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做壽老人下跪,他錯在哪裡?這裡告訴你為什麼要善待老人

2020-12-16 梗直男孩Z

導語

8月29號上午,發生了一件悲傷的事情,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一飯店發生倒塌,死神瞬間奪走了29條生命,其中還有80歲做壽老人的妻子。令人震驚的是,媒體不去詢問施工單位是什麼問題,反而去找老大爺問「你老伴和你親戚因為給你過生日去世了,你現在心情怎麼樣?」,老人最終傷心下跪。世界正在慢慢走向老齡化,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預計到2030年,50歲以上的人群將會比17歲以下多得多。那時我們也慢慢向年老走去,如果有一天我們也被如此詢問,我們又該如何是好呢?善待老人,因為這世界將會變得又老又窮。

案例分析

張三是一個商店的保安,特別正義,喜歡路見不平,出去幫忙。今天是他值班,突然看到有一個老大爺想插隊,這他就忍不了了,衝上去問道:「大爺,幹什麼呢?」。老大爺哪裡經歷過這陣勢,抖抖索索地講到:「我想快點回去帶孫子」。張三瞪了瞪老大爺,說:「大爺,你都那麼大歲數了,怎麼還不知道規矩咧,讓人看到了多笑話啊」,最後,老大爺受不了旁邊人的注視,灰溜溜地回去排隊了。

我想你們都很好奇我為什麼寫了這樣一個案例,我們都知道我們之所以不喜歡老人,是因為很多老人並不講理,可是他們不講理背後究竟是什麼呢?

(隨著歲數的增大,老年人各項能力都在下降,包括認知能力、記憶能力、判斷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接受新鮮資訊的能力。)

情感解憂(泰德·費雪曼,《當世界又老又窮》)

1、 每個人都會變老,你也不例外

變老這件事情,我們無法避免,這發生在你我他身上,但是變老是個過程,每經過十年,我們的身體、記憶力和認知能力都會下降一個等級。三十多歲時,人們的肌肉變得不再可靠,脂肪開始慢慢席捲而來,記憶力也隨之衰退;四十多歲時,關節開始疏鬆,白頭髮日益增加;五十多歲時,三高隨之而來,各種大大小小的疾病蜂擁而至;六十多歲時,癌症這一問題日益凸顯;七十多歲時,老年痴呆成為常態。

2、 如何對待老人

隨著歲數的增大,老年人各項能力都在下降,包括認知能力、記憶能力、判斷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接受新鮮資訊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老年人容易被騙,這並不是他們笨,也許年輕的時候,你還不如他呢。

老年人確實是一個不怎麼讓人喜歡的群體,我們知道,他們自己也知道。所以他們也在努力地學習,想要跟上現在的道德標準,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因為這很難很難。所以不要輕易去批判一個老人,也許在我們現在看來很無理的行為,他們那時候是多么正常的。有人會說,有的老人真的很壞,作為年輕人,是非判斷在我們心裡,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裡只是給還在努力的老人一點讓步,尊重他們也是在尊重自己。

反抗老年的刻板印象可以賦予人們活力,但若因此否認比較不活躍的老人有其需求,那麼在一味追求新的老年形象下,社會終會付出代價。(出自《當世界又老又窮》)

每天通過時事與案例分析一本書,喜歡書籍的可以關注我一下,謝謝各位。

相關焦點

  • 做壽老人下跪道歉,記者良心會痛麼?
    於是,他們重點關注了這是一場壽宴,重點採訪了做壽的老人,以「做壽老人發聲」的由頭吸引流量,有些還文縐縐地寫道:斷牆處露出一個「壽」字。 的確,事發時有老人在此過80大壽。80歲的老人在農村地區並不多,做個壽吃個飯熱鬧一下,本是人之常情。為什麼非要將悲劇往壽宴上扯呢?
  • 山西一80歲老人做壽,聚會飯店倒塌數十人被埋,老人內疚下跪道歉
    8月29日,在山西發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一老人邀請親友到飯店做壽,飯店因為年久失修,突然坍塌導致數十人被埋,事後老人下跪致歉,事件一經傳播開來立刻引起社會廣大網友的強裂關注,網友們對此也是眾說紛紜,覺得這個老人也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件發生,畢竟那些都是自己的親友和子孫,他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 山西襄汾做壽老人下跪!無罪的人不斷自責,有罪的人心安理得!
    但是,這個事情上了熱搜的,卻是「襄汾壽宴老人下跪道歉」。事發之時,一位八十歲老人正在這裡舉行壽宴。事發之後,多家媒體前去老人家中訪問,於是,老人哭著下跪了,說自己千不該萬不該舉辦宴席。他的妻子以及多位親屬,也在事故中遇難或受傷。
  • 生日宴死亡29人,80歲老人下跪謝罪,錯不在他
    《禮記·工制》記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古代八十歲老人可在朝堂之上拄拐杖,不行禮,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8月29日,山西臨汾陶寺鄉一位八十歲老人舉辦壽宴,本是歡歡喜喜的好事情,卻因為飯店坍塌,喜事變成了白事。經過搜救,有29人不幸遇難,其中包括老人的老伴。
  • 遇難29人,80歲做壽卻老人下跪道歉,網友:天災人禍,您有何罪?
    其中,在這所飯店之中過壽宴的80歲老爺爺,更是讓人揪心。面對29條被無常剝奪的生命,老爺爺爺始終非常的內疚,痛哭不已。老人家堅持認為自己本來是第二天做壽宴,因為孩子們要開學,提前了一天,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事故。如果不做壽宴,是不是這些無辜的生命,就不會因此遭遇這樣的悲劇?
  • 遇難29人,80歲做壽老人下跪,惹哭千萬網友:天災,您有何罪?
    其中,在這所飯店之中過壽宴的80歲老爺爺,更是讓人揪心。面對29條被無常剝奪的生命,老爺爺爺始終非常的內疚,痛哭不已。 老人家堅持認為自己本來是第二天做壽宴,因為孩子們要開學,提前了一天,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事故。 如果不做壽宴,是不是這些無辜的生命,就不會因此遭遇這樣的悲劇?
  • 辦壽宴飯店坍塌後,80歲老人下跪致歉,網友:這不是你的責任
    人到七十古來稀,何況是80歲的老人,兒孫滿堂盡享天倫之樂,實乃人生不可多得之幸事。可是山西臨汾的李大爺,卻在80歲壽宴這天,經歷了人生最為痛苦的時刻,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何等的悲痛。目前救援工作已經結束,相關追責的問題提上日程,可是讓廣大網友不麼明白的是,為什麼一眾媒體要把目光放在老人身上,而涉事酒店卻無人問津?
  • 山西老人過80大壽,飯店坍塌29名親友身亡,老人情緒崩潰下跪道歉
    文/海盜君標題:山西老人過80大壽,飯店坍塌29名親友身亡,老人情緒崩潰下跪道歉山西臨汾一飯店坍塌,80歲過壽老人下跪道歉的事情引發熱議。這名老人80大壽,晚輩想給他操辦一下熱鬧熱鬧,沒想到卻發生這樣的意外。這一事件被曝光之後,很快引發熱議。8月29日上午9點多,山西臨汾襄汾某村一飯店發生坍塌事故,造成50多人被埋,29人遇害的事故。當天有一80歲的老人過壽,因此飯店裡有很多慶賀過生日的親戚朋友。
  • 為什麼下跪的老牛不能殺?百歲農村老人說出實情!
    但農村老人卻說下跪的老牛不能殺,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一般一頭牛從出生到成年,只需要十幾個月。它的壽命大概有40年左右,在這40年期間。它任勞任怨,只是需要它就不停的勞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大家都知道動物都是有靈性的,相處久了就會懂得人的肢體語言。在養牛為了耕地的年代,人們一般都是從小就開始養起。
  • 按照傳統多少歲該做壽,都有什麼講究?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首先,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這個要重視,而且逢十的壽辰我們也叫做大壽。比方說60、70、80、還有人能活到90歲甚至更長,所以說也叫60、70、80大壽。但是這個做大壽是很有講究的。民間有一個說法叫做「做九不做十」,也就是說這個逢十的整壽,必須要提前一年來做,也叫做「做九頭」。
  • 老人做壽講究忌諱多,多少歲該做壽?作小輩的別太隨意
    過壽是從六十歲開始,一甲子=60年,有了1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做壽。那麼在給家裡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01 逢十的整壽備受重視首先第一個,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備受重視。而且,逢十的壽辰可以稱作大壽。
  • 新樂社區百位高齡老人同做壽
    新樂社區百位老人同做壽,享受天倫之樂。 寶安日報訊(記者 金晶 通訊員 李昌庭 文/圖)12月2日上午,新安街道新樂社區工作站廣場喜氣洋洋。新樂社區黨委下屬各花園黨支部及社區共建單位、轄區愛心企業共同打造「為百位老人祝壽」的盛宴在這裡舉行。寶安區關工委主任溫介平、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劉明軍以及新安街道相關領導一同為老人們送上祝福。 當天上午,社區100位80歲以上的老人在家人陪同下來到現場。廣場中「壽」字兩旁的對聯「向上向善建設文明新樂、孝老愛親打造頤養家園」,讓大家感受到新樂社區濃濃的孝德文明氛圍。
  • 這裡最高壽的老人竟已108歲
    據統計,截止今年10月,全鎮人口6.8萬,老年人口達1.68萬,9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達365人,百歲老人7人,是名副其實的長壽鎮。 全富陽區最高壽老人也出自新登鎮,今年已108歲朱志洎老人(男),出生於1913年,算一算,朱志洎爺爺和歷史課本上閻達開、王洛賓、錢三強、蔣南翔可是同齡人呢! 那麼,長壽鎮的「延壽秘訣」是什麼?
  • 山西襄汾一飯店坍塌,80大壽老人痛哭下跪,並講述是如何倖免遇難
    修建時並沒有聘請專業施工團隊,而是自己找了兩個大工自己做小工完成的。由於事發當天該飯店正在舉辦一位大爺的80壽宴,所以事故傷亡十分嚴重。據多方媒體報導,共救出被困群眾57人,其中29人遇難,7人重傷,21人輕傷。造成如此悲痛的結果真是讓人心寒,讓我們一起來祈禱傷員早日康復,已逝者安息吧!
  • 老人過生日 兒孫送上壽字書法更暖心
    壽題材熱門書法:國賓禮書法家觀山書法《壽》作品來源:【易從網】為什麼給老人祝壽送禮一定要選擇壽文化題材的書法作品?1.壽文化和中國書法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老人非常注重傳統文化。壽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精粹,在中國5萬多個漢字裡,「壽」字的使用頻率最高,它字意吉祥,很多文人墨客用以書寫「壽」字來表達對人類生命長青的恭賀、讚美和希冀。那麼壽文化和中國書法結合而成的壽題材的書法作品,老人定然愛不釋手。
  • 習俗季:耳順始做壽
    為什麼要做一道紅燒肉?丁力中:說是一個坎兒。不死也掉塊肉,女兒孝順的話,她自己來做,她來補這塊肉,就這個意思。丁丹丹有一雙兒女,兒子11歲,女兒6歲,她希望這個習俗能繼續傳給他們。六十歲以下過生日叫「過生」,六十歲以上過生日,才能叫「做壽」。 六十是耳順之年,所以就有了「耳順始做壽」的習俗。老人做壽,全家要吃長壽麵,麵條要越長越好,這是天南海北的中國人生活中最溫情的畫面。一碗熱氣騰騰的壽麵,寄託著兒女們的心願,也溫暖著老人的心。李彩萍說,這個習俗雖然保留了,但一些細節被遺忘了。
  • 80歲老人提醒:人在低谷的時候,想要出人頭地,這幾句話最好不說
    80歲老人提醒:人在低谷的時候,想要出人頭地,這幾句話最好不說最近和朋友聊起之前四處奔波、背井離鄉的日子,兩個人都感嘆許多。我和朋友說,當時幸好遇到了一個好鄰居,不然我也不能有如今的成就。我那個鄰居當年已經八十歲了,可身板硬朗,目光有神,一點兒都不像八十歲的老人。
  • 「老人定義」不同年齡段的老人是怎麼稱呼的?
    一般人在60歲的時候被稱作老人,到了90歲的時候被稱作高齡老人,超過一百歲有被稱作百歲老人。
  • 17個80歲老人踏上「不要命」的旅程,看完不好意思說自己老了
    80歲,是不是還有做夢的權利?80歲,是不是只能待在家裡,聽電視到睡著?還是會跳進海洋球世界,說什麼都不肯回家?又或者,沉迷遊戲?在中國臺灣,有一群80歲的老人決定「發起夢想」。環島之旅出發前,阿桐伯到妻子的墓園上香,他告訴妻子,自己要出發環島去了,擲筊問愛妻,要不要跟他一起去?阿桐伯望著妻子給他的「答案」,瞬間紅了眼:「你看,這就是我老婆,這就是牽手,到死都一樣!」他不知道這座山還能爬多少年,可是,阿桐伯最後還是想要載她環島一次。
  • 為什麼2020年退休老人已經要做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呢?
    那麼有退休老人就給我發來私信,說為什麼2020年還要進行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呢?是不是還得必須到社保局去做集中認證?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他看到有相應的一些通知宣傳都在這樣做養老金的領取資格認證了。那麼這裡我要告訴你的是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依舊要做,只不過不用到社保局去做集中認證了,大家就清楚了嗎?有很多地方都是每年的5月或者是11月做認證,那麼現在是5月份就應該做認證了。為什麼要做認證?做認證主要是為了證明退休人員還活著,對吧?他是否還健在,他的社保卡有沒有遺失或者等等有沒有服刑,如果出現了這些問題,那麼養老金就不會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