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消費維權輿情熱點,這些你肯定也關注過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2020年12月12日

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導

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聯合主辦的

「2020中國消費·維權高峰論壇」

在京召開

本次論壇主題是

「凝心聚力—讓消費更強勁更放心」

攝影/郝軍

在2020中國消費·維權論壇上

《中國消費者報》發布

《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

看看這些輿情熱點

你是否也關注過

1

消費維權投訴特點

服務投訴增長迅速

網購訴求有所增長

新興行業投訴量大

廣告問題排名居首

直播帶貨問題頻現

今年10月19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布全國12315平臺2020年前三季度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全國12315平臺前三季度共計接收消費者投訴舉報諮詢1211.78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29億元,同比增長72.44%。

數據顯示

在助力疫情防控大局方面

12315的「風向標」作用凸顯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發布的每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數據,從投訴量上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投訴總量比2019年有所增長,同比增長約18.8%,消費者投訴解決率基本持平。

中國消費者報社大數據輿情監測結果顯示,今年1-11月,3月消費維權輿情較多,4月之後走勢相對平穩,時近年底,隨著消費旺季及促銷季到來,相關信息量有增加的趨勢。

2

輿情關注的消費維權問題

不同階段有所側重

航空退票、網購、

遊戲和教育培訓

吐槽最多

第一階段:疫情初發,航空退票問題集中。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為了防控疫情,減少人員流動,部分鐵路、航班停運,1月23日相關部門發布通知,全國民航機票、鐵路火車票免收退票費。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關於航空退票費的問題,吐槽輿情信息較多,航空退票輿情遠高於鐵路退票。

航空退票問題的輿情在2月份和3月份較為集中。部分旅客表示沒有辦法按照政策實現全款退票,其中一部分旅客,購買了24日以後起飛的機票,但是他們在發布公告前響應防控政策自願退票,希望能夠補退票手續費。而手續費可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有的公司退票手續費甚至高達90%。

在所有航空退票輿情信息中,23%的人投訴OTA企業,77%的人投訴航空公司。輿情反映的航空公司的主要問題有,退票手續費高、航班取消、拖延退票,以及隨心飛產品不「隨心」。輿情反映的OTA企業主要問題有:不全額退票、長時間拖延退款,有的消費者退票2個月以上收不到退票款,還有客服推諉,與航司踢皮球,客服把不能退款原因推給航空公司政策不支持,航空公司已發布退票規則讓消費者去找銷售方解決,反覆溝通後,消費者仍遲遲拿不到退票款。

階段二:疫情防控中,「線上」消費輿情多。

引發輿情的線上消費主要包括網購、遊戲、和教育培訓。

網購奢侈品與直播帶貨假冒偽劣陷阱,是輿情關注的主要問題,尤其最近直播帶貨假燕窩事件成為輿情各方最關注的熱點。

根據《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疫情期間, 有關網路遊戲投訴呈現上升趨勢,投訴量多達22705件,同比增長 44%。遊戲輿情信息涉及閃耀暖暖、王者榮耀、QQ炫舞、戀與製作人、遇見逆水寒、和平精英等。

遊戲類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侵害消費者選擇權及財產權。如擅改網路遊戲商品屬性,網路遊戲「停服、刪檔」後對充值等問題處理不善,網路遊戲帳號封停後續處理機制不健全以及默認自動續費等;

二是網路遊戲涉黃、涉暴、涉賭問題頻現,相關企業整改落實不到位,汙染網路遊戲文化環境;

三是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尚不健全,實名認證及防沉迷系統等存在漏洞或缺失;

四是手機遊戲APP過度索權,個人信息收集超過必要範圍。

教育培訓的輿情信息涉及的主要問題是校外機構退課、退費困難。主要有三個集中的時間節點:

第一個是3月份,線上課程問題突出;

第二個是7月份,正值暑假期間;

第三個是10月份,受優勝教育關門等事件影響,輿情信息量較高。

階段三:常態化疫情防控中,住房租賃輿情熱度高

蛋殼公寓等長租公寓爆雷近期成為社會關注焦點。長租公寓用預收的租房貸款進行擴張,大大增加了租客的風險,房東收不到租金,租客被清退,導致了租客與房東之間的矛盾。更為嚴重的是,租客中有很多人是90後打工者,有些是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群體,他們的抗風險能力還較小,許多人一交便是一兩年的房租,損失上萬元,還面臨無房可住的困境。長租公寓的問題,去年已有先兆,青客公寓等長租公寓的輿情信息在2019年底就已經出現。對此,央廣網評論提到:「謹防資本挾持,讓長租公寓回歸「住」的本質」。

3

《報告》提出

創新消費維權三方面建議

一是通過釋法賦權、依法監管以及制定行業規範等途徑推動和約束新興行業和消費模式進入法治軌道。

二是各類主體應清醒把握消費新時代開啟、消費業態和生態重構的良好契機,摒棄慣性思維,未雨綢繆尋求新的突破。

三是呼籲企業主體真誠正視消費者的新需求、新動向,切實同步提升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切實保障消費者的良好消費體驗。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相關焦點

  • 這些問題「上榜」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2020年,消費維權輿情呈現出如下特徵:涉疫情消費維權問題凸顯;直播帶貨、在線教育、網路遊戲等「雲上」消費維權較為突出;旅遊等傳統投訴熱點仍是輿論焦點。中消協建議:各方應努力破解消費維權難點痛點,為廣大消費者營造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
  • 中消協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呈現四大特徵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4日電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今日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上榜的十大熱點分別為: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雙11」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未成年人網遊充值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發布 機票退票、線上消費、文娛...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12月12日,由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聯合主辦的 「2020中國消費·維權高峰論壇」在京舉辦。會上,結合全國12315平臺和消協組織的投訴數據及網絡輿情,中國消費者報社發布《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今年的消費投訴有哪些新特點?網絡輿情主要關注哪些問題?消費維權方面又有哪些創新舉措?
  • 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發布 奔馳車主哭訴維權事件居首
    1月13日,中消協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分別是:奔馳車主哭訴維權引起各界反思、「雙11」被指規則複雜暗藏消費陷阱、AI換臉軟體爆紅卻涉嫌侵權、「直播帶貨」中的消費問題頻現、培訓機構跑路學員退費無門還陷「套路貸」、上海迪士尼禁止外帶食品惹爭議、視頻網站超前點播付費模式引發爭議、炒作經濟熱潮下存在消費侵權隱患、中消協首例公益訴訟調解成功、知名品牌家電特約售後服務亂象被曝光。
  • 中消協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你中招了嗎?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消息,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日前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分別為: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雙11」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外賣平臺「多等5分鐘」被指「甩鍋」給消費者;智能快遞櫃超時收費引不滿
  • 中消協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熱點一: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  防疫產品消費維權問題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個別不法經營者銷售「三無」、假冒偽劣口罩。  熱點三:「雙11」複雜規則 難壞「尾款人」  2020年「雙11」滿減、津貼、紅包、合併購買等複雜的計算方式堪比數學考題,被網民調侃為「沒奧數功底不敢應戰」。其中,淘寶、天貓平臺設計的不合併付尾款不能使用滿減優惠券、「雙11」當日不能退款、先付尾款才能退款等規則更是難壞「尾款人」,這些複雜的規則不僅降低了消費者體驗,更引發消費者對其合理性的質疑。
  • 中消協公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
    今日關注 2021新年伊始,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基於大數據平臺數據與輿情社會影響力測算結果,共同梳理出「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 今年消費維權投訴有這些新特點
    本報訊(記者楊召奎)12月12日,在2020中國消費·維權論壇上,《中國消費者報》發布《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今年消費維權投訴新特點包括服務投訴增長迅速、網購訴求有所增長、新興行業投訴量大等,其中航空退票、網購、遊戲、教育培訓、直播帶貨等投訴較多。
  • 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
    一、消費維權輿情基本情況   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618」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6488460條,日均信息量32萬餘條。監測期間,消費維權信息雖呈現出曲線波動走勢,但每日相關輿情數量較為均衡,6月17日最多,為382657條。
  • 2019消費輿情熱點:騰訊視頻與愛奇藝推超前點播被點名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今日,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基於大數據平臺數據與輿情社會影響力測算結果,共同梳理出「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騰訊視頻與愛奇藝推超前點播付費服務事件上榜。
  • 中消協「618」消費維權輿情報告:老羅、得物App被點名
    中消協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得物App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羅永浩直播帶貨翻車等被點名。中消協介紹,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618」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6488460條,日均信息量32萬餘條。
  • 2019年十大消費輿情熱點出爐!排在第一的是它……
    2019年哪些消費維權事件讓你記憶尤深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天盤點出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1奔馳車主哭訴維權引起各界反思奔馳車主哭訴維權事件雖是個案,但其背後折射出汽車消費領域維權困難的現狀,同時也反映出汽車行業存在產品質量缺陷、廠商經銷商銷售套路多、售後服務不到位等亂象,值得各界反思。針對汽車消費維權難,輿論認為,有關部門應通過採取完善消費投訴機制、暢通投訴渠道、簡化投訴流程等舉措,以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
  • 讓消費更放心—和也出席2020中國消費·維權高峰論壇
    2020年12月12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導,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消費·維權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凝心聚力—讓消費更強勁更放心」為主題,分為主題演講、嘉賓對話兩個環節。作為本屆高峰論壇的特別支持單位,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方志財受邀出席論壇。
  • 2020年8月5大網絡輿情熱點事件分析報告簡報匯總
    2020年8月,發生了不少重大輿情熱點事件,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優訊全媒體輿情監測平臺通過結合輿情事件媒體報導量、網名關注討論量、事情傳播廣度和深度等不同維度,對2020年8月重大輿情熱點事件盤點如下:1、「張玉環再審宣判無罪」事件輿情概述8月4日,26年前「張玉環殺童案」再審宣判無罪
  • 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報告:羅永浩、國美直播、得物App等被點名
    中消協29日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其中,羅永浩直播翻車、國美直播帶貨不發貨、得物App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案例被中消協點名。
  • 2020年上海消費投訴十大熱點!這些問題你遇到過嗎?
    2020年有哪些消費投訴熱點?一起來看↓1網購服務問題投訴量大網購已成為日常消費的主渠道,加之「直播帶貨」等新型營銷方式、「預售」等多樣網購形式、「打折返券」等優惠促銷手段更是直接激發了網絡銷售的動能。
  • 電動平衡車消費輿情數據分析
    隨著安全事故的增加,電動平衡車的產品屬性、安全、速度、控制以及使用地點等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近日,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聯合消費者網(www.bjxf315.com)對2019年下半年以來的電動平衡車消費輿情數據進行了全面統計分析。
  • 小微熱點事件是如何引爆輿情的?
    「空巢青年」「單身人士」「996工作制」「中年危機」這幾個網絡熱詞你肯定不陌生。其實,這些討論都是由於一個小小的概念裹挾進群體情緒從而成為社會上熱議的輿論事件。其中,重慶保時捷女司機掌摑事件及後續當事人丈夫被免職處理一案具有代表性。
  • 【輿情觀察】2016年網絡輿情:輿情熱點從弱勢群體向其它階層擴散
    民生個案輿情多發   利益「受損」群體向其它階層擴散相對於過去熱點負面輿情事件多發生於城鄉結合部、偏遠地區,受損群體多為傳統被認為的弱勢群體,2016年發生在大城市熱點輿情事件較多,越來越多的其他階層捲入其中。
  • 健身行業年卡消費是維權熱點 部門提醒理性買年卡
    健身行業服務質量調查顯示,年卡消費是維權熱點,部門提醒理性買年卡 留好維權證據泉州網3月14日訊 (記者 李菁 通訊員 蘇曉暉 劉曉旭)為了解泉州市健身行業服務現狀,規範健身行業發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2019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