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這些輔食的「坑」,守護寶寶脾胃!

2020-12-22 町芒

來源:中醫育兒經(ID:zhongyiyuerjing),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於寶寶如何吃輔食,

咱們先聽聽古代名醫如何說:

北宋閻孝忠在《閻氏小兒方論》中寫道:半歲以後,宜煎陳米稀粥,取粥面時時與之,十月以後,漸與稠粥爛飯,以助中氣,自然易養少病。唯忌生冷油膩葷茹甜物。

這裡劃重點:

1、輔食裡的「取粥面」,就是粥最上面一層的米油,來養胃氣;

2、陳米不是放了很久的米,而是帶著稻穀殼保存的陳米,比起剛收割的稻穀,會更溫和,沒有那麼多鋒芒。

3、生冷、油膩、甜膩的食物最傷寶寶脾胃。

再看看唐代藥王孫思邈如何說:

《千金藥方》:「兒早哺者,兒不勝谷氣,令生病,頭面身體喜生瘡,愈而復發,令兒尪弱難養。」

這裡劃重點:

太早加輔食,脾胃無法消化食物,容易生病,孩子很難養。

說完名醫們的輔食建議。

說說目前很奇怪的現象:

孩子6歲前,很多人希望孩子養的白白胖胖、長得快快;在8~9歲後,又擔心孩子太胖影響顏值、太早發育導致早熟。這很矛盾呀!

其實,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人是以「別人評價」為標準,而不是以孩子生長發育的客觀規律為參考,所以容易焦慮,一旦焦慮,養育孩子就變得很複雜,孩子自然容易生病。

當然很多媽媽焦慮,完全是因為沒有經驗,第一次當媽媽,誰能不焦慮呢。

其實,我們只要避免加輔食的一些坑,順其自然養孩子,就能守護孩子脾胃。

第一坑:果汁和肉湯太早加了

寶寶第一口輔食,中醫建議喝米油,聚集了大米或小米的精華,李時珍對米油評價極高,說道:「嬰兒食米油,百日則肥」,因為米油最好消化吸收,又能養胃氣。

果汁和肉湯,不用咀嚼,就能入口,在中醫裡講這是「好消」,但是水果有「生冷」的缺點,肉湯有「油膩」的缺點,導致很難「被身體運化吸收」,容易增加小寶寶的脾胃負擔。

所以蒸蛋、果汁、肉湯等,最好在寶寶能夠消化米糊、蔬菜之後再慢慢按順序添加。

第二坑:食物越爛越好

寶寶剛加輔食,一定是越爛越好,這樣寶寶脾胃才能消化吸收,但是隨著寶寶年齡增大,一般到了9個月後,就要有意識培養寶寶的咀嚼力,咀嚼力不培養,不僅僅不利於孩子的口腔發育,孩子未來會因為咀嚼力太差,容易挑食、厭食,因為對他來說,吃飯太費勁了,只愛吃軟綿綿的食物,不利於孩子生長發育。

第三坑:多吃一口,多長一點!

寶寶與我們一樣,偶爾會沒有食慾,不想吃或者吃的少,這屬於正常的現象,不會一直保持旺盛的食慾,除了胃火旺脾又弱的孩子,會拼命吃,但又不長肉。所以不要用各種哄騙的方式,讓寶寶多吃點。

中醫講「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簡單來說,孩子不要吃撐、不要捂熱,寶寶偶爾有飢餓感,反而對他 生長發育有利。

目前很多孩子生病,有很多都是吃撐導致積食內熱引發的發燒、咳嗽、便秘等問題,所以從寶寶加輔食開始,我們就不要有「多吃一口,多長一點」的觀念,畢竟我們現在不是物質匱乏的年代了。

第四坑:多喝水,才健康

人體需要補充一定的水液,但是每個寶寶喝水量是不同的,要尊重個體的差異,而不是定時定量給水,哄著寶寶喝下去。具體可以看這篇文章《澆水過多會爛根,那孩子喝水呢?》。

第五坑:過早嘗試成人飯菜

一家人一起吃飯,有些人會讓寶寶嘗試吃成人的飯菜,或者當寶寶不愛吃飯時,做重口味的食物激發寶寶食慾,過早嘗試成年人的食物,或重口味(以寶寶為標準),會傷害寶寶的脾胃,導致日後孩子脾虛、愛挑食,甚至不愛吃穀物、蔬菜和白開水。

在寶寶加輔食時,要記得「甘淡之味最養脾胃」,不要給孩子重口味,不要吃成人飯菜。

第六坑:食物品種加的太多

一歲內寶寶的輔食,一碗粥越簡單越好,不要加很多食材,看起來營養豐富,但並不好消化,特別不要各種五穀混雜在一起,穀物要儘量在兩種以內。

第七坑:急著讓寶寶嘗試各種美食

愛孩子,總是忍不住把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都分享給寶寶,卻忽略了寶寶的脾胃承受力。孩子輔食添加要遵循一種規律,輔食的性狀要從稀到稠、從細到粗;輔食的量要從少到多;添加的種類從一種到多種,不要急著添加多個品種。

我們愛吃的零食、冷飲、飲料等食物,不要覺得吃一口沒關係,就給寶寶舔一舔,其實嬌嫩的孩子經不起折騰,我們心血來潮的盲目愛,都可能為未來埋下健康隱患。

第八坑:病後馬上給孩子補營養

孩子生病後,有時會瘦了一圈,大家會忍不住給孩子熬各種魚湯、肉湯,吃點蝦,補一補,對於一兩歲的寶寶而言,病好後一周內,脾胃都處於恢復期,非常弱,最好不要進補,反而選擇清淡飲食來保護脾胃。

病後太早進補,反而容易出現中醫講的「食復」,就是吃不對導致疾病卷土而來,寶寶一個月後,又生病了。

從加輔食開始,要讓寶寶有獨立餐桌椅,一家人一起認真吃飯, 讓寶寶潛意識裡有對於吃飯認真的態度。孩子會走路了,千萬不要有「追著吃飯」的行為,一次也不行!這樣有利於後期獨立吃飯,孩子越來越獨立能幹,我們也會越來越輕鬆。

有些脾虛的寶寶,剛開始吃蔬菜容易吃什麼拉什麼,只要大便保持正常,沒有其它身體不適,一般也沒有什麼大問題,隨著年齡增大,脾胃強壯起來,問題會自然解決,不要因此擔心不給孩子增加蔬菜,一直只吃米糊,這樣也不利於孩子生長發育。

如果在添加輔食過程中,發現寶寶便秘或腹瀉、睡覺不踏實、早上口氣變重等問題,我們需要看看輔食是否添加量太多了,品種是否是寶寶不好消化的,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可以避免孩子吃不對,傷害脾胃,引發生病。

慢慢添加輔食,

日積月累守護孩子脾胃!

相關焦點

  • 米粥、雞蛋羹入選寶寶輔食榜單?看似寶寶愛吃,實則在「坑」娃
    「文/茉莉媽咪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專家指出,寶寶在6個月之後,母乳就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需要父母給寶寶加餐。但是很多年輕媽媽們,自己就不怎麼會做飯,更別提給寶寶做輔食。給寶寶煮個小米粥、蒸個雞蛋羹,這些做法簡單的輔食,就成了廚藝不精的媽媽們的首選。即便是一些老人,也認為寶寶吃小米粥和雞蛋羹非常有營養。
  • 田中小農守護寶寶輔食,多重檢驗讓媽媽放心
    田中小農守護寶寶輔食四大要求:要天然、要營養、要安全、要美味,五步驟嚴格把關:原料檢驗、產品出廠自主檢驗、進出口官方檢驗、自主加強送檢SMQ和臺灣營養師團隊感官品評,只為了給寶寶吃得營養又美味,爸媽安心的輔食。
  • 了解這些,讓你更好應對寶寶腹瀉|積食|腸胃|輔食|嬰兒|拉肚子_網易...
    ,寶寶拉肚子一般也稱之為「小兒腹瀉」,媽媽想要了解寶寶為什麼能夠腹瀉呢,主要原因也是因為這4點,家長一定要知道。  秋季晝夜溫差大,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寶寶的身體抵抗能力遠不如大人,很多抵抗力差的寶寶就非常容易生病。很多小寶寶出現腹瀉的原因,不光是因為換季時天氣乾燥的原因,其實還因為家長沒有注意寶寶的這些因素才導致寶寶腹瀉。  寶寶腹瀉的3個原因,現在就來了解一下!
  • 寶寶要吃輔食了,這些「神器」先別買,過來人「極簡輔食攻略」
    作為一個「老司機」我覺得我有必要為守護大家的錢包,盡一份綿薄之力。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寶寶添加輔食期間,哪些工具是「雞肋」哪些工具是「神器」吧!傳說中的輔食「神器」真的好用嗎?前段時間,閨蜜的二寶到了添加輔食的階段,我們兩個聊起為添加輔食做的準備。
  • 脾胃弱的寶寶適合奶粉怎麼選?牛欄牌奶粉是多數媽媽的共同選擇
    由於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脾胃較弱,因此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寶爸寶媽時常會發現寶寶出現上火、便秘、腹脹、腹瀉等等腸道問題。出現這些症狀時,寶寶不僅身體難受,長期如此還可能影響到他們的生長發育,而要想避免這些問題,選擇一款溫和友好吸收的奶粉才是關鍵。那麼,這些脾胃弱的寶寶適合奶粉該怎麼選呢?這就要提到眾多媽媽共同選擇的港版牛欄牌A2奶粉了。
  • 想讓寶寶多吃長肉?這些寶寶餵養的坑可別踩!
    寶寶1歲之後,輔食變主食,母乳不應當再佔主導地位。如果還是只吃母乳,很容易營養不良。 我們從來不鼓勵把孩子養的越胖越好,但是我們給孩子吃的東西必須得能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 下面就給大家捋一捋中國家庭普遍存在的餵養誤區,看看你家有沒踩坑。
  • 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在奶奶的傳統餵養下,2歲寶寶頓頓吃「飽飯」,脾胃卻承受不了了隔壁夫妻倆上班早出晚歸,就把照顧孩子的重任交給奶奶,但不知為什麼孩子總是三天兩頭的生病,經常去醫院。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黃帝內經》裡提到:「脾胃為後天之本」,是指:食物通過脾胃的吸收,化為營養成分去滋養五臟。
  • 當寶寶出現這4個信號,就是說「該給我加輔食了」,別只看月齡
    媽媽給4個月寶寶添加輔食,結果脾胃失調,兒科醫生:每個孩子不一樣 朋友小溫是典型「愛計劃」的媽媽 ,生兒子之前,她就通過網絡、育兒書籍搜集了大量知識,為的就是能科學養兒,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 「輔食黑名單」已公布,4種輔食易積食還耽誤發育,父母別再餵
    三歲以下寶寶的飲食很重要,因為飲食不當可能會讓寶寶生病。尤其是添加輔食階段的寶寶,輔食吃的不對,會導致積食,體質虛弱。另外,餵養不當會導致寶寶脾胃不和,影響其健康發育。"輔食黑名單"已公布,4種輔食易積食還耽誤發育,父母別再餵1.新鮮水果不能榨成汁。雖然鮮榨果汁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含量豐富,但大多數水果是寒性的,果糖含量高。
  • 7個月寶寶吃雞蛋過敏,勸告:1歲前不能吃的輔食名單,你收好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母乳就是最好的「糧食」,但是等長到一定月齡,母乳的營養跟不上寶寶發育需求,於是「輔食」要登場了,寶寶的身體嬌嫩,吃的食物要慎之又慎,否則營養吸收不好,就會越吃越瘦,這還不打緊,很多寶媽餵養不當,吃錯輔食,給孩子的身體健康帶來損傷。
  • 7-9個月寶寶輔食食譜大全
    昨天發了一批4-6個月寶寶的輔食食譜大全,我們今天再來發一批7-9個月寶寶的輔食給大家,不同月齡寶寶吃的輔食也會不一樣行,不管是性狀還是搭配,所以想要給寶寶最營養科學的輔食,那麼就收藏起來吧,很全乎的。蜜瓜草莓汁食材:哈密瓜3小塊,草莓2個做法:1、將哈密瓜去子,切小塊。
  • 給寶寶取名字 這些坑媽媽要注意避開_輕聽育兒0-2歲_育兒_太平洋...
    給寶寶取名字 這些坑媽媽要注意避開2019-08-23 16:44:06出處:PCbaby作者:太平洋親子網  這段時間媽媽一定忙壞了吧?除了忙著照顧寶寶,可能還要忙著給寶寶取名字。媽媽大概也遭遇到了同樣的難題吧,寶寶出生前,和家人冥思苦想了一波名字,卻還是覺得不夠好,依然在繼續糾結。畢竟,名字要跟隨人的一生,代表著個人的形象,確實是馬虎不得。  當媽媽的思路卡殼時,建議媽媽可以用最古樸的方法,通過翻閱書籍來獲取靈感。
  • 6個月可以吃輔食的寶寶,魚要怎麼吃
    但是不是所有的魚都有這些功效的,有些魚寶寶反而不能吃。我們要怎樣才能選對魚呢?尤其是給寶寶選魚,這裡面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橘子媽媽來憑藉給小橘子寶寶做輔食的經驗來說說,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寶寶脾胃不好,口臭,積食,寶媽這樣做,連續吃五天,保證改善
    說起寶寶輔食,那首先就應該是選擇好消化,健脾養胃的食材,其次才是營養高,還要易吸收的食物,寶寶積食,口臭,消化不良,是常見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在於吃的食物不對或者食量過多,從而造成了寶寶脾胃失調,脾虛,就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精神疲倦,形體消廋,食欲不振,面色不紅潤,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經常感冒咳嗽,發燒,甚至是肺炎的發生。
  • 寶寶拒吃輔食,要堅持還是放棄?哺食小鋪來解析
    輔食撞牆期是否遇上[這些]原因?成長過程中,營養的攝取非常重要,但是看著家裡的小王子/小公主開始挑東挑西玩食物,各式各樣的輔食添加,連嘗一口都愛理不理,看得爸媽想撞牆。輔食撞牆期發生原因有很多,今天逐一分析,判斷咱的小王子/小公主是否就是遇上這些原因,才不吃輔食!1. 口腔過於敏感,陌生食物不熟悉我們的臉、唇和口腔裡面分布著大量的觸覺受器,當食物碰觸到這些觸覺受器時,大腦會自行解讀這樣的觸覺、味覺及嗅覺,同時刺激人體進行咀嚼及吞咽動作。常見的拒食原因也大多是如此。
  • 寶寶6個月後母乳不能滿足,寶媽加輔食要講究,這三種千萬別給吃
    寶寶生長到6個月後,身體開始快速的發育和成長,這個時候,在給寶寶選輔食時一定要多多留意,以免破壞寶寶的免疫力,還影響他們的身高發育。那麼,哪三種食物不易給寶寶過早添加?糖吃多了還容易降低免疫力,特別是孩子還小的時候,如果寶寶貪吃甜食而不吃主食,很容易傷害寶寶的脾胃,和造成孩子的營養不良。特別是巧克力裡中所含的咖啡因,更是不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因此,平日裡給寶寶做輔食時,儘量不要選擇高糖分的甜食,以保證寶寶的健康發育。
  • 雞蛋羹登上「輔食黑名單」,1歲前別給孩子吃,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想讓寶寶既有營養,又能避免積食和過敏,寶媽就要在選擇輔食上下功夫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假輔食」最大的特點就是:看起來營養豐富,實際上卻暗藏危險,寶媽稍不注意就會讓寶寶陷入危險中。那寶媽到底怎麼樣才能避開「假輔食」的坑呢?
  • 寶寶六個月該吃輔食了,這些食物可別碰,容易傷害身體健康
    一般寶寶4-6個月,家長就可以酌情添加輔食了。不過做輔食可不能大意,下面這些食物,家長儘量不要給寶寶吃。豆腐、果凍若孩子吞咽不好,這些食物很可能如同膠布一樣黏附於喉部,造成窒息…果汁水果中大部分營養,例如膳食纖維、鈣、鐵等等,其實都在果肉中,是不溶於水的,如果把水果榨成汁,這些營養就會被過濾掉
  • 4-6個月吃輔食的寶寶,一天要吃幾頓奶?吃得不協調小心傷脾胃
    文|福林媽咪一般在寶寶4-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可一旦涉及到了輔食,寶媽們可能就開始疑惑,我這娃的奶該怎麼吃?一天吃幾次輔食喝幾頓奶才合適?也是,畢竟開始吃輔食後,寶寶吃的東西比較雜,輔食中水果蔬菜、肉類、雞蛋等等營養多種多樣,再加上本身就營養豐富的母乳,一時間把控不好就容易給寶寶腸胃帶來負擔,傷到脾胃。這個咱們就直接進入正題,好好說一說輔食和奶怎麼吃才能協調。寶寶添加輔食的具體時間,國際組織建議是6個月比較好。
  • 初哆咪育兒:孩子的零食「坑」你知道多少
    這種情況絕非個案,其實零食還是那個好零食,只是你踩進了寶寶吃零食的「坑」。避開這些「坑「,孩子也是可以愉快吃零食的。初哆咪今天跟大家聊聊,孩子吃零食「坑」到底是哪些?踩坑1:不分時間的給寶寶吃零食踩坑2:寶寶哭鬧用零食哄娃踩坑3:不關注配料表,只選喜歡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為寶寶選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