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教育的改革,對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靈活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歷史 已經不再是背一背就能拿高分的時代了!特別是初一的歷史!孩子們剛剛進入初中的校門,課程的增多讓孩子們有新鮮感的同時更多的是會感覺到不適應!
接下來咱們先分析一下特別是初一歷史的難點在哪裡。
1、初一上冊歷史從原始社會講到兩晉,時間跨度較長,孩子還沒有培養出對時間的概念就已經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新課。(比如說:公元和公元前的概念、年代和世紀的關係。每年都會有孩子在這裡扣分,有些個別初三的孩子都還弄不太明白)。
2、歷史考試特別是初一的中國古代史,考試的時候有30分(滿分50分)的材料閱讀分析題,一般情況下給的都是文言文的材料,特別是初一上冊,文言文材料又特別晦澀難懂。這是孩子們失分的關鍵所在。
3、答題時不能把握重點,洋洋灑灑寫一堆,好像什麼都寫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寫明白,毫無重點。
4、知識點總是記不住,該背的不會背,背會了總是忘,記的住的不會用。
怎樣學好歷史(初中)?
下面總結幾點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親愛的同學們。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孩子對歷史的興趣。平時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多讀一些歷史題材的小故事(譬如之前推薦的半間教室),每天睡前15-20分鐘就好,不宜時間過長。
選擇和課本比較吻合的讀物。當孩子發現學習的歷史人物或者事件自己比較熟悉的時候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增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孩子的閱讀和專注力,一舉數得。
其次:知識點一般都是由時間、人物、目的、經過、歷史事件的影響等幾部分組成。一定要綜合起來記憶,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時間,時間能讓我們迅速鎖定事件,所以時間是必須要牢記的。目的和歷史事件的影響是考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在背誦知識點的時候切記不要死記硬背,除非特定詞語外(比如:人名、地名、文件名等)沒有必要完全和課本上的一致。不改變願意的前提下語言越精煉越好,所以一定要理解後記憶。一定要記住:我們是歷史課,不是語文課。
第三:就是關於文言文的材料的問題。文言文比較難懂,初一的孩子不理解是正常的,抓住關鍵詞就可以解決問題了。還是那一句話:我們是歷史課,不是語文課。沒有必要一句一字的把文言文都看懂。重點是要看關鍵詞。還有就是資料的出處也是重要的信息,大概率讓我們鎖定歷史事件或者是精確到事件的時間。
第四:在回答材料分析題的時候一定要語言精煉,用越少的文字解決問題越好,寫的越多錯的概率越大。如何才能做到精確回答呢?還是剛才強調的 「關鍵詞"。其實每個知識點的關鍵詞並不多,一般也就一個或者兩個。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本著靈活的原則把關鍵詞寫進去就可以了。再次強調:這是歷史課,不是語文課。老師不會要求你的修辭不會強調你的語法也不會要求你的字數。
以上是對學習歷史的看法,希望能幫助到您或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