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賣豬比賣房掙錢?2020年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

2020-12-23 騰訊網

最近一則「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登頂熱搜,賣豬比賣房掙錢?

根據牧原股份三季報計算,牧原每頭豬的利潤超過1700元,不少股民稱一頭豬=2瓶茅臺酒的利潤。收益如此可觀,也是吸引了大批房地產企業跨界入圈。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

近日,劉永好的這番言論讓很多消費者大呼不解,難道賣豬真的比賣房掙錢了?

其實房地產企業涉足養豬行業早有先例,早在2014年,萬達就宣布要在貴州投資10億元,養30萬頭豬,用來幫助當地群眾脫貧,但是2016年宣布放棄,理由是養豬投資太大,但是利潤太低。

2016年,恆大宣布要投資3億元,在貴州援建110多個養豬農牧基地。

2018年5月,碧桂園發布「養豬事業部負責人」招聘信息,同年6月,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萬科也於今年正式殺入養豬戰場。今年3月份,萬科成立食品事業部,布局生豬養殖,5月,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豬場「招募令」

今年3月份,萬科成立食品事業部布局生豬養殖,5月份則面向社會招募生豬養殖行業優秀人才,7月,萬科收購利津華育養豬有限公司,可以說是動作不斷。

10月17日下午,鬱亮在萬科2020年度北方區域媒體交流會上,首次公開回應萬科養豬。他表示,不是因為豬肥房地產瘦,養豬業務是客戶配套的一部分,是萬科的一個小小嘗試。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 鄭風田 :

房地產商也面臨著一個壓力,怎麼通過多樣化經營來降低單一產業帶來的增長後勁乏力和高風險我們國家肉蛋奶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企業看到機會,想要進入這個市場,我覺得非常正常

房地產企業跨界養豬,是否是個好出路呢?在經歷兩年多的上漲周期後,9月以來,高企的豬肉價格開始出現鬆動,甚至有些地方開始重現十幾元的肉價,眾多剛剛跨行入局的企業是否又將面臨新的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李國祥 :

我個人覺得農業也確實需要資本投入,也需要長時間持續發展。但是如果要追求短時間的轉型,想把養豬行業作為房地產的轉型,如果沒有心理準備,將來未必能成功。

房產市場不景氣,豬肉價格卻一路上漲!

房產從業人員大批失業,養豬人年薪百萬!

其實房地產企業跨界養豬,看似跨度很大,實際上兩者也有一定的共通點。

地產與生豬養殖都是與國計民生緊密相聯的萬億市場受政策的管控力度大,而這兩年的房價和豬肉的價格變化,想必大多數的朋友都有所耳聞。房子自從2019年到2020年期間那真的是不太好賣,不僅僅銷量上大打折扣,而且很多地方的樓盤也是以降價來換取更多的銷量。

可是豬肉的價格自從2019年中旬上漲之後不管是豬肉的價格還是豬肉企業的股票幾乎都是一飛沖天。

一邊是房地產企業從業人員大量的失業,甚至多家房企因為資金鍊斷裂紛紛破產倒閉!

一邊是養豬的企業賺的盆滿缽滿,現在養豬人的收入未必比幹房地產的少。下圖是一則國內養豬行業領頭羊企業牧原食品股份的招聘信息。可以感受一下。

在金錢利益的誘惑之下,房地產企業越來越多的轉向了養豬市場。

首先房子對於咱們中國人來說,特別是城市的年輕朋友來講,那絕對是剛需,想要在城市裡面結婚基本上都離不開房子,但是由於2020年的特殊情況,城市裡邊新進的外地人口變少了,房價下跌也是自然而然的。

豬肉對於咱們中國人來說,並不局限於城市對於豬肉的需求也是生活中的剛性需求,而養豬這個行業在咱們普通人的眼裡通常是沒有賣房子看著高大上的,所以很多人其實尋找項目或者工作機會的時候,往往就不會去關注農副產品類的企業,更別說養豬了。

其實最近這兩年在咱們國內養殖生豬的收益是挺不錯的尤其政府也在給與養豬的新企業創造相對寬鬆的政策和支持,這個時候正好趕上了很多房產賺不到錢的尷尬時期,房企本身經濟實力就比較雄厚,也有錢建設現代化的養豬場。

另外,又因為養豬和賣房同樣存在著「周期性」的概念,這對善於把握周期性和波動性的房企們來說,這兩份事業都一樣能發揮他們的長處!

「豬周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高——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

「房地產周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房價高——土地拍賣面積大增——新房源供應增加——銷售下跌房價走平——大量刺激去庫存——土地供應減少——房價上漲

上下一對比,是不是毫無違和感?!

深諳房地產周期踩點和流程管控的天才房企,不去幹周期如此相似的養豬事業,還真是浪費了自己的專業性。

這就難怪萬科、恆大、碧桂園這些踩點高手,近兩年趁著豬肉價格高漲,紛紛入局開啟養豬大業。

一向善於炒作房價的開發商,現在轉行賣豬肉,那豬肉價格…

這個時候有很多網友提出了靈魂拷問:房企這麼擅長造勢炒高房價,那麼等他們進軍了豬肉市場後,豬肉是否也會被房企跟炒房子一樣炒的繼續上漲?

其實這一點大家完全不需要擔心,畢竟房子跟豬肉是完全不同屬性的商品。

房子是咱們普通老百姓在正常生活當中,能夠接觸到的保質期最長的物品,所以很多人囤了房子之後不賣,反正放在手裡也不會壞。

豬肉卻恰恰相反,一般來講現在規模型的養豬場,生豬出欄之後就要宰殺,如果不能夠及時賣掉,就要進冷酷,冷庫儲藏口感會下降,同時就會影響賣出的價格。而壞掉的豬肉更是無法獲得任何收益,還要付出儲存的電費,保質期相對較短。

相反當大型的養豬場建的越來越多的同時,配送運輸業將得到更加快速的提升,所以豬肉的價格根本不給你留時間去炒。

房地產商都去組隊賣養豬賣豬肉了!

我們還傻傻的炒房子嗎?

如果看過上文有這種想法,倒也大可不必。

其實房地產企業跨界養豬,是否是個好出路,還是個存疑的事情。畢竟房地產周期和豬周期再像,那也只是表象想像,內在還是兩個概念的東西。

就像上文萬科總裁鬱亮說的,想找一個比房地產更賺錢的產業,沒那麼容易。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夕陽的行業,只有夕陽的企業,這放在樓市投資中也一樣。

沒有過時的投資品,只有過時的投資者。

12月6日,在2020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談到「為什麼很多企業轉型轉死了」時,說道:

「現在社會經濟形勢變化了,以前房地產開發商修房子會修大廚房,而現在年輕人都不進廚房,廚房成為擺設品,很多90後00後微波爐都不知道怎麼用,房地產企業、製造業要了解這種市場變化。」

他說了一句大實話。時代都進步到現在了,如果你還手裡握著主城的「老破大」和「老破小」,握著郊區的冷門房,握著非熱點城市的房子不撒手,還以為自己坐擁「了不得」的不動產,那才是真的跟不上時代。

樓市投資,就和房企嘗試跨界養豬一樣,也要與時俱進。

相關焦點

  • 什麼?超1000家房企轉行去養豬!賣豬比賣房還賺錢?
    文/武漢樓市動態2020年真的是魔幻的一年,前有玉門老城房價跌破豬肉價被刷上熱搜,後有「全國超過1000房企跨界養豬」登頂熱搜!賣豬比賣房掙錢?01千家房企轉行養豬!賣豬真比賣房還掙錢?這個熱搜的來源,是源自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的一句話:「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劉永好的這番言論令許多人不解。難道養豬真的比賣房更賺錢了?
  • 「超千家房企養豬」背後:房企轉行養豬 還是豬企跨界做地產?
    來源:新京報網近日,「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的話題引發熱議。據媒體報導,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實際上,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統計的「房地產」和「養豬」相關註冊企業雖已超千家,但真正行「養豬」之實則不多,整體尚未形成大趨勢,仍需長期觀望。業內人士表示,「養豬」只是房企多元化的業務選擇,但房企跨界進入養豬行業還需要防範一定的行業風險。房企轉行養豬還是豬企跨界做地產?
  • 房企搶灘,賣豬比賣房掙錢?
    1頭豬利潤=2瓶茅臺酒?房企搶灘!賣豬比賣房掙錢?豬肉價格的漲跌始終牽動人心。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變動頻繁,很多地方明顯反彈,好不容易降下去的價格又漲了起來,人們不禁疑問,豬周期難道不靈了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數據顯示我國超1400家企業經營範圍同時包含...
    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數據顯示我國超1400家企業經營範圍同時包含「房地產」和「豬」 2020-12-09 13: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超千家房企養豬背後:是房子不好賣了,還是養豬太賺錢了?
    近日,「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的話題引發熱議。據媒體報導,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9b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房企轉行養豬還是豬企跨界做地產?9b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隨著豬肉行情大好,市場不再是溫氏、牧原和新希望三家企業之間的「三國殺」,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型「養豬」,其中就包括房企。近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一段發言走紅。
  • 1頭豬利潤=2瓶茅臺酒?房企搶灘!賣豬比賣房...
    我騙你幹什麼?四川網友:賣豬肉的生意一直挺好的,因為大家都要準備臘肉香腸了。現在豬肉價格明顯上升,以前21元一斤,現在要24元一斤了。11月中旬以來,剛剛下跌不久的豬肉價格在很多地方開始拐頭上揚。不少消費者認為,這都是臘肉惹的禍。剛剛入冬的季節,是南方醃製臘肉的好時節,多地消費者對豬肉的購買熱情持續大漲,豬肉價格也因此迎來了反彈。
  • 豬價又漲了!一頭豬的利潤竟超茅臺,地產大佬也跨界養豬
    牧原股份更是在三季報中披露,每頭豬的利潤超過1700元,1頭豬的利潤超過1瓶茅臺的出廠價。豬崽子站在了風口上,房地產大佬動作頻繁。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做了個統計:房地產轉行養豬的,全國已超過1000家。「全民養豬」竟成了富豪圈最流行的事。01 賣房pk養豬,誰賺錢?
  • 豬肉價格反彈「搶肉大戰」再現:1頭豬利潤=2瓶茅臺酒?房企搶灘!
    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變動頻繁,很多地方明顯反彈,好不容易降下去的價格又漲了起來,人們不禁疑問,豬周期難道不靈了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2019年,溫氏出欄量為1851萬頭,牧原已經追趕到1025萬頭,雙方差距大大縮小。在全行業經歷非洲豬瘟的嚴峻考驗,以及豬價瘋狂上漲之後,進入2020年的牧原已全方位超越溫氏,正式問鼎中國豬王寶座。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非洲豬瘟對行業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它是一個颶風。
  • 萬達前鑑不遠,上千家房企跨界養豬
    來源:一財網2020年豬企大賺,超千家房企跨界養豬。 前有恆大造車,後有碧桂園造機器人,萬科也養起了豬,地產企業可謂跨界不斷。顯然,造車和造機器人不論在時間成本、資金成本都遠高於養豬,技術壁壘更是天差地別。加之疫情之後豬價高企,多家房企打起了養豬的主意。
  • 豬肉價格反彈 年末揚起「豬尾巴」 菜市場現「搶肉大戰」
    1頭豬利潤=2瓶茅臺酒?房企搶灘!賣豬比賣房掙錢?豬肉價格的漲跌始終牽動人心。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變動頻繁,很多地方明顯反彈,好不容易降下去的價格又漲了起來,人們不禁疑問,豬周期難道不靈了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豬肉價格反彈 超1000家房企在養豬,股民稱:1頭豬利潤等於2瓶茅臺酒...
    根據牧原股份三季報計算,牧原每頭豬的利潤超過1700元,不少股民稱一頭豬等於2瓶茅臺酒的利潤。收益如此可觀,也是吸引了大批房地產企業跨界入圈。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稱,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
  • 大廠齊養豬,養豬比賣房賺錢?
    2020年重新迎來快速增長,截至12月7日,我國新增豬養殖相關企業量已接近15.7萬家,同比增長88%。事實上,隨著房地產的政策趨向收緊,各大房地產公司業績受到增長壓力,開始紛紛開發新業態,基於國內養豬市場廣闊的整合發展空間和豐厚的利潤。
  • 1000+房地產企業擠進養豬市場,但格局未改變,機會屬於養豬巨頭
    養豬,香嗎?都是「乾飯的人」,又何必要如此較真。讓人難忘的2020年僅剩餘15天,回顧整個養豬行業恰似「過山車」,但有人已經「後悔不已」。因為,豬價下跌已經是既定事實。盈利成為養豬企業關鍵詞,尤其是,養豬巨頭牧原股份市值達近4000多億,比房地產龍頭萬科A還高。原因是什麼呢?就是豬肉市場求大於供,豬價的節節高走。一旦,豬價下跌,營收必將下跌。
  • 上千房企最後的倔強:不會養豬的房企不是好中介
    這不,前有疫情來襲,後有螞蟻退市,中間夾了一堆魔幻現實主義,臨到年底了,沒想到房企們還能再造出個大新聞。據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1400家企業的經營範圍同時包含「豬 」和「房地產」,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我給大家解釋解釋哈,這意思就是超過1400家的房企發展了和賣房八竿子打不著的養豬副業,聽起來夠魔幻吧?
  • 樓賣的再好 不如養豬賺錢? 萬科、中糧、華潤、綠城等一眾房企紛紛...
    近年來,房企跨界已經不是新鮮事,不過跨界的行業多為家居、健康、智能等「高大上」的領域,如果把房企和「二師兄」混搭在一起會如何?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1400家經營範圍同時包含「豬」和「房地產」,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其中,6成以上的企業成立了於5年。
  • 菜市場現"搶肉大戰" 1頭豬利潤=2瓶茅臺酒?
    我騙你幹什麼?四川網友: 賣豬肉的生意一直挺好的,因為大家都要準備臘肉香腸了。現在豬肉價格明顯上升,以前21元一斤,現在要24元一斤了。2015年,溫氏全年出欄量為1535萬頭,是牧原的8倍。但近幾年牧原漸漸顯示出實力和野心。2019年,溫氏出欄量為1851萬頭,牧原已經追趕到1025萬頭,雙方差距大大縮小。在全行業經歷非洲豬瘟的嚴峻考驗,以及豬價瘋狂上漲之後,進入2020年的牧原已全方位超越溫氏,正式問鼎中國豬王寶座。
  • 沒錢人還想進大廠,有錢人都去養豬了
    經驗豐富的股民一看這數字就反應過來了,「1頭豬=2瓶茅臺酒的利潤」。三巨頭的另一家,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此前也在一次發言中透露:「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有超過1000家。」這樣一來,似乎即便是不懂房地產,也不懂養豬的人,也能從自己手中熱氣騰騰的豬肉白菜發麵包子裡,嗅出幾分真香。
  • 破產453家!開出15張罰單!樓市調控再加碼!
    2020年末將至,對於房企來說,似乎格外的艱難,關於房企破產的新聞也一直層出不窮。453家房企發布破產公告財經網在12月初發布統計稱:「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國已有453家房企發布破產公告,平均每天約1.5家房企被清算。」
  • 一頭豬利潤=兩瓶茅臺酒...
    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變動頻繁,很多地方明顯反彈,好不容易降下去的價格又漲了起來,人們不禁疑問,豬周期難道不靈了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2019年,溫氏出欄量為1851萬頭,牧原已經追趕到1025萬頭,雙方差距大大縮小。  在全行業經歷非洲豬瘟的嚴峻考驗,以及豬價瘋狂上漲之後,進入2020年的牧原已全方位超越溫氏,正式問鼎中國豬王寶座。
  • 1400家涉房企業跨界養豬 房企多元業務迎來新風口
    但近年來房企的多元化發展卻讓人捉摸不定,在豬肉價格高位運行的同時,房企竟「千軍萬馬」奔向養豬行業。意外「飛起來」的豬「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這是小米的創始人雷軍曾說過的話,只是這次風口上飛起來的豬來自千家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