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春天的味道,韭菜香氣撲鼻,現在正是吃春韭的好時候

2020-12-09 愛美食的表哥

尋找春天的味道,今天我們來聊聊這春天的韭菜。提到春韭,就會想到曹雪芹的詩句:一畦春韭綠,十裡稻花香。為什麼春天的韭菜如此好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韭菜在我國因為季節的同,會分為春韭、伏韭、 秋韭,其中三月被公認為是吃韭菜的最佳時機。經過一個冬天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得到儲存,此時韭菜的根莖部儲存了大量養分,水分含量也比較多,吃起來也比較嫩。本草綱目裡就曾記載: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所以人們自古就將春韭當做首選。

春天的新韭,長勢就像永遠也不會被吃完那樣,割完一茬又來一茬,茬茬新綠,從大地上被一把把的割下,生生不息。餐桌上的春韭菜,被做成各式各樣的春盤,氣味再重,也讓人喜笑顏開。這麼多的韭菜的製作法,您喜歡哪款呢。今天我們來款別具一格的。

先把韭菜洗淨切碎,放入容器裡加點鹽,抓出韭菜的水分,按照比例倒入麵粉,將韭菜和麵粉抓勻和成麵團,加一點水但不要太多,蓋上溼布,讓麵團鬆弛10分鐘。

準備配料,把西紅柿脫皮改為丁塊狀,然後放到5成熱的油鍋裡煸炒,放入一點鹽煸炒出濃稠的湯汁來,再接著倒入適量的開水與湯汁融合,把麵團再揉一下,準備一把剪刀,一點點用剪刀把麵團剪成小條入鍋,隨時用鏟子攪動一下,煮兩分鐘,出鍋前繞鍋淋上蛋液。再撒上適量的胡椒粉。就這樣,一道簡單又好吃,營養美味的春韭湯品製作完成。

相關焦點

  • 春韭情(謝懷剛)
    葉兒尖尖像麥苗,身子細細好妖嬈,別的青菜收一茬,它卻能割好幾刀,這就是平凡的韭菜。韭菜又叫長生韭,懶人菜,壯陽草……。它抗寒,耐旱,不僅營養豐富,且味道鮮美,被譽為「春天第一菜」。我小的時候,土地歸集體所有。餓怕的家鄉人民,一點自留地裡大都種著糧食。那時又沒有塑料大棚,所以冬春的蔬菜極為缺少。一個漫長的冬春,家鄉人們的餐桌上只能靠醃製的酸白菜和鹹菜來咽甜。
  • 陳洪娟 又是春韭飄香時
    「春園暮雨細泱泱,韭葉當籬任意長」。當春雨邁著貓一樣的腳步悄然飄落,新韭就開始蓬蓬勃勃地生長起來。似乎只是一夜之間,一畦畦春韭就出落成靈秀俊俏的姑娘,舒展著嬌嫩的身子,散發著特有的清香,簇簇擁擁、挨挨擠擠,在春風裡輕輕搖曳,賞心悅目卻毫不做作。  俗話說:「頭道韭,金不換」,春天的頭茬韭菜最是鮮嫩肥美。
  • 春時令鮮菜 鮮嫩青翠的本韭菜,「探網」撈的清水螺螄——令人垂涎的「韭菜炒螺螄」
    可是在很多人的記憶中,現在這道菜遠不如過去吃到的香,那個時候的韭菜都是露天生長的「純天然」的,螺螄也是從河裡現撈出來的。鮮嫩青翠的韭菜配上質感十足的螺螄肉,光是想想就足以讓人饞涎欲滴、胃口大開。韭菜炒螺螄正是眼下最新鮮的一道時令菜。
  • 韭香依舊
    來自故鄉的春韭在陽臺的花池裡快活地生長,光是看看都能讓我無比暢快。有了這份底氣,我也作派,模仿鄭板橋「春韭滿園隨時剪」那份散淡,想起來的時候便去剪上一把,入菜,解饞。想不起來的時候就留著抒情,專治文人閒出來的病。  細嫩的韭葉端然在陽臺寒意未去的春風裡,清雅聳拔,綠意盈盈,能讓我想到國畫中的蘭。我少年學國畫時曾習過蘭,知道蘭入畫題之所以好看,全在於蘭葉。
  • 沒齒難忘韭菜宴
    「夜雨剪春韭」詩聖杜甫使韭菜成為最經典,詩聖的點染,使韭菜脫穎而出,讓我想像萬千;韭菜的綠,是最正宗的綠。讓我深刻的綠意深深;還聽詩人車前子談論:「一到春天,吃也綠油油了。一年四季都有它,美滋美味韭菜宴,在我看來,韭菜還不止這些,它帶給我的沉甸甸的愛和回憶。
  • 菜角的做法,薄皮大餡,一把春韭,做出不一樣的味道
    春天來了,陽春三月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很多的野菜、野花,以及桃花、梨花都相應開放了。就連現在的春韭,也是瘋狂的長得很快。韭菜是我國的傳統蔬菜之一,特別是春天的第一把韭菜,可謂是最好吃了。春天的韭菜,營養價值更高,所以這個時候,可以多吃一些。
  • 孫虎林:頭鐮春韭
    韭菜盒餡料多樣,主料當然非韭菜莫屬。餡料也可和提前攤好切成小丁的雞蛋餅,黑木耳配伍。喜好葷菜者,還可在餡料裡加上肉末,或者乾脆加些燣好的肉臊子。我只喜歡韭菜豆腐餡的菜盒,清清爽爽,鮮味兒十足。把韭菜擇淨,洗淨瀝乾,切成小段,與豆腐丁攪拌均勻。放適量鹽,五香粉,淋幾滴油,再次拌勻。而後,將這些餡料攤放在擀好的薄麵餅上,再在上面壓一張薄麵餅,然後把圓形菜盒的邊兒捏弄瓷實,就可放進鐵鍋,燒火烙餅。
  • 一畦春韭綠 百家草莓紅——採春韭、摘草莓 這個假期體驗一個不一...
    五一假期,正是市民下鄉踏春的好時節。去郊區採摘是不少家庭 扶老攜幼的好選擇,既能共賞美景,又可同嘗美食,想一想便倍感身心愉悅。那麼這個季節近郊有什麼新鮮上市的果蔬呢?
  • 十日談寫作組:春夜剪春韭咱們一起來喝二兩/楊燕
    俗語說:「正月蔥,二月韭。」每年農曆二月是吃韭菜的黃金時節,因為經過一個冬天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得到蓄積,此時韭菜的根莖部貯存了大量養分,水分含量也較多,吃起來較嫩。人們常說吃頭茬韭菜好。所謂的頭茬韭菜,是指開春第一茬的韭菜,民間把頭茬韭菜列入「四大鮮」是有道理的。經過了一個冬天蓄勢而發的韭菜清甜爽口,也非常鮮嫩可口,不需要放什麼調料,簡單的放鹽一炒就已經是美味了,也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被人們稱為春天第一菜。
  • 美食|獨創特色蜆肉包——蜆肉鮮美韭香濃 還原春天的味道
    「春之蔬,韭為先」,韭菜是「養陽」的佳餚,清明前後食用口感最佳;而蜆肉,味美、營養價值高,蜆肉炒韭菜,作為家常小炒很受鹽城人的喜愛
  • 春天第一菜:韭菜
    韭菜是中國最古老的蔬菜之一,傳說中黃帝時代人們都已經吃到韭菜,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韭菜味道鮮美,四季可食,有「蔬菜之葷」的美稱。營養和食療價值都很高。    孔子編纂的詩經就多次提到韭菜,那個時候蔬菜品種少,無論窈窕淑女,還是君子好逑的君子,常吃的蔬菜中就有韭菜。
  • 春天,正是吃起陽草——韭菜最好季節
    韭菜的粗纖維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韭菜,否則大量粗纖維刺激腸壁,往往引起腹瀉。最好控制在一頓100~200g,不能超過400g。韭菜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讓人歡喜讓人憂的食物。喜歡它的味道,但又擔心吃後肚子不舒服。    南齊周顒有句名言:「春初早韭,秋末晚菘」,這「韭」自然就是韭菜了。
  • 【西散原創】史忠華作品 | 夜雨剪春韭
    韭,做成盒子,面夾韭,有嚼頭。蘸了醋吃,香味撩人。手掌大的盒子,午飯,一頓吃三。晚上,纏父親講鬼故事,吃了韭菜盒子的肚,濁氣下降,"通"一聲,過年的二踢腳般脆響,感覺連鬼怪都嚇得急惶惶躲藏。母親割一把韭,催我。去,給你永富大娘送去。永富大娘家境富裕,有在北京工作的親戚。她在泥火灶臺,用韭炒了雞蛋 。不知是我家韭綠,還是她家蛋香,那盤菜,色澤誘人,綠自綠,黃自黃,清香四溢,泛著金色。入口一嚼,滿嘴春天的味道。比母親做的好看,做的香甜。母親做出的這道菜,不像用油炒,倒像是火烤。
  • 【美食部落】喚醒味蕾去「吃春」 首推春韭、春筍、醃篤鮮
    現在是冬春交替、乍暖還寒的早春,天氣尚涼,人體生理機能需反覆變化調整。飲食上關於春天的調理有不少方法,中醫上稱之為「吃春」。
  • 韭菜有幾種吃法?陸遊吃韭菜
    倆人共同的是都自種韭菜,隨吃隨割。放翁種韭,姑且不說。庾郎既然頓頓吃韭菜,又「清貧自業」,自力更生,萬事不求人,除了自己種,還有啥法子?陸遊《蔬圃絕句》之一,云:「擬種蕪菁已是遲,晚菘早韭正當時。老夫要作齋盂備,乞得青秧趁雨移。」據錢仲聯說,這詩是陰曆十月份寫的。(《劍南詩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077頁)李時珍說,韭菜有兩種種法:一是分根,二是以菜籽育苗。
  • 昨夜春風吹院落,又是一年韭菜上桌的時節了
    在經歷了一整個寒冬的蟄伏,應運於天地法則及生物本能,春天變成了萬物復甦之時,人們紛紛走進大自然,吸收天地的精氣,在飲食上當然更講究以春萌百草入菜。春季氣候變幻無常,所以這春味也要吃得清淡和素雅,才合了養生之道。話說「南方吃春筍,北方食春韭」,韭菜其實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不過又以初春的韭菜品質最佳,素來有「春香、夏辣、秋苦、冬甜」的說法。
  • 麗水的春天是可以吃的,你吃過嗎?
    入春嘗鮮,小清新的菜餚走俏。麗水的春天是可以吃的,你吃過嗎?
  • 在春天做一個會吃、愛吃的人,吃裡不光有味道,還有┈┈
    媽媽喜笑顏開:「你喜歡就好,這個呀你能多吃,不怕寒了肚子!還多呢,包包子、包餃子,你可是能吃個夠了!」     我一直以來喜歡蒲公英,喜歡它的嬌弱剛強,喜歡她的隨緣自喜。春來的時候,春雨一灑,雨水滲入泥土,將春的氣息帶給它,它頂著雨珠兒歡喜地拱出地面,嬌嫩嫩翠生生地,這一片那一片,牽手挽臂笑嘻嘻的。
  • 新春第一鮮:韭菜
    韭菜是中國傳統的蔬菜之一,韭菜子又是一味具有溫補肝腎,壯陽固精的中藥。《山海經》中就有關於韭菜的記載,漢朝就出現了用溫室種植韭菜,北宋時已有韭黃種植的記載。韭菜有「春香,夏辣,秋苦,冬甜」之說,以春韭為最好。俗話說春韭秋菘,說的是最時鮮的美味。
  • 「頭刀春韭品鮮會」:三年品春鮮,只為地產好食材
    「頭刀」韭菜也就是頭茬韭菜,它積攢了一整個冬天的能量和肥力,所以頭刀韭菜的含水量更大,葉更壯,韭香十足,口感也甘美鮮嫩很多。之後的第二茬、第三茬在口感上就要遜色很多。所以要吃到鮮嫩的頭刀韭菜必需在每年的初春時節,錯過了,就只能等來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