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永不再分開。」無論是在影視劇當中,還是在戲本小說當中,凡是愛情發展到最美好的時候,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就這樣生生世世下去。
在古代,為了能夠儘可能的成全愛情的生生世世,夫妻大多會選擇合葬。對於帝王家來說,三妻六妾是常事,這個時候,正妻的地位就會顯示出來,一般只有正妻才有資格與皇帝合葬。
「朕與你,死生不復相見。」《甄嬛傳》的熱播不僅再次掀起了古裝劇的熱潮,同時也讓人對於古代夫妻合葬有了一定的了解。皇后是那麼的愛著皇帝,然而皇帝卻因為她所做的事情表示要和她死生不復相見,最後還讓身為皇后的她沒能夠和自己合葬。
被稱為國母的宋慶齡女士和孫中山先生之間的愛情為很多人所羨慕,然而就是有著這樣美好的愛情兩人,當宋慶齡在安排自己後事的時候,卻堅決表示不和孫中山先生合葬。
美好愛情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身為孫中山先生的秘書,兩個本就志同道合且各方面都合適的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宋慶齡女士出生於1893年1月,她的父親不僅是個非常富有遠見的民國實業家,更是孫中山先生的好友。為了支持孫中山先生的事業,他將自己的大部分資金都奉獻了出來。因為這層關係,同樣也因為宋慶齡女士本身的優秀,她在大學畢業後就成為了孫中山先生的秘書。
兩人在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在日本舉行了婚禮,相互結成了革命伴侶。從宋慶齡女士在《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中所寫的「這一非常光輝的業績意味著四萬萬人民從君主專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來」能看出來,兩人在思想上是有著高度一致的。
宋慶齡女士在大學畢業後,利用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和自己優秀的能力幫助孫中山先生排憂解難。作為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為了能夠讓革命工作更好地展開,孫中山先生的生活非常忙碌,時常需要四處奔波,而宋慶齡女士始終相伴左右。
「患難見真情。」革命事業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在1922年,因為原廣東省省長、粵軍總司令陳炯明的叛變,孫中山遭遇到了極大的危險。在關鍵時刻,宋慶齡女士堅持讓孫中山先生先一步撤離,而自己則留下來負責吸引叛軍注意,牽制住叛軍的腳步。
這種膽略和果斷大多數人都沒有。「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危急關頭舍小愛為大家的無私精神為人所崇敬。因為無數次的同甘共苦生死一線,兩人之間的革命感情越發深厚。
時間無情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兩人之間的年齡鴻溝和被病痛折磨的身體仿若一把無情的大刀,一刀就斬斷了這一段美好的感情。在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因為癌症而在北京逝世。
兩人喜結連理的時候,孫中山先生49歲,而宋慶齡女士22歲。雖然時間沒有阻止兩人相愛,但卻阻止了兩人相守終身。
痛失愛人無疑是悲傷且痛苦的,可「人生如棋,落子無悔。」既然當初選擇了這樣一段讓自己甘之如飴的愛情,那麼最後的後果也自然應當承擔。
在孫中山先生離開人世後,宋慶齡女士依舊在繼續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雖然她「失去了敬愛的導師、親密的同志和愛侶」,但她沒有放棄兩人共同的理想,她成功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切。
兩人之間的愛情自然是不必言說的深厚,因此,「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佳人已逝,但這並不影響她繼續愛他。
時間不僅沒能讓宋慶齡女士因為突然的噩耗而一蹶不振,反而讓宋慶齡女士的光芒因為奮鬥和努力而越發明亮耀眼。在孫中山先生離世後,宋慶齡女士不僅在革命事業當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還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宋慶齡女士一直在通過自己的力量來為革命事業而努力,她的行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也是她與孫中山先生愛情的延續。兩人的愛情原本就來自於相同的三觀與理想。在愛人離世後,繼續愛人的事業也是一種延長愛情的方式。
無情的歲月磨平了無數痴男怨女的傷疤,但同時也產生了無數的嘆息和遺憾。「殘缺也是一種美。」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兩人愛情中這唯一的一點遺憾也許正成為了讓這段愛情更加刻骨銘心的助力。
宋慶齡女士與孫中山先生兩人美好的愛情原本就起自於事業,因此,當丈夫離開後,宋慶齡女士自然而然的選擇繼續幫助丈夫完成他未完成的事業。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地下的丈夫安心,同時也能夠通過忙碌來適當減少悲痛。
兩相成全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真正兩全其美的事情,凡是想要達到目的,大多情況下總是要有所犧牲。
宋慶齡女士固然與孫中山先生很相愛,但當宋慶齡面臨死後自己的遺體葬往何處的問題時,她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與自己的保姆葬在一處,與自己的家人葬在一起。
孫中山先生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在紫金山還有著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陵墓,恩愛的帝後兩人就是採用的合葬的方式,但宋慶齡卻沒有選擇與孫中山先生合葬。
在宋慶齡女士看來,那裡「是真正的偉人才能安葬的地方」,她認為自己的功績遠不足以和孫中山先生相提並論,因此她堅決不和孫中山先生一起葬在中山陵。
事實上,除了宋慶齡女士表達的這個理由之外,她選擇不葬在中山陵還有一個原因是與保姆之間的情誼。宋慶齡女士和保姆之間朝夕相處了53個年頭,這比她與孫中山先生在一起的時間要長許多。
「回家是最好的禮物。」宋慶齡女士當初為何和孫中山先生在一起,和家人鬧了許多許久,因此到老了,一切都看淡了的時候,反而珍惜起家中溫暖。此時雖然父母都已不在了,但這並不妨礙她將自己葬入家庭陵墓。
宋慶齡女士的保姆死在了宋慶齡前頭,因為和保姆感情深厚,宋慶齡便立即表示要讓保姆葬入自己家的陵墓,等自己死後再讓自己和保姆葬在一處。
小結:
「愛是相互成全。」宋慶齡女士和孫中山先生在為了共同理想而奮鬥的時候,互相成全對方,互相討論革命事業,因此當宋慶齡女士在面對這一難題的時候,如果孫中山先生能夠回應,一定會讓她隨心而行。
兩人之間的愛情起於青萍之末,堅實而穩固的基礎為兩人婚後的感情打下了基礎。雖然最終兩人因為時間無情、因為孫中山先生被拖垮的身體無法相守終身,但至少她曾經擁有過,曾經愛過,那這也足夠美好。
宋慶齡女士選擇與保姆合葬一是因為這樣能夠幫助保姆找個好的歸處,畢竟,在那樣一個年代,並不是誰都建得起如此陵墓,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孫中山先生陵墓的規格過高,如果自己葬過去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風言風語。
兩相權衡之下,宋慶齡女士最終沒有和孫中山先生葬在一處,而是和自己朝夕相處數年的保姆葬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