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神話劇一直以來都深受大家的喜愛,像《封神演義》裡面的姜子牙、周文王姬昌。他們能掐會算給人指點你迷津,能知過去未來,讓人覺得神奇,也幻想著自己也能同他們一樣。而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有一本風格獨特、包攬萬象讓人捉摸不透的奇書—《易經》。
《易經》長期以來都被用作「補筮」,就是對未來的事情進行推演預測,不少人窮極一生也無法理解其中的奧秘。關於《易經》大家說它起源於遠古時代至漢代,其內容涉及哲學、生活、藝術等諸多領域,是一部哲理性很強的著作。
據傳伏羲依據天地變化發明了佔卜八卦,而《易經》就是傳承了太極八卦。根據史料記載《易經》分為《連山》、《歸藏》、《周易》三部分,而現在我們接觸到的就只剩《周易》了,其他兩部因為不明原因以失傳。
儘管只有《周易》這一部,但是它涉及領域廣泛,內容深奧且很難讀懂。所以很多人窮極一生了解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山西省萬榮縣有一個88歲的老人就研究《周易》了一輩子,他從12歲起便外出闖蕩,機緣巧合之下拜了五臺山一位老道士為師,從此便開啟了他學習研究陰陽八卦之術的人生,他的名字叫張宏錄。
因為家境貧寒,小時候的張宏錄大字不識幾個,所以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但是為了能學好《周易》,他刻苦努力,把整部《周易》從頭到尾一字不差的背了下來,然後逐字逐句逐段的學習研究。
在20多歲的時候他離開五臺山開始遠遊,但是在此期間他從未間斷對《周易》的學習,就這樣歷時近30年,張宏錄在這一方面小有所成,對《周易》有了自己的理解。在背井離鄉20多年後,40多歲的張宏錄帶著對家長的懷念回到了久違的故鄉。因為他精通《周易》,會看風水會算卦,所以鄰居蓋房娶妻看日子都來找他。
他也靠這一本事謀生存。即便張宏錄對周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用他的話說:《周易》博大精深,雖然研究多年也只是留於表面。但是通過此書他受益匪淺,人生觀、世界觀都發生了變化。而且通過學習研究《周易》,他認識到養生至關重要。
如今已經88歲高齡的張宏錄,頭髮鬍子都已經白了,但是精神依舊抖擻身體健碩硬朗。他說《周易》中蘊含著很多人生哲理,養生需要先養心,養心才是養生之根本。因此多年來他堅持打太極,在快慢有度的招數中磨練自己的心性。
再後來張宏錄在老家重新落戶,有了幾畝良田,每天除了研究《易經》就是打理他的小菜園。在他的菜園裡中了很多蔬菜,但是他從來不售賣,有時候他還會送給鄰居,日子過得悠然自在。這可能就是他達到的境界,返璞歸真簡單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