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三季走進武漢 向光而行 「一平方米」打開千萬人心底...

2020-12-18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 夏雨 通訊員 張薇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顥

漢口江灘三陽廣場上的朗讀亭,面朝長江,亭外是秋雨淅瀝,亭內是書聲琅琅。既有天地,也見人心。

10月16日,央視著名文化情感節目《朗讀者》第三季走進武漢,而作為節目回歸啟動的前奏,「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在武漢、北京、廈門同步開展。10月16日至18日,200多名經預約走進朗讀亭的武漢朗讀者,將他們的聲音和故事通過這場連續72小時慢直播的方式,在央視頻、央視新聞、嗶哩嗶哩等直播平臺呈現。

正如節目製片人董卿對朗讀亭的解讀:「一平方米是朗讀亭的面積,它很小,小到只能站立兩三個人,但也很大,大到可以承載千萬人心底的聲音。」朗讀,是通向人心的旅行,這裡有英雄城市的鏗鏘大愛,也有煙火人間永不淡漠的底色——親情、愛情、友情。

獻給特別的英雄城市

康復者自創詩歌願與武漢同行

「走過沉睡,迎來甦醒;走過分隔,迎來擁抱;走過摧折,迎來挺立……」在《朗讀者》第三季日前發布的最新的宣傳片中,武漢街道、黃鶴樓等景物一一呈現,「來碗熱乾麵,再加個蛋酒」的武漢方言成為唯一的人聲,而片中不斷推進的鏡頭,跟隨董卿前行的腳步最終走出陰影,「一直走,總會有光」的字幕漸顯。

為什麼會選擇武漢?答案也許在每個關心武漢者的意料之中,「武漢作為英雄的城市,剛剛從一場大戰中涅槃重生,我們需要展示這座城市的生命力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新常態。」董卿領銜的央視朗讀者節目主創團隊如是認為。

9月底,董卿專程來到武漢,採訪「人民英雄」張定宇,並邀請張定宇夫婦成為武漢「001朗讀者」。透過董卿與張定宇的聊天,我們了解到,張定宇和妻子程琳十分相愛,年輕時兩人曾在2年內寫下120多封情書,採訪當天,張定宇帶來了這些書信,並哽咽朗讀了其中幾段,謹以信中的話獻給摯愛的妻子。張定宇回憶,疫情期間,妻子被感染隔離,因在抗疫一線無法照顧妻子的他感到愧疚,心中只能一直默念著:我非常愛你,不能沒有你。程琳則用席慕蓉的《點著燈的家》,表達對丈夫的愛:「其實我們所求何其卑微,人生一世,輾轉天涯,想保有的,不過就是像這樣一小間的點著燈的房子,一小間的點著燈的家。」

朗讀,是把自己「打開」,說與人聽。

16日,新冠肺炎康復者羅頌華走進朗讀亭,帶來自創詩歌——《76天的等待》。「我不要回憶你的過去,我要融入你的現在和未來;我不要忘記你的傷痛,我要和你振作同行……」羅頌華說:「想給這座復甦的城市獻上一個普通人的祝福;想給新冠愈後重生的自己一股力量;想給親愛的孩子一份驚喜,也獻給我的家鄉武漢,期待她鳳凰涅槃;也獻給新冠康復後的自己,生命是如此美好。」

生命如此美好,叫人怎能不熱愛?「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

來自徐家棚街徐東社區居委會的社區工作者汪晗朗讀了詩人汪國真的《熱愛生命》。「2020年的武漢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我們經歷了疫情,下半年一起上堤壩巡堤。在2020年武漢大考中,誰也沒有退縮,堅守自己的崗位,守好社區最後一道的防線。」汪晗想把這首詩送給並肩戰鬥過的社區同事。

武大學生易靈睿是四川人,再次讀到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記夜夢》時,仍舊熱淚盈眶。「如果那些在疫情期間不幸離去的人們,還能進入到我們的夢裡,希望我們更多的是感激而不是憂傷。」

每個人都是生命的主角

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朗讀《記憶的孩子》

一人、一文、一話筒、一平方米,在這裡,每個人都是生命的主角。

據節目組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的朗讀者中,除有方艙醫院備考學生、疫情期間出生的「小石榴」的父母等特邀朗讀者外,其餘更多的是自主報名的普通大學生、教師和其他各行各業的人。

16日早上8點,宗彬是第一個走進朗讀亭的人。2018年,江岸交警宗彬因在高考考點外詠誦《嶽陽樓記》以引導家長、疏通堵塞交通,成為高考兩天的網絡紅人。今年10月28日,年滿60歲的他,就要從交通警察的崗位上退休了。他為能趕在退休前,面對全國觀眾朗讀蘇軾的《赤壁賦》而感到高興。他用範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退休後繼續服務社會,造福祖國。

「今天我走了一段長長的旅途: 獨自來到一座陌生的橋上, 想起了朋友們,老朋友們, 我歇息著,沒有微笑或悲嘆, 就像他們想起我……」武漢理工大學大一新生劉旻璇朗讀愛德華•託馬斯的《橋》。作為《朗讀者》和董卿的粉絲,得知朗讀亭來武漢,劉旻璇尤為激動,第一時間通過朗讀者的官微報了名,並走進自己此前已想像過數次的朗讀亭。「第一次面對直播鏡頭很緊張,但耳機戴上的那一刻一切都變得平靜下來。」 劉旻璇是湖北本地高考生,經歷了特別的網課備考,她為自己和同學能順利考進理想的大學而感到自豪,也因各自去往不同的城市而不舍。「高考結束後,我非常想他們。朋友就像自己選擇的親人,願我們能好好學習,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25歲電臺主持人潘超凡的奶奶肖玉蘭今年76歲,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別稱老年痴呆症。她的記憶每天都在衰退,她也曾走失過。潘超凡攙扶著奶奶,一同朗讀田哥的《記憶的孩子》 ,「許多的花朵和果實,我已忘記。許多的飛雪和時間,我已忘記。許多的許多,我都已忘記。是的,我已變成一個記憶的孩子。」在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肖奶奶再次讀起這首詩,惹人紅了眼眶。當被問及自己的心願,她緩慢地答道:「我們那個年代沒有很多讀書的機會,我沒有什麼文化,不會說話,我希望孩子們都過得好。」

潘超凡說:「醫生介紹稱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的腦袋當中就像下了一片雪,一片空白。但我們發現她也許不記得上下樓簡單重複的動作,卻可以記住一些特別的節點。希望奶奶可以因為《朗讀者》,多留一個瞬間的記憶。其實,世界上還有很多的老人患此疾病,卻得不到家人的諒解,我想通過這次朗誦呼籲大家善待老人,別等到子欲養時而親不在……」

人人都是朗讀者

董卿想彌補對觀眾的遺憾

從第一季以「遇見」開始,到「青春」告別,又在第二季懷揣「初心」、回歸「故鄉」,《朗讀者》以主題詞為索引,用朗讀的方式,串聯起文字的溫度和生命的廣度,時隔兩年,《朗讀者》在眾人翹首期盼中歸來。

昨日,《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並通過網絡向全國觀眾直播。作為《朗讀者》的老朋友,濮存昕在啟動儀式上發出「人人都是朗讀者」活動倡議:「一直往下讀,讀出聲來,用生命來體悟學習經歷;一直走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生命的自由王國。」作家梁曉聲則在現場讀詩一首,他說:「每個人都是承裝自己情緒的器皿,朗讀是好的情緒的抒發方式,可以提升健康的情緒,對衝和淡化負面情緒。」

對於前兩季的節目,製片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在啟動儀式上坦白了自己唯一的遺憾,「有點對不住那些走進朗讀亭的,那麼多如此普通,又如此認真努力生活的人。我經常一個人面對上萬個小時的朗讀者的素材,一個人流淚,一個人笑出聲。所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時間走到了2020年,如今直播成為了新媒體傳播的一個風口,我們就踏上了風口,讓所有朗讀者的聲音有了一個釋放的平臺。 」

朗讀亭是《朗讀者》設置的一個環節,每位朗讀者進去後可以朗讀自己心目中的文章,限時3分鐘。武漢漢口江灘三陽廣場上的朗讀亭在一棟玻璃木屋中間,木屋屋頂呈V字形,似一本攤開的書。這是《朗讀者》節目組有意為之。他們希望倡導全民閱讀的同時,用實際行動助力受疫情影響的實體書店,通過「亭變屋」,將原來的一個亭子拓展成一個集書店與展示於一體的朗讀空間。

9月底,來武漢的董卿曾站在正在修建的朗讀亭工地前,預告昨日這場「如約而至、有緣相逢的朗讀之旅」:「打開話筒,在一平方米之外的電波中,我期待你和我們分享更多心底的聲音。」她希望這個「更通透、更敞亮、更舒適的朗讀空間,未來可以成為這個城市新的文化地標」。在啟動儀式上,董卿說:「2020年,我們走過了一個很嚴酷的冬天,也遭遇了一個暴雨侵襲的夏天。如此不同尋常的歲月,我們對未來、對生命又有怎樣的感悟與期望?每一個走進朗讀亭的個體可能都只是微光,但是無數星星點點聚集在一起,就可以成為火炬,照亮這個時代,照亮我們的前程。」

相關焦點

  • 《朗讀者》「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央視播出,武漢觀眾激動不已
    當熟悉的場景在電視屏幕上再現,當熟稔的旋律在耳畔響起,當看到自己曾經親身參與的《朗讀者》拉開帷幕,心中激動不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綜藝頻道和央視創造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別節目,11日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播出。節目全方位呈現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武漢、廈門同步開啟的72小時慢直播活動的精華內容。
  • 《朗讀者》第三季乘風出徵 微光匯成火炬
    10月16日6時27分,當城市露出第一縷光,北京、武漢、廈門三地的朗讀者們走進「一平方米」的朗讀亭,趕赴一場重要的約會。
  • 「節目評論」《朗讀者》「一平方米」:開融合新局 讀天地人心
    帶著滿滿誠意和濃濃溫情,帶著一如既往的專注與從容,12月11日,《朗讀者》「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了。還是親切的董卿,還是熟悉的《朗讀者》,不同的是《朗讀者》走出演播室,走進「一平方米」朗讀亭,走入普通人,通過一段段真誠的講述和朗讀,在方寸天地間,於平實樸素中,傳遞著善良、希望和愛。
  • 《朗讀者》特別節目「一平方米」平凡中傳遞溫暖與力量_娛樂頻道...
    12月18日20:30,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新媒體特別節目於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第二期。12月20日晚22:30 「一平方米」精編版也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董卿帶你看一平米朗讀亭中的讀書故事——文化綜藝節目《朗讀者...
    經過兩年的蘊藉沉澱,備受期待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將於金秋時節重歸觀眾中。 9月20日,「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正式開啟預約通道,掃描預約海報二維碼,填寫個人信息,便可進行預約。
  • 《朗讀者》特別節目「一平方米」精編版播出 於平凡中傳遞善良溫暖...
    國際在線消息:12月18日20:30,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新媒體特別節目於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第二期。12月20日晚22:30 「一平方米」精編版也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朗讀者》「一平方米」:於平凡中感受生命的偉力
    就在50多天前,我們已經在《朗讀者》72小時新媒體慢直播活動中領略了「一平方米」的感人至深。如今,它精選出這場慢直播中最觸動人心的個體和故事,讓這些散發著光和熱的生命力量,從小屏延伸到了電視大屏,他們腳下的路、眼中的光、心中的熱得以被更多人所看到。
  • 《朗讀者》第三季12月11日晚開播 見證總導演董卿的風採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漫漫人生路,不知道會遇到多少坎坷,讀一本好書,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它會在你困頓疲憊的時候,照亮你腳下的路。」著名主持人董卿擔任的《朗讀者》第三季節目,將於今晚(12月11日)在央視三套面向全國播出。
  • 用1平方米和960萬平方公裡共振 《朗讀者》完成了一場全媒體新物種...
    在小小的一平方米裡,來自五湖四海的朗讀者們飽蘸深情,用滾燙的文字讀出各自的人生。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故事,讓大家仿佛看到一道道微光,就在我們頭頂的天空和腳踩的大地之間,攢聚成高擎的火炬,溫暖並鼓舞著每一個奮戰在2020年裡的人。  12月11日起,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將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播出。
  • 《一平方米》12月11日央視綜藝頻道開播 朗讀者分享治癒催淚故事...
    2020年10月16日、17日、18日,《朗讀者》第三季在北京、武漢、廈門進行了一場持續72小時不間斷的慢直播活動,這時直播已經臨近結束,在凌晨的北京街頭,《朗讀者》第三季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和姚軼濱、馮碩、王嘉寧三位觀察員決定用一段朗讀來和所有觀眾說再見。
  • 董卿當上總導演《朗讀者》第三季濮存昕朗誦巴金作品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董卿攜《朗讀者》正式回歸央視,間接粉碎辭職央視謠言。近日,時隔800多個日夜,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帶著她的王牌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以總導演、製作人、主持人三種身份與全國觀眾見面。許久不見的董卿,在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中,一人任三職,一頭幹練的短髮,別具魅力。最近幾年,已經鮮少能看到董卿活躍在央視的舞臺上,這也讓董卿已經辭職離開央視的傳聞甚囂塵上。今年9月的時候,封面新聞記者曾報導了董卿現身為新一季的《朗讀者》拍攝宣傳片一事。兩個多月過去了,第三季《朗讀者》與觀眾見面。
  • 《一平方米》第二期持續治癒收穫高口碑
    12月18日20:30,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新媒體特別節目於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第二期。12月20日晚22:30 「一平方米」精編版也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一平方米」朗讀亭:用一場文化儀式,打破「跨媒體直播」邊界
    這場朗讀「儀式」源自於近期一場特殊的直播:「一平方米」朗讀亭慢直播活動,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的前奏曲。10月16日-18日三天的直播時間裡,「一平方米」朗讀亭的累計播放達1573.6萬,短視頻播放量達6109.5萬,節目相關微博話題總閱讀量達到10億+。
  • 董卿:央視三套終於有了固定主持節目,時隔八百天《朗讀者》開播
    朗讀者小朗兒2020年12月9日 19:07,發布消息:12月11日,《朗讀者》「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播出,節目將全方位呈現10月16-18日,#朗讀者第三季# 北京、武漢、廈門72小時慢直播精華內容。
  • 《朗讀者》矚目回歸,學而思網校助力全民閱讀熱潮
    10月16日-18日,《朗讀者》第三季前奏曲「一平方米」72小時慢直播活動完美落下帷幕。這場三城三天的慢直播不僅創造了全網在線觀看累計1568.1萬人的超高人氣,還收穫了無數溫柔與感動。在本季,通過融合新媒體,創新節目形式,對北京、武漢、廈門三地「一平方米」朗讀亭活動進行直播,每一位走進朗讀亭的人,都能通過直播分享自己的聲音和故事,不僅讓觀眾有共鳴感,更全方位展示了不同身份誦讀人多元的情懷與追求,為節目賦予了更深刻內涵。
  • 《朗讀者》第三季風格變了,不僅帶你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
    伴隨著董卿真誠、自信的微笑,《朗讀者》第三季在近日又向觀眾們張開熱情的雙臂,把喜歡閱讀的人又重新溫暖地抱起。《朗讀者》第三季改變以往模式,以"一個人,一段文"轉換為"讀天地人心",從單向傳播轉換為雙向互動,讓普通人的生活成為可供觀照的讀本,讓人人都可以成為朗讀者。
  • 《朗讀者》完成全媒體新物種的「生長裂變」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故事,讓大家仿佛看到一道道微光,就在我們頭頂的天空和腳踩的大地之間,攢聚成高擎的火炬,溫暖並鼓舞著每一個奮戰在2020年裡的人。12月11日起,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別節目,將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播出。同時,央視綜合頻道將於12月20日22:30檔播出精華版。
  • 《朗讀者》第三季來漢 「背詩詞」交警宗彬:退休後繼續服務社會
    《朗讀者》第三季來漢 「背詩詞」交警宗彬:退休後繼續服務社會 2020-10-20 0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平方米》第二期播出 董卿首度獻聲讀繪本 99歲許淵衝讀《無衣》
    國際在線消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特別節目「一平方米」第二期將於12月18日晚在央視綜藝頻道20:30檔繼續播出。「一平方米」精編版也將於12月20日晚22:30登錄央視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