並遣返回國,被稱為「最後一個投降的日軍」。
  • 麥克阿瑟兵力是日軍兩倍多:傷亡是日軍一半,剩下的全投降了
    麥克阿瑟兵力是日軍兩倍多:傷亡是日軍一半,剩下的全投降了在1941年12月7日,日軍成功偷襲珍珠港後,迅速集中兵力進攻東南亞,其中菲律賓戰役是其中舉足輕重的一場戰役,日軍希望通過佔領菲律賓,可以有效控制日本本土和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並可以直接將美軍趕出遠東地區。
  • 解放軍炮擊日軍:日本投降4年後,中國境內為何還有日軍身影?
    1949年,距離日本投降過去了整整4年。太原城郊的解放軍炮兵突然開火,一發發炮彈落到了「日軍」陣地上。緊接著,解放軍官兵手持鋼槍,向「日軍」展開總攻。最終,日軍「全軍覆沒」,其指揮官被解放軍俘虜。在日本投降4年後,為何中國大地上還有日本官兵活動的身影,這支「日軍」到底有什麼來歷?提到太原日軍,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山西王閻錫山。閻錫山主政山西38年,其成為「政治不倒翁」的秘訣就是「實用主義」。誰對他有利,他就利用誰。抗戰時期,日軍入侵山西威脅到閻錫山統治,他的部隊就和中央軍和八路軍一起抗戰。1945年8月後,他就用日本官兵維持他在山西的統治。
  • 二戰1945年日本就投降了,太平洋戰爭卻打到1947年?
    帛琉是一個很美麗的國家,不只藍天沙灘,水上水下的風光也很驚人,一座座的小島環繞著平靜的海洋,身在其中有一種與世無爭感。帛琉有一條公路,連接兩個主要島嶼,人口最多的柯羅和最大島巴貝圖阿普,大多數去帛琉玩的人都只去這兩個島。
  • 志願軍眼中的韓軍:雖然師承二戰日軍,但戰鬥力卻低得可憐
    眾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戰鬥中在志願軍的對立面,是以美國為首的十七國聯軍,當然這些國家並不包括在數年前就已經投降的日本,但是我廣大指戰員在戰鬥的過程中卻發現有這樣的一支部隊,他們無論是指揮或者軍隊的編制都和當年的日軍一模一樣,這讓我志願軍還以為的是在時隔5年之後再次和日軍作戰。
  • 澳大利亞拒絕日軍投降,20萬日軍在絞殺之下,僅1萬多人活了下來
    澳大利亞拒絕接受日軍的投降,20萬日軍在澳軍的絞殺之下,最後只有1萬多人活了下來。澳還要求處死日本天皇。東京審判時,澳大利亞是唯一一個主張審判天皇的國家,且態度堅決,必須處死裕仁天皇。提議被拒後,澳大利亞審判並處決了多達140名乙丙級戰犯,遠超其他國家。基本上,乙丙級戰犯遇到澳大利亞人,就算完了。那麼是什麼導致澳大利亞的如此豪情?
  • 二戰日軍最肥碩的司令,兩個單詞激怒西方人,投降後被絞死
    他在出任第3步兵長時,有一個外號叫「平射炮」,因為他的90公斤體重正好和日本製造的11年式平射步兵炮相當。圖:山下不同時期的照片山下能力強,資格老,有關係,但一直時運不濟,因為他在日軍內部的派系鬥爭中與東條英機不和,所以被當做刺頭,總是被調來調去,在哪個地方都呆不長,甚至連天皇也不待見他。
  • 太和殿前投降的日軍將領結局
    代表二十一名在太和殿交出戰刀的日軍將領在降書上簽字者,是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根本博,然而誰會想到,他後來偷渡到了臺灣,最終又被送回日本
  • 這名日本士兵為何在被俘後,轉頭就帶著美軍炸了日軍司令部?
    隨著海岸線上陣地的失守,剩下的日軍就躲進了森林山區之中和美軍打遊擊,這大大拖緩了美軍的進攻速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軍的進攻可以說是沒有什麼進展。直到1945年8月,美軍俘虜了一名日軍100師團的一名少尉,這名少尉的名字叫做和田稔,主要負責100師團的後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