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醬酒產業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背後:基酒夠嗎?

2020-12-15 中華網財經

原標題:託起2000億醬酒市場,基酒夠嗎?

2019年茅臺集團營收首次過千億元,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當地醬酒產業迎來發展高潮。據統計,當年仁懷市地方酒類企業營業收入超過200億元(大部分為醬酒)。

根據業內預測,未來數年內貴州醬酒產業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更大的銷售量代表著對於原料、產能的更高要求,與此同時,業內也有聲音發出:醬香型基酒夠嗎?

醬酒從哪兒來

基酒儲能決定成品產量

「醬酒這麼火,基酒從哪裡來?」品牌管理專家、九度諮詢董事長馬斐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提出,與醬香型白酒外宣的核心「賣點」有關——工藝流程繁複而冗長,對基酒貯存、陳化的時間有著超高要求。

以茅臺為例,依據GB/T18356-2007《地理標誌產品:貴州茅臺酒》中第5.3項傳統工藝中規定,製酒生產周期為一年,輪次酒分三種典型體入陶壇長期貯存不少於三年,精心勾兌,包裝出廠,從投料到產品出廠不少於五年。也就是說,茅臺在2020年推出的成品酒,其基酒來自於5年前生產的原酒。

茅臺在2019年底召開的全國經銷商大會上披露,2020年計劃投放3.45萬噸左右,而回溯茅臺此前的生產計劃,其在2016年度的基酒產量大約為3.9萬噸,扣除一部分貯存量,也就是說,5年前所生產的基酒是滿足當下的成品酒需求的。

那麼,其他醬酒企業呢?他們當下的成品供應量,是否也受制於陳年基酒貯存量呢?

「這需要看醬香型酒生產的普遍性工藝要求。」酒業營銷專家呂正春認為,茅臺在一定程度上是醬酒行業的標杆,但是它所能達到的高度,並非適用於所有企業,因此,對於普通醬酒企業而言,應以普適性的標準來衡量。

據了解,目前醬酒生產工藝依據的國標是GB/T26760一2011《醬香型白酒》,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於2011年發布,當年開始施行。

關於基酒貯存時限,這份國標中並無明文規定。那麼,有無適應於醬酒核心產區的標準?

2015年貴州酒博會期間,貴州省發布了《仁懷大曲醬香技術標準體系》,這是我國首次出臺的酒類團體標準,所針對的範圍非常明確,也就是醬酒的核心產區仁懷。其中,TB52/RHJX 002—2015《仁懷大曲醬香酒生產技術規範》第8.2.1項貯存、勾兌之8.2.1.1分項中規定,基酒分型定質入庫貯存1年後盤勾,盤勾2年後方可進行小型勾兌,然後檢驗、大型勾兌再檢驗,再半年後才可出庫、調味、包裝、出廠。

也就是說,不計生產時長的話,單論基酒貯存時間,至少也需要3年半的時間。這就給仁懷地區的成百上千家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市場大熱

或導致基酒快速流轉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醬香型白酒完成銷售收入1350億元左右,實現利潤約550億元,在銷售收入和利潤雙雙實現20%以上增長的同時,以白酒行業7%的產能,實現了21.3%的銷售收入和42.7%的利潤。

資深醬酒專家、權圖工作室創始人權圖表示,根據工作室的統計,2019年,我國醬酒整體產能55萬千升左右。從醬酒類別來看:55萬千升裡,捆沙級約佔50%,也就是20萬千升出頭。其餘翻沙、碎沙約佔一半(按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來看,翻沙和碎沙也屬於醬酒範疇,所以納入統計)。

如果嚴格按照相關行業標準的話,那麼今年的成品醬酒銷售量,大致相當於行業2016年或2017年的醬酒投產量,而2019年生產的基酒是五年以後的供應量。

權圖表示,2016年或2017年屬於上一輪劇烈調整後的復甦期,投產量約佔目前的60%左右。也就是說,今年可銷售的捆沙級醬酒在12萬千升左右;即使加上翻沙、碎沙醬酒,估計整體可銷售醬酒產能也只在25萬千升左右。

按照這個數據來推測,5年後能供應給市場的基酒量約為55萬千升,大致能產生2500億~3000億元的營收。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企業都嚴格按照團體標準或者說按照自我宣傳的方式來貯存、生產。業界認為,《仁懷大曲醬香技術標準體系》這樣一份團體標準,並不屬於強制性技術標準,也就是說,對仁懷地區的醬酒企業而言,它具有指導性,但不會強制要求企業遵守。

《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主要制定者之一、瀘州老窖集團首席技術營銷官、集團副總工程師鄒江鵬表示,「我們當時在定醬酒標準的時候,是希望大家都嚴格按照這個五年的要求來做,但是實際上呢,據了解不能完全達到這個標準。」

「可能很多企業生產後,達不到五年周期的貯存標準,就將基酒快速消耗掉了。」酒業營銷專家呂正春認為,目前市場大熱,巨量的需求會讓企業著眼於快速周轉、快速變現,因此,許多達不到五年貯存要求的基酒,甚至於一年期的新原酒,會被企業快速製成成品酒投入市場。

市場失衡

破壞醬酒傳統形象

需求端的牽引和商家的追逐,讓「醬酒」成為市場熱點,但是這種大熱導致的廠家貪圖快速變現的現象,對醬酒的傳統形象構成衝擊。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曾針對醬酒快速發展的狀況表示:「醬酒板塊既要謀發展,更要防風險。風控做得不好,對產區和品類會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實際上,儘管市場需求大增,但是業界基於生態、產能、品質等諸多維度,對醬香酒的增產擴能持謹慎態度。

早在去年,時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就曾明確表示,環境的承載力不允許茅臺無限地擴張。2019年技改項目完成之後,茅臺酒基酒將在2025年實現滿負荷的生產產能全釋放,茅臺酒基酒達到56000噸,其中能達到茅臺酒的基酒理化指標、能夠投放市場的大概有45000噸,也即9000萬瓶酒。

「產量不是衡量醬酒發展的唯一標準。」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龍超亞在日前召開的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上說,茅臺酒成為品牌酒,靠的不是產能,而是品質。質量效益型才是貴州白酒的出路。

業界認為,影響醬酒品質的一個關鍵點,就在於基酒的貯存時長。按照相關標準,醬酒的基酒經過足夠長的陳化後,才能揮發掉一些雜質,形成豐滿的醬香風味。滿足貯存時長的基酒儲能,成為決定產品品質的關鍵要素。

據了解,貴州茅臺酒股份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中顯示,茅臺酒截至2019年的庫存量為241668.35噸,即基酒儲能。釣魚臺國賓酒業官宣稱其基酒儲備達1.8萬噸,金沙酒業稱其基酒儲備達4萬噸。

中心釀酒集團地處茅臺鎮,其董事長周杰明表示,中心釀酒在生產中,優質基酒按照5~8年時長進行貯存,用二分之一加以前各年份的老酒勾調出廠,一半再往後存放。「一般一家做品牌的企業需十年以上才能形成良性完整的質量體系。」

對地處核心產區的醬酒生產企業來說,目前已經產生了分化,部分企業堅持傳統工藝,而部分企業則追求快速周轉,後者無疑對醬酒的形象構成負面衝擊。

相關焦點

  • 川派醬酒新勢力!揭開醬香型白酒的「另一個世界」——川南醬酒產業...
    在行業龍頭、品類領袖貴州茅臺的影響下,醬酒這個白酒中的貴族品類,在2010年前後得以快速發展,一躍成為第二大品類。同在白酒金三角區域內,同樣橫跨赤水河醬酒核心區,四川醬酒產區建設也在持續穩步推進。那麼,川派醬酒品牌群到底發展得怎樣?瀘州、宜賓兩大四川境內的醬酒產區是何境況?四川上下將如何發展醬酒品類?
  • ...裝團購價再漲;仁懷2020年白酒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丨酒業家...
    元大關  1月4日,貴州茅臺股價站上2000元大關,距首次突破千元大關僅耗時一年半,當前市值超過2.5萬億元。  2020年12月31日晚間,貴州茅臺公布2020年經營情況:經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初步核算,2020年度生產茅臺酒基酒5萬噸,系列酒基酒2.5萬噸;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977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其中本公司全資子公司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94億元左右(含稅銷售額106億元左右);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
  • 紮根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貴州安酒躋身「萬噸醬酒俱樂部」
    業內人士分析,在貴州安酒「變大變強」的背後,來源於其三個底氣十足的核心競爭力:一是「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的資源稀缺優勢,二是「萬噸醬酒俱樂部」的產能稀缺優勢,三是「貴州兩大歷史名酒」的品牌稀缺優勢。資源稀缺優勢:紮根「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世界白酒看中國,中國白酒看貴州,貴州白酒看赤水河。
  • 百家媒體黔酒行·赤水上遊:貴州安酒紮根醬酒核心產區,預計明年...
    在伴隨新增的制麴車間正式交付使用,預計明年貴州安酒年產優質高溫大曲的能力將突破萬噸,正式邁向「萬噸醬酒俱樂部」。 高質發展:邁向「萬噸醬酒俱樂部」 漫步在貴州安酒廠區內,令人難忘的,除了瀰漫在空氣中讓人陶醉的醬香味,還有廠區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和建設景象。
  • 貴州安酒: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的高質量發展樣本
    「貴州兩大歷史名酒」之一的貴州安酒,就坐落於此。沉澱百年,歲月留香。紮根赤水河畔的貴州安酒,不斷變大變強,可謂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酒企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優秀樣本。而「變大變強」的背後,來源於貴州安酒底氣十足的三個核心競爭力:一是「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的資源稀缺優勢,二是「萬噸醬酒俱樂部」的產能稀缺優勢,三是「貴州兩大歷史名酒」的品牌稀缺優勢。
  • 百家媒體黔酒行收官,5天走訪13酒透視醬酒
    這股醬酒熱潮來臨之後,珍酒也加大了產能提速。據貴州珍酒品牌部副總監劉輝介紹,珍酒萬噸增產擴能項目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本月初,貴州珍酒與匯川區人民政府籤約了增產擴能項目,建成後將實現新增年產優質醬香白酒3萬噸以上產能,綜合產值可達120億元。
  • 酒業觀察|貴州茅臺股價創新高,醬酒產業集群效應初顯
    12月8日,茅臺股價再創新高,截至上午11點,貴州茅臺股價達1850元/股,上漲2.07%,總市值超2.3萬億元。在貴州茅臺市值、股價均在兩市遙遙領先的情況下,機構對其再創新高依舊充滿信心。新京報記者梳理數據發現,目前多家機構對此的評級為「買入」,其中34家為「買入」評級,16家為「增持」評級,而國泰君安和中金公司更是雙雙將貴州茅臺目標價調高至2019元/股。在茅臺股價再次創出新高背後,醬酒也成為今年的行業熱點,12月7日,以「世界醬酒核心 醉美赤水河谷」為主題的全國百家媒體走進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活動,在貴州茅臺鎮啟動。
  • 醬香酒衝入黑馬,貴州安酒赤水河畔布局2萬噸醬酒基地
    醬香酒不同於其他香型的酒,一瓶好的醬香酒需要嚴格按照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最後至少經過四年以上的貯存,一瓶優質醬香酒在面市前很多年就已經開始釀造了。而貴州安酒,早在2010年就開始在「醬酒黃金產區」的赤水河邊建設醬香酒生產基地,目前已經擁有近萬噸的醬酒基酒儲備。
  • 酒企探訪丨醬酒熱潮下,貴州歷史名酒「安酒」如何突圍?
    新京報訊(記者 趙方園)「今年正式投產的有14個車間,840口窖池,預計產能將超過7000噸,並且很有信心在明年投產超過1萬噸,正式加入醬酒「萬噸產能俱樂部」, 貴州安酒股份總經理黃進表示。貴州安酒位於赤水河及其支流同民河交匯處,據了解,赤水河流域是醬香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醬酒產業帶涵蓋赤水河上下遊全長約150公裡,是全球活躍的釀酒產業板塊。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醬香型白酒以白酒行業7%產能,實現了21.3%銷售收入和42.7%利潤。而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佔全國醬酒產能85%,實現營收佔全國醬酒市場90%以上。
  • 企業競和發展 醬酒產業集群效應初顯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貴州省優質菸酒產業領導小組指導,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遵義市人民政府、茅臺集團協辦,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執行。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醬香型白酒產能約55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1350億元。
  • 茅臺熱下醬酒「飛天」:部分中低端酒漲價近五成 消費者會買單嗎?
    品牌醬酒漲價潮也帶火了A股白酒板塊,貴州茅臺股價一度突破1800元/股。而醬酒漲價潮背後,大多數中高端醬酒價格虛高,終端動銷也是平平。「價格上漲後,客戶比較遲疑,觀望的還是比較多。」一位酒商坦言。不過,茅臺酒是唯一例外。
  • 百億單品、百億投資、數百評委,醬酒猛攻「任督二脈」?
    12月1日,貴州珍酒公司與遵義匯川區政府百億珍酒增產擴能項目籤約,珍酒投資110億擴大產能。梳理上述事件發現:貴州醇打造醬酒「百億大單品」,珍酒投資百億擴大產能,表明醬酒競爭向資本化、規模化推進;而貴州新增省級評委,仁懷開出16味藥方,表明地方政府已經將培養技術人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視為推進產業發展的抓手。
  • 醬酒熱持續升溫 汕頭首富旗下貴州安酒欲2021年擴產至萬噸
    「到明年(2021年),貴州安酒的醬香製酒車間將達到21棟,窖池1260口,產能破萬噸,邁入萬噸醬酒俱樂部梯隊。」貴州安酒有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目前公司正在建設新的生產車間和酒庫。近日,由貴州省優質菸酒產業領導小組指導,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遵義市人民政府、茅臺集團協辦的2020全國百家媒體走進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活動舉行,多家媒體來到了赤水河畔的貴州安酒。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貴州安酒曾被評為「貴州名酒」,但之後一度有所沉寂。如今,貴州安酒為聯美集團旗下公司。
  • 國臺成為醬酒「核心產區新領秀」,背後邏輯是什麼?
    從產能維度看,眼下,縱觀茅臺鎮醬酒產區,擁有醬酒大體量規模產能的企業屈指可數,醬酒品牌如果缺乏優質產能支撐將很難走得太遠。而在今年1月份,國臺成功收購懷酒,擁有了國臺酒業、國臺酒莊、國臺懷酒三大基地,年產正宗大曲醬香白酒達到近8千噸,儲存年份醬香老酒3萬餘噸,解決就業2300餘人,累計上繳稅收近25億元。
  • 貴州安酒:先做100個「小目標」!
    業內人士分析,在一片紅海的醬酒市場,安酒脫穎而出,「變大變強」的背後,源於安酒擁有三個底氣十足的核心競爭力:一是「萬噸醬酒俱樂部」的產能稀缺優勢;二是「貴州歷史名酒」的品牌稀缺優勢;三是「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的資源稀缺優勢。
  • 控貨、漲價 醬酒品牌借「風」擴張
    其中,貴州金沙回沙酒定製酒出廠價從2020年11月4日起提貨價上調30%~40%;國臺酒自10月1日起不再接收龍酒訂單,且11月1日起供貨價上調200元/瓶;釣魚臺A、A++類基酒價格上調20%。此外,漢醬、珍酒、郎酒、習酒等也紛紛發出調價或停貨通知。其中,茅臺旗下的系列酒如賴茅、珍品王子、醬香經典王子,今年以來漲價幅度分別達50%、55%、55%。
  • 貴州茅臺股價破2000元,估值高達58倍,是泡沫or真價值?
    近日,貴州茅臺發布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977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45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從市場各家機構的解讀來看,普遍認為公司業績增長符合預期。
  • 醬酒擴產「白熱化」,近20萬噸新增產能將如何影響競爭格局?
    當下,雖未到端午節,但赤水河沿線已經呈現出了「熱火朝天」的場面:一場由名酒引領、大資本跟進,為期數年、並將深度影響醬酒產業和整個中國酒業的產能大擴容正在進行。2017年底,茅臺決定將投資十三五中華片區茅臺酒技改工程,2018年,茅臺醬香系列酒、貴州習酒、郎酒等醬酒巨鱷們也相繼提出了擴產計劃,正式拉開了「醬酒大時代」的新篇章。
  • 「競合」將成為醬酒發展關鍵詞
    行業專家認為,未來5年白酒市場的規模將達萬億元級,白酒即將迎來新的增長動力,醬酒行業也將面臨發展與挑戰的雙重機遇。據茅臺官網消息,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產能約為47萬千升,佔全國醬酒產能的85%,實現營收約1244億元,佔全國醬酒市場的90%以上,已經形成了典型的產業集群。四川省瀘州市正在打造年產6.1萬噸優質醬香酒的茅溪鎮醬酒園區。《瀘州市千億白酒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提出明確的目標,到2020年,瀘州全市白酒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
  • 200億打造茅溪鎮,四川醬酒異軍突起,赤水河的"左岸時代"將來臨?
    目前,川醬公司建有二郎和永樂兩個生產基地,年產坤沙醬酒10000噸以上,儲能近50000噸。 在瀘州,茅溪鎮同樣代表了四川醬酒發展的良好態勢。2020年3月,有消息顯示,瀘州市有望投資200億元打造古藺縣茅溪鎮醬酒園區,後者與茅臺鎮隔赤水河相望。未來瀘州,將以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的姿態,大力推動醬香型白酒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