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好狗不咬雞,好漢不打妻」,究竟是啥道理?

2020-12-23 諸葛品歷史

中華上下五千年,積累了極為深厚的歷史文化,且不必世人皆知的唐詩宋詞,單憑那些流傳在民間的經典俗語,就足以讓人為之驚嘆。顧名思義,俗語是通俗易懂的語言,沒有華麗的辭藻,不需要講究押韻,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而成,涉及到很多方面,同時也反映出古人的願望和期盼。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或許經常聽到一些俗語,比如「蜘蛛張網天氣好,蜘蛛收網天落雨」,這是一句通過蜘蛛的行為,判斷天氣好壞的俗語。還有「好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屬於描寫動物的俗語,後來其內涵逐漸演變,用來形容人的勤勞和懶惰。接下來講述幾個常用的俗語,咱們一起學習一下。

一、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傳兒孫

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話很好理解,作為家中的長輩,不能把聰明用盡,最好把智慧留給兒孫,為何這樣說呢?聰明本身沒有錯,可以利用聰明才智,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為後代積攢一定的財富,讓他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如此才能讓家族興旺。但是,千萬不可聰明過頭,凡事都要有度,要不然容易惹禍上身。

如果一個人太聰明,而且把聰明都表現出來,難免引起別人的嫉妒,沒有人願意跟你掏心掏肺。在一些事情上,容易導致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局面,有些時候,難得糊塗是更好的選擇。另外,把七分聰明用來做事,剩下三分用來培養兒孫,教他們為人處世的道理,以及積累和管理財富的經驗,這才是英明之舉。

二、端人家碗,受人家管

古人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對於在朝為官的大臣來說,忠君愛國是必備的品質,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許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為了生計到地主家工作。無論是長工還是短工,只要拿著別人的薪水,就要好好幹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度肯定不行,聽從僱主的安排,當然了,這種安排必須是合情合理的。

即使放到現代,「端人家碗,受人家管」的俗語仍然適用。不管在哪個單位上班,領著老闆的工資,就努力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發揮出自身價值。有些年輕人好高騖遠,工作當中非常散漫,不聽從領導的勸說,養成我行我素的性格,甚至喊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口號。要麼辭職走人,要麼認真工作,否則最終欺騙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三、一母能養七個兒,七兒難養一個媽

以前的時候,家裡的孩子很多,有些家庭甚至有六七個孩子,父母的負擔非常重。但是,母親再苦再累也會把孩子拉扯大,正常情況下,絕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兒女。等到母親日漸年邁,兒女們也都成了家,結果都裝傻充愣,不願意主動贍養年邁的母親,甚至互相推諉,雖然不孝順的兒女並不常見,但確實存在,令人非常寒心。

父母含辛茹苦把兒女養大,從青絲到白髮,付出了太多。作為子女,必須盡到贍養父母的責任,否則連動物都不如。有些不孝子,以各種理由拒絕贍養父母,甚至說自己成了家,有老婆孩子要照顧,沒有精力和能力照顧父母,簡直讓人唾棄不已。生而為人,務必善良,如果連父母都不贍養,可以說不配做人。

四、好狗不咬雞,好漢不打妻

家裡養過狗的人都明白,有些狗會咬自家或者別人的雞,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會把狗痛打一頓,讓它長記性,以後不能再咬雞。這句俗語的重點是「好漢不打妻」,男人的手是用來掙錢養家的,打老婆的男人最沒出息,而且是違法的。哪怕妻子犯了錯,也不能動手打人,家暴的做法不可取,心平氣和溝通才是正確選擇。

有人說,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這句話雖然看似略顯絕對,但的確有道理。作為七尺男兒,但凡有一點出息,也不會動手打老婆,而是應該好好疼愛妻子,一起把生活過好。作為女子,假如遇到家暴的情況,一定不要隱忍,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己。各位網友,你覺得「好狗不咬雞,好漢不打妻」的說法靠譜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
    出品 | 趙氏宗親(ID:zhaoshizongqin)編輯 | 趙英雄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
  •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道理很現實!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道理很現實!民間的俗語文化,大多都是根據祖輩們的經驗與觀察所得,也就是說這些俗語其實都是來源於生活。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俗語埋沒於世間,很多年輕人已經忘記了老祖宗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文化,因此每日小編都會為大家搜羅文化,與大家暢聊老祖宗當時寫下的這句俗語有何典故與緣由。「天子一取(娶)十二女,象(徵)十二月,三夫人九嬪。諸侯一取(娶)九女,象(徵)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庶人一夫一婦。」
  • 俗語「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有沒有道理,你說呢?
    民間俗語是我們文化的一大特色,各個地區因文化不同,所流傳的俗語也是五花八門。每個俗語都有其特殊的意義,因此探索俗語背後的故事也是一種樂趣。民間俗語「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是什麼意思,到底有什麼含義?
  • 民間俗語:「做賊養漢,一次就慣」,話不中聽,有啥道理
    民間俗語「做賊養漢,一次就慣」,所指人性貪婪的弱點。一指偷盜,一個指偷人,一次就貫,所表達上「癮」的意思。告誡人們這兩種事,一次都不要沾染,避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兩種事以往的事實經驗告訴人們,涉入其中,輕則影響家庭關係,重者有牢獄之災,甚至家破人亡。
  • 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今年的庚子鼠年即將要過去,對於今年一年所發生的事,也註定了今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但由於老鼠自古以來都是被人討厭的,所以鼠年通常也不會有什麼好的年景。明年是辛丑牛年,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這句俗語描述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和二房妻」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和二房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蘊涵了什麼道理呢?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雞和狗都是屬於家裡養的家禽,在中國民俗,老祖先們為了更好地存活早就已經開始試著著去飼養雞和狗了。因而,這種家禽也伴隨著人度過了較長的時光,我們的祖先總結出了許多有關雞和狗的民間俗語,例如:「雞但是六,狗但是八」,到底是啥意思?接下來就一同來了解一下吧。民間俗語:「雞但是六,狗但是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
  • 民間常說:「好食不留種,美女累其夫」,究竟是什麼意思?
    如果說唐詩宋詞是陽春白雪,那麼民間俗語、諺語就是下裡巴人,前者屬於高雅的文化,後者屬於通俗易懂的文化,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受眾人群不同。民間俗語包羅萬象,有些是講民風民俗,有些是講為人處世,有些是講求學經商。雖然時代不同,思想觀念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但很多俗語仍然沒有過時,所蘊藏的道理值得認真領悟。今天我們介紹這樣一句俗語:「好食不留種,美女累其夫。」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究竟啥意思?
    踶鏆銻縋祳友濟乹糣嚼剷舏嫦家軣荀螞釒澫佤惢犈棉顂櫮弽鉁鯈硪爑彖鍥颯獌頀顢賄雀訋嫗坯綡甈蓇髼塩瞈桔稥渄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
  • 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說的是家禽,其實暗指人性
    「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句話意思是說禽獸不可久養,養得久了會生出禍害來。有一個故事就是說有個員外叫孫會,這個人非常喜歡狗,所以他就養了一隻叫長歲的狗,孫會對待這隻小畜生真是好的沒話說,同吃同住不說,那真的是視如己出,有什麼好吃的,都是讓狗先吃了,然後自己再吃。而這狗也是個有眼力見的,每當主人出門便送到門外,看著主人走遠才肯回家。而每當主人回家之時,它便搖頭擺尾到門前迎接。
  • 俗語「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古人為何這麼說?有何道理在古時候,經常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男生就不能養貓咪了嗎,為啥女人不能養狗狗呢?一、好男不養貓其實這都是一些民間的傳言,起源還是一些古代的流傳故事。相傳在很久之前,有男子飼養了一隻貓咪,那個時候人們都習慣裸睡,在睡夢中男子的隱私部位被貓咪誤以為是老鼠因此而受了傷。貓咪和女生特別像,它會和女生般的去對待男生撒嬌、生氣賣萌、不搭理男生等等,會表現出各種姿態。
  • 風水先生:「雞超六年,狗過八年,必出問題」,老祖宗為啥這樣說,有道理嗎
    歲月在流逝,歷史長河中消失了許多東西,但俗語卻依舊散發著燦燦金光,長久不衰。主要還靠它有著豐富的意義內容,簡潔形象,通俗易懂的俗語,也成為了農民的「百科全書」。當然在眾多的俗語中,一些俗語大家並不是很贊同,還有一些俗語被人們認為是迷信,謬論。閒來無事時大家總會探討一番。特別典型的就是下面這則俗語,「雞超六年,狗過八年,必出問題」,老祖宗為啥這樣說,有道理嗎?
  • 「頭妻臭,二妻香,三妻讓你叫親娘」,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頭妻臭,二妻香,三妻讓你叫親娘」是民間一句順口溜,也可以說是一句帶戲謔性的俗語,是嘲笑那些擁有三妻四妾的有錢人家的男子,與妻妾之間的微妙關係,屬於舊時的一種民間口頭文化現象。這話有沒有道理,就要站在什麼樣的時代來看問題,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此話原意已經與時代不相符了。
  • 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
    導讀: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婚喪嫁娶都是人生之中的大事。尤其是結婚更是說法頗多,因為地域的不同,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講究,像這幾天成為熱點的貴州不發親事情的發生,就是因為當地的習俗所致,當地要求男方給女方全身上下都買一套新的,殊不料就是因為內衣買的小了,導致第二天女方不發親,男方宴席已擺好,親朋好友也都到場,沒有接來新娘子,這樣的婚禮無論如何都是讓人覺得雙方都會有損失。
  • 民間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民間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一轉眼春天就快要結束了,穀雨節氣已經到了,作為24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了,緊接其後的就是夏天了。從民間流傳的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我們可以找到答案。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燕知寒門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燕子不進苦寒門」這句俗語,在有些地方也說成是「燕子不進愁門」,而「燕知寒門」和其意思差不多,說的是燕子是一種有靈性的鳥類,它們去誰家築巢了,就會帶來好運。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老農給出了答案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老農給出了答案!文/農夫也瘋狂老話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別看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各種高科技產品玩的非常溜,可是遇到事情了的時候,還是要聽老人的。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十二生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自己的生肖,無論好壞,命中注定。比如說今年是庚子鼠年,今年生的小朋友生肖就是老鼠,這是更改不了的,這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約定俗成。
  • 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時間:2020-03-20 11:37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3月11日了,三月份又將過去一半了。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但如細細思量其中的寓意,便可發現,世間萬物都保持著一個平衡的狀態,天地不會特別厚待誰,同時也不會也別苛待誰,一切都只是按照自然規律發展,有好就有壞。而平民百姓呢,雖然可能不會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還有易經於帝王間的利害,但是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他們卻用淺顯的語言,將這其中的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