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自行車攤大事!大股東成「大負翁」老品牌淪為尷尬「打工人」

2020-12-26 騰訊網

記者 | 王宗耀

資本市場,共享單車概念股時不時會因為異動躍入投資人的眼帘。幾輪廝殺下來,ofo都敗下陣來,12月,摩拜單車也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不管共享經濟如何廝殺,自行車在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上依然是最便捷、有效的工具。

一提起自行車,諸位「後浪」們首先想到的恐怕會是「摩拜」、「青桔」,以及押金都退不出來的「ofo」等共享單車,而對於70-80年代的自行車品牌,能一口就說出「永久」、「鳳凰」、「飛鴿」等品牌的,恐怕就是無形中暴露年齡的「大叔」、「阿姨」們了。那麼,現如今這些「回憶殺」的老品牌自行車公司們狀況又如何了呢?今天我們來看看當年以「騎士的風採」的口號風靡千萬家的「永久」自行車。

說起當年的「永久」自行車,那質量自然是「槓槓滴」,一輛車可以騎十幾乃至幾十年,甚至在電動自行車風靡的當下,如果到農村去,還偶爾能看見老牌「永久」悠悠蕩蕩飄過的身影,然而如今「永久」品牌卻有些黯淡無光,雖然其也迫於市場需求變化的壓力,生產出了各種各樣的「永久」牌產品,但近期其產品因質量問題「榮登」黑榜的消息,似乎也反映出了公司的些許無奈。

圖1 2020年上海市電動平衡車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部分)

圖片來源:上海發布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20年上海市電動平衡車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紅周刊》記者吃驚的發現「永久」牌的智能平衡車赫然處於「不合格」產品之列,其「抗鹽霧腐蝕」項目被認定為「不合格」。

幾十年的老品牌了,如果產品偶有「不合格」,後續能加以改善,也是善莫大焉,然而,《紅周刊》記者發現,其產品出問題似乎並非偶然,目前「永久」品牌為上海永久自行車有限公司所擁有,而該公司則為上市公司中路股份(600818.SH)的子公司,鑑於「永久」品牌曾風靡一個時代,承載著無數人的回憶,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姑且將該公司以「永久自行車」代稱,以示紀念。

就近期的諸多情況來看,永久自行車似乎「攤上大事兒了」,其各種危機頻發,著實令人心懸。

併購失敗是件「幸運」的事

前些年,隨著我國年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以及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出行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早期「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車,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失寵」後,2014年開始借著「共享單車」這根「稻草」又得以續命,而永久自行車也成為共享單車企業的「打工人」。

不過,共享單車企業並沒能讓永久自行車實現「爺青回」的鼎盛狀態,公司也僅得以短暫喘息,這一點從其這些年慘澹的經營業績就可見一斑。其收入和淨利潤金額在2016年達到近年來的新高度後,便持續萎靡不振(詳見下表),雖然業績表面看有許多年份均為盈利,不至於太「沒面子」,但掀開「裡子」就不難發現,這些業績不過都是靠著非經常性損益撐起來的「門面」,如果以扣非歸母淨利潤盈利算做是「及格」的話,那麼根據Wind查詢到的數據來看,其歸母淨利潤實際上已經連續十幾年「不及格」了,作為一個曾經炙手可熱的老品牌,陷入而今的尷尬局面,著實有些「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附表 共享單車誕生以來中路股份的業績表現情況 (單位:萬元)

電影《哪吒》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命運當然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實際上,諸多跡象表明,近幾年永久自行車並不甘僅做個「打工人」,給共享單車企業打工,其也在不斷努力,試圖改變目前業績「跌跌不休」的現狀。

理想當然要有,但若過於盲目,就很有可能陷入更大困境,俗話說「衝動是魔鬼」!中路股份2018年就「衝動」過一回,試圖花費數十億元併購一家化妝品公司,對此,《紅周刊》曾刊登過一篇題為《騎著「永久」自行車賣面膜,中路股份56億併購肥了誰?》的文章,對其併購中的種種疑點進行了分析,其中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永久自行車當時竟然瞄上了當時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大比例持股的上海悅目化妝品有限公司;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其當時給淨資產僅有3.56億元的上海悅目開出了高達56億元的超高溢價;而最讓人無語的是,當時的「準新娘」上海悅目「緋聞」不斷:不但在經營中屢屢被處罰,其訴訟案件也是頻發,既有因產品質量不合格引起的,也有虛假宣傳等原因所造成的。另外,或許是為了對得起超高的「身價」,這位「準新娘」也做出了很誘人的業績承諾,然而,只有能夠實現的承諾才有價值,如果只是空頭支票那豈不是「大忽悠」嗎?

《紅周刊》文章發布後,在質疑聲中,永久自行車將此次關聯交易的作價下調到了 40億元,不過經過漫長的「戀愛」過程後,雙方最終還是談崩了。根據永久自行車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的信息,其中原因為「標的公司經營情況有所波動,業績未達承諾預期」,「本次重組審計機構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也就是說,從實際經營情況來看,這位「準新娘」業績果然不夠「漂亮」,應該是無法兌現自己承諾的,甚至連負責此次重組財務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的身上也是有「汙點」的。因此,永久自行車能幸運躲過一劫,是值得慶幸的,否則,如果當時交易最終完成,有人因為併購獲益而笑眯眯的數錢的時候,上市公司恐怕已陷入巨額虧損的無盡深淵,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被殃及池魚?

圖2 重組失敗相關截圖

除了原來跨界化妝品行業的打算外,永久自行車還一度將橄欖枝伸向了保險行業,或是想從中分一杯羹,來改變自己業績不佳的狀態。其曾經想出資2億元參與發起設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持股10%的保險公司大股東,然而,保險行業似乎有些「高冷姐」的範兒,並不是誰想參與都可以當股東的,其不光要求有「身價」,更重要的是還要看你有沒有資格,結果永久自行車就成了沒資格的那位,其最終因為「資質」不夠,美夢化為泡影,落寞退出了該項目的投資。

圖3 成立保險公司相關截圖

投資項目進展不夠「彩」

摩拳擦掌,準備高價拿下上海悅目的計劃落空,參與「高冷姐」保險行業投資的夢想也破滅了,不過永久自行車豐富主營業務類別之心卻未因之而死。

2019年,其計劃投入很多項目,其中旅遊便是其「心頭好」之一。其成立專門的公司,籌劃開發地塊,準備建設一個集生活、購物、工作、娛樂、文化藝術於一體的大規模、多功能綜合文化旅遊服務產業區。

與此同時,其對靹米皮也十分感興趣,先成立了專門的子公司,然後其還拿出5000萬元,由子公司設立「萊迪科斯(安慶)靹米皮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萊迪科斯靹米皮的生產加工、銷售等,此後,其還引進同安招商,加以增資,打算在靹米皮方面大展拳腳。

除這兩項投資之外,其對「風口上」的發電項目也很有興趣,其預計以分步增資並分期建設的方式,首期投資1.75 億元建設高空風能發電站。

一時間,「永久」似乎成了「錢多多」,無限豪邁的投了這個又投那個,忙的不亦樂乎。然而,這諸多的投資項目雖然能輕鬆吸引投資者的眼光,但若看其目前項目進展情況的話,用當前熱播的《大秦賦》裡的話說,就不夠「彩」了。

從其2020年中報披露的信息來看,其「旅遊服務產業區」的項目仍然停留在前期籌劃階段;而其「靹米皮」項目方面,到今年11月份為止,萊迪科斯仍然未正式投產,其相關企業江蘇那米之家則尚處於調試試生產階段,只在內部關聯企業之間有小額交易,也就是說,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該項目尚未見半個銅子的回頭錢;而其「高空風能發電站績溪項目」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募集資金,目前仍處於中介機構的盡職調查和申報材料階段。該項目最終能否順利募資成功,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即使最終能募投成功,要等到項目實現收益,也是很多年以後的事了,而那時候的投資者們恐怕要「長髮及腰」了。

「官司」纏身

更重要的是,最近永久自行車的好消息著實不多,壞消息卻像冰糖葫蘆一樣成「串」的來。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其第一大股東近來「官司」纏身,股權也因之被輪候凍結。

圖4 大股東股權凍結相關公告

就說這幾個月吧,先是今年8月份,上海浦東花木工業總公司就因合同糾紛,向法院提請財產保全申請,於是,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中路集團所持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權便被凍結;10月28日,又因為與上海海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借款合同糾紛,中路集團所持股權被執行司法凍結質押和輪候凍結;10月30日,因為與上海優逸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存在合同糾紛,中路集團所持股權被執行輪候凍結;12月4日,則因為和上海和荻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合同糾紛,而再此被執行輪候凍結。

實際上,其大股東的諸多股份,在被凍結的同時,已經被質押了出去。據上市公司公告披露,其普通證券帳戶累計質押的股份數量為8816萬股,佔其持股總數比例達68.60%,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7.43%,而這些質押的股權前期均已經到期。也就是說,雖然其大股東的股權被輪候凍結了,但實際上這些股權早已被大股東通過質押的方式轉化成白花花的「銀子」花掉了,現在質押到期,恐怕一時間也無法贖回。

而根據其12月8日發布的公告來看,在這一連串「糖葫蘆式」的凍結之下,中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凍結的上市公司股份達9122萬股,佔中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70.98%,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8.38%。

圖5 股東股份累計被凍結情況

俗話說「屋漏偏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對於永久自行車來說,更要命的是,目前,其「掌門人」中路集團還存在債務違約情況,而且其已到期未兌付的有息負債規模更是高達8.32億元。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貨幣資金已不足1億元,相對而言,其資金帳戶也就僅剩下「三瓜倆棗」了。更悲催的是,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目前中路集團的所有銀行帳戶均已被凍結,其資金情況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如此背景之下,其想要募集資金上馬「高空風能發電站績溪項目」恐怕也是兇多吉少!

以其股權又是抵押又是凍結的現狀來看,一旦大股東還不上錢,恐怕會暴露出更大的「窟窿」。而如果其控股股東一旦因為股權如果被債權人「處理」,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恐怕也會發生變化,屆時上市公司的命運將如何?「永久」這一曾經家喻戶曉的品牌將走向何方都將打上一個問號。

啟動「敗家」模式

正如前文所述,實際上,這十幾年來,「永久」都是靠非經常性損益撐著「門面」,其扣非後的成績著實慘不忍睹,而今年前三季度,其表面的淨利潤雖然也超過千萬元,但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則仍然有300多萬元的虧損,更何況,第四季度狀況如何還未可知呢。

顯然,想要通過經營的方式實現大幅盈利已經相當不靠譜了,其公司「掌門人」已經債務違約,股權也是要麼被質押、要麼被輪候凍結,這時候想要找銀行借錢恐怕就「難於上青天了」,而借鑑以往依靠「非經常性損益」盈利的經驗,關鍵時刻能救苦救難的不是觀音菩薩,而是出售資產,於是「賣子」和賣股權似乎就成了不二的選擇。

早年間,其曾不斷增資雲帳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帳房」),取得了該公司12.8%的股權,而在此後的數年中,因為對雲帳房股權出售和雲帳房本身的多輪增資,其持股比例被攤薄至6.755%,按今年上半年度財務報表上的帳面價值,則約為3481萬元。而今年其便因囊中羞澀,再度開啟「敗家」模式。根據公告,其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轉讓雲帳房4.2857%的股權的議案。其中,以500萬美元向Eager Mind Limited出讓雲帳房1.7857%股權;以500萬美元向Great Lion Global Limited出讓雲帳房1.7857%股權;以200萬美元向Fengyu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出讓雲帳房0.7143%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其2019年12月份增資時,估值曾高達27.6億元,而此次資產出售中,雲帳房的整體估值僅為2.8億美元,顯然,為了回籠資金,永久自行車可謂是「揮淚大甩賣」,給出的折扣著實很大。

圖6 雲帳房估值信息截圖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其就曾以 6500 萬元的價格向上海金浦國調併購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協議出讓所了其所持有的英內物聯 10%股權;以1979.45萬元的價格向上海澍臨商務服務中心(有限合夥)協議出讓所持有的英內物聯3.05%股權。因此,其持有的英內物聯股權比例也下降到目前的15%。

尷尬的是,上市公司已經不得不通過「敗家式」資產出售來「回血」了,可見其已經陷入「貧困」的窘境。然而,在前文中我們也曾提到,其「心頭好」的項目還有一大堆,這些項目又有哪一個不是「吞金獸」呢?這種狀況之下,其未來項目如何順利完成就難免令人擔憂了。

上市公司尚有資產可以用來「敗」,然而其「掌門人」的心裡恐怕就有十萬隻羊駝在奔跑了,因為其不只是「窮得叮噹響」這麼簡單,在上文我們也提到過,其有息負債規模已經高達8.32億元,其儼然已經成了「大負翁」。於是今年11月份,中路集團便與動力谷籤訂《股份轉讓意向協議》,將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的370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1.51%)轉讓給動力谷。如果轉讓完成,中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上市公司的股份將減少到28.47%,雖然仍然是上市公司的「掌門人」,但其地位恐怕已經不再那麼牢固了。

不過,對於此次交易的確定性,似乎真的不太高,畢竟,其大股東的股權大部分處於質押和凍結狀態,而且以其負債規模來看,籤署意向性協議是改變不了其「大負翁」現狀的。再者,雙方籤署的僅是意向性協議,對違約責任沒有具體約定,約束力也是很弱的。而從動力谷的角度來看,其尚未開展盡調及內部審批程序,如果真正了解了中路股份的現狀,很難說其不會望而卻步。

回到本文剛開始所述,此次「永久」的智能平衡車之所以不合格似乎可以從上文提到的兩個角度找原因,一方面是其近年來不斷開拓新行業、投資新項目,用在其「老本行」上的心思恐怕沒有那麼多了;另一方,公司多年虧損之下,公司本身與其大股東的資金狀況均不怎麼好,因此在成本方面的投入恐怕也會受到影響。如此狀況之下,其產品出問題也就不足為怪了。

(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永久自行車攤上大事兒了!大股東成「大負翁」,「回憶殺」老品牌淪...
    幾十年的老品牌了,如果產品偶有「不合格」,後續能加以改善,也是善莫大(博客,微博)焉,然而,《紅周刊》記者發現,其產品出問題似乎並非偶然,目前「永久」品牌為上海永久自行車有限公司所擁有,而該公司則為上市公司中路股份(600818,股吧)(600818.SH)的子公司,鑑於「永久」品牌曾風靡一個時代,承載著無數人的回憶,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姑且將該公司以「永久自行車」代稱,以示紀念。
  • 永久自行車攤上大事兒了!大股東成「大負翁」 「回憶殺」老品牌淪...
    不管共享經濟如何廝殺,自行車在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上依然是最便捷、有效的工具。  一提起自行車,諸位「後浪」們首先想到的恐怕會是「摩拜」、「青桔」,以及押金都退不出來的「ofo」等共享單車,而對於70-80年代的自行車品牌,能一口就說出「永久」、「鳳凰」、「飛鴿」等品牌的,恐怕就是無形中暴露年齡的「大叔」、「阿姨」們了。那麼,現如今這些「回憶殺」的老品牌自行車公司們狀況又如何了呢?
  • 上海老品牌:永久自行車
    上海老品牌:永久自行車 2020-11-22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自行車又「攤上事」?78年老品牌「淪為」十八線:曾跨界化妝品
    提起自行車,大家腦海中只剩下那幾家共享單車,不外乎摩拜、青桔、哈囉單車等等,但是回歸最原始的自行車,其實我們熟悉的品牌並非這些後來崛起的新秀,而是那些歷史悠久的老牌自行車品牌。對於00後可能已經沒有什麼記憶了,很多00後從出生到長大,甚至沒怎麼接觸過自行車,出門不是私家車就是打車,再不濟還有電動車,但是自行車作為歷史最悠久的單人出行工具,對於很多長輩來說,記憶還是比較深刻的。對於七八十年代興起的幾大自行車品牌,能夠一口說出品牌名稱的,恐怕都是那些無形中暴露年齡的「大叔們」了,不管是「永久」還是「飛鴿」、「鳳凰」,都是七八十年代的「明星品牌」。
  • 臺灣品牌搶佔市場 鳳凰、永久自行車走向邊緣
    而在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工商局的一次抽檢中,老牌永久的部分產品也被曝出不合格。對此,不少人感慨,曾經是結婚三大件之一、甚至作為國禮送給外國元首的老牌自行車,如今卻面臨節節敗退的趨勢。東南快報(微博)記者調查後發現,在福州自行車市場上,臺灣品牌居多。永久、鳳凰等大陸老品牌雖然影響力猶在,但在福州市場這塊大蛋糕中,能分到的已經不多。
  • 老自行車車標收藏:永久、飛鴿、鳳凰二八大槓的圖騰,好好珍惜吧
    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是否還記得「二八大槓」的車鈴聲,是否還記得永久、飛鴿、鳳凰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詞。是的,它們是產自那個時代有名的自行車品牌。(「永久牌」源自上海昌和製造所,後改名為永久;「飛鴿牌」源自天津昌和製造所,後改名為飛鴿;「鳳凰牌」源自上海自行車廠。)
  • 消失的老手藝 修自行車的人
    大家口口稱讚的人叫高洪順,今年53歲,在奎文區廣文街與鳶飛路交叉口經營著一家修車攤,如今已走過35年歲月。
  • 老大爺改裝自行車,升級成「永久奢華版」,價格翻了257倍,真牛
    汽車數量越來越多後,出現了很多交通問題,一些一線大城市的堵車非常嚴重,很多上班族選擇了坐電動車還是騎自行車。自行車的價格比較低,便宜的200元,貴的也在數千元以下,大部分人都可以買一輛。但是你知道嗎?北京的自行車價格竟高達五萬元這輛車還是31年前的「永久牌」自行車,下一張先生給你看吧。這個永久牌自行車的車主是74歲的北京老人陳,陳先生買這輛車是31年前。當時,自行車是農村結婚所需的三大零部件之一,價格非常昂貴,這輛自行車購買時的價格是194元,陳師傅花了兩個月的工資,陳師傅特別感動。買了永久牌自行車後,陳先生每天去幾公裡遠的農場工作時都會騎它。
  • 為什麼當年的很火的自行車品牌現在卻很少見了
    說起自行車品牌大家可能第一反應就是美利達、捷安特、崔克、閃電等等品牌,但是我今天不經意間在某寶看見了一個品牌,那就是永久。我不禁為其感到惋惜,所以,今天就來說一下那些中國的老自行車品牌。1978年後,是中國老自行車品牌永久、鳳凰、飛鴿的高光時刻,當時人民的生活逐漸改善,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就是當時結婚的必備品。而作為交通工具,自行車無疑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永久、鳳凰、飛鴿這三個品牌的自行車買到脫銷,更有甚者山寨這些品牌或用這些自行車來拉關係的現象,可想而知當時這三個品牌是多暢銷。
  • 廣西「不可能打工男子」成企業股東,該公司還持某電動車公司股份
    「不可能打工」男子周立齊為該公司股東之一,持股比例為23%。在「流量為王」「眼球經濟」時代,周立齊成為一家公司的股東,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定程度上兌現了他「不可能打工」的「狠話」。於是,許多網友感嘆自己不如小偷,甚至有人號召抵制這家公司,但其實大可不必這樣。
  • 永久自行車跨界阿迪達斯,adidas是致敬經典文化嗎?背後邏輯是?
    當國際體育潮流品牌遇上永久自行車,這個組合確實讓人有點眼花繚亂。而這個跨界組合,近日成為現實。在2019年新春到來之際,adidas original與永久自行車跨界推出「YONGJIU」系列服裝和鞋子,將於1月19日上線adidas店鋪。
  • 永久自行車的故事,也是上海的故事
    在國慶70周年遊行隊伍裡「青春萬歲」方陣中,350輛騎永久自行車的年輕人出場,永久車成為新中國70華誕之際獻給共和國的重要禮物,承載著幾代永久人對共和國的崇敬熱愛之情。永久品牌有悠久的歷史,曾經創造過許多行業之最,為行業乃至整個國家作出過重大貢獻。
  • 不可能打工男子成企業股東 浪子回頭典範
    不可能打工男子成企業股東 浪子回頭典範時間:2020-12-23 22: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不可能打工男子成企業股東 浪子回頭典範 近日,據天眼查,廣西南寧飛瀚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0萬.不可能打工男子周立齊為該公司股東之一,持股比例為
  • 「老字號」永久的困頓與迷途:網銷產品投訴不斷,永久自行車要如何...
    不過,專營永久自行車的門店經銷商李建向記者表示:「永久自行車的品質相較而言還是過硬的,我賣這個品牌7年了,近兩年銷量也是上漲的,大約一年可以賣850輛左右。」但仍有一些愛車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的永久已經不是原來的永久了」。
  • 66批次電動自行車不合格!神州行、上海永久等多品牌被點名
    [摘要]廣東省市監局官網公布了2019年度全省電動自行車產品的抽檢情況。結果顯示,178款電動自行車產品中有66款不合格,涉及「車速限值」 「電氣強度」「過流保護功能」等項目。部分產品存觸電、引發火災等風險,捷時威、神州行、爵啟、上海永久等多品牌上榜。
  • 媒體評「不打工男」成股東:不堪之事帶來的品牌知名度能走多遠
    不堪之事帶來的品牌知名度能走多遠最近,有消息稱,周立齊成為廣西某電動車公司股東。該電動車公司回應,確認關於周立齊籤約成為聯合創始人信息真實有效。「天上掉餡餅」的寓言成真了,誓言「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周立齊,真的被「天上掉下來的股東」給砸中了。周立齊,就是因慣偷多次被抓後,被銬在警局也要宣示「理想信念」——「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的那個人。那現在可不可以說,周立齊的理想實現了呢?
  • 曾經自行車界的老三樣鳳凰永久飛鴿,如今連汽車界的眾泰都不如!
    當今的中國是世界上高鐵第一大國,不是中國人發明的高鐵卻在中國發揚光大,原因就是高鐵非常適應中國地大物博,出行需求大的特點。在高鐵之前,同樣有一種交通工具,不是中國人發明,卻在中國發揚光大的,那就是你自行車。中國曾被成為自行車王國。
  • 品牌故事自行車發展秘史(一):不光汽車發明自德國,發明自行車的是德國看林人
    1869年法國人發明用鏈條來驅動後輪,出現了安全型自行車;1874年英國詹姆斯史達雷發明了穿鋼絲的輪圈,並且製造了三輪車,成了當時淑女們的最愛。1885年英國人把自行車改良成前後輪一樣大小,並使用鏈條驅動,叫做Rove型的自行車,這個車型就是現代化自行車的雛型。
  • 解析世界頂級10大自行車品牌排行榜產地
    ,所以傳統自行車和電子製造產業(富士康、明基、華碩、宏基、HTC等都是臺灣電子業的傑出代表,不要忘記連大名鼎鼎的蘋果IPAD也是由臺灣富士康代工哦),OEM代工製造技術在全球遙遙領先,這兩大產業也是臺灣引以為豪的傳統支柱產業,臺灣出口的自行車的零售價位主流在5000元人民幣以上;中國大陸更是全球最大自行車的製造代工基地,主要有三大生產製造基地:1、華東的江蘇,尤其是崑山和太倉逐漸成為中國國產自行車級數最高的製造基地
  • 曾經輝煌的國內單車品牌鳳凰,永久!為何現在變得些許落魄
    鳳凰和永久這兩個國產單車品牌究竟哪裡沒做好?打算綜合的分析一下,歡迎補充!先來了解一下這兩個品牌的歷史吧!先來說永久吧!上海永久從事自行車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可以算為中國最早的自行車整車製造廠家之一。在當時永久作為最大的國有自行車廠為中國自行車行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那時自行車可以算是高檔代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