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發現一座金人合葬墓,女墓主死狀悽慘,專家:莫非是她?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自秦始皇一統六國創建秦朝開始,中國便進入了封建社會時代。秦朝之後,無論是漢朝、三國時代、晉朝、唐朝等朝代,統治者都是漢人。彼時的漢人王朝都以黃河一帶為統治根基,繼而向四周輻射。當然,在那個時候不光是有漢人政權,還存在著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而這些少數民族則被漢人稱之為「夷邦」。
和漢人相比,這些所謂的由「夷邦」建立的政權,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北方草原地帶的遊牧民族。諸如秦漢時期,盤踞在北方草原的匈奴族,唐朝時期的突厥族,這些草原外族為了自身需要,經常是興兵南下掠奪中原王朝的物資。到了宋朝時期,和中原王朝打得不可開交的則是契丹族和女真族。中原漢人和草原遊牧民族之間的恩恩怨怨,在現代的考古挖掘過程中有有一些體現。下面,就跟隨筆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我國一支考古隊在位於內蒙古境內的通遼郊區的一處草原地帶上,挖掘出了一座來自於金國的女真貴族的合葬大墓。經過一番準備後,專家們進入到了墓室裡面,首先映入考古人員眼帘的則是墓室中央擺放著的一具寬大墓棺。這具墓棺的材質為石槨木棺,其中石槨由10塊石板搭成,木棺邊角均用如意紋銀片包飾,棺蓋正中置一陽文篆書銀質銘牌,做工可謂是非常精美。
在經過一番仔細的準備工作歐,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揭開了棺蓋,墓棺中躺著一男一女兩具屍體,這兩具屍體都身著華麗的衣服。其中,男性墓主的面容依稀可見,他的雙手還緊緊攥著兩塊金餅,女性墓主的臉上則戴著一張黃色絲綢織成的「面帛」。隨後,考古人員便簡對屍骸進行了檢測,但檢測結果卻讓專家不忍直視。
在對女屍進行檢測時,專家在她身上發現了十幾處被刀割所導致的傷痕,同時在其腦後處發現有受到鈍器打擊的跡象(女真部族殺人的傳統手法),除此之外,專家還在女屍的腹部內發現了一色白色物質,據有關機構檢測含有劇毒。也就是說,這名女性很有可能是非正常死亡,而是在被殺死後才殉葬的,死狀非常悽慘。隨後,通過對女性墓主的牙齒進行檢測,專家發現該女子死亡時年齡約為40歲左右。
緊接著,專家通過在墓室中發現的一塊木牌中,推算出了男墓主的身份。木牌上面刻著「太尉儀同三司事齊國王」。按照《金史》的記載,金代一共有四位「齊國王」,不過出任太尉一職的僅有一人,那就是「齊國王」完顏晏。完顏晏,本名斡論,景祖之孫,隋國公完顏阿離合懣次子也。
男墓主的身份確定了,但和他一起躺在棺木中的女墓主的身份卻沒有任何線索,專家僅僅只是通過牙齒檢測推算出了女墓主的年齡。專家根據女子的年齡再結合史書,不禁長嘆道:「莫非是她?」原來,這名女墓主極有可能是宋徽宗慶福帝姬趙金姑。
在靖康之恥中,金國軍隊擄走了大批北宋王朝的王宮貴族,有大量的后妃和公主,在這其中就有趙金姑。她被擄走時只有5歲左右,在其年齡稍長一些後,便被金國皇帝賞賜給了完顏晏當妃子,但最終不幸淪為了人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