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少不了俗語,俗語結合了人類幾千年的智慧,也是我們老祖宗積累下的經驗,俗語是老人們總結的道理,通俗易懂卻涵義滿滿。
我們常常聽人說,藝術來自於生活。許多 道理實際上就藏在了這一些接地氣的語言中,他們雖說表面看起來並沒有詩詞歌賦那般高大上,但它傳遞給我們的道理卻一點也不打折扣。
民間大部分俗語諺語基本都受到我國傳統文化《易經》的影響,《易經》卦辭中說「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在《尚書》中演化出了「天道酬勤」的說法。這表明不管人之一生,還是一個家族的興旺,缺不了勤奮。蘇秦早年間學業不精,到處碰壁,這才奮發圖強讀書,犯困時候就用錐子刺大腿,不知道有沒有朋友上學犯困的時候拿筆尖扎過自己呢?韓愈《進學解》中說「業精於勤,荒於嬉」,不管學業還是工作,都需要「勤」與「精」來做支撐。
這篇文章就通過《易經》為大家講講俗語「寧勸賭,別勸嫖;寧窮死,別娶生妻」的含義。
寧勸賭,別勸嫖
這句話乍看,感覺並沒什麼道理。賭博和嫖娼都不是什麼好事,某些人沉迷賭博,隨後傾家蕩產,這並非什麼好的行為,在一些看似一夜暴富的神話背後,是由於賭博而妻離子散的家庭。
實際上不論是賭博還是嫖娼,這一些都是古代就存在的,如青樓和賭博場所等等。這一些都不是什麼好事兒,但區別在於,賭博是相對來說較為公開的事兒,而嫖娼則是較為私密的。
我在上學的時候,就了解過我的同學有誰誰誰喜歡去賭場賭博,但我極少聽到說誰去嫖娼。因為在人們眼裡,賭博是一件極易被大家發現和覺察的事,而嫖娼則相對來說較為隱蔽。
為什麼俗語說「寧勸賭,別勸嫖」呢?實際上就是這個道理。
作為朋友,你可以大方的勸說他不要賭博了,並且告訴他賭博的危害等等,而朋友極少勸說不要嫖娼了,因為這一些本來就處於隱秘下的事,如果被朋友知道了,這對當事人來講,是很沒面子的。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這句俗語,實際上主要也是考慮到朋友之間的關係問題,並非所有的關係都像親情那般牢固,朋友之間的勸說也要有個度。
寧窮死,別娶生妻
要理解這句「寧窮死,別娶生妻」的意思,我們就需要首先了解什麼是「生妻」?
生妻出自《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指的是年輕的妻子。
但這句俗語中的生妻卻並非年輕的妻子的意思,而是指的改嫁的女子。
直譯這句話,實際上指的也是一個男人寧可窮死,也不能娶一個被其他人休過的女人。當然這也是站在古代的角度來看,至於把它放在當代,實際上這句話還是有些偏頗的。
愛情本就是自由的,不能因為女人改嫁就影響自己的判斷。
古代認為,寡婦是由於不可抗力,不得不因為丈夫去世而守寡,本身寡婦的品質是沒有問題的。而對生妻來講,古代的人們認為,如果女性被休掉,那麼就是這個女人身上有一些不被丈夫接受的地方,而在古代人的眼裡,是有問題的。
當然放在現代,這句話實際上並不適用,因為像現在不論是戀愛還是婚姻都相對來說自由,離婚也是在尊重彼此意見的基礎上決定的,所以並不存在對古代生妻所考慮的問題。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
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古代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26歲之前,就熟讀了《易經》。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再看看如今。
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
我經常聽到身邊看易經的朋友抱怨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啊等等問題。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六十四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69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