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十季:輕易別碰史化生,賦分之時才會懂

2020-12-14 新高考前沿

新高考模式實施以來無論是3+3還是3+1+2模式,家長們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組合怎麼樣?

寫在前面:

這個問題太籠統,「新高考前沿」通常的回答是:沒有最好的組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組合。

但通常也會給出一個建議:在3+3模式下,物理、歷史最好不要同選,因為不是文理思維兼備的大學霸,很難同時學好這兩門學科。

果然後續的3+1+2模式,規定物理歷史2選1,這對於盲目選科的家長來說,可以順利避過一個「坑」。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外一個組合,在我看來最「不好」的組合:歷史、化學、生物。

選擇這個組合,就是在不了解新高考機制的情況下,盲目選科的結果。相當於親手給自己挖了個「坑」,然後跳進去,還用水泥砌起來,到了賦分與高考報志願時會感到「痛」。

歡迎走進今天的「新高考如何選科」專欄《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十季:輕易別碰史化生,賦分之時才會懂》,又名《新高考盲目選科史化生,賦分報志願時會很痛,這組合輕易別碰》

友情提示:全文近4700字,閱讀時長16分鐘。

正文開始:

新高考選科時我們要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個組合的優缺點是什麼?我們為什麼選擇這個組合?我們賦分時是與誰進行比較?我們高考錄取時,競爭對手又是誰?我們這樣選科的職業生涯規劃依據是什麼?

「新高考選科」時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才能合理、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組合。

歷史、化學、生物這個組合優缺點很鮮明,請聽我為您一一分析。

1.優點:避開學霸擠壓,降低學習難度

史化生這個組合的優點是可以避開物理,物理科目是學霸們的第一選擇,競爭十分激烈,如果學不會硬選,有很大可能會淪為「炮灰」。

3+3模式物理賦分有保底分,原始分如果太低還能變高,但也只是成績還能好看一些,中上等分數則可能因為學霸擠壓「倒賦」,即賦分後成績更低。

而3+1+2模式物理原始分,在沒有保底的情況下,這一科如果學的差,就是20、30分的水平,會被學霸拉開60、70分的差距,拉分程度與數學並駕齊驅。

若不選物理,就沒有了這麼多的不確定性,同時還可以大大降低高中整體學習難度。不選物理但選了化學、生物,未來職業生涯規劃理工專業這條路就沒有被完全堵死,這就形成一種文理兼顧的格局。

綜上所述不選物理優點十分明顯,可以避開學霸們的擠壓,降低自己的學習難度,還能兼顧文理專業。

2.缺點:沒有好大學與好專業

但不選物理的缺點也同樣明顯,專業覆蓋率太低,好的雙一流、985、211大學,吃香的專業,對物理學科都有要求。

在高考填報志願時,不選物理也會一籌莫展,尤其是壓線考生,會有較大的滑檔風險。

選科原因:

分析完史化生組合的優缺點,那我們再問問為什麼孩子們會選擇這種組合。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物理科目太難學不會,或者學得一般,怕被學霸擠壓,但又想走理工專業,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物理換成歷史,尤其是3+1+2模式,物理、歷史必須2選1,沒有別的辦法。

那為什麼「新高考前沿」認為史化生是新高考最「不好」的組合呢?且容我再為您細細道來

組合分析:

選科時我們需要注意:所選科目的學科特性是什麼樣的?學科之間知識關聯度又是什麼樣的?賦分時你到底跟誰競爭?你將來高考填報志願時又是與誰在競爭?你有什麼樣的大學可選,什麼樣的專業可走?

讓我們從3+3與3+1+2模式,系統進行分析。

1.化學學科特性

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難度,在很多孩子的眼裡,甚至高於物理。其知識點分散、瑣碎,陳述性與記憶性內容較多,化學方程式繁多都需要背熟。

與初中定性分析不同,高中主要是定量分析,又需要較強的理科抽象思維能力。

2.學科間知識關聯度

從學科間知識關聯度的角度來說,物理與化學早已經被證明是最合理的搭配組合,它們對理科思維能力的考察一脈相承。

而歷史與化學兩門科目,從學科關聯度來看,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學習過程中不具有相關性、連續性與延續性,要時刻進行理科思維與文科思維的切換,這對於思維偏文或者偏理的孩子,無形之中抬高了學習難度。

3.你的化學賦分跟誰競爭

化學科目,賦分時你到底與誰在競爭?

新高考模式物化生與物化地兩個組合是學霸們的最愛,物理化學搭配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那麼你選擇歷史化學組合,無論是3+3還是3+1+2模式,化學科目都要進行賦分,而賦分時是選擇化學的所有學生一起賦分。

作為學不會物理退而求其次選歷史的孩子來說,在化學科目學霸扎堆的情況下,想要賦高分十分困難,甚至會出現「倒賦」的情況。

4.你的高考錄取與誰競爭

選擇化學的學生雖然一起賦分,但新高考兩種模式的競爭對象卻不同。

3+3模式不分文理,高考志願填報時一起進行競爭,競爭壓力更大,而3+1+2模式,物理與歷史分開錄取,如舊高考文理分科一樣,物理、化學組合與歷史化學組合,不存在競爭關係。

將來高校在錄取時,因為你選的是歷史化學生物,則只會跟選擇歷史組合的孩子,進行比較。

如果你想走高考只要求化學科目不要求物理的相關專業,這麼選理論上具有一定優勢,但你要明白分開錄取,化學專業分給歷史類組合的名額,肯定會遠遠低於物理類。

若選化學想走理工類專業,你還要清楚自己的職業生源規劃,你真的確定自己將來要從事生化環材這「四大天坑」專業嗎?或許有人說學醫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好的醫學專業,比如臨床,對物理科目有都有要求。

如果你不想走理工專業,那你選擇化學和生物的意義又是什麼?

而且就算你進入了理工專業,到大學學習時也會遇到非常大的困難,理工類專業沒有物理基礎,學起來會十分吃力。

但若是你走歷史相關專業,或者選擇的是不限科目的專業,那麼你就「悲劇」了!你要與史地政等其他組合進行競爭,那麼化學、生物學霸多賦分很低的情況下,你根本競爭不過歷史類其他組合考生。

5.生物學科特性與跟誰競爭

生物與化學是同樣的道理,賦分時你要接受全體學霸們的「考驗」。

生物科目在高中相對簡單,與地理一樣,是文科生與理科生最愛選擇的「備胎」,生物有半文半理的性質,搭配各種組合都可以。

大家都愛選的情況下,那你面臨的競爭就更加激烈,再加上學科簡單的特性,那你「賦分」之後,肯定沒有優勢。

生物學科學起來容易,賦高分難,就拿最近的這次新高考模擬來說,賦分之後,生物學科是提升最小的學科,各分數段人數非常密集,互相擠壓十分嚴重。

6.歷史學科特性與跟誰競爭

歷史科目的學科特性是易學難考,如今的歷史已經不再是我們過去印象中,背背就能學會考高分的學科。

在注重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之下,歷史學科如今出題選擇題通常四個選項都對,你需要考慮哪一個更符合出題者的意圖,來進行選擇。而歷史學科的綜合題,是根據一段材料寫一段小論文,來論述這段材料的正確性。

歷史學科已經不是過去那樣,不是理科生想像中的那種只要會背書就行的情況。

3+3模式歷史賦分,賦分之後滿分100分成績可能還會有一個大的提高,但是3+1+2模式,歷史原始分,學生能考到80分,就已經算是高手了。

而競爭關係中,歷史科目在新高考3+3與3+1+2模式下是完全不同的,3+3模式歷史大家都可以選,選擇人數更多,競爭更加激烈,而3+1+2模式,物理和歷史不可同選,也會分開錄取。

3+3模式下大家一起競爭,所以山東今年出現了在賦分科目都是100分的情況下,前500名基本都是物化生與物化地組合的孩子,其總分完全碾壓歷史類組合。

這歸根結底的原因在於3+3模式高考總分的決定性因素在語數外三大主科,傳統理科的孩子數學水平要優於選擇文科類的孩子。

選歷史的孩子根本沒有好的大學可選,高考報志願時十分困難。相比之下3+1+2模式則要好一些,是歷史和物理分別錄取,出臺兩套錄取方案。但史化生這種組合的不足之處,「新高考前沿」已經上文化學部分進行了分析,不再重複。

最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史化生這種組合的高中3年學習模式,家長需要提早向學校進行諮詢,因為大概率會「走班」。選擇這種組合的人數很少,很少有學校能開出這個組合的固定班。

而走班生所面臨的問題,「新高考前沿」在第6季《新高考走班生10大困境,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讓孩子走班》一文中,有著十分詳細具體的分析,大家可以翻閱一下。

那麼想選史化生組合的孩子,該怎麼重新規劃選科?已經這麼選了的孩子,又該如何進行高中3年學習呢?

「新高考前沿」選科建議:

相關焦點

  • 新高考盲目選科史化生,賦分報志願時會很痛,這組合輕易別碰
    歡迎走進今天的「新高考如何選科」專欄《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十季:輕易別碰史化生,賦分之時才會懂》,又名《新高考盲目選科史化生,賦分報志願時會很痛,這組合輕易別碰》。我們高考錄取時,競爭對手又是誰?我們這樣選科的職業生涯規劃依據是什麼? 「新高考選科」時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才能合理、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組合。 歷史、化學、生物這個組合優缺點很鮮明,請聽我為您一一分析。
  • 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四季:隨波逐流,鸚鵡學舌四不像
    這是作者根據新高考3+1+2落地兩年對學生的持續追蹤,總結的10季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第4季:《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四季:隨波逐流,鸚鵡學舌四不像》,又名《新高考如何選科失敗案例:走一步看一步,從眾心理要不得》。溫馨提示:全文2700餘字,閱讀時長9分鐘。
  • 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
    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心平氣和,做一個忠實的新高考學生選科記錄者。事實勝於雄辯,我們只用最真實的案例來說話。這裡沒有臆想,沒有猜測,沒有大道理,只有真切的現實。因為這是10季失敗案例,所以她們各有各的不幸與失意之處,請勿對號入座,一些大實話如果引起不適,還請諒解。
  • 新高考模式下「學霸」應如何選科?物理是首選,其餘兩科這樣選
    文|小玉說 隨著2021年全國各省份新高考模式的實行,選科成了家長考生熱議的話題,雖然選擇「物理」在專業上佔盡優勢,但是由於受賦分的限制,物理難度高,很可能學霸變學渣。
  • 新高考選科成為準高一生的大難題?學長學姐告訴你選科有多麼重要!
    相信不少同學、家長會對新高考選科感到非常困惑和為難,而作為過來人的學長學姐們最有發言權,他們的選擇是新高一生的前車之鑑。 快來看看家長、學長學姐以及和你同樣面臨新高考選科的同學們到底有什麼想說的吧!
  • 天津高考選科,6選3熱門組合分全面解讀(內附最佳組合)
    天津市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推行高考改革,採用「3+3」模式,前3為三大主科:語文、數學、英語,後3需要考生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6科中選出3科參加考試且賦分後計入高考成績。2020年已迎來第一輪新高考。那麼,天津市第一屆新高考選科情況如何呢?對即將面臨選科的高一高二學子來說有什麼借鑑意義呢?
  • 新高考3+2+1模式下,如何選科「賦分」更高?要參考哪些標準?
    文|娟娟lu教育「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
  • 選考物理86.21%,選史化生模塊0%!8省市新高考改革瓶頸如何突破?
    2021年1月23—25日,新高考八省將進行第一次高考前模擬考試聯考。這八個省是:廣東省、江蘇省、河北省、湖南省、遼寧省、湖南省、重慶市、福建省,八省將採用「3+1+2」模式的新高考。即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首選物理或歷史,生物、地理、化學和政治四個為再選科目。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歡迎來到 | 景柯學長的高考志願填報系列講堂每天手把手教你科學填報高考志願,快來關注!別錯過!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
  • 新高考選科誤區:莫讓非主觀因素主導決定
    2021年,第三批高考改革的八個省份將迎來改革後首屆高考,作為預演,下個月將進行的八省聯考,大概相當於一個「奧運測試賽」。新高考最引人注目的,和每個學生息息相關,甚至絞盡腦汁的,莫過於選科的事情。「3+3」模式與「3+1+2」模式作為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的八個省份,其實在選科這個關鍵問題上,和前兩批六個省份相比,已經算是打了「補丁」。2017年,上海、浙江第一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迎來首屆高考,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緊隨其後,該六個省(市)的選考模式均為「3+3」模式。
  • 新高考:想棄選「物理」,賦分制下的中等生怎麼選科更合適?
    尤其是將進入高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們來講,未來的高中三年是至關重要的,三年後的高考將決定著他們的命運。新高考已經試點了幾年,首先是「3+3」由於物理的越冷,又改成了「3+1+2」。但是不管怎麼改,也改變不了物理在高中所有科目中的難度地位。一、為何棄選「物理」?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 做好選科規劃,才能確保孩子在未來高考時拿到更好的分數,獲得更多的選擇籌碼和機會。 在高考3+3模式,和3+1+2兩種模式下,我們馬上用大數據統計結果告訴你,孩子怎麼選科,可以實現分數最大化?
  • 8省市新高考選科數據來了,物理火爆,這些組合真的無人選擇?
    今年,又有8個省市加入到新高考隊伍中來,這8個省市區分別是:江蘇省、河北省、遼寧省、廣東省、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福建省。這8個省份都將會採用3+1+2模式,必考科目語數英按照原始分數計算,最高150分。物理和歷史學科學生任選其一,也是按照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滿分100分。
  • 女兒今年高一,現在實行新高考3+1+2模式,該如何選科?
    8省市集體官宣實行「3+1+2」模式,這次高考改革涉及範圍更廣,影響更大,反應更強烈! 新高考「3+1+2」模式嗎,應該如何選課?簡單來說:打算學理工專業,必選物理;其他專業可以選歷史;成績好的儘量選擇理化組合,成績稍弱的可以用物理和除了歷史之外的其他科組合。
  • 2021新高考萬人適應考演練,賦分後分數線、排名大變!?
    炎德英才名校聯合體2021屆高三第二次聯合檢測已經結束,本次考試是2021屆八省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前,具有代表性的各層次高中參與的「3+1+2」模式下的演練性檢測,對全國新高考省份都有很大的借鑑價值。選科組合情況傳統理科組合物化生獨佔鰲頭,這和他的高專業覆蓋率也是分不開的。另外物生地、物化地及史政地選考人數也相對較多,除了老文綜外,都是兩個理科搭配地理,這樣學科之間關聯度很高。
  • 選錯科目後悔一生,新高考如何選科指導
    02新高考選科模式傳統的文理分科:理化生和政史地,高中生只需要二選一。與以往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同,新高考取消文理科,實行「6選3「(浙江「7選3」)或「2選1+4選2」等模式。「6選3「(浙江「7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多一門「技術」)。這意味著,將有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 新高考選科,這個組合被老師認為是「最差組合」,選科時要避免
    隨著各地逐漸恢復開學,高三面臨著高考,很多高一的學生,則面臨著選科,開學後不久就可能要選科分班了,高一的家長和學生,你們真的準備好了嗎?新高考,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職業規划進行選科,看似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但是在多種組合面前,對於一個十四五的學生而言,能夠進行理性選科是非常困難的,很多學生因此「入坑」。
  • 新高考「3+1+2」模式下 幫你理清新高考選科方案!
    近日,黑龍江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公開徵求《黑龍江省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的公告」,其中明確從2020年秋季高一年級開始實施新高考綜合改革,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招生機制,引導高中學校轉變育人方式,這也標誌著黑龍江省高考改革即將開啟!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影響等級賦分原則 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每科原始成績為100分,轉換後賦分成績滿分依然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
  • 觀察者網:又是一年高考時,我們找一線老師聊聊新高考
    但是,第一次新高考結束後面臨了一系列問題,如高考賦分制的客觀缺憾,物理選科人數下降, 「走班制」管理問題,學生自由選科使師資、硬體難以均衡、綜合素質評價爭議大,高校招錄挑戰大等等,將高考改革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2018年,原定秋季啟動的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從18個減至8個,原本試點地區也已陸續針對細節進行局部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