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空有落雁之容,卻得不到皇帝寵愛:我要遠嫁匈奴

2021-02-23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問答

音頻

人物

視頻

闢謠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2084,閱讀時間:約6分鐘

王昭君號稱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沉魚落雁中的「落雁」就是指的王昭君,所以說王昭君的相貌應是傾國傾城、舉世無雙。如此漂亮的女子,本應該是留給皇帝本人,為何卻遠嫁匈奴,圓滿了呼韓邪單于?

一、早年入宮,獨守空房

王昭君也叫王嬙,很年輕就被選入宮中,其相貌無與倫比,只不過漢元帝宮女、妃嬪甚多,王昭君在眾妃嬪中也不太起眼。王昭君沒有受寵信的主要原因,是漢元帝不知道後宮有位如此美人。

據說,為了挑選合適的女子召幸,漢元帝命畫師去一一畫像,把所有宮女的樣貌畫下來,接著再給皇帝看,如果皇帝看中了就留在身邊,如果皇帝看不中就繼續待命。當時也沒有照相機,如果這畫師要在其中耍手段,那自然手到擒來。

對妃嬪們而言,被皇帝臨幸幾乎和中了五百萬彩票一樣,所以眾妃嬪爭相給畫師行賄,有的宮女給畫師十萬錢,有的給五萬錢,這畫師可謂賺了個溝滿壕平。王昭君不僅樣貌超凡脫俗,性格也是比較清冷,畫師向其索賄,王昭君堅決不給,這樣一來畫師當然要給王昭君穿小鞋兒。

所以王昭君的那張畫必定是進行了醜化,那麼自然漢元帝就不會去寵幸她。以王昭君的美貌,在後宮絕對可以排個第一,而偏偏她受到皇帝的冷落,當時恰巧匈奴單于想做漢朝的女婿,王昭君下定決心,主動報名。

史料記載「於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對。舉止閒雅。帝悔之。而名籍巳定。帝重信於外國。故不復更人。」

等到出塞的那一天,漢元帝見到了王昭君的容貌,幾乎把腸子都悔青了,但木已成舟,都已經答應人家匈奴單于,無法悔改,最終接受皇帝怒火的就是那個受賄的畫師。

二、呼韓邪單于向漢朝求婚

漢元帝時期,匈奴早已式微,當時只有兩方相對強大的勢力,一方是呼韓邪單于,另一方是郅支單于。鑑於漢朝的強大,呼韓邪單于很會審時度勢,大約在公元前51年,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並在甘泉宮,朝見漢朝皇帝。

在呼韓邪單于歸順漢朝的同時,郅支單于卻致力於對外擴張, 公元前36年,西域副校尉陳湯矯詔出徵,在康居國擊敗郅支單于,郅支單于的人頭被傳回長安。至此,郅支單于這支勢力徹底覆滅。事實上,此時最大的贏家就是呼韓邪單于,因為漢朝幫其除掉了競爭對手,但呼韓邪單于也是被搞得心驚膽戰。

高興的是,目前匈奴就剩他一個單于了,害怕的是他畏懼漢朝的軍力,萬一有個不慎,得罪了漢朝,那麼沒準就會被漢朝某個邊境大將輕易滅掉,甚至都不用漢朝皇帝的同意。

史料記載「郅支既誅,呼韓邪單于且喜且懼,上書言曰:「常願謁見天子,誠以郅支在西方,恐其與烏孫俱來擊臣,以故未得至漢。今郅支已伏誅,願入朝見。」竟寧元年,單于復入朝,禮賜如初,加衣服錦帛絮,皆倍於黃龍時。單于自言願婿漢氏以自親。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單于。」

為了表示友好和誠意,呼韓邪單于再次入朝拜見漢元帝,並表示從此漢匈是一家人,並懇求漢朝賜予公主和親,換言之,呼韓邪單于想成為漢朝的女婿。

這次,呼韓邪單于的確是誠心誠意請求和親,當然了,和親只是個儀式,他是真心想祈求和平。一般情況下,漢朝只會賜予一些宮女或者皇室罪臣的女兒,比如嫁給烏孫國王的劉細君公主,就是罪臣江都王劉建的女兒。

漢元帝就將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王昭君地位不高,她的性命或許無足輕重,但她作為公主出嫁,作用就變得舉足輕重。等到呼韓邪單于看到王昭君的面容,眼睛都看直了,原來漢朝對其如此厚愛,竟然賜予他如此漂亮的公主。呼韓邪單于可謂是心滿意足。

三、昭君出塞,千古流傳

之後呢,呼韓邪單于提出另一個要求,那就是希望漢朝能撤走漢匈邊境的軍兵,漢元帝沒啥主見,好在大臣們都提出反對。邊境上沒有軍事力量守備,那當然是極其不安全的,所以漢元帝拒絕了呼韓邪單于的請求,呼韓邪單于也只能就此作罷。

王昭君由此踏上了出嫁的路途,為了表示隆重,漢元帝賜予王昭君雜帛等各類絲織品一萬八千匹,黃金、書畫等不計其數,而且漢元帝還將年號改為了「竟寧」,象徵著兩國和平友好之意。

對於遠嫁匈奴,王昭君是真的樂意嗎?在我看來,這大概只是她的一時衝動,可能為了逃離後宮的冷遇,也可能她是被迫選擇出嫁。我們可以想像,一名女子,遠嫁到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生活習慣、意識形態完全不同,她真的會流露出欣喜之情?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王昭君仍然是政治的犧牲品,犧牲的就是她一生的幸福。其次,我們也不能誇大了昭君出塞的價值,就算漢朝沒有派公主去和親,漢匈兩方依然會長時間維持和平,這就因為漢朝強大的國力。假如漢朝不堪一擊,那麼呼韓邪單于會臣服於漢朝腳下嗎?這明顯不可能。

呼韓邪單于對王昭君還是很不錯的,最起碼在外人看起來,夫妻恩愛和諧,王昭君為其生下一子,幾年後呼韓邪單于去世,王昭君請求回朝。嫁出去的女兒就好比潑出去的水,怎麼可能回得來呢?漢朝皇帝要求其入鄉隨俗,王昭君只得被迫再嫁給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株累單于。不久之後,王昭君病逝在異鄉。

不論如何,王昭君圓滿完成了她的使命,她幫助漢朝結束了和匈奴多年的戰爭,創造了一幕不朽的傳奇。

參考資料:《西京雜記》、《漢書·卷九十四》

往日文章精選:

很懂兵法的曹操,明知要避免城池攻堅戰為何還屢次嘗試

宋太宗的一筆「敗家投資」,讓大宋賺足全世界的錢

有在看嗎?

相關焦點

  • 王昭君出塞遠嫁匈奴:一嫁呼韓邪,二嫁其子,三嫁其子之弟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對應的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其中,落雁指的是西漢時期的王昭君。相較於其他多多少少沾上"紅顏禍水"評價的三位美人,王昭君的評價要高上許多。"昭君出塞"不僅鞏固了邊疆的和平,讓此後的幾十年內,漢朝與匈奴一直保持著友好和睦的關係;而且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 王昭君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這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親自前來長安朝見漢帝,成為第一位到漢廷朝見的單于。 入宮待御 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以民間女子身份被選入宮,成為了一名宮女。傳說畫工毛延壽趁機勒索宮女。宮女們為了自己能被皇帝選中,送給毛延壽很多錢財。雖然王昭君相貌出眾,但因品格高尚,不似他人用各種手段以謀求皇帝的寵愛,毛延壽得不到賄賂,便故意醜化她。
  • 悠悠一曲漠北歌:古代四大美女之王昭君
    他要在昭君美麗的臉上做文章,他要讓昭君美麗靈動的面頰出現瑕疵,且是講究迷信的帝王最最忌諱的那種瑕疵——克夫志。儘管皇帝三宮六院,嬪妃無數;儘管他不會明媒正娶,把昭君當妻子。然而,怕死是人類的本性,更何況皇帝乃天子之尊,一個堂堂帝王,怎麼能夠寵幸一個臉上長有「克夫志」的女子?
  • 王昭君那麼美,漢元帝為何忍心讓她出塞?
    王昭君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小字皓月,漢南秭歸(今屬湖北興山)人,生於西漢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出身平民家庭,生得面若桃花,美豔動人,有「落雁」美譽。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古代四大美女,晉朝時避司馬昭名諱,被改稱王明君,又稱明妃。
  • 王昭君一生有多悲慘?遠嫁祖孫三人,最終忍無可忍,選擇了自殺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漢元帝之命出塞和親,嫁給了南匈奴的呼韓邪大單于。那時,昭君19歲,真是世上少有的美人。然而,呼韓邪大單于已是暮年,完全沒有文藝作品中的風採。兩年後,也就是公元前31年,呼韓邪大單于離開妻兒去世。按照匈奴的祖傳制度,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大單于的長子,與新即位的復株累大單于結婚。
  • 王昭君被迫和親,嫁父子二人命運太悲慘?不,其實是匈奴人救了她
    史書上最有名的與親事件大概是王昭君出獄,王昭君出身貧寒,漢元帝時期,以民間女子身份入宮,成為宮女,史書上記載王昭君長得非常漂亮,但在宮裡,王昭君卻一直得不到皇帝賞識,甚至根本沒有機會認識他。西域單于公元前34年,入朝請求與匈奴聯姻,為了安撫匈奴,漢朝統治者答應了這一請求,就是為了讓昭君成為漢朝的犧牲品,昭君之後,無數文人騷客哀嘆昭君的無私行為,不但給漢匈兩朝帶來了長久的安寧,也為大一統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每當想起遠嫁大漠的美女,就會流露出悲嘆之情。
  • 「落雁」之地在朔州 「塞上明珠」葬昭君
    其中的 「落雁」,說的便是出塞和親的王昭君。王昭君以「血緣」締造了漢匈帝國的結盟,大義千秋佳話永久。「落雁」之地便是塞北朔州,而昭君出塞所過的第一個村莊和她離世後的埋身之所,就是朔州的青莊村。「青莊村」之名還是昭君因這裡依山傍水、風光秀麗而得名。埋葬佳人之後,青莊村改名為青冢村,後更名為青鍾村。如今的青鍾村,大力發展旅遊資源,昭君文化便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 在漢朝女性根本就沒有地位,王昭君因為太美而出塞,還連嫁三夫
    王昭君生於西漢公元前52年,死於公元前19年,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被冠以落雁的稱號。正是因為她的美,讓她的一生跌宕起伏,流傳後世。王昭君本來是一個平民家的孩子,在公元前38年由於美貌非常,被選入漢元帝後宮成為宮女。
  • 漢元帝懊悔錯過王昭君,怒殺貪心畫家毛延壽,他為何要醜化王昭君
    他深信,目前皇帝所享用的美色中,沒有一個比得上王昭君。動筆前,毛延壽向王昭君自我吹噓道:「世上各色人等,沒有我這枝筆畫不了的!傳神寫照,栩栩如生,筆到即成,他人完全可以按圖索人。」王昭君明白他的意思,可沒有搭理他。下筆之時,毛延壽在心裡曾湧出過絲絲同情,希望王昭君放下架子,對他尊重一些,向他有所表示,以使自己的虛榮心得到些許滿足,那樣,他就不會昧著良心下筆。
  •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是指誰,有何典故?
    中國古代歷史上,戰國時期的西施、西漢時期的王昭君、三國時期的貂蟬以及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 解謎四大美女之「落雁」
    後來,「落雁」也就成了王昭君的雅稱了。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 漢元帝懊悔錯過王昭君,怒殺貪心畫家毛延壽,他不惜丟命也要醜化王昭君,意欲何為呢
    他深信,目前皇帝所享用的美色中,沒有一個比得上王昭君。動筆前,毛延壽向王昭君自我吹噓道:「世上各色人等,沒有我這枝筆畫不了的!傳神寫照,栩栩如生,筆到即成,他人完全可以按圖索人。」王昭君明白他的意思,可沒有搭理他。  下筆之時,毛延壽在心裡曾湧出過絲絲同情,希望王昭君放下架子,對他尊重一些,向他有所表示,以使自己的虛榮心得到些許滿足,那樣,他就不會昧著良心下筆。
  • 王昭君究竟有多漂亮?專家還原了真實相貌,網友質疑:這是四大美女?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想必大家都知道,王昭君被譽為落水落雁中的雁。與其他幾位美女相比,王昭君為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幾十年來她一直保持著祖國的和平。昭君出國的故事至今仍廣為流傳。作為一個女人,她遠離自己的家鄉,嫁到了匈奴。這種勇氣和決心是很令人欽佩的。
  • 昭君出塞的故事後續,昭君嫁到匈奴之後過得還好嗎?
    話說,自匈奴的呼韓邪單于(單于是匈奴首領的名稱,就像中土地區的皇帝一樣,在稱呼某個匈奴首領的時候會將單于二字加在名字後面)將西漢的大美人王昭君娶回了匈奴之後,世人也很好奇王昭君的婚後生活怎麼樣。其實這一個問題的答案也不難去揣測,一個姑娘背井離鄉,遠嫁到匈奴,在生飲食、生活習俗這些方面都需要去改變和適應。王昭君和親後的生活一定是孤單的、思鄉的,甚至是無奈的。以下就從匈奴的生活環境以及王昭君的婚姻狀況,兩個方面來看看王昭君的婚後生活是怎麼樣的。
  • 古代四大美人,為什麼唯獨王昭君,能經常出現在文人雅士的筆下?
    後有馬致遠的《漢宮秋》,直到清朝的《紅樓夢》裡,曹雪芹借用林黛玉的詩,還在歌頌王昭君。有相關數據統計,寫過其事跡的著名文人有500多人,關於王昭君的詩歌高達700首。不但古人愛寫,現代的網絡文學中,仍然有人在寫王昭君,她作為中國傑出女性的代表,同時也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真是應驗了千古流傳這個詞語。
  • 西部散文閱讀:焉支山下讀昭君《上元帝書》
    焉支山下,讀昭君《上元帝書》周 步王昭君名叫王嬙,號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四大美人有多美,後世用八個字來概括:沉魚落雁,羞花閉月。這八個字分別代指四大美人和四個典故。落雁指的就是王昭君。能得到皇帝的寵幸,那是天下女子夢寐以求的事情。但王昭君的點子有些背:一個叫毛延壽的畫師沒有得到王昭君的好處有意將她畫醜了,於是,昭君久居深宮,無緣面君。五年後,匈奴求婚,昭君主動請纓,原意出塞和親。就在王昭君即將遠嫁的時候,漢元帝發現王昭君與畫像截然不同:王昭君實在太美了。然君無戲言,不能失信於民,豈能失信於國?貴為天子的皇帝也無法挽回這個已經成事實的尷尬局面。
  • 王昭君出塞的動機是因為「性饑渴」?全因得罪了畫師
    畫像那天,王昭君施了個淡淡妝,頭上盤了個端端的螺髻頭,一枝玉簪斜插在上,身穿月白色繞襟深衣,一條嫩綠假帶將腰束成一握,手腕上戴一對碧玉手鐲。見過很多美人的畫家毛延壽,實在驚羨王昭君的美麗絕倫。他深信,目前皇帝所享用的美色中,沒有一個比得上王昭君。動筆前,毛延壽向王昭君自我吹噓道:「世上各色人等,沒有我這枝筆畫不了的!傳神寫照,栩栩如生,筆到即成,他人完全可以按圖索人。」
  • 王昭君長得啥樣?有祖孫三代同她,這不是笑話,的確是事實
    本文的主人公也是收繼婚的被收繼者之一,她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與他人不同的是,她被收繼了兩次,分別嫁給了祖孫三代人為妻,來看看她這一生到底經歷了什麼?新莽五鳳四年(前54),王昭君出生於西漢南郡秭歸的王家,王家雖不是官宦人家,但家境還算不錯,父親王襄老來得女,十分歡喜,所以對王昭君一直都寵愛有加。
  •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王昭君
    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裡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
  • 王昭君為什麼被毛延壽畫醜
    ,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漢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昭君16歲被選入宮為宮女;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漢請求和親,昭君自願應詔遠嫁匈奴;兩年後,呼韓邪單于去世,昭君依照匈奴風俗改嫁新單于(呼韓邪與前妃水閼氏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