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我的第一個半馬距離跑

2021-02-14 益處人生

2017年6月4日,幹了一件很傻逼、事後回想感覺卻有點牛逼的事兒!

在幹這件事之前,我甚至一直不敢跟別人說;為了以防萬一,在填表的時候,寫了兩個緊急聯繫號碼;活動的當天,朋友問我在幹嘛的時候,只能簡單回應:玩!

但,當這件事完成之後,自己的心態仿佛比以前平靜了許多…..好像好神秘的樣子,是吧?切——

其實,就是參加了一個跑步活動而已。

活動名稱叫:要跑·24小時城市接力賽

這個活動之所以吸引我的的地方,一方面是姚明的品牌效應; 另一方面就是它的公益性質。當然,可能最底層的理由是想挑戰自己,用自己的行動來完成一點微不足道的公益吧。

正好,那時自己剛完成既定目標的300公裡,那下一個目標就是跑完500公裡,然後就挑戰一個半馬(真是來得太及時了!)

於是,聯繫咕咚長沙跑團的團長,表達了我想報名的意願。當然,我知道要完成這個挑戰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想啊,12個人在24小時內要跑完260公裡,也就是說每個人至少要在一天一夜時間裡完成21.7公裡。

這對當時的我,確實是一個相當自不量力的挑戰!在這之前,我只不過讓自己堅持每天跑5公裡,跑了100多天而已;在這之前,我只不過跑了一次12公裡的比賽而已;在這之前,我只不過才剛剛愛上跑步而已!

我!居然!要!一下子!挑戰21公裡!!!

這等同於去自殺嘛!

不過,骨子裡還是相信自己的。

所以,我就跟團長表達了3個意思:

咕咚團長考慮了一下之後,竟然同意了我的申請,然後,把我拉進了那個大神雲集的跑團。

因為之前在大群裡都有一些了解,都是一些跑過馬拉松的大神(成績我就不說了…),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裡,我基本只是看的份,然後流著口水,在自己發呆的時候,仿佛「嗦」地一下,從耳邊刮過一陣風…..以至于越到後面,我心裡倒越是坦然了!心想:有那麼多牛人,到時候自己少跑一點就是了,自己一個應該不會影響總成績吧。

原以為事情就這樣順理成章地過了。我想,故事未免也太乏味了吧。

上天不會讓一個人得意太久的,越是覺得無事發生時,說不定就會發生點什麼吧。

就在臨近比賽前的幾天,隊裡一個跑步女大神不參加了,還有一個說舊傷復發了,也參加不了。於是,臨時又換了一些人。

到了比賽前一天,看到群裡發了參加人員名單公示,可是,當我打開那份公示,上下看了幾遍之後,確認沒有我的名字,也沒有隊裡其他人的名字。

於是,趕緊聯繫咕咚團長,團長知道後,一方面趕緊聯繫當時的組委會,另一方面向我們表示一而再,再而三的歉意。

其實,在這報名的12個人裡,每個人應該都是非常渴望參加這麼一次活動的,畢竟大家都準備了這麼久的時間。

雖然每個人都有點失落,但,我們沒一個人表示責怪的意思,反倒是後麵團長越是表示歉意,我們越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

這就是跑步人的素養吧——能夠保持一份無比的自律與淡定。

最後經過團長的多方努力,我們還是有驚無險地搭上了比賽的末班車。

真是好事多磨啊!

我的比賽時間是安排在下半夜。之所以接受無聊的下半夜跑,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1. 這一次活動對於自己有一種特別的意義,就像去朝聖一般,是一次自己與心靈的對話,那麼,可能晚上更別有一番滋味吧;

2. 也是考慮到自己是隊裡實力最弱的,而整個比賽時間裡,下半夜幾乎是絕大部分不願意去跑的,而且,也不利於高手發揮自己的實力。感覺當時也有一種田忌賽馬的策略在裡面,把優勢兵力放在更能出成績的時間段;

3. 因為對於我來說,早起不是難事。所以,就想在習慣上彌補一下自己實力的不足吧。

比賽的過程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忘的回憶:

剛到比賽場地時,看著休息區搭著一大片的帳篷,每個帳篷都是清一色著裝跑步裝備的人,與跟剛從深夜馬路上的寧靜比起來,感覺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一種亢奮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可以聚集到這麼多激情洋溢的人啊。

找到我們跑團營地後,雖然從未見過這些跑團的跑友,但自報名字後,大家一下就接上話了,絲毫沒有一點違和感。

營地後勤工作做的很充分,有各種補充能量的食物。已經跑完的兩個隊友還守在營地,不捨得走,說是要給大家當後勤,說是因為後半夜只有我們三個人,所以,想再多陪陪我們,給我們加加油!

我的第一跑是從凌晨1點30半左右開始的,因為事先我們商量好了策略就是爭取完成時間,而不是去求速度,所以,每個人跑2圈就休息。第一次跑因為睡了一個多小時,感覺還是很輕鬆。

後半夜三個人分工,每個人跑2圈就休息下,大概就是30分鐘,然後中間大概有1個小時左右。在這一個小時內,人其實也是休息不了多久的。因為出了太多的汗,跑後也不敢直接休息,還是要做完拉伸去休息。當正好可以休息的時候,第二個人又回來,你又得起來,拉伸一下準備下一次跑了……

到了凌晨大概3點半左右,我們仨都實在困得不行了,帶來的三套衣服也全部溼了,以至於後面根本就不想說話了。腦子面就如一萬隻草泥馬在奔騰:傻逼傻逼傻逼傻逼…..

可是,此時罵自己也沒用了啊,一個隊友比我早來了兩個小時,他白天已經跑了幾公裡了;另一個隊友那天也沒有找到感覺。沒有任何求助可行了!真有一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

但人啊,總有一種被逼出來的潛能!該到自己上的時候,你不上也得上啊!想想別人已經堅持了12個多小時,如果是因為你,把全隊的成績廢了,那自己真的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在這次活動中,自己從凌晨1點半開始 ,到早上7點半左右,持續時間6個小時,跑步裡程數約為25公裡左右。因為前面還一直用手機聽著音頻,開著咕咕。到了第6次跑,已經完全顧不上了,手機懶得帶了,衣服也懶得穿了!光著膀子撒歡去了——

真的是體驗一番絕望之後,突然發現眼前一片大好!

到了下午3點活動結束時,我們已經跑了285.6公裡了,排名整個比賽的第23名!——要知道排名前面的好些隊都是有專業運動員哦。

興奮、自豪、滿足、沉浸……

一群原來完全不相識的人,因為跑步而聚在一起,因為跑步而彼此鼓勵,因為共同經歷了一些事而結下難忘的友誼!因為跑步,讓我們完成了一些有意義的事!

跑步,真的讓我們收穫很多!更讓我們發覺:

這一生,總要和一群人,做一件很傻逼又很牛逼的事兒!

相關焦點

  • 跑過10K與半馬的距離!
    1,10K與半馬的距離    你要問我10K與半馬的距離,其實只是隔了一個晚上。    10k賽前五公裡沒什麼感覺,就是跟著大家一路跑,後五公裡就是跟自己跑了,咬牙跟著50分鐘兔子跑完全程,中間最痛苦的就是爬坡,真得咬牙才能爬上去。    10k的獎牌是這個樣子的:
  • 2020第一跑——首個半馬第4名(揭秘心率跑步法)
    我也不例外,成為那十萬分之一,在「上賽道」跑出我的第一個半馬! 2020年的第一天,天特別藍,冬日的陽光一如既往的暖和,待國歌的激昂音樂漸漸停下,待開跑的槍聲千鈞一髮時,我的心也開始激動了。隨著近8000人的人流緩緩向前,為了按照既定的半馬策略跑,只能不斷加快速度把歡樂跑親子跑(黃色衣服)的人流拉開距離。
  • 為啥半馬是最好的距離!
    與你曾跑過的最長距離(可能是10K)相比,半馬對所有忙碌的跑者來說是完美的距離。你會感受到內啡肽的好處而終生不放棄跑步。5、你會有個好胃口短距離跑步都強調速度,而半馬還挑戰了跑者的耐力。當然速度仍然重要。但是跑半馬增加了體驗,進一步延長了「跑步高潮」。8、需要混合訓練
  • 從零開始, 我們距離半馬有多遠!
    但是,很多跑量和經驗都不過關的跑者,還沒跑過10公裡,就打算挑戰半馬,讓人倒抽一口涼氣。 半程馬拉松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跑,但是,半馬自有半馬的跑法,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才能讓你安全順利地完賽。半個月、一個半月、兩個月、三個月、一年……對於「多久能跑半馬」的猜測,真是五花八門啊。還有些童鞋問:平時不跑步,可以跑完半馬嗎?每個人的基礎不同,花多長時間能跑半馬真的是因人而異。
  • 周末進行半馬訓練,長距離跑如何練更有效?
    對於熱愛跑步的跑者,周末是難得盡情奔跑的一天。在這一天裡,許多跑者會進行長距離拉練。這裡的長距離不僅是10公裡,有許多跑者都是半馬的跑量了。但對於不同的跑者,長距離是不同的。1.對於一個進階跑者,10公裡就算相當長的距離。而10公裡對於成熟跑者,只是一次日常的普通訓練。所以成熟跑者或高級跑者更加適合半程馬拉松訓練。2.如果你進行的是輕鬆跑訓練,那麼一次輕鬆跑的最大跑量是周跑量的25%或者150分鐘,那個量先到就一哪個為準。按照這個標準,半馬耗時150分鐘完成。平均配速為700左右。
  • 半馬一口氣跑不完,到18KM就跑不了了?這樣做輕鬆完成半馬跑步
    ,很多跑者堅持不下來,因為,在剛開始快跑時,很多人就很難堅持下來,我第一次跑半馬也是如此,跑到第18KM時,就有點堅持不下去了,18KM之後,幾乎都是很慢,像是「一步一步的挪動」一樣往前跑。當然,15KM可以多來幾次,如果幾次15KM跑下來比較容易,可以找個時間跑個半馬,由於半馬距離較長,最好選擇在塑膠跑道或者公園等場地。
  • 急死我了,要跑半馬的你們快點訓練起來好嗎?
    跑圈有一句黑話:半馬不是馬。這話說得格外膈應人,讓人感覺半馬根本就不算是個事兒,隨便跑跑就能完事的樣子。 12周的訓練可以幫助跑者建立足夠的耐力和力量,適應半馬比賽的運動強度。 跑量基礎:在開始為期12周的訓練之前,你應該已經可以跑個三五公裡了,因為第一周的訓練量就是從5公裡開始的,這樣才能保證在第四周的時候,你能夠跑下一個10公裡左右長距離。
  • 半馬一口氣跑不完,到第18KM就跑不了了?這樣做輕鬆完成半馬跑步
    對於經常訓練的跑者來說,6KM,10KM都是很容易的事了,但是,很多跑者,往往在半馬面前就力不從心了。有的跑者想一氣呵成半馬,但最終卻未能達成目標,那麼,如果做才能順利完成半馬跑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多久跑一次半馬比較合適?
    跑步已經是常態化了,對很多人來說,跑步已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5KM、10KM已經無法滿足有的跑者的需求了,開始往更高層次突破了。比如都以半馬為突破目標了。那麼,問題來了,多久跑一次半馬比較合理呢?
  • 多久跑一次半馬比較合適?
    跑步已經是常態化了,對很多人來說,跑步已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5KM、10KM已經無法滿足有的跑者的需求了,開始往更高層次突破了。比如都以半馬為突破目標了。那麼,問題來了,多久跑一次半馬比較合理呢?
  • 半馬和全馬的只是距離不同?那你就錯了!
    跑友們都知道全馬的距離是42.195公裡半馬的距離是21.0975公裡,但你知道除了距離外
  • 半馬怎麼跑?絕非兩個10公裡那麼簡單,也並非半個全馬那麼容易
    近兩年,馬拉松猝死的大多數都是半馬參賽選手,也確實證明了它絕非兩個10公裡那麼簡單,也並非半個全馬那麼容易。半馬自有半馬的跑法,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才能讓你安全地完賽。假設你報名參加了2016北京野鴨湖冰雪馬拉松(半程),那麼,你能訓練的時間也就只剩五周了。那麼,如何利用這五周時間來成功地拿到野馬的獎牌呢?
  • 月跑量達到多少就可以跑半馬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跑步逐漸地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重要部分之一,那麼,對於很多跑者來說,5KM、10KM、15KM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開始探索半馬、全馬的方法了,那麼,月跑量達到多少時就可以跑半馬了?
  • 月跑量達到多少就可以跑半馬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跑步逐漸地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重要部分之一,那麼,對於很多跑者來說,5KM、10KM、15KM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開始探索半馬、全馬的方法了,那麼,月跑量達到多少時就可以跑半馬了?
  • 首次跑半馬的跑者 必備這7個訓練技巧
    只要經過正確的訓練,完成半馬並不是一件難事。曾經是奧運會馬拉松比賽選手的馬克·庫根表示:「任何人經過正確的訓練都能完成半馬,關鍵是讓身體做好準備,不出現傷病。」沒有經驗的跑者訓練時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麼訓練過度導致受傷,要麼訓練量不足而無法比賽。想參加半馬的跑者,不妨看一下這些技巧。
  • 「半馬」比「全馬」更危險?——危險的不是距離,竟然是它?
    「半馬」比「全馬」更危險?文:踏  浪 到底半馬危險?還是全馬危險?當有些跑友問我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半馬危險!為何?縱觀馬拉松賽場上出現意外的選手,半馬事故比例遠遠高於全馬,因此半馬危險係數要高於全馬!
  • 跑步:跑全馬長距離要不要拉40+?
    ,多進行兩次LSD,一般都會高於半馬的距離,22~35公裡之間,不斷提升有氧耐力,總而言之,只有不斷提升自我的速度基礎與有氧耐力,我們俗稱速耐,才會跑得快而持久,否則後勁不足,掉速嚴重,前半程一條龍,後半程一條蟲,這種跑法累,也難以出成績,只有不斷牢固體能,以勻速或節奏,才能保證成績穩定輸出!
  • 跑步:跑全馬長距離要不要拉40+?
    我們都有這樣一種潛意識,如果要以430的配速跑半馬,尋求突破,其一,要進行速度訓練,必須要快於430的目標配速跑間歇衝刺,平常都是五分、六分,到了比賽想加速到430,註定難受;其二,多進行兩次LSD,一般都會高於半馬的距離,22~35公裡之間,不斷提升有氧耐力,總而言之,只有不斷提升自我的速度基礎與有氧耐力
  • 周末刷個半馬已成跑者標配了嗎?跑長距離如何練更有效?
    雖然上半年沒有馬拉松比賽可以參加,但相信大多數跑者仍然會堅持訓練,為了保持耐力,相當比例的跑者會趁著大好天氣在雙休日進行長距離拉練,這個距離往往就不是10公裡了,而是半馬的跑量。● 如何更好地進行長距離拉練?● 每周都跑半馬合適嗎?
  • 賽記丨桂馬,2020年我跑過的唯一一場馬拉松
    楊總近期已跑了四場馬,狀態不佳,一心只念漓泉1998。大利,看不透,雲淡風輕笑眯眯,無欲無求的樣子讓我覺得他就是來為我們服務的。至於我……楊總幾次向我提出一起430玩賽,我只是微笑,不答話。今年我連一場半馬都沒跑過,月跑量120公裡,LSD就是紅花湖一圈16公裡,膝蓋也經常出狀況……我對自己的比賽狀態一點譜兒也沒有,不敢隨口答應。晚飯後各自回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