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霜人和吐火羅人是什麼關係呢?

2021-01-19 騰訊網

貴霜人沒有啥「吐火羅」的東西,貴霜是一個集合了希臘文化、印度文化、伊朗文化和塞人文化的帝國,統治者是塞人。幾乎可以說跟吐火羅毫無關係。

至於說為什麼會有貴霜=吐火羅的情況,是這個錯誤推理導致的:

1、唐代的貴霜故地,被稱為「吐火羅斯坦」。(這時候貴霜早滅亡了)

2、誤認為貴霜人就是月氏人。(其實貴霜人是推翻月氏人後建國的)

3、誤認為月氏人就是吐火羅人。(其實月氏人從一開始的甘肅羌戎,西遷新疆中部吐火羅區域再到西遷新疆西部塞人區域後,融合最多的外族是塞人,不是吐火羅人。月氏在進軍中亞前,統治的則是伊犁塞人國,進軍中亞後,統治的是希臘化塞人巴克特裡亞諸城邦。)

由於上面三個錯誤的前提,所以以前就誤認為,月氏人是吐火羅人,所以貴霜帝國就是吐火羅人的帝國,其實是完全錯了。

貴霜人不但不是吐火羅人,反而是塞人分化出粟特人的重要時段。粟特人認祖都是認貴霜的,捎帶把曾經徵服過自己祖宗的月氏人也認祖了。

那麼為什麼貴霜故地,在貴霜之前叫「巴克特裡亞」,在貴霜之後會叫「吐火羅斯坦」呢?其實很大程度上,可能跟嚈噠人徵服貴霜有關,嚈噠人橫掃中亞後,就盤踞在巴克特裡亞,然後突厥人又徵服了嚈噠人,突厥人在嚈噠人的大本營巴克特裡亞設置了「吐火羅葉護國」。而嚈噠人,則有很大可能源於車師,車師呢,則是最東方的吐火羅人。

所以,「吐火羅斯坦」這個地名,是在嚈噠人徵服貴霜後才出現的。貴霜時代的巴克特裡亞,依然叫巴克特裡亞,而不是「吐火羅斯坦」。而且,「吐火羅斯坦」的嚈噠人,也很快就被突厥人和塞人各自同化了,「吐火羅斯坦」其實並不怎麼「吐火羅」。

所以說,無論貴霜帝國自己興亡如何,都跟吐火羅人無關。吐火羅人一直活動在新疆中部和東部,主要國度焉耆、龜茲是一直活到唐朝中期的,被吐蕃徵服後才完全消失。等回鶻西遷後,吐火羅人已經被叫做「龍家」了,此後就融入回鶻人中了。

梁元帝蕭繹畫的《職貢圖》就描述了這些人的服飾:

一、吐火羅類

1、嚈噠人(遊牧吐火羅人)

2、 龜茲人(定居吐火羅人)

3、且末人(定居吐火羅人)

你們看他們的服飾,除了深入中亞受塞人影響極大的嚈噠人外,其餘的吐火羅人服飾都跟羌人類似(跟漢人服飾其實區別也不是很大),我給大夥看個《職貢圖》裡的羌人(鄧至羌人)服飾就了解了:

二、塞人類

白題匈奴、胡蜜丹、呵拔檀(都是在嚈噠徵服中亞時代的塞人殘餘,白題匈奴或許跟嚈噠入侵中亞前的真·白匈奴有關,嚈噠被稱為白匈奴當為印度人的誤解)

看看,是否很像嚈噠人的服飾?因為嚈噠人是受了他們的影響,這類服飾其實是學波斯的,同圖的波斯人衣服是這樣的:

相關焦點

  • 大月氏與吐火羅的關係:一個新假設
    它是Kushan(古譯貴霜)一名所從出之Kush的漢語譯音。月氏人操東伊朗語,遊牧於漢代的北祁連,即今東部天山以北,而把天山以南的非伊朗語系綠洲諸屬國居民稱為吐火羅人;是東伊朗語tu-gara的漢字音寫,譯言大山,蓋指天山。月氏西遷時,也把對其疆土格局的理解帶到中亞,仍以吐火羅命名與其王庭南隔赫薩爾山嶺相望的新徵服的各城邦地區,並以「五翕侯」為官號,把統治集團核心成員分封在上述新殖民地,以事彈壓。
  • 絲路四大帝國之一的貴霜王朝今何在?
    貴霜這個絲路古國的經濟、文化和藝術有何特點?它在絲路貿易中起過什麼作用?同漢朝和周邊有怎樣的關係?歡迎和我一起聊聊。甘玉傑:貴霜王朝建立了多久?為什麼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呢?羅帥:貴霜王朝存在的時間為公元30年到公元230年,距今1800至2000年,年代相當久遠。
  • 貴霜王朝
    在臣屬於大月氏的大夏即吐火羅有相當於五將軍的五翕侯,他們各有領地,都屬於大月氏。這些領地之名為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高附。當貴霜之翕侯丘就卻時代,滅了其它四翕侯,自號貴霜王,更並有安息及其近傍諸國。此吐火羅族建立的貴霜王朝即西方紀錄中的 Kushan王朝,著名的迦膩色迦王即此王朝之人。中國也稱此王朝為大月氏,這是基於大月氏臣畜了大夏的原因,遂也就習慣上用此稱大夏人之王朝,實際上漢人也知道不應稱為大月氏(拙稿《大月氏及貴霜》(《史學雜誌》第 41 編第九號)。)。貴霜翕侯之領地為蔥嶺以下沿到達大夏的交通路瓦漢(Wakhan)溪谷。
  • 大月氏與吐火羅的關係:一個新假設丨姚大力
    它是Kushan(古譯貴霜)一名所從出之Kush的漢語譯音。月氏人操東伊朗語,遊牧於漢代的北祁連,即今東部天山以北,而把天山以南的非伊朗語系綠洲諸屬國居民稱為吐火羅人;是東伊朗語tu-gara的漢字音寫,譯言大山,蓋指天山。月氏西遷時,也把對其疆土格局的理解帶到中亞,仍以吐火羅命名與其王庭南隔赫薩爾山嶺相望的新徵服的各城邦地區,並以「五翕侯」為官號,把統治集團核心成員分封在上述新殖民地,以事彈壓。
  • 【邊疆時空】牛汝辰 | 西域早期塞語(吐火羅語)地名
    林梅村認為,吐火羅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印歐語民族之一,阿爾泰山至巴裡坤草原之間的月氏人、天山南麓的龜茲人和焉耆人、吐魯番盆地的車師人以及塔裡木盆地東部的樓蘭人,皆為吐火羅人。他們對西域文明,乃至整個中國文明的發生、發展都起過重要作用。起源於西亞的小麥就是吐火羅人從西方引入中國的。
  • 貴霜時代的罽賓——老拆遷戶臣服新拆遷戶
    又弱、又被天竺、罽賓、安息輪著艹……好像跟漢朝沒啥關係,漢朝幹嘛記載這個國家?還記得上文說到的塞人入侵前的巴克特裡亞國王攸克拉提德斯嗎?他有一個兒子,叫赫利奧克勒斯。可能受人擁戴,而貴霜人開始反抗大月氏吞併其他翕侯時,有可能貴霜翕侯丘就卻就選擇依附了陰末附,並因此在錢幣上鑄上了陰末附的頭像和名字,只把自己的名字鑄在錢的背面。沒錯,雖然目前沒有完整的證據,但是,很多人都猜測中國史料記載的陰末附,就是跟丘就卻關係扯不清的希臘人赫馬攸斯。也就是名義上的高附翕侯、實質上的罽賓國王。
  • 這一夥可憐的古代中國印歐人,被謠言家碰瓷婦好,又被碰瓷周朝
    月氏大王分封的五個統治塞人的翕侯,也開始使用塞人的語言,使用希臘人和印度人的文字鑄造貨幣。在一個希臘血統的塞人軍閥——高附國王赫爾馬攸斯的聯手下,貴霜的翕侯丘就卻造反了。丘就卻最終取代了大月氏的國王,成了巴克特裡亞的新主人,建立了貴霜帝國。丘就卻是否是月氏後裔已經不重要了,他已經完全是個塞人了,唯一保留了古提、吐火羅印記的,也就是貴霜這個國號了。
  • 吐火羅是什麼概念?和娜扎、熱巴有關嗎
    吐火羅人是指史前活躍在新疆塔裡木盆地的一支人群,吐火羅是德國學者的命名,是Tocharian的音譯。現代學者通過新疆出土的殘卷發現,這支吐火羅人群說的是印歐語,有可能是一支帶高加索特徵的白人。為了搞清楚吐火羅是什麼情況,學者應用了分子生物學,對新疆古遺址的人骨進行了基因檢測。
  • 絲路霸主——月氏-貴霜簡史(上)
    有關月氏的族源問題,說法是多種多樣的,歸納下來無外乎以下三種情況:吐火羅說、塞種說、羌人說。類似於馬薩格特說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則不予考慮。若從考古學的證據入手,則應認為吐火羅說是最合理的推論。至於羌人說,所引文獻無非是《後漢書》中有關湟中月氏胡的記載,此記載不應被用於推論月氏的族源(原因下文會提及)。而根據考古成果所推測出的月氏羌人說,則屬於誤判月氏駐地,應該予以糾正。
  • 文化基因——吐火羅
    追溯歷史我們知道,古代西域在四千年前就有人類生活居住,其中有一支就是古代民族吐火羅人。他們就是最早定居在天山南北、阿爾泰山至巴裡坤草原之間的月氏人龜茲人和焉耆人,還有定居在吐魯番盆地的車師人以及塔裡木盆地東部的樓蘭人。我們大膽推測,敦煌地名在這個時候就產生了。因此,敦煌一詞應該很可能是樓蘭吐火羅人說的吐火羅語的譯音。
  • 歷史中的西域,吐火羅人文明的發現,引起中外學界的討論
    古拉丁語則衍化出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普羅旺斯語、加泰隆尼亞語等試想,當一個說蓋爾語的蘇格蘭高地人得知他與一個說僧伽羅語的斯裡蘭卡人所使用的語言有著相同的起源,一定分外激動。如果希臘人和羅馬人得知他們的語言都源於同一個牧羊人,一定會目瞪口呆。
  • 吐火羅一名的由來丨王欣
    僅此一點就可以反映出歷史上吐火羅人在這一地區影響的廣泛性與深遠性,及其在東西方民族關係和文化交流史中所佔有的特殊地位。    關於「吐火羅」一名的由來,史無明徵,其含義亦至今無從知曉,甚至在吐火羅語(Tocharian)文獻中也沒有發現「吐火羅」一詞。人們對這一名稱的認識始終是模糊的。
  • 基本處於同時期的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為什麼沒有羅馬帝國出名?
    貴霜帝國的建立者和中國也有關係:是以前位於甘肅河西走廊的大月氏部落建立的(侯之一貴霜翕侯部落),大月氏被匈奴人趕出河西走廊,一部分就在西域繼續遊牧,一部分則翻越帕米爾高原遠走中亞。之後貴霜帝國派遣七萬精銳前來攻打西域,當時班超只有2000邊防軍,最終都沒有向漢朝要求支援,班超用2000邊軍用計謀打敗了貴霜帝國的7萬精銳。之後貴霜向班超請罪,兩國關係又重新修好。貴霜帝國雖是希臘人,卻篤信佛教,對於早期傳播佛教來國有一定的貢獻。
  • 中國古民族在印度大陸建立的國家——貴霜帝國
    貴霜帝國是印度歷史上比較強盛的帝國,他鼎盛時期在公元127年-230年,這一階段恰好是東漢中後期和三國時代,此時的東漢王朝正面臨著多重的危機挑戰。而當時的貴霜則是國力強盛,文化發達,佛教獲得了極大發展,當時流入東漢三國的僧人和佛典大都出自貴霜轄下的領地。鼎盛時期的貴霜帝國雖然未能具有整個印度,但是卻整合了中亞、南亞的大片土地,曾擁有人口近七百萬,士兵三十多萬。
  • 貴霜王朝建立者為大月氏而非大夏說
    [17]小谷仲男則從語言學的角度入手,肯定貴霜翕侯屬於遊牧人,同於大月氏而異於定居的大夏,故而認為「翕侯如果是遊牧民固有統治制度用語的話,貴霜翕侯就不是定居者大夏人了。貴霜人也就是大月氏人,至少其中一部分人是。」[18]貴霜五翖侯如果屬於大月氏系,則貴霜帝國就是大月氏王朝;若五翖侯是大夏系,那麼貴霜帝國就屬於大夏系王朝,無疑關乎敦煌學、中亞史、印度史研究的諸多問題,故而學界關切者眾。
  • 樓蘭人為何講吐火羅語
    而在這之前,人們只知道,犍陀羅語原來只是樓蘭人的宗教和官方行政用語,不是樓蘭人的本族語言。樓蘭本族語是混雜在這些犍陀羅語文書中的土著語言。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語言呢?語言學家巴羅揭開了這個謎。這是外國人對蘇巴什的首次挖掘,伯希和獲得了以前未曾發現的一種文字——吐火羅文書,因此發現,伯氏名聲大振。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揭示,吐火羅語大概是印歐語系中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也有學者講,吐火羅語是早先貴霜王朝的語言。它和分布在東方的印歐語,如梵語、伊朗語和亞美尼亞語等關係疏遠,而和西方的印歐語,如德語、法語,尤其是義大利語極其接近。
  • 歷史上消失的民族——吐火羅人與西域古國
    一、吐火羅人吐火羅人,是原始印歐人的一支,發源於烏拉爾山和南西伯利亞,南下進入塔裡木盆地,最東到達河西走廊。吐火羅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傳統領域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疆界以北是天山,以南是崑崙山,疆界以東是戈壁灘,以西是帕米爾高原。
  • 【古印度列國志】貴霜帝國(上):建立
    令貴霜帝國的疆域西起伊朗邊境,東至恆河中遊,北起錫爾河、蔥嶺、南至納巴達河,迦膩色伽一世又將都城遷至犍陀羅地區的富樓沙(即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使這一地區成為帝國的統治中心。在100年時貴霜帝國的統治下的人口達到一千零二十萬人,在180年時,貴霜帝國統治下的人口達到1380萬人。
  • 吐火羅研究學術史簡介
    標誌性事件為兩人在 1908 年發表於《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 (德文:Sitzungsberichte der 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 上名為《吐火羅語,印度-斯基泰人的語言 — 關於一門目前為止還未知的印度日耳曼文學語言的初步評註》 (德文:Tocharisch, die Spracheder Indosky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