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共享單車出行報告:九成地鐵站點 出行半徑擴展超500米

2021-01-19 本地寶

  數據來源/ofo小黃車&DT財經

  11月30日,ofo小黃車聯合DT財經發布了《2017年上海地鐵1公裡之共享單車出行數據報告》,通過對ofo小黃車在上海304個地鐵站點出行大數據的洞察,發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和有趣的數據。

  三分之一地鐵站點出行半徑擴大了1倍

  報告顯示,在上海全部304個地鐵站點中,275個站點的共享單車出行半徑被擴展超過500米,佔全城地鐵站點總數的90%。地鐵站點從內環到外環外,共享單車出行輻射圈半徑逐漸變大。在共享單車接駁和擴大地鐵出行半徑的情況下,上海中環線以內的所有區域基本可以實現交通無縫連接。

  根據進一步分析可知,共享單車輻射圈半徑超過1000米的上海地鐵站點有91個,佔全城站點總數的1/3,等於把這些站點的出行半徑擴大了1倍。其中有32個在外環線外,11個在內環內核心城區,從價值被提升範圍更廣的站點數量來看,浦東新區、閔行區和徐匯區是受益最多的三個行政區。羅蘭新村、北橋、海天三路、嘉定新城和羅山路站是地鐵站點核心生活圈半徑被拓展最廣的TOP5站點,擴展的出行半徑平均值為2500米。其中,羅蘭新村站出行半徑被最大擴展到了3431米。

  工作圈地鐵站點出行呈顯著通勤潮汐效應

  根據ofo小黃車出行大數據來看,工作日期間,共享單車訂單主要集中在城市上下班通勤。不同時段騎行訂單量在工作日表現出明顯的潮汐效應,共享單車訂單量在7-9時、17-19時達到高峰,正好是城市通勤的早晚尖峰時段,這與公共運輸的時間邏輯呈現相一致。

  共享單車工作生活圈訂單數量從內環到外環逐漸減少。訂單量排名TOP5的站點分別是南京西路、人民廣場、徐家匯、靜安寺和海倫路站。嘉定區站點的工作生活圈平均半徑則最廣,閔行區、松江區次之,均超過1000米。站點平均訂單量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的行政區,按照工作生活圈平均半徑進行排序,排名TOP3的分別是徐匯區、長寧區與虹口區。

  共享單車工作生活圈邊界被擴展最大的10個站點中,排名第一的文井路站是5號線的倒數第二站,位於閔行區,該站點工作生活圈半徑超過3公裡,圈內包括船舶工業與物流等產業。陸家嘴站(2號線)是排名前十中唯一的內環內站點,出行半徑擴大至1711米,世博大道站(13號線)是排名前十中唯一中環區域站點,出行半徑擴大2329米,兩站都位於浦東新區。

  居住生活圈站點出行半徑擴展至1050米

  根據ofo小黃車出行大數據可知,地鐵站點對於居住功能的擴展範圍,比工作更廣。以共享單車訂單路徑範圍作衡量,居住生活圈半徑超過1000米的站點數量,比工作生活圈的多出近7成,這類站點在各個環線間數量相差不多,內環最為密集;聚集此類站點最多的行政區TOP3依次是浦東新區、徐匯區和閔行區。

  對於共享單車對居住生活圈邊界擴展最大的10個站點中,除嵐皋路與芳華路站位於中環區域,其餘站點都溢出外環。排名第一的羅南新村是7號線在寶山區的倒數第二站,排名第二的新江灣城為10號線終點站。

  此外,數據還顯示,共享單車在嘉定區的居住生活圈平均半徑擴張最廣。站點平均訂單量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的行政區,按照居住生活圈平均半徑進行排序,排名TOP3的分別是長寧區、徐匯區與靜安區。

手機訪問 上海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經濟學
    首先就是共享單車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低碳環保。以哈囉出行為例,目前哈囉的單車業務入駐城市超過 360 個城市,註冊用戶超 3 億,助力車業務入駐城市也有近 260 個,可以說經過四年時間發展,共享單車已經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
  • 美團電單車發布《2020年共享電單車出行觀察報告》:超41%電單車...
    DoNews10月15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5日,美團電單車聯合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大數據團隊聯合發布《2020年共享電單車出行觀察報告》數據顯示,41%以上的共享電單車用戶日均出行超過2次,平均騎行時速10.9公裡,與共享單車等城市慢行交通出行方式互為補充。
  • 西安公交站、地鐵口再遭共享單車「圍堵」:三企業搶市場 市民出行難
    最近,西部網民生熱線欄目陸續接到了不少西安市民的投訴,以哈囉、美團、青桔為代表的新一輪的共享單車準入者,又開始蠶食市民本不寬敞的地鐵口和公交站點。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在長樂坡地鐵口,各色的共享單車停放在地鐵口的非機動車道上,將兩車道擠佔成一條車道;在八裡村地鐵口,一排整齊的哈囉單車不偏不倚壓在黃色的盲道上;在交大一附院公交站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共享單車,幾個從醫院出來的老人遊走在其中,準備進站乘車。
  • 巴歌出行與哈羅單車達成合作,共同打造共享出行新模式
    億歐受邀參加,發布會上,共享汽車品牌巴歌出行與共享單車品牌哈羅單車達成戰略合作,以唐山作為首個聯合運營城市,推行2輪+4輪無縫對接的共享出行服務,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出行用車服務,後續將逐步開展在全國各城市的合作。
  • 共享單車智慧運營 助力居民健康出行
    近日,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服務正式落地霍城,單車將分批次部署到縣城及清水河鎮,為霍城縣居民提供綠色、便捷、高效的短途出行服務。  在縣城各個共享單車專用停車點,一排排藍白相間印有「哈囉出行」字樣的共享單車整齊停放,為霍城縣城街頭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作為首批公共運輸工具,投放後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試騎試用。
  • 3.5億臺電單車,一天10億次出行需求,滴滴闖入共享電單車新戰場?
    對於國內業務,滴滴提出要依照雙曲線推進,一是持續完善一站式出行平臺,四輪(網約車、計程車、代駕和順風車)、兩輪(青桔單車和電單車)和地鐵公交等公共出行將服務更多用戶;二是小桔車服、自動駕駛、金融、智慧交通等業務持續發力,同時探索新賽道。
  • 疫後出行變化:過半受訪者減少搭乘公交地鐵,部分地鐵口單車積聚
    過半受訪者減少搭乘公交地鐵,步行及騎車漸受歡迎本次調查中,問及疫情發生以來首選的出行方式時,有38.18%的受訪者選擇搭乘公交車,33.18%搭乘地鐵,27.95%會自己開車,21.82%選擇自己步行,騎自家單車/電動車的則佔16.36%,也有13.86%會首選共享單車。
  • 洛杉磯新增地鐵共享單車站點
    據NBC4 報導,在北好萊塢新增了幾個地鐵共享單車站點,該項目由大都會交通管理局和洛杉磯市提供。 據報導,北好萊塢,託盧卡湖和山谷村共安裝了16個可容納150輛自行車的新站點。洛杉磯地鐵官方稱,到今年年底,還將新增6個車站,50輛自行車。
  • 嚴重影響大豐人出行及城市美觀的共享單車,怎麼處理!
    並表示:大豐石犀公園地鐵站B出口長時間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只有青桔共享單車工作人員會拖走、整理單車。其他品牌共享單車全部亂停亂放、雜亂不堪,嚴重影響城市美觀和人們出行。
  • 摩拜單車退場,共享單車發展趨勢將怎樣?
    共享單車定義:共享經濟在交通領域的一項新型應用,是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的一種分時租賃模式。發展歷史:共享單車概念起源於歐洲,2007年中國首次出現了以政府為提供主體的「有樁」自行車,在全國公共運輸樞紐、景點等區域小範圍運營,2015年開始以ofo為代表的無樁式共享單車開始出現,並在環保要求、政策支撐、「最後一公裡」出行痛點背景下迎來井噴式發展。
  • 「1212公共出行日」:不是00後觀念超前,是你們不潮了……
    目前我國的公交、地鐵與共享單車系統,構築出了相對完整的公共運輸網絡,在大部分的城市,高覆蓋率足以滿足日常出行需求,幾乎不存在一定要開車才能去的場所。高德地圖發布的《2017年中國主要城市公共運輸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底,全國有24個城市公交線網覆蓋率超70%,有11個城市500米站點覆蓋率超80%。這意味著在越來越多的地區,我們都能通過公交完成日常出行需求。
  • 獵吧出行:三年內功練出2-5公裡共享電單車出行的秘訣
    就在大家思考下一個風口的時候,共享單車被資本和創業者的熱情裹挾著迅速鋪滿了北上廣的街頭巷尾,前面摩拜、ofo激戰正酣,後面五顏六色的新玩家動作頻頻,爭奪汽車觸及不到的0-2公裡。進入2017年,正當我們感慨「留給創業者的顏色已經不多」的時候,創業者祭出共享電單,向介於汽車和單車之間的2-5公裡發起進攻。事實證明,共享出行還有巨大的市場和機會。
  • 哪些城市騎共享單車次數最多?西安騎士全國第四
    你還會頂著大陽騎單車嗎?近日,共享單車ofo小黃車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對外發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以下稱報告),報告認為,季節與氣溫的變化對於騎行活躍度的影響較大,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北方城市的騎行活躍度明顯上升,其中,西安列二季度單日車均使用次數排名全國第四,僅次於杭州、南京、上海。
  • 當共享單車不再「被偷走」 我們才接近共享出行本來的意義
    被「偷走」的共享單車即是被偷走的時間,它帶來生活的不便,也帶來對共享單車品牌的不信任與偏見。時光荏苒中,從商業到平民,我們都想抹去「被偷走」的陰影。共享單車的複雜「命門」「你是出行領域的技術運營商,你必須要做到便捷、安全,有序。」
  • 小黃鴨出行共享電單車已獲武岡市人民政府審批,正式入駐武岡運營
    據悉,小黃鴨出行共享電單車已經獲得武岡市人民政府審批,正式入駐武岡運營。市民可通過下載「小黃鴨出行」APP或者「小黃鴨出行」微信小程序完成實名認證後,即可掃碼解鎖用車。打通城市最後一公裡據了解,武岡市首批投放小黃鴨出行共享電單車已進入試運行階段,投放範圍可以在騎行首頁進行查詢,基本實現縣城大範圍的覆蓋,為市民綠色出行提供了新選擇。共享電單車不設固定充電樁,平均每50米就有一個停車點。
  • 綠色出行周可共享出行,「米圖出行」優惠券國慶假期也可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李男9月是綠色出行宣傳月,而9月21日至9月27日更是公交出行宣傳周。9月18日,記者從交運集團米圖出行科技公司獲悉,為了鼓勵選擇共享出行方式,降低單人單車造成更多汙染,從9月20日至9月27日,市民只要關注米圖出行公眾號,就可以領取綠色出行優惠券,用於拼車出行時抵扣使用。綠色出行,不僅包含選擇公共運輸工具出行,合作乘車、共享出行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 報告顯示41%以上的共享電單車用戶日均出行超過2次 平均騎行時速10...
    報告顯示41%以上的共享電單車用戶日均出行超過2次 平均騎行時速10.9公裡 來源:TechWeb • 2020-10-14 16:17:53
  • 共享單車看「五一」出行:小龍蝦館周邊騎行量增3成
    來源:新京報網新京報訊(記者 陳維城)「五一」假期已過,5月7日,美團單車、哈囉出行等共享單車平臺發布出行報告顯示,各地休閒景區、商圈騎行增幅明顯。5月7日,哈囉出行聯合口碑餓了麼共同發布《2020五一逛吃消費洞察報告》顯示,今年「五一」假日,全國共享兩輪騎行總裡程達1.15億公裡,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日均騎行量增長了37.5%。「五一」期間全國3公裡以上騎行佔比平均增長10%。
  • 出行新姿勢:戴手套,噴酒精……疫情下,共享單車迎來第二春?
    隨著復工潮逐漸到來,基本的上下班出行,仍有不少人擔心會被交叉感染。這時,共享單車似乎成為了當前民眾出行一個不錯的選擇,甚至還有針對即將返崗的人員給出防護建議,其中就出行方式特別提醒:少坐公交,建議步行、騎車上班。出行「新」姿勢「最近上班我都選擇騎車,而且全副武裝。」
  • 解決電單出行需求,「獵吧」潛行三年打造電單車共享出行生態平臺
    )上海】5月19日報導(文/元傑)據統計,我國電單車保有量有2.2.億,年增長在3000-4000萬輛之間,潛在需求用戶群達6.77億。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超越空間的即時性讓碎片化資源利用越來越普遍,以及分時租賃的概念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從最早的網約車,到現在的共享單車,再到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出行分時租賃的模式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也就是共享出行。基於這些思考,2013年底,李青雲創立了獵吧出行,主打電動單車分時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