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吃輔食了,這些「神器」先別買,過來人「極簡輔食攻略」

2020-12-16 陪寶寶讀書

撰稿:cici

編輯:橙子

#寶寶輔食#前段時間在做直播時,被一個寶媽追問:「輔食添加工具該買點什麼?」「能不能給一個購物清單?」下了直播就去翻看當時的育兒手帳,發現鏘寶6個月添輔食到2歲的這個階段,大大小小的輔食工具,買了近200多件。這其中有網紅推薦的、朋友家同款的,也有自己刷某寶一時興起買的,而其中大部分最終都難逃「儲藏間」落灰的命運。

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是寶媽瘋狂剁手的階段。相信點進來的寶媽們,也種了不少草。作為一個「老司機」我覺得我有必要為守護大家的錢包,盡一份綿薄之力。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寶寶添加輔食期間,哪些工具是「雞肋」哪些工具是「神器」吧!

傳說中的輔食「神器」真的好用嗎?

前段時間,閨蜜的二寶到了添加輔食的階段,我們兩個聊起為添加輔食做的準備。

我說問閨蜜:「這次你準備了什麼工具?」

閨蜜說:「一套碗啊。」

我問:「只是一套碗?」

閨蜜反問:「那還需要什麼?」

相比二胎老母親的淡定,新手媽媽往往會被大數據推薦一些「輔食必備工具」,也會在直播間或社交媒體看到一些「輔食神器」。這些神器真的那麼好用嗎?讓過來告訴你吧!

落灰第一名:輔食機

只要打開二手交易網站不難發現,很多寶媽都在出售輔食機,我買的輔食機也掛了半年,但是還沒成交。

輔食機的功能簡單來講,就是一個電蒸籠和一個料理機,用來處理輔食添加早期寶寶需要吃的泥糊狀食物,而這個時期其實只有短短的幾個月。雖然很多商家會告訴你,你之後還可以用他來給寶寶打奶昔啊,但是多半媽媽是不會再用了,因為洗起來真的太不方便了。輔食機的功能完全可以用料理棒和小蒸鍋來代替,而且這兩種工具的利用率還能更高一些。

落灰第二名:咬咬樂

Kiki在直播中說,在她給孩子買的輔食工具裡有這種咬咬樂,它的原理是可以將蔬果放在裡面,讓寶寶去啃咬吮吸。這樣既不會被小塊的食物卡到,又能吃到各種食物。再看它萌萌的造型,想一想一邊磨牙一邊品嘗草莓香蕉葡萄的味道,是不是很贊啊。

然而當我真正買了一個給鏘寶用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產品的詭異之處。一開始用的是西瓜,一咬就汁水四濺堪比吃人現場。而且我發現鏘寶磨牙的那段時間,已經可以自己吃西瓜這種軟水果了,而且並不會卡住。如果換作是蘋果之類的「硬」水果,靠寶寶的嘴部力量也榨不出汁來,還會氣得他哇哇大哭。

落灰第三名:輔食盤

很多寶媽都會給寶寶買這種輔食分割餐盤,我也不例外,甚至跟風買了三五個,有矽膠的,也有麥秸稈的,甚至還有爺爺給買的不鏽鋼。但是使用下來,整體感覺是:不適合中國寶寶,如果一定要買盤子,建議買單獨的一個盤子。比如宜家的小塑料盤,便宜好用常換常新。

一方面,由於我們中國人吃飯習慣,其實是大米飯,麵條或者是粥類的比較多。不信你看中餐廳通常是給你一個碗。西餐基本上都是放在盤子裡的,牛排、香腸、比薩、鵝肝之類的。中餐食物寶寶用碗舀起來比較省力,也不容易盛得太。鏘寶用盤子的時候每頓都會剩飯,他和我都很氣餒,最後才發現是盛得太多。

另一方面,除了每天在家鑽研食譜的老母親,其實很少媽媽真的能做到頓頓都填滿那些餐盤,尤其有的餐盤甚至有四格。每次我給鏘寶做好一菜一湯時,看著空了兩格的餐盤都會覺得莫名焦慮。甚至忍不住放點水果填滿,造成的結果就是他先吃水果吃飽了,飯只吃一兩口。

開啟輔食階段必備三大法寶

前面三種「工具」雖然上了我的「落灰排行榜」但是在選擇上也是見仁見智,比如有的媽媽就跟我說:分割式的餐盤能提醒我讓寶寶的飲食均衡,或者我們寶寶本來就是西式飲食習慣。而下面要說道的三種輔食必備用,如果選得好就可以成為輔食路上的「神助攻」

神器一:寶寶餐椅

回老家探親,還能看到很多老人在餵孩子吃飯時,把孩子放在腿上,或者讓孩子邊玩邊吃。其實這樣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會帶來嗆咳或者外傷地風險。最好在寶寶6個月能坐的時候,就為他引入餐椅,加入全家人的飲食環境。這樣寶寶就知道吃飯時要專注的吃飯。

市面上的餐椅多種多樣,價格從幾十塊錢到大幾百塊都有,其實我建議大家購買功能比較單一的餐椅,佔用的空間小一點,就放在餐桌旁專椅專用,讓孩子形成坐在這裡就要吃飯的「條件反射。」

閨蜜斥巨資給寶寶買了一個「頭等艙餐椅」,帶有各種功能,什麼音樂什麼可以放倒變成嬰兒床之類的功能。結果有一天我們在一起吃飯,孩子一會兒按音樂,一會兒玩扣子,根本不能集中精力。閨蜜告訴我:有一次寶寶吃到一半還在餐椅上睡了過去。沒辦法她又換回了「極簡」餐椅。

Ps:讓寶寶早早坐餐椅,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當他去做汽車座椅時也會更加配合哦!

神器二:圍兜

我們提倡讓寶寶早早嘗試自主進食,給他們做一些能用手抓的「手指食物」比如蒸南瓜、寶寶胡蘿蔔腸等等。這樣能激發他們的吃飯積極性,但是現場可能就變得比較凌亂,因此一個小圍兜會是媽媽收拾現場的好夥伴

建議大家在寶寶一開始吃輔食時,就給他戴上比較軟的小圍兜,不用太考慮防水防油,因為這時候基本上是餵飯,不會弄得太凌亂。也是為了讓孩子養成帶圍兜的習慣。

孩子開始嘗試主動進食,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買大一點的圍兜。而不是上圖這種只能遮住胸前的(因為飯灑了褲子會遭殃),如果你的寶寶也和鏘寶一樣,是一個「漏飯小達人」強烈向你推薦這款「飯兜託盤」,這樣以孩子為圓心的一平方米都會成為方便打掃的區域,對象我這樣第一個人帶娃的寶媽真是太友好了。

Tips:買圍兜時,要注意軟硬度,看看寶寶會不會過敏。當孩子自己能帶圍兜的時候,用粘扣的就比較好。

神器三:料理棒

在上面的文章中提到,如果不購買輔食機,家裡的破壁機又太大(孩子每次吃不了多少),那用什麼做糊狀的輔食呢?朋友推薦下,我入手了一套料理棒。感覺簡直太好用了,忍不住安利給大家。

料理棒只是一個帶刀頭的電機,也就是說它可以在任何容器中,打碎攪拌食物。而且體積小好收納。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用很長時間,比如之後給孩子打個奶昔啦,粉碎芝麻啦,做肉泥啦。甚至烘焙的時候都會用到。現在這套料理棒已經成了我廚房不可或缺的小幫手了。

Cici有話說:

掙錢不易,剁手需謹慎。而且輔食工具並非越貴越好,也不需要一次性買一大堆。先準備基礎的三大件,其他的隨著寶寶的成長慢慢添置就好了。此外,在輔食初期,也別忘了給寶寶單獨準備一套小案板和刀具,畢竟安全衛生也很重要。

相關焦點

  • 寶寶首次添加輔食攻略,小皮米粉什麼時候吃?
    寶寶首次添加輔食攻略,小皮米粉什麼時候吃?缺鐵性貧血損害嬰幼兒的免疫功能,影響體格發育、智能發育對嬰幼兒健康危害極大  米粉應該怎麼選  要選高鐵米粉:6個月後的寶寶母乳中的鐵已經不能滿足日常所需,所以除母乳或配方奶外,剛添加輔食的寶寶應選添加強化鐵米粉。
  • 育兒園:寶寶的第一頓輔食,很重要 輔食添加全攻略 9大問題 一一擊破
    9-12個月:開始可以開始給寶寶吃一些零碎食物,例如碎麵條、大米粥等。1歲後:寶寶就可以開始吃固體食物,逐漸向成人飲食靠攏。每次給寶寶添加新食材,都要先少量添加,觀察寶寶的反應,至少一天,如果沒有出現過敏等不適反應,就可以繼續添加或者更換新的食材了。
  • 寶寶六個月該吃輔食了,這些食物可別碰,容易傷害身體健康
    一般寶寶4-6個月,家長就可以酌情添加輔食了。不過做輔食可不能大意,下面這些食物,家長儘量不要給寶寶吃。講了這麼久,重點來了,寶寶輔食怎樣吃才不容易過敏?給寶寶添加輔食不要「急功近利」,要遵循由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循序漸進的原則。
  • 6個月可以吃輔食的寶寶,魚要怎麼吃
    所以經常吃魚很有好處。但是不是所有的魚都有這些功效的,有些魚寶寶反而不能吃。我們要怎樣才能選對魚呢?尤其是給寶寶選魚,這裡面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橘子媽媽來憑藉給小橘子寶寶做輔食的經驗來說說,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1歲寶寶輔食吃什麼?米粉、粥還是麵條?孩子輔食吃不對有大危害
    實際上,孕媽自從懷上寶寶那一天起就註定不會輕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寶寶出生後的餵養問題:吃什麼?怎麼吃?吃多久?這些問題稍微處理不好就會對寶寶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不少寶媽都表示,寶寶出生後的輔食添加,簡直要愁死個媽。
  • 寶寶1歲前的輔食製作工具,買這四種其實就夠用了,都在100元內
    關於寶寶輔食,其實已經寫了很多——第一口輔食什麼時候、怎麼做、怎麼吃,第一口高鐵米粉、根莖類蔬菜泥、葉菜泥、肉蛋類的做法和注意事項,等,也有十幾篇了,感興趣的可以查閱歷史文章。基本關於輔食的文章,都有寶媽在問,那給寶寶做輔食,我都需要買什麼呢?寶寶又需要什麼吃輔食的裝備?圖片這個是什麼呢?
  • 寶寶吃什麼輔食好?別再給寶寶吃這4種輔食,沒營養,還越吃越瘦
    寶寶的營養,一直都是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6個月以前的寶寶,父母還不用怎麼操心,給寶寶吃母乳或者奶粉就可以了,但是當寶寶開始吃輔食後,我們應該給寶寶吃什麼輔食,才更有營養,更能促進寶寶健康發育呢?可能每個父母,都有著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但並不是所有的寶媽,給寶寶吃的輔食都是對的,都是有營養,適合寶寶吃的。
  • 寶寶輔食工具知多少?輔食機有必要買嗎?
    寶寶輔食工具知多少?輔食機有必要買嗎?輔食工具到底有哪些,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到底哪些輔食工具值得買?哪些又沒必要買?這些疑問,想必諸多媽媽都有過。 輔食工具 輔食鍋:給寶寶製作輔食的蒸鍋,通常只能用於蒸煮輔食,不能實現蒸打一體。市場上,主要有陶瓷鍋和不鏽鋼鍋兩種類型。
  • 關於輔食,原來如此之輔食冰磚製作方法全攻略
    但是曈媽想說,上班族媽媽不要覺得遺憾,其實趁著假日有空時,多製作一點輔食冰磚,平日需要時再取出用電鍋加熱,也是很非常輕鬆方便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通過下面這篇文章來搞懂輔食冰磚的製作方法吧。 整理自小雨麻麻《寶寶輔食這樣吃:不生病、不挑食、不過敏》冰磚四大優點優點1:適量,輔食非常容易製作在輔食初期,寶寶食量極少,不論烹煮還是攪打過程,少量輔食製作不易
  • 6個月寶寶輔食吃幾頓正常 6個月寶寶輔食多少正常
    8個月寶寶吃哪些輔食一天吃幾次寶寶在四個月以後就可以適當地根據自身情況來添加輔食了,不過輔食的添加一定要適量得當,如果添加過多,就會引起積食,如果過少,又不足以滿足寶寶的需求。四個月寶寶添加輔食一天吃幾頓?
  • 這真是史上最全輔食工具介紹,看完這一篇,徹底搞懂做輔食真正需要...
    在輔食群裡最經常遇到新手媽媽的問題,有這些:我家寶寶要吃輔食了,我該買哪些工具?輔食機和料理棒該買哪個?料理機/榨汁機/破壁機可以替代輔食機嗎?也就是說,寶寶在輔食進食初期,只能吃輔食泥的時候,是需要購買輔食機or料理棒的。等寶寶大一些,不再需要吃泥糊,可以吃餅、糕、腸、肉鬆這些食物的時候,可以用家裡原有的料理工具替代。但反過來,如果家裡本來沒有料理機等工具,暫時沒有必要購買,可以繼續用輔食機or料理棒來代替。
  • 寶寶6個月時一天需要加幾次輔食?有關輔食的小秘密,爸媽別大意
    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現在公認是在寶寶4個月到6個月之間,太早了,寶寶的消化能力不夠,會造成寶寶腸胃不適應,太晚了寶寶會吃不飽,而且寶寶的咀嚼能力得不到刺激和訓練,可能會造成發育遲緩。不過,每個寶寶都是不一樣的,寶寶什麼時候添加輔食,要觀察寶寶的行為。
  • 寶寶輔食添加:比吃什麼更重要的是怎麼吃,輔食製作方法很重要
    隨便打開一個網頁輸入寶寶輔食添加,就會出來幾萬條搜索結果。甚至可以精確到每個月,6個月輔食吃什麼?7個月輔食吃什麼?8個月輔食吃什麼?還有很多的圖片,視頻,甚至是APP建議媽媽照著做就可以了。我跟靚靚說:孩子不能再吃糊狀的食物了,一定要儘快讓孩子過渡到成人食物,給孩子把食物可以弄得軟一些,但是一定要吃顆粒狀的食物了。在給孩子吃顆粒狀食物的時候,家長買一盒口香糖,家長一邊咀嚼口香糖,一邊教孩子吃食物,要讓孩子知道在吃食物的時候要咀嚼。
  • 避開這些輔食的「坑」,守護寶寶脾胃!
    關於寶寶如何吃輔食,咱們先聽聽古代名醫如何說:北宋閻孝忠在《閻氏小兒方論》中寫道:半歲以後,宜煎陳米稀粥,取粥面時時與之,十月以後,漸與稠粥爛飯,以助中氣,自然易養少病。唯忌生冷油膩葷茹甜物。中醫講「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簡單來說,孩子不要吃撐、不要捂熱,寶寶偶爾有飢餓感,反而對他 生長發育有利。目前很多孩子生病,有很多都是吃撐導致積食內熱引發的發燒、咳嗽、便秘等問題,所以從寶寶加輔食開始,我們就不要有「多吃一口,多長一點」的觀念,畢竟我們現在不是物質匱乏的年代了。
  • 良心推薦|16款媽媽們親測最好用的「輔食神器」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好用的輔食工具能增進寶寶食慾,還能讓媽媽事半功倍。4、babyjorn輔食勺——湯圓媽推薦▲為了輔食盤買了套裝,結果這勺子卻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自從買了這輔食勺後幾乎頓頓用,都用變色了,它粗勺柄設計有助於寶寶抓握,一勺的份量也剛好適合孩子一口吞咽,塑料材質即使大人餵食也不容易傷到孩子
  • 寶寶第一次吃輔食,吃什麼最好?不是雞蛋而是它
    寶寶的輔食一直是很多家長較關心的問題,因為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輔食問題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有的家長為了方便就直接給孩子買一些售賣的輔食給寶寶添加,雖然這種輔食方便快捷,但是對於寶寶來身體說不一定就健康。而有的家長則選擇自己給孩子做輔食,但是家長給孩子添加輔食的順序不一定合理。
  • 先吃輔食還是先餵奶?6到24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用數據簡單說!
    把寶寶順利撫養成人,真的是一件幸福又很有壓力的事情。光是「吃」這件事,就讓很多寶媽足夠犯難!「不知不覺就該給寶寶添輔食了,但是餵他的時候總不愛吃,怎麼辦?」「先餵輔食還是先餵奶?」如果寶寶出現這些情況,寶爸寶媽們就可以考慮添加輔食了:寶寶挺舌反射消失;能夠自己維持坐姿;開始對大人的食物產生興趣。但是,千萬不要早於4個月哦!
  • 6~12月齡寶寶輔食怎麼吃?種類搞錯不易消化,附每日輔食時間表
    作為母乳和「大人飯」的過渡,輔食的攝入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搞錯了種類和添加順序,寶寶脆弱的腸胃可能受不住,可能還會消化不良、身體不適。6~12月齡寶寶輔食怎麼吃?這篇每日輔食時刻表或許能幫到你,趕快收藏起來吧!
  • 寶寶拒吃輔食,要堅持還是放棄?哺食小鋪來解析
    輔食撞牆期是否遇上[這些]原因?成長過程中,營養的攝取非常重要,但是看著家裡的小王子/小公主開始挑東挑西玩食物,各式各樣的輔食添加,連嘗一口都愛理不理,看得爸媽想撞牆。輔食撞牆期發生原因有很多,今天逐一分析,判斷咱的小王子/小公主是否就是遇上這些原因,才不吃輔食!1. 口腔過於敏感,陌生食物不熟悉我們的臉、唇和口腔裡面分布著大量的觸覺受器,當食物碰觸到這些觸覺受器時,大腦會自行解讀這樣的觸覺、味覺及嗅覺,同時刺激人體進行咀嚼及吞咽動作。常見的拒食原因也大多是如此。
  • 這8個輔食知識早都過時了!小心吃不對,寶寶遭罪
    戳↑關注,你關心的輔食問題這裡都有答案~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寶寶馬上要添加輔食了,卻不知道給寶寶做什麼;想問問「過來人」的經驗,卻「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完全不知道應該聽誰的;上網一查,意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