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金融服務有啥變化?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貧困地區除了基礎設施缺乏,往往也是金融服務的薄弱區域。在雪域高原,在茫茫戈壁,在邊陲小鎮,在大山深處,群眾的基礎金融服務需求能否得到滿足?存取款是否方便?近幾年又在發生著哪些積極改變?記者近日到各地採訪一探究竟。

網點4個人工櫃檯全開,大廳裡10餘名客戶等待叫號;每臺智能設備前都有工作人員指導客戶辦理業務;智能設備上均配有少數民族語言菜單和語音導航服務……這是記者在中國農業銀行四川越西縣支行營業網點看到的一幕。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推進,外出務工的農民有匯款需求,當地的合作社有貸款意願,各級扶貧資金、惠農補貼也需要發放渠道。於是,在大城市少見的銀行網點客戶盈門現象,在四川、貴州、青海等省份的縣城、村鎮卻相繼出現了。

中國農業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崔勇表示,農行全力打造的「人工網點+自助網點+惠農通服務點+網際網路線上渠道+移動金融服務」五位一體的新渠道體系已經初顯成效。自2019年以來,農行在貧困縣特別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已新建開業物理網點212個,輻射周邊鄉鎮600餘個,直接服務和輻射周邊群眾超1200萬人。

四川省昭覺縣特布洛鄉村民曲木爾洗說:「10年前我就辦了惠農卡,平時領補貼、辦貸款都用它。過去取錢都要到昭覺縣城才行,現在村裡有了惠農通服務點,還有移動金融服務車定期到村鎮、集市辦理業務。」

在少數民族地區,客戶不會籤字現象較為普遍。但這些客戶在網點辦理業務的比例又非常高。2019年12月,農行選擇四川昭覺支行作為電子指紋籤名功能首批試點行。指紋籤名功能上線後,客戶手指輕按就能便捷辦理業務,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截至2020年11月底,這項業務已在四川涼山、甘孜、阿壩三個地區126個農行網點全面上線,日均辦理電子指紋業務400多筆。

建了網點,有了新設備,只是具備了提供金融服務的基本條件。一個網點還能做更多的事情嗎?農行的基層員工們給出了答案。

2019年9月26日,農行湖南省懷化市麻陽錦和支行開業了。這是農行系統內首家貧困地區鄉鎮5G網點。左婷苗是該行的內勤行長,她和同事們用上了全新技術,為每一位來網點辦理業務的客戶提供不同於傳統網點的服務。運營一年多時間,他們用新設施舉辦了40多次小講堂,講解信貸、識別假幣、反電信詐騙等知識;利用多媒體屏幕,給鄉親們推送金融產品信息及政府扶貧政策;通過智慧貨架銷售當地土特產,即便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情況下,2020年銷售額仍達到了160多萬元,惠及貧困人口2100多人。左婷苗說:「有了5G智慧網點,能夠做更多事情,可以更直接、方便地服務鄉親們。」

在乾旱少雨、多風寒冷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鎮,由於自然環境惡劣,基礎設施薄弱、金融服務缺位成為困擾當地農牧民的難題。以前,當地居民辦理業務要去200公裡外的德令哈市,坐車來回需要三四個小時,費時費力。2019年10月,農行海西分行大柴旦支行開門營業。乾淨整潔的營業大廳、劃分清晰的服務區域、快捷方便的智能設施、溫暖舒心的網點服務使當地群眾免於奔波之苦,金融服務的體驗感得到了有效提升。

距離大柴旦鎮70公裡外的馬海村是青海唯一的哈薩克族村落,也是距離大柴旦鎮最遠的村落。為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大柴旦支行在村裡設立了「惠農通服務點」,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實現取款、消費、查詢等基礎金融服務。如今,一個服務點、一張銀行卡、一部POS機、一臺驗鈔機搭建起的平臺,已基本滿足了馬海村村民的金融需求,當地農牧民還可通過該平臺領取養老金和各項「三農」補貼。

2020年12月15日,農行在貴州省畢節市野馬川鎮和四川省涼山州螺髻山鎮的兩個新建網點正式開業,這也是該行加大貧困地區網點建設、不斷延伸服務網絡的最新進展。「以網點為依託,通過帶動惠農通服務點、投放移動金融服務車等方式服務好周邊鄉鎮,目前農行在貧困地區的網點已達3800多個,縣域網點覆蓋率達100%。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營業網點有541個,海拔4000米以上的營業網點有227個。我們努力為地域偏遠、條件艱苦地區的群眾解決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問題。」中國農業銀行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範曉東說。

觀點:讓方便快捷金融服務深入鄉村

身處城市,只需動動手指,幾秒鐘就能完成轉帳匯款,銀行網點越來越多的自助機具代替了人工櫃檯——2020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300多個銀行分支機構關停,其中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關停數量居前。

可是在一些偏遠地區,還有人需要跋涉上百公裡,花費好幾個小時,才能到銀行網點完成這些簡單的業務。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過程中,銀行機構不斷加大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力度,一些積極的變化正在發生。在調研採訪中,記者發現以農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正在探索金融服務如何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其實,線上與線下並非對立,完全可以統一起來。例如,在貧困地區的銀行網點,智能設備也有相當的數量,並且會根據情況提供少數民族語音導航等特色服務。銀行基層員工在做好線下服務的同時,也在輔導客戶使用手機銀行,還會引導小微企業在扶貧商城售賣自己的產品。而在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提升的邊遠山區,線下服務網點還有其不可替代性。

銀行要贏得客戶,僅有線上的便捷或是線下的櫃檯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懷著服務客戶的真心。線上服務帶來便利,線下網點可以為線上引流提供更多想像空間。

希望有更多金融機構加入到服務基層的隊伍中來,讓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深入鄉鎮、村莊,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金融便利。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銀行 積極推進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建設
    在推進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建設方面,農業銀行增強扶貧創新能力,延伸貧困地區服務網絡,持續提升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12月15日,農業銀行在北京舉辦「助力脫貧攻堅 網點『雲開業』發布會」,以現場連線的形式呈現農業銀行貴州畢節野馬川支行和四川涼山州螺髻山支行兩個網點新建開業的情況,向公眾集中展示2019年以來農業銀行新建開業的鄉鎮人工網點風採。
  • 提升貧困地區網點金融服務 農業銀行精準扶貧成效顯著
    積極推進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建設  2020年12月15日,農業銀行在北京舉辦「貧困地區網點助力脫貧攻堅網點『雲開業』發布會」,向公眾集中展示了2019年以來新建開業200餘個鄉鎮網點風採。新建開業的貴州畢節野馬川支行和四川涼山州螺髻山支行兩個網點,既是近年新建物理網點的代表,也是農業銀行服務貧困地區的近4000個網點的縮影。
  • 金融活水灌溉貧困地區 延伸服務帶來發展活力——農行貴州省分行...
    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三農」金融服務的國家隊和主力軍,農行貴州省分行聚焦貧困鄉鎮,深耕金融服務渠道建設,選擇金融服務薄弱、輻射人口較多的鄉鎮,以延伸服務渠道、創新服務模式、再造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效的方式,下沉和優化貧困地區服務網絡、提升貧困地區金融服務能力,再次拓寬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半徑。
  • 郵儲銀行井岡山市支行:優化農村地區金融服務
    大江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熊俊報導:郵儲銀行井岡山市支行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不斷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有效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貧困農戶增收脫貧,全力推進鄉村振興進程。  為承接地方農業發展政策落地,該支行緊緊依託「鄉村貸」項目,重點對茶油、根雕、種養殖、民宿等鄉村特色行業進行精準對接,為廣大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龍頭企業等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該支行利用好農村網點多、分布廣優勢積極推廣涉農貸款業務。
  • 郵儲銀行持續推進「三農」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
    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圍繞「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腳踏實地做好「三農」金融服務。聚焦深貧地區加大扶貧投入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集高山峽谷、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深度貧困地區於一體,是雲南省乃至全國的貧中之貧、堅中之堅,也是全國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之一。
  • 重慶農商行:「下沉」金融服務 推動普惠金融「再升級」
    (重慶農商行「流動服務車」在城口縣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上門金融服務。)據了解,縣域是重慶農商行服務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主陣地,縣域業務是其具備的獨有優勢之一。近年來,該行積極踐行金融國企責任擔當,大力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引導信貸、人力、財務等資源向縣域地區傾斜——80%的網點、人員和機具都布局在縣域地區,是全市唯一實現鄉鎮網點全覆蓋的本土金融機構。
  • 當「5G+智慧網點」遇到深度貧困地區,結果是……
    在今年10月舉辦的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農業銀行發布了「5G+場景」智慧網點品牌,在現場亮相的智慧網點中,有家網點顯得尤為特別,它位於深度貧困地區,是農行首家農村5G智慧網點,它就是—— 農行湖南麻陽錦和支行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五方面做好「三農」方面的金融服務
    對於如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持續做好「三農」方面的金融服務,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易綱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抓好金融扶貧政策落實落細,強化扶貧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加大「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力度,提高這些地區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可得性。
  • 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彭水金融扶貧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
    「我們的養殖場能有今天的規模,多虧了金融扶貧的好政策呀。」張為常介紹,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和村裡其他3戶貧困戶一起辦理了金融扶貧貸款,自己才有機會發展生豬養殖,摘掉了「貧困帽」。精準扶貧,金融先行。近年來,彭水充分發揮金融作用,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創新金融服務,加大金融扶貧資金投入,精準定位金融扶貧對象,找準支持方向和切入點,精準施策推動金融扶貧貸款,穩步持續開展金融扶貧貸款的投放,始終堅持「戶借、戶用、戶還」精準投放,全面了解貧困戶恢復生產及春耕備耕等方面資金需求,對有合理信貸需求的貧困戶切實做到應貸盡貸,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力量」。
  • 農業銀行金融扶貧和服務「三農」工作邁出新步伐
    單獨配置扶貧貸款計劃,優先保障扶貧信貸需求,確保貧困地區貸款投放增速高於全行平均水平;加快扶貧信貸政策產品創新,不斷提升適用性,滿足貧困戶和貧困地區企業有效信貸需求;加大精準到戶扶貧貸款、產業扶貧貸款投放,積極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支柱產業、特色農業等加快發展。著力提升深度貧困地區金融服務能力。
  • 國投創益貧困地區產業基金如何「授人以漁」?
    「國投創益投資團隊總結來說是一支講政治、有擔當、高素質、專業化、能吃苦的隊伍,是講政治的金融家、懂金融的政治家。」這是國投創益董事長王維東對《母基金周刊》給出的總結。314.05億元;一隻大同貧困地區產業能源發展基金,是2019年國投創益首次實現模式輸出與山西省大同市合作成立,規模3.2億元。
  • 微眾銀行踐行扶貧新模式 為貧困地區發展添活力
    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民營銀行、網際網路銀行,具有網際網路基因,依靠金融科技優勢,不斷拓展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為了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微眾銀行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戰。微眾銀行隨著網際網路銀行及金融科技的深度發展與日漸成熟,深處邊遠地區的貧困農村用戶也開始受益,帶著網際網路基因的創新型金融扶貧工作開始為農村增加金融供給。
  • 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助力貧困地區高質高效奔小康
    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陳衍水 通訊員 鄭曉昭  近日,記者一行乘車從福建省福州市區出發,向西南行駛,車在福州市永泰縣城峰鎮金沙村一大片梅子林前停下。映入眼帘的是滿眼的綠色。綠色是永泰最鮮亮的底色,生態是永泰最大的優勢和財富。  綠色發展,也是農行福州分行始終堅持的理念。
  • 河北省體育局:把場館建到貧困地區 把賽事辦到貧困地區 努力探索...
    河北省體育局:把場館建到貧困地區 把賽事辦到貧困地區 努力探索河北「雙帶四精準」特色體育扶貧路徑 發布時間:2020-12-2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張昕攝
  • 37、候選金融力量|湖南中和農信: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2019年湖南金融力量候選名單(共38項)37、候選金融力量: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申報機構:湖南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湖南中和農信:特色小額信貸為脫貧攻堅貢獻金融力量推薦理由:湖南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公司」)成立於2018年,主營業務是為湖南省內農村貧困地區縣域內的中低收入群體發放小額貸款,屬於專業化、特色化小額貸款公司。
  • 宜信財富:為加快貧困地區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8月20日,北京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金融博物館聯合發起的「公益下午茶」首場活動落地上海科技金融博物館。在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公益基金會為雲南省尋甸縣對口捐贈三所苔花小學。活動現場,北京宜信財富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公益基金會、上海市普陀區與雲南省尋甸縣進行了對口扶貧捐贈儀式。
  • 金融扶貧將面臨三個轉變
    本報訊(記者王小霞)「中國即將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絕對貧困問題基本解決,扶貧工作將面臨解決相對貧困的新使命和新任務,金融扶貧也需要新思維和新舉措。」11月21日,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專題論壇·2020金融扶貧及創新峰會上表示,未來金融扶貧工作將面臨三個轉變。一是從攻堅向常規轉變。之前解決絕對連片貧困問題,依靠的是超常規的集中攻堅手段。今後重點幫扶的是呈散點狀分布的相對貧困群體,手段、力度和節奏將向常態化回歸。二是從特惠向普惠轉變。
  • 浦發銀行長沙:從「金融輸血」到「自我造血」,金融扶貧闖出新路子
    浦發銀行長沙分行堅決落實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以產業扶貧為抓手,精準施策,靈活運用金融工具支持貧困村產業發展,堅定不移站在金融扶貧前沿,當好服務「三農」和金融扶貧的排頭兵、主力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浦發銀行力量。
  • 【動態】鄢福初率隊赴邵陽、婁底督查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情況
    根據湖南省文化改革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部署,近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體育局相關人員組成3個督查組,對我省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進行了督查
  • 華中地區首家省級綜合性文化金融服務平臺在漢揭牌
    湖北省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揭牌、湖北文化金融發展聯盟啟動儀式。通訊員 供圖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在湖北金融支持文化和旅遊發展研討暨項目對接會上演講。經過三年多的探索,12月23日在漢舉行的「湖北金融支持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研討暨項目對接會」上,華中地區首家省級綜合性文化金融服務平臺——湖北省文化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會上,湖北省文化金融服務中心還聯合湖北省長投資本運營投資有限公司、國泰君安申易(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新協同(武漢)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機構發起成立了「文金」文旅產業發展基金,該基金一期總規模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