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沁陽市文物工作隊在進行文物調查時,於常平鄉後楊河村東北發現一座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皇清例贈壽官宋澤寬及元、繼配楊氏合葬之墓」。
該墓位於後楊河村東北山坡上,墳墓封土已夷平。墓前磚砌碑樓,兩坡灰筒板瓦頂,內嵌青石墓碑一通,呈長方形,圓首,首身一體,殘高1.5m,寬0.6m,厚約0.15m,碑額正中豎刻楷書「永言孝思」四字,兩側線刻雲龍紋圖案。碑文楷書10行,足行80字,正中鐫刻「皇清例贈壽官宋公諱澤寬字得眾元、繼配楊氏合葬之墓」,右側序文6行,惜風雨侵蝕,字跡不清,識讀不暢。左側依次鐫刻子孫名字(略)、裔孫邑增生宋蘭原名金蘭撰文並書丹,石工張牛林修造勒刻。落款「大清光緒叄拾肆年歲次戊申三月清明佳節榖旦」,周邊飾T形紋。
據相關史料記載,壽官是由地方推選並經皇帝恩詔頒下,賜予德壽兼備老人冠帶的一種名譽頭銜。清代沿用明代壽官制度一直到光緒年間,結合該墓碑的刻立時間,推測墓主宋澤寬應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批冠帶壽官。
清代壽官宋澤寬墓是繼我市發現金代秦順授官碑和明代壽官劉冕墓誌之後,新發現的一處墓和碑組合完整的壽官墓地。壽官碑刻的層見迭出,說明沁陽曆來是長壽之地。該墓的發現,為了解和研究清代的社會狀況和敬老尊賢制度以及喪葬習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