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上級說什麼都要服從?下級不只是服從,還要勸諫

2021-01-11 丁小悟典

下級服從上級這是一個組織正常的保證,下級完成上級交辦的事務,這也是職責所要求的。但是,做到這些就夠了嗎?

孔子認為,做事以敬這是本分,下級對上級還有一個職責,就是當上級的行為出現偏差的時候,作為下級有義務進行勸諫,使之改正錯誤。如果沒有能力做到這些,就應該辭職。

魯國的權臣季康之要攻打魯的附屬國,冉有和子路都在季康子家當家臣,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認為季康子做得不對。

孔子認為季康子沒有攻打顓臾的理由,因為顓臾當時的政治職責是主持蒙山的祭祀活動,有名正言順的政治地位,又是在魯國境內,是附屬國,一向遵守君臣關係,對魯國不構成威脅,訴諸武力毫無道理可言。

後面冉有道出了季氏攻打顓臾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顓臾離季氏的土地很近,城防堅固,季氏認為如果現在不把它拿下,將來一定會成為子孫們的後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是季氏為自己的武力擴張找藉口。

孔子就批評冉有,說他這樣做是不對的。而冉有為自己找藉口說,他和子路都不想這樣做,是季氏要這樣做。他把責任完全推給了季氏。

冉有對季氏的做法不反對,不是一次,是很多次了。

季氏要祭祀泰山,在當時只有天子和魯國國君才有資格做這樣的事,季氏這樣做明顯是僭越的行為,就孔子責備冉有為什麼不阻止季氏的僭越行為,冉有回答地很乾脆,就兩個字,「不能」。「不能」,透射出了冉有的幾種心態:

一是不敢。冉有是季氏的家臣,對於主子的所作所為不敢反對,怕得罪主子,職位不保,即使上級的做法是錯誤的,也不進行勸諫。這一點與孔子的作派完全相反,孔子做大司寇時,因與季氏政見不合,寧願周遊列國顛沛流離,也不願為保官職向季氏妥協。

二是不願。季氏把持魯國朝政,強勢霸道,魯國國君都對他無可奈何,冉有覺得自己一個小小的家臣怎麼能勸阻得了呢,知道勸了也不是白勸,就乾脆不勸。

三是不想。整個社會禮崩樂壞,僭越已經是很普遍現象,上至諸侯下至大夫,都不按照周禮的要求去做,已經見怪不怪了,也就不想多說了。

四是圓滑。冉有長於政事,幫助季氏家族經營管理,糧食充足,經濟富裕,得到了野心勃勃的季氏器重,說明冉有有一套處理複雜官場的成功秘笈。

五是同汙。季氏富可敵國,可是冉求還千方百計替季氏搜斂更多的財,這說明他與季氏同流合汙。所以,針對他為季氏斂財這件事,孔子生氣地說,冉有不是我的弟子,號召其他的弟子們要把冉有驅逐出弟子的隊伍。孔子就認為冉有對季氏的作為不但不反對,還可能參與了謀劃。

其實,這時的心態與那時的心態是一樣的,被孔子一眼看穿。

孔子就用歷史上有名的史官周任的名言教訓他道:「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如果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個職位,如果不能勝任職責,就應該辭職。

他接著批評冉的的話錯了,他說:「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相的職責是扶持盲目,如果盲人快要摔倒了卻不去扶一把,跌倒了卻不去拉一把,那麼要那個攙扶的人還有什麼用呢?意思是輔佐的人沒有發揮作用。

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裡跑出,佔卜用的龜甲和祭祀用的玉器爛在盒子裡,這是誰的過錯呢?管理人員沒有盡到保管的責任,當然是他的過錯了。

由此推論出,季氏的出兵,冉有和子路作為家臣輔佐季氏,沒有盡到責任,是他們的失職。

他們的失職表現在2個方面,一是沒有管理好政務,沒有吸引力,不能使遠方的人來歸順,國家四分五裂,不能保持穩定統一;二是對上級的過錯不勸諫、不阻止,反而幫助策劃,助紂為虐。

孔子認為,下級應該服從上級,這前提是上級的決策是正確的。如果上級作出了錯誤的決定,或者作為出現了過失,下級不能隨聲附和,任由錯誤發展,要提出批評並有建設性的建議,積極挽救錯誤。

勸諫君王一直是中國官員的一個傳統,為也是彌補錯誤的一個有效的途徑,歷史出現了許多犯顏直諫的忠臣良將,能夠及時指出君王的錯誤,使他們能夠及時改正錯誤的做法。

當然,勸諫還要良臣遇明君,就像唐太宗與魏徵一樣,一個敢於直言不諱,一個能夠虛心接受,儘管唐太宗有時候面子上過不去,心裡氣得要死,但是他知道這是為他好,還是能接受的。就怕那些糊塗的君王,不但不聽勸告,還殺勸諫的人,關龍逄就是第一個直諫而死的忠臣,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還真不少。

遇到這樣的情況,孔子也沒有要求死磕,他說:「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發現了上級有錯,要進行勸告,反覆勸諫,聽不進去,就不用再勸了,你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了。

在這裡,孔子之所以批評冉有和子路,就是他們沒有進行勸諫,還有可能幫著出謀劃策,更是錯上加錯。

冉有的這些心態,現實中很多人都有。有些人不是從組織的大局出發,而從個人的小九九出發,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或者升遷,屈於迎合上級,投其所好;怕得罪上級,發現問題不批評,不建議。

這樣的下級,看似很會做人,還得領導歡心,其實不然。如果上級是一個渾渾噩噩的人,就會不得人心,不會長久,與之狼狽為奸的下級只會是一起玩完;如果上級是一個明智的人,可能會被一時的假象所迷惑,但不會被長久地迷惑,一旦發現自己的錯誤,也認清了下級的面目,也會遠離他的。

#論語#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刪)

我讀《論語》之《季氏篇》:

【原文】孔子曰:「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今由(子路)與求(冉有)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於邦內。」

讀書感悟人生,寫文傳承文化。歡迎關注@丁小悟典 ,與你一起領悟傳統文化之美。

相關焦點

  • 法蘭克福大審判:「服從上級命令」不再是洗脫罪責的藉口
    老鄉說:「靠前面的那只是頭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們激動極了,一起給狼鼓掌,並用力地向它們揮手致意。但是這8隻可愛的狼對我們的舉動並沒有什麼反應,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們,然後,頭狼在前,其餘隨後,緩緩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連兇猛的狼都懂得報恩,我們是否應該反思自身?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我們是不是應當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 有能力的下屬不服從你的管理,你不必苦惱,用好這8個字足矣
    但是作為領導者如果連下屬都徵服不了,其實就是缺乏領導力的表現。對於這個問題,結合我自己的管理實踐,我個人認為若遇到這種情況,就這8個字:仁至義盡、堅決打擊一、仁至義盡1、任何一個做領導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下屬聽話,有能力。為什麼呢?
  • 羽毛球訓練中的「服從」都包括什麼
    一個循環中,要不停地啟動-急停-揮拍-擊球-側身-回正,保證腳下節奏均勻的同時還要保證手部動作規範、擊球到位。就像什麼呢?訓練金毛抓飛盤的時候,人會站在原地把飛盤以不同的力度扔向不同方向,然後金毛就衝出去飛身叼住,並把飛盤送回原地。我覺得自己就像執行命令的金毛。入伏了,在36度的球館裡跑步,本身就是一個挑戰。然而,你還得按線路、有章法地跑動、擊球。
  • 上級檢察院監督下級檢察院,不能固守「越級上訪」的思維
    第二個問題,筆者暫且不去分析。第一個問題,只分析省檢察院介入的合法性。《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十條規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檢察院作出的決定,有權予以撤銷或者變更;發現下級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案件有錯誤的,有權指令下級人民檢察院予以糾正。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的決定應當執行。如果認為有錯誤的,應當在執行的同時向上級人民檢察院報告。」
  • 假如你是盧書記,接到上級不合理要求該怎麼處理?
    近日備受關注的「大連盧書記」事件塵埃落定,事件的起因是遼寧大連,王副主任進小區拒不配合登記並給社區盧書記打電話要求放行,盧書記考慮到王副主任系街道領導,遂告知志願者簡單登記後予以放行。之後,王副主便自行進入小區。
  • 為何戰力1500的拉蒂茲是上級戰士,強大的悟空卻是下級戰士?
    在龍珠的戰鬥民族賽亞人中,關於戰鬥成員之間的級別有著下級戰士、中級戰士、上級戰士的區分。可是為什麼才1500戰鬥力的拉蒂茲是上級戰士,而悟空有那麼強大的戰鬥力還可以變身超級賽亞人,卻只是賽亞人中的下級戰士呢?
  • 任正非:年輕人要多服從領導,小事做不好怎麼證明能做大事?
    年輕人要多服從你的領導,多與你的團隊合作,踏實做好本職工作,小事做不好,怎麼能證明你能做大事呢?這是今天華為心聲社區刊發了創始人任正非與戰略預備隊學員和新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除此之外,任總還表示不需要每個員工都去閱讀公司的總戰略,不要關注太大的事情,「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沒有處在一定的位置,讀了也不一定理解,適應你的崗位,提高業務技能,搞好周邊協同關係,把本職工作做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 公民如何服從公權?
    在任何時候,不能認為只要是公權行為,就得無條件的服從。按這樣的邏輯,哪怕這個傢伙欲對一個花季少女欲行禽獸之行,也得服從嗎?這顯然是荒謬的!此案雖中級法院認定不構成妨害公務犯罪發還,但也一定是默許了縣院的故意傷害認定,故上訴後二審又維持。
  • 競技體育 即使頂尖球員 也要服從裁判判罰
    其實從鏡頭回放看,小德並非故意(故意也不可能這麼準),只是誤打到司線員。 競技體育,即使你是頂尖球員,在賽場上也要服從裁判早期的林丹被稱為壞小子,也在賽場上因為誤判和裁判有過爭執,最後也要服從裁判的安排。
  • 員工拒絕加班,公司以「不服從安排」為由辭退,合法?
    (二)必須利用法定節日或公休假日的停產期間進行設備檢修、保養的;(三)由於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等臨時發生故障,必須進行搶修的;(四)由於發生嚴重自然災害或其他災害,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資財遭到嚴重威脅,需進行搶救的;(五)為了完成國防緊急生產任務,或者完成上級在國家計劃外安排的其他緊急生產任務
  • 當權威的命令與良知的衝突,你是否選擇服從?
    《對權威的服從》這本書的作者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這本書記錄了他在上世紀60年代做的一系列服從實驗。這個實驗在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歷史上都極具影響力,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的。因為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根深蒂固的心理現象:人不僅會服從權威,而且會違背良心盲從權威。第一,實驗過程。
  • 服從,剝奪對他人疼痛感知的惡魔
    一些研究者認為,該項實驗以及該團隊所做的後續研究揭示了服從命令是如何破壞我們的道德準則的。米爾格拉姆對他的研究發現所作出的解釋,以及他所採用的實驗方法都受到了指責。可是,在美國、波蘭及其它地方所做的大量同樣的實驗均得出了與他相同的結果。
  • 吳金貴:要服從裁判判罰 球員實力不如國安,但拼搏令人感動
    吳金貴:要服從裁判判罰 球員實力不如國安,但拼搏令人感動
  • 新華經典·每周一書|《對權威的服從》:一場實驗,揭露人性差異
    服從無處不在。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這個主題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但是,服從在塑造人類行為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如果不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多重要的行為就無從解釋。因為從心理學角度而言,與自發行為相比,根據命令做出的行為具有完全不同而又非常複雜的特徵。
  • 下屬不服從管理怎麼辦?學會這幾招,讓他們心服口服
    也許員工會因為你是新官上任而不服從你的管理,那麼這個時候你該你如何處理呢?別著急,學會以下幾點,讓你不再為此類問題而困擾。一.樹立威信在你開始上崗的時候,你應該樹立一定的威信。只有這樣,員工才會服從你的命令。那麼如何樹立職場威信呢?
  • 美國暴亂中,國民警衛隊為什麼不服從命令倒戈了?
    美國國民隊倒戈,我們首先要了解美國國民隊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的話,美國國民隊就是管理國內治安問題。但是如果美國去前線作戰,國民隊管的不僅僅就是是國內治安問題了,他們還得在前線需要的時候上去作戰,更得防止政府隨時推翻獨裁。並且美國國民隊還要和美軍互相監視對方,他們倆的關係就相當於美國兩黨一樣。同時,國民隊是美國老的武裝了。
  • 不服從疫情防控統一指揮,免職!
    2月8日,黃石市紀委監委發布一則通報:黃石市城發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委員兼鄂東醫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餘福安,因不服從疫情防控統一指揮調度被免職。經查,2月7日上午,黃石市城發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委員兼鄂東醫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餘福安在主持召開鄂東醫養集團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時,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特別強調:「現在市防疫指揮部在分派任務時,沒有通過醫養集團,就直接將任務分派到各個醫院,應該要先通過醫養集團(再安排)。」會後,鄂東醫養集團下屬第二、四、五醫院均擬按這一要求執行疫情防控任務。
  • 靈魂拷問:雷神託爾為什麼會給薩卡星球的服從盤電暈?
    託爾作為「God of Thunder」,也就是雷霆之神,為什麼自身會被服從盤所產生的極大電流擊暈?首先我們先要確認一點。根據鋼鐵俠作家——丹·斯洛特的最終解釋:美隊之所以能夠傳播/使用雷神的閃電力量,是因為雷神在附近提供了這種力量。而雷神之錘只是一個管道(充電寶),提供一種介質方便美隊控制力量的輸出均衡。
  • 如何「調動上級積極性」?要運用上級長處,才能得到上級的支持
    許多下級們認為,只要不「冒犯龍鬚」就不錯了,哪裡談得上「調動上級積極性」。其實,我們這裡的「調動上級積極性」不是真像上級那樣指揮、使用下級,而是指下級如何取得上級的支持,如何發揮上級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以及使下級的正確主張、合理建議得到上級的肯定和採用。那麼,下級怎樣「調動上級的積極性」呢?一是發揮上級的特長。
  • 吳金貴:要服從裁判判罰 球員實力不如國安,但拼搏令人感動
    中超聯賽第七輪,青島黃海1-2不敵河北華夏幸福賽後,黃海主帥吳金貴表示要服從裁判判罰。 對於本場比賽,吳金貴表示:「這場比賽非常困難,這一點我們在賽前已經預料到了。這個階段大家體能都有一些問題,所以本場我們進行了一些輪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