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一輩人教誨未婚男人說:「寧願窮死,也不能娶生妻」,這「生妻」到底是什麼?相信大家大家一定很好奇。
其實「生妻」這個詞出自漢朝李陵的《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李善 注引《漢書》:「 子卿 婦年少,聞以更嫁。」
當時蘇武出使匈奴,結果被匈奴人扣押,匈奴人勸蘇武投降,但許蘇武寧死不屈。所以匈奴人讓他在嚴寒的蘇北牧羊。而李陵被匈奴所俘虜,於是蘇武寫信勸李陵歸漢。
而李陵在給蘇武的回信中提到了生妻二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生妻」的意思就是丈夫還活著,但是被休掉的女人。
那又為何說窮死也不能娶生妻?
雖然現在的社會已經很是開放開明了,但是在農村,一些老人的想法還是和老舊,不過雖然老舊,但不無道理,不讓去生妻也是因為有以下兩種原因。
1、生妻很有可能存在品德問題。
要知道在中國古代,女子的地位比較低下,講究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女人要遵守三從四德,哪怕丈夫在外奔波,妻子在家也要安守婦道,耐心等候。
如果丈夫沒有去世,但是卻跟丈夫離異,按照古代的說法,實際上用休妻更具體一些。古人休妻不會說是男人的錯誤,一定會講,是女人不好,會說女人不遵守婦道。所以在古人看來,被人休過的妻子那麼就屬於壞女人的代表。
丈夫也還在的情況下,女人為何要狠心離婚呢?是嫌棄貧窮還是另尋新歡?如果沒有適應性的足夠讓人信服的理由,那麼基本上就是女人品德問題。娶他人生妻,也許下一次她同樣拋棄你。
2、生妻可能遭人緋言緋語。
以前農村都希望自己的兒能夠光明正大的迎娶到年輕漂亮的黃花大閨女,一般娶生妻的都是自已身體有缺陷的。即使家庭條件差點也不願意娶「生妻」。
而且在農村娶到生妻也是可能會遭受質疑和緋言緋語的。有的話在流傳的過程中就變味,特別難聽。
而且一方面娶了這樣妻子的人家會在村子裡面抬不起頭來,會被人指指點點。另一方面娶了這樣妻子的人家也擔心這樣的女人不守婦道,可能會做出一些讓大家非常不堪的事情來。
而且在古代,人們十分看重禮法跟血統,娶生妻就會違反禮法,同樣有可能混亂血統。
雖然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這些老舊沉重的封建枷鎖已經被解開,但有時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老人們雖然簡單的話裡都蘊含大智慧,但無論是哪種文化,我們都要秉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去學習,時代是不斷在發展的,跟不上時代就要及時拋棄,值得學習的我們就要潛心研究。
這是一本記錄俗語智慧的書籍,裡面有俗語上千則,在俗語的背後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了之後哈哈大笑還能學到很多智慧!
《老人言》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老人言》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毒雞湯大全》,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老人言》這本書中就收錄了這些俗語,俗語是口耳相傳的智慧,洞察世事的箴言,源遠流長的文化。
讀《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者對話,他會教給你他的畢生所學,幫你指引人生航向,讓你更快適應社會,教會你立身處世的法則。
這套是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一般人真的很難讀懂!這個版本的讀起來實在是有趣!
多見多聞,借古鑑今。想要閱讀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購買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