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道理很現實!
民間的俗語文化,大多都是根據祖輩們的經驗與觀察所得,也就是說這些俗語其實都是來源於生活。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俗語埋沒於世間,很多年輕人已經忘記了老祖宗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文化,因此每日小編都會為大家搜羅文化,與大家暢聊老祖宗當時寫下的這句俗語有何典故與緣由。
「天子一取(娶)十二女,象(徵)十二月,三夫人九嬪。諸侯一取(娶)九女,象(徵)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庶人一夫一婦。」這是源自於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蔡邕在《獨斷》中的摘取片段,大意就是在古代三妻四妾,那還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做的。
還記得金庸寫的《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嗎?這個男性角色滿足了所有男人們的幻想,但也僅僅是幻想,在古代多為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度,如果想要有妾,庶民娶了媳婦兒還想再娶,那就是視天子的法律為無物,可以判刑的,要想娶妾,最起碼也得是個官,而就連貴族的最底層的「士」,也只能娶一名小妾。
也正是因為如此,古人對於娶妻有方方面面的要求,再加上古代都是父系社會,而對於婚姻子孫們難有自主的機會,一般都是父母親自操持。這與當下不同,父母對於子女的婚姻觀越來越能夠放手了,對於當下新時代的思想也能越來越保持正面的想法。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這句在當時的時代大受歡迎的俗語到底飽含老祖宗怎樣的婚姻之道呢?在古代裡「從良女」的意思多為青樓女子。一般出生青樓裡的女子大多出身卑微,身世悽悽慘慘戚戚,且古代的一些文人騷客們對於青樓也非常熱衷。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雖然出身青樓,這些風塵女子,也各有各的苦衷,她們生活艱難,要麼是因為太窮走投無路,要麼就是被人販子拐進去的,還有一種就是古代罪人的妻兒子女,而在他們賺得了贖金,把自己贖身後而被稱為從良女。
像蘇小小、魚玄機、嚴蕊、李香君、沈九娘各個都是才藝雙絕,又心地單純的女子,即使被生活所挾迫,深陷泥濘,也並非不可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女子正是因為吃夠了苦楚,所以更懂得生活的艱辛,古代的父系社會中能夠生存已是不易,而「巾幗不讓鬚眉」中的武妓梁紅玉更是讓世人傾佩。
「過牆妻」「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這種帶著含蓄委婉的優美詩詞,也無法掩蓋其中想要「一枝紅杏出牆」的念頭,「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無數次。追根究底,「不是我的錯,都是這今日月亮太美惹的禍「。
哪怕在現代人們依舊無法容忍婚姻的裂痕是因第三者,當然這個範疇同屬於男人和女人。古往今來少有男子能夠禁受女子的背叛,並且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對於女子「過牆」的處罰也尤為慘重。甚至也有專門類似的刑罰專為此而設。因此過牆起為古代社會所不齒。
小編認為,現代社會中即使民風開放了,也依舊無法容忍道德上的敗壞。況且男女即使不相愛了,也可在法律上協議分手,過不下去了,並不一定要勉強在一起,但是如果想要婚姻繼續下去那就要好好經營,婚姻從不是小事,為了伴侶而保持忠貞這是每一對夫妻都應遵守的道德準則。
今天的民間俗語分享就到這裡了,老祖宗的文化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小編每天都會搜羅不一樣的俗語分享給大家,這些俗語往往能夠帶我們夢回千年,感受到不一樣的世界,卻有著相同的煩惱與喜悅,這會不會讓您感受到神秘與嚮往呢?歡迎您的精彩留言與點讚關注,陪小編每日度過最美妙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