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將落戶湖南

2020-12-23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農科院打造區域性科企融合發展聯合體

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將落戶湖南

  12月22日,中國農科院與中國林業集團在北京召開戰略研討會,雙方發起成立區域性科企融合發展聯合體,建立開放合作、協同推進、利益共享的新機制。會上,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與中國林業集團中國林木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致力於農林種質資源研發,在湖南合作建設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據悉,這是農林領域國家級科企首次強強聯手。

  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在湖南成立至今已有62年。作為唯一的國家級麻類科學研究機構,該所圍繞麻類等南方經濟作物,形成了4個一級學科和10個重點研究方向,擁有的國家麻類作物種質資源中期庫收集保存麻類資源15000多份,是全球庫存資源最多、遺傳多樣性最豐富和科學研究最深入的麻類資源研究中心。近年來該所依託中國農科院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建設,將研究領域拓展到高山蘿蔔、大蒜、柑橘、蘆葦筍、八月瓜等南方特色經濟作物,並取得實質性進展。

  據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介紹,依據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相關力量,搭建企業化的科改創新主體——湖南中部科創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作為雙方戰略合作的支持載體和成果轉化平臺。新科企融合發展聯合體將立足湖南、面向全國,通過種子新品種研發、聯合申報項目、開展高水平國際交流等,打造中部農林科技創新的示範高地。「十四五」期間,爭取在國內外推廣種植高品質農林作物100萬畝,帶動並實現國內高品質農林產品初加工和深加工產值100億元。

  (文/廖勇鳳 胡宇芬)

相關焦點

  • 探訪中國最大種子庫:保存糧棉油果蔬等340種作物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張妮】編者的話:俄羅斯媒體近日將「飢餓」列為2021年將發生的「最可怕事件」。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近日也表示,2021年全球或出現「罕見大饑荒」。而前不久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安全」,要加強種子庫建設,並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為什麼要建種子庫?它和國家糧食安全有何關聯?我國種源「卡脖子」卡在哪?
  • 四川開建種子「諾亞方舟」
    2018年我省啟動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行動,搜集到的上千份資源,許多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但情況不容樂觀:珍貴的古稻品種「米易梯田紅米」目前僅存於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久負盛名的四川麻鴨、金陽絲毛雞、彭縣黃雞、四川白兔等地方品種也瀕臨滅絕……B如何建設落戶國家級種業園區,是國家種質資源庫重要部分
  • 中國基因庫成世界農業作物「保育園」
    育種工作直接關係到作物抗自然災害、提高產量、飲食健康等問題,對消除飢餓和貧困、促進人類營養和健康有重要作用。在基因組測序時代來臨之前,國內外育種工作基本都是從表型來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通過穗的大小、果實飽滿程度、顏色、香味等表型,來選擇育種材料,因而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 「央廣網·視聽四川」保護優良農業種質資源 四川開建種子「諾亞...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納入今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史曉露A為什麼建種質資源保存方式落後,一些珍稀資源正在消失得知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開工的消息,省農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員、水稻育種專家羅大剛難掩興奮。他早就盼望著,為他照管了30多年的水稻種子換個「新家」。
  • 「親本材料」面臨卡脖子 關鍵時刻探訪中國最大種子庫
    本報記者 張 妮編者的話:俄羅斯媒體近日將「飢餓」列為2021年將發生的「最可怕事件」。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近日也表示,2021年全球或出現「罕見大饑荒」。而前不久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安全」,要加強種子庫建設,並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為什麼要建種子庫?它和國家糧食安全有何關聯?我國種源「卡脖子」卡在哪?
  • 最後的糧倉:末日種子庫
    就在人類快要放棄希望之時,一位神秘人士公開表示,他有上百萬種作物種子,正藏在一座冰山中,那足以拯救全人類。這些種子就存在今天的末日種子庫中。 所以人類有必要找一個足夠安全的地方,儲存不同性狀的作物種子,根據環境要求種植可以存活的種子,使人類不至於挨餓。
  • 最後的糧倉: 末日種子庫
    就在人類快要放棄希望之時,一位神秘人士公開表示,他有上百萬種作物種子,正藏在一座冰山中,那足以拯救全人類。這些種子就存在今天的末日種子庫中。冰山上的種子銀行在北極圈內,有一座島嶼名叫斯匹次卑爾根島,歸屬於挪威,島上有一座普拉塔貝格山,坐落著一個世界級的「銀行」——末日種子庫。
  • 《轉》關於基因庫的秘密
    涉及人類食品安全,放眼到地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顆普通的水稻種子,一個不起眼的家豬細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肉眼看不見的遺傳信息,蘊藏著地球生物資源的存亡奧妙,而國家基因庫就是一座生物資源寶藏,維繫著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命脈。在深圳大鵬新區,在建的國家基因庫將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性生物資源樣本庫。
  • 德國如何建立自己的種子庫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說起歐洲的種子庫,許多人會想到挪威北極永久凍土深處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這座冰封地窖存放著100多萬份生物種子「備份」樣本。不過,歐洲種子庫最多、種子產業化做得最好的國家,則要屬德國。
  • 別怕,科學家為你備好了「末日種子庫」
    由於包含的植物種子種類較多,數據較全,因此被人們稱為「末日種子庫」「諾亞方舟種子庫」。 末日種子庫的建造之所以選擇在挪威,是因為這裡的海拔高約130米,即使全球變暖,海水也不會淹沒這裡。而且當地地震發生的概率非常低,而且這個承載種子的種子庫可以抵抗10級地震。再加上挪威氣溫較低,微生物不活躍,儲存在這裡的種子不會輕易被腐爛。
  • 累計融資超1.3億美元,Benson Hill綜合基因等技術改良作物基因
    2019年12月5日,總部位於美國聖路易斯市的農業科技企業Benson Hill Biosystems (以下簡稱Benson Hill)宣布推出專注於高性能食品和飼料級大豆的新種子公司。該企業表示,新的公司將專注於提供優質種子,以滿足市場對於高質量食品和優質動物飼料日益增長的需求,推動國際農業的發展。
  • OutcrossSeq—鑑定outcrossing作物中的重要農藝性狀基因
    在我們進行作物育種研究的時候,很多作物,尤其是野生型的材料,多為outcrossing, 比如Brassica rapa和 Brassica oleracea
  • 【國科快資訊】保護種子生物多樣性,這27家組織名單值得收藏!
    異地收集保存代表了目前最廣泛的保護策略,包括冷藏的種子,活的植物,或者離體保存的組織、DNA、胚胎或花粉樣本。 致力於保護作物生物多樣性的業界領先者Crop Trust表示:「基因庫提供了一種手段,可以長期經濟有效地獲得獨特的生物多樣性。」
  • 挪威末日種子庫所在地氣溫創新高
    原標題:挪威「末日種子庫」所在地氣溫創新高,達21.7攝氏度【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德國《焦點》周刊26日報導,挪威氣象局26日表示,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25日氣溫創歷史新高——21.7攝氏度。
  • ...斯瓦爾巴群島的一處山洞中有一個俗稱「末日種子庫」的全球種子...
    2020-07-27 11:59:28來源:FX168 【挪威末日種子庫所在地氣溫創新高斯瓦爾巴群島的一處山洞中有一個俗稱「末日種子庫」的全球種子庫,自2008年以來收集世界各地的種子樣本,以保護作物免於因氣候變暖等全球性災難而滅絕。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很弱?真實的學科評估給你答案 網友:實至名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深入,像園林綠化、養護、花卉栽培、苗木繁育等崗位也在大量增加,那麼對林學專業人才的需要也將不斷增加。林學:研究森林的形成、發展、管理以及資源再生和保護利用的理論與技術的科學,屬於自然科學範疇。
  • 升級後的世界末日種子庫獲得了新的種子樣本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如今, 挪威所謂的「世界末日」種子庫正在接收自2019年重大升級以來的最大種子樣本。 該種子庫將擁有來自36個不同團隊的60000多個種子樣本,其中多數團隊一次性將其種子發送到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中。其中包括切諾基族,這是美國第一個定居的部落。
  • 浙江農林大學生研究小龍蝦獲國家級項目支持
    最近,浙江農林大學集賢學院求真實驗班2018級本科生蔣欣悅收到一個好消息:她主持的《羊棲菜粉保護克氏原螯蝦抗白斑症候群病毒研究》項目,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確認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學校還將為她繼續深入開展研究提供1萬元的經費支持。從大一開始,蔣欣悅就進入實驗室學習,跟隨朱斐老師與研究生一同開展項目研究。
  • 農林牧漁板塊個股漸次活躍
    受糧食增產利好刺激,農林牧漁板塊開始逐漸活躍。天山生物(300313):公司是我國最大的牛品種改良產品及服務提供商之一,是新疆唯一一家國家級凍精生產企業,是國內唯一專業從事牛品種改良的上市公司。公司在牛的良種繁育領域潛心深耕,擁有了國內品系最全的北美荷斯坦基因庫以及國內最多的優質褐牛種公牛資源,是新疆地區褐牛改良的主要承擔企業。百洋股份(002696):公司主營業務有飼料及飼料原料貿易業務、水產食品加工業務、遠洋捕撈加工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