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頭條|發現你身邊的非遺No.188

2020-12-22 非遺星球

News

NO.188

1

湖南 | 首屆株洲市非遺博覽會正式啟動!

12月11日上午,以「文旅融合、炫彩非遺,創意株洲、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株洲市首屆非遺博覽會、長株潭非遺產品展示展銷會開幕式暨株洲市第二屆文化創意大賽頒獎儀式在株洲博物館(新館)前坪舉行。

此次博覽會為期三天,共有43個非遺項目,15個文旅企業參展,設有「非遺+扶貧」「非遺+研學」「非遺+旅遊」「文創大賽獲獎作品專題展」「中國動力谷十大消費品牌展」等主題展區。

12月11日-12月13日活動期間,每天展覽展銷持續到晚上9點,不僅有精彩的文藝演出,還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網絡直播推薦活動,進一步擴大非遺項目和文旅企業的影響力,真正讓非遺從「展櫃沉睡」走進「大眾日常」,點亮城市夜經濟、激發文旅新活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文創大賽獲獎作品專題展」,8月份正式啟動作品徵集,經過初審、網絡投票、專家終審,共評選出獲獎作品29件。這些作品均具有原創性、地域性、新穎性、市場轉化率高、文化內涵豐富等特點,是傳統與現代,經典與時尚的完美融合。「文創大賽獲獎作品專題展」將展出至2021年元月份,觀眾可以在展出期間前往株洲博物館(新館)一樓臨時展廳觀展。

2

2020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

鄉村振興展示展銷活動在京舉行

為全面推進廣西非遺精準扶貧和促進就業增收,助力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和相關企業拓展市場,2020年12月12日,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導,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聯合主辦的「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北京)展示展銷活動在北京廣西大廈舉辦。

本次非遺展示展銷活動,將全面宣傳展示廣西多彩的民族文化與豐富的非遺資源,為廣西非遺產品搭建面向全國的宣傳和銷售渠道,積極推進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展。

現場活動內容特色鮮明,豐富多彩,包括「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北京)展示展銷活動開幕式,廣西非遺藝術展演,廣西非遺手工技藝類商品、貧困縣區名優特產展陳,廣西國家級、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宣傳展示,網紅直播帶貨銷售等。

3

福建省藝術館召開2020-2021年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記錄工作拍攝方案論證會

2020年12月9日,2020-2021年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拍攝方案論證會在福建省藝術館三樓會議室召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於2015年全面啟動,記錄對象主要是70歲以上或不滿70歲但健康狀況不佳的國家級傳承人。福建省藝術館從2015年開始,按照文化和旅遊部及省廳的工作部署,至今已開展了54位國家級傳承人的記錄工作。傳承人記錄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傳承人、保護單位和建設團隊、專家學者等多方參與。

本次會議組織了非遺、紀錄片、文獻等領域的專家對我省2020-2021年12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的拍攝方案進行論證,他們是:閩劇—林瑛、壽山石雕—陳禮忠、四平戲(政和)—李式青、媽祖祭典—林金榜、木雕(莆田木雕)—佘國平、泰寧梅林戲—黎秀珍、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陳錦堂、剪紙(漳浦剪紙)—陳秋日、白茶製作技藝(福鼎白茶製作技藝)—梅相靖、五祖拳—周昆民、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黃宗財、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鄭修鈐。

會議開得富有成效,專家對項目團隊提交的每一位傳承人的拍攝方案逐一進行了精到、精準的點評,並提出了細緻具體的改進意見。

4

沿黃九省區傳統戲劇

展演活動即將起航

為進一步深化沿黃九省區及晉冀魯豫四省傳統戲劇的展示與交流,提升傳統戲劇保護水平,推進黃河流域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2020年12月13日-30日,「沿黃九省區暨第四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活動將在洛陽市舉辦。

本次活動選取沿黃九省區及晉冀魯豫共十省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關的傳統戲劇參加展演活動。每省1~2個劇團參演,每個劇團1場演出,共計11場演出。此次參演劇種全部選用傳統劇目,可充分欣賞黃河流域各劇種的特色表演,劇種多樣,內容豐富。活動將從12月13日持續至12月30日,首場演出是河南省範縣四平調藝術研究傳播中心表演的四平調《小包公》,此外還包括山西臨汾市小梅花蒲劇藝術培訓中心的蒲劇《洗雪鐵丘墳》,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蜀道藝術團的射箭提陽戲《穀雨》,陝西省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的秦腔《三滴血》,河北邯鄲東風劇團帶來的豫劇《桃花庵》,寧夏演藝集團京劇院有限公司的京劇《紅燈記》《霸王別姬》《借扇》,山東省淄博市五音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的五音戲《牆頭記》,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二人臺藝術團的二人臺《打金錢》《喜上喜》等,以及洛陽豫劇院的豫劇《穆桂英掛帥》。

本次展演還通過「戲緣」APP、「百姓文化雲」等網絡直播平臺進行現場直播和轉播,進一步擴大傳統戲劇的現代影響力。

本次活動全程在洛陽市工人俱樂部集中展示,每場演出當天,戲迷朋友可以憑身份證到售票處免費領2張票,數量有限,領完為止(領票時間: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地址:西工區王城大道14號(王城大道與凱旋路交叉口))。觀賞演出請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測量體溫,並全程佩戴口罩。

5

2020年巍山、彌渡、南澗

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演活動舉辦

無量盛宴,跳菜南澗。12月1日晚,巍山、彌渡、南澗攜手在新落成的南澗縣「彝族跳菜」傳承展示中心,舉辦2020年巍山、彌渡、南澗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演活動,進一步推動「大理州南部三縣旅遊環線」建設,共同慶祝南澗彝族自治縣成立55周年,以及一年一度的「中國南澗跳菜藝術節暨無量山櫻花節」。

近年來,彌渡、巍山、南澗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彌渡花燈、巍山打歌、南澗跳菜先後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澗縣「彝族跳菜」傳承展示中心就是順應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民間傳統、弘揚南澗精神而建設的綜合服務平臺。該項目為中央扶持項目,建築面積3144平方米,2017年動工,今年10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END

圖文來源網絡

星球邀請

相關焦點

  • 1915頭條|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永平非遺傳承基地正式開館
    1915頭條 11.29.2020非遺傳承 你我同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永平非遺傳承基地開館儀式2020年11月29日上午十點,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指導,株洲市工藝美術協會主辦,醴陵市瓷藝堂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非遺傳承 你我同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永平非遺傳承基地開館儀式在醴陵陶瓷谷1915陶瓷文化特色街區拍賣中心一樓順利舉行。
  • 擁抱身邊的非遺 感受美食的魅力
    擁抱身邊的非遺 感受美食的魅力 2020-06-13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擁抱身邊的非遺 領略民間體育的魅力
    《非遺·恆心》----傳統體育(央廣網發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提供)穿越漫漫歷史時空,可以清晰地發現,在人類演變發展的進程中,無論是對客觀世界的利用改造,還是對自身素質的優化提高,都一直充滿著對「更高更快更強」的追求與努力,逐漸創造和形成了具有實用特質
  • 非遺表演、非遺產品、直播吆喝丨金東區文旅消費季活動看點多
    10點剛過,金東區各大「非遺」傳承人先後進行了金華道情《致敬英雄心激蕩》、金華說書《全民同心戰疫情》、蛇拳《防疫健身拳》、大成拳《養身樁》等11場精彩的「非遺」表演,引得臺下觀眾陣陣歡呼。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安排的許多非遺表演融入了抗疫元素,將身邊那些平凡人的抗疫事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搬上舞臺。比如市級非遺傳承人胡云錢就通過金華道情演繹了澧浦鎮黨委書記戴向陽在方山村「隔離」抗疫的真情故事。
  • 香港非遺辦事處館長伍志和:非遺文化源於生活 饋於生活
    我們現正為非遺中心的展覽進行更新,務求以新形象示人,2021年會分階段完成。」伍志和介紹。訂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過程,是發現香港文化特色的過程。伍志和提到,文化能體現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差異性,香港有很多獨有的民間智慧和技術,或是前人流傳下來的傳統工藝和物件,都非常值得將它繼續傳承下去。
  • 濮陽非遺文化知多少?非遺「探秘」,安排!
    6月24日上午,由濮陽市委網信辦、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舉辦的「原來你這麼有文化——探秘濮陽非遺」網友採風活動在市圖書館新館4樓正式啟動。來自我市的部分熱心網友參與了啟動儀式。儀式結束後,網友們集體前往華龍區、清豐縣、南樂縣等地展開了探秘濮陽非遺的精彩之旅。
  • 非遺專家:非遺傳承應順勢而變
    非遺如何創新,如何文旅融合?當天,非遺方面的專家學者及非遺工作者匯聚潮州古城,共商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新格局下,非遺傳承也應順勢而變。」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俊華教授認為新發展格局下的非遺保護要服務、融入並促進雙循環,要走活態傳承與創新道路。宋俊華提出,非遺生命力以創新力、傳承力、傳播力為核心。其中,創新力是指傳承者適應環境變化對非遺主動發展的能力。非遺傳承是要原汁原味地傳承嗎?
  • 【非遺擷英】一份珍貴的非遺影像志
    &nbsp&nbsp&nbsp&nbsp日前,甘肅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發行《卓尼民間藏族歌舞——莎姆》《池哥晝》《哈薩克族阿依特斯》以及白龍江流域藏羌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電視紀錄片《江河萬古流》4部非遺影像製品,以鏡頭語言深入生活現場,記錄非遺傳承過程和原貌,留下一份珍貴的非遺影像志。
  • 你沒見過的神秘剪紙刺繡與傳家寶嫁衣 | 我身邊的非遺
    許多設計師(非遺人)攜作品亮相時裝周,給觀眾帶來了美的享受,也將傳承民族經典技藝和傳統文化的理論、理念、思路傳遞給了更多人。騰訊新聞作為特別支持單位,報導了本屆民族時裝周的4位非遺傳承人。這是她們的故事,也是我們身邊的非遺。點擊觀看視頻:94歲老人巧手剪紙刺繡,讓彝族刺繡放光彩
  • 佛山市非遺亮相「物以載道—中國非遺數字展」
    原標題:AR科技促進文化交流 講好中國非遺故事:佛山市非遺亮相「物以載道——中國非遺數字展」「一樣雨過天晴,一樣秋香色,一樣松綠的,一樣就是銀紅的。遠遠的看著,就似煙霧一樣。」舉辦本次展覽旨在展示中國廣博、深厚的非遺文化藝術成果,促進中國與摩洛哥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展覽打破傳統靜態展陳模式,在佛山市南海區廣東書法園展廳的實景布展基礎上,用AR技術拍攝製作,打造裸眼VR效果的3D數字展廳,讓觀者感受沉浸式藝術展,用「科技+非遺」,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為古老非遺賦予嶄新活力。
  • 讓非遺「活」起來
    □陳澤元當「非遺」和「活態」這兩個詞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近日,敕勒川草原非遺活態工坊舉辦了一期非遺體驗活動,邀請了12對母子參加。在內蒙古博物院蘇婷玲教授和蒙古族家具圖案非遺傳承人王利利老師的帶領下,媽媽們帶著孩子親手製作蒙古族盤扣吊墜及胸花,一針一線間呈現的是一種草原兒女的情懷。這個非遺體驗活動與母親節感恩主題結合起來,讓參與者在「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情境中,親身體驗到蒙古族傳統飾品的製作特點。讓非遺走進人群,沾人氣,接地氣,才能讓非遺活起來,活下去。
  • 非遺「全家福」亮相 順德舉辦非遺文化主題活動
    作為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次活動通過非遺活態展示、非遺文藝節目等方式展示順德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讓市民共享非遺保護成果,推動順德區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此次活動由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中共順德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順德區博物館、順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作為傳統嶺南水鄉,順德文化底蘊深厚。
  • 【品非遺】賞非遺 品文化 購特產 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
    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以下簡稱非遺小鎮)依託於秀湖公園,打造了以非遺研學為支撐業態,疊加非遺美食、非遺住宿、非遺體驗等為核心內容的綜合性業態。區委書記藍慶華出席開幕式並宣布開街,區長秦文敏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強、區政協主席向邦俊出席開幕式活動。
  • 遊莫尼山非遺小鎮 尋非遺文化魅力
    非遺文化連接歷史與未來,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不斷增強文化自覺自信,擦亮文化瑰寶,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蒙古族皮雕皮畫、翁牛特蒙古族服飾、託克託麵塑……一件件非遺產品,既是歷史生活的一個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載體。
  • 王淼:為非遺,燃燒生命
    2014年10月底,因工作過度勞累,他昏倒在單位會議室前,醒來後發現四肢癱瘓……五次奇蹟般走出搶救室後,他仍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為非遺保護事業傾注全部心血。王淼分秒必爭與時間賽跑,浙江非遺事業從無到有,非遺普查浙江模式、非遺名錄浙江現象、非遺保護浙江經驗、非遺利用浙江實踐領跑全國,書寫了浙江非遺的精彩。
  • 抖音非遺x泉城兔子王,「抖in兔子王」激活濟南城市文化符號
    與眾多非遺習俗的現狀如出一轍,濟南兔子王,一個作為老一輩濟南人的中秋文化記憶,也開始走上了「非遺瀕危」名單,曾經盛行濟南的中秋拜兔子王的節日風俗,正逐漸被年輕一代所遺忘。在成都、西安網紅城市崛起的背景下,拯救濟南兔子王,激活濟南城市文化符號,成為泉城濟南迫在眉睫的事。而在短視頻流量爆火的2020年,抖音成為了激活非遺,挖掘城市文化符號最佳的選擇。
  • 鄭州計劃新設立一批非遺小鎮非遺街區
    積極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新創建1至2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新設立一批市級非遺小鎮、非遺街區……近日,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財政局聯合制定《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新設立一批非遺小鎮、非遺街區按照部署, 到2025年,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機制將更加健全,保護名錄體系更加完備,國家級和省級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市級和區縣(市)級項目存續狀況得到明顯改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結構更加合理,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利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 「全面小康•非遺賦彩」 2021年「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今日開幕
    ,湘味年貨展,傳統醫藥義診和非遺研學體驗五大版塊,全方位向觀展的市民朋友們展示湖南豐富多彩的非遺資源。同時通過非遺紀錄片視頻展播、傳承人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為湖南非遺與民眾之間搭建交流平臺,達到了讓民眾在參觀、體驗和消費中感受湖南非遺的獨特魅力,提高非遺保護傳承意識的目的。
  • 把「非遺」拍回家! 騰訊微視直播助力深圳「非遺」傳承
    1月8日,騰訊微視攜手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深圳南山文化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非遺協同創新與研究中心,共同開展「2021《非遺帶回家》年貨集市活動」,並邀請潮彩、剪影、麥杆畫、捏麵人等多領域9位深圳市非遺大師走進現場及直播間,為廣大網友呈現非遺傳統文化的同時,帶來眾多非遺匠心好物,讓大家足不出戶賞文化、拍好物、逛市集,輕鬆選購新年禮。
  • 蘇旅財舉辦非遺藝術節
    圖片由學校提供怡情修身養性的插花藝術,嫋嫋香氣飄逸的茶藝,通經斷緯的緙絲技藝,精緻入微的核雕作品……日前,蘇州旅遊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2020年非遺藝術節啟幕,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造就未來大國工匠」的同時,也為校內全體學生以及校外非遺文化愛好者締造了一場非遺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