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最慘烈的一場白刃戰,3小時內無一聲槍響,打破日軍一陰謀

2020-12-26 騰訊網

自從鴉片戰爭後,外國的船隻火炮便開始入侵古老的中國,在這片土地上,發生了無數的戰爭。直到抗日戰爭爆發,這個有著幾千年傳承的民族才算是覺醒。無數的戰士用自己的血液,來捍衛這片土地最後的尊嚴。由於日軍的強橫,抗日戰爭的開始是十分艱難的。每一寸土地的守衛都付出了血的代價。若論戰爭的慘烈,當屬石牌保衛戰,即便是戰爭結束了幾十年後的現在,從短暫的描述中,也能體會到這場戰爭的兇險。石牌保衛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具有轉折意義的一次戰爭,堪稱是抗戰時最慘烈的一場白刃戰。這場戰爭的勝利,阻止了日軍向四川腹地的進攻。歷史學者評價這次戰役,是和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一樣重要的轉折戰爭。

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是保護了本國的土地,更是激勵了全國同胞抗戰必勝的信心。面對法西斯軍隊的殘忍與強悍,我們不卑不亢,毫不退縮。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其實中國的境遇已經十分危急了。日軍早已對東北三省虎視眈眈,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其勢力已在東北根深蒂固。沿海地區,也大部分成了他們運輸物資的港口城市。沒有地理條件優勢阻擋的平原地區,在坦克、大炮的轟炸下,絕大部分已經淪陷。當時能稱得上安穩之地的就只有天府之國的蜀地了。日軍也對這個物資豐富的地區垂涎三尺,一直想要據為己有。

只是想要進入蜀地,必須經過石牌地區。石牌是長江旁邊很小的一個村落,但是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整個村落處於高山峻岭之中,上有天塹,下有長河,向來易守難攻。由於地理因素的影響,日軍的陸軍作戰部隊很難在這裡發揮優勢,他們所依仗的重工兵器,坦克和大炮無法進入這裡。想要攻下咽喉要塞石牌,只有運用大規模的空軍轟炸才能實現。日軍將空軍最精銳的部隊調到這裡,每天進行連續轟炸。蜀地山高林茂,連續的轟炸使得林間大樹無頂,灌木無根。在高強度的瘋狂轟炸下,駐紮蜀地的軍隊每天都在大量傷亡。

雖然傷亡的數量在逐天的增加,但是無數的血性漢子站出來了。他們誓死守衛這片土地,敵軍的轟炸並沒有使他們退縮。他們隨時準備頂替倒下的同胞,為這片土地的安寧灑上獻血。日軍上有空軍轟炸,下有陸軍配合進攻,石牌一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戰士用血肉在爭奪。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一個倒下的戰士,這些視死如歸的勇士,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著這個國家的完整。敵人的進攻在不斷的加強,我軍派了一個又一個的敢死隊,來守衛這片土地。由於裝備的落後,中國軍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抵抗敵人的炮火炸彈。

當戰爭進入到尾聲的時候,所有的武器都停止了響聲,戰爭進入到了拼刺刀的白刃戰。當時的士兵裡有十六七的孩子,由於條件的艱苦,他們甚至還不如刺刀高。即便就是這樣,這些英勇的小戰士們,也不忘他們的使命,他們端起刺刀向敵人衝去。屍體不斷的堆積,越堆越高,遠遠望去像血染的紅色梯田。3小時內無一聲槍響,打破日軍一陰謀,日軍從此不再有沿江東上攻陷重慶的幻想。白刃戰進行到最後,雖然我軍以微弱的優勢取得了勝利,但是代價是慘痛的。國人應該銘記這段歷史,這是先烈用血肉換來的安穩生活,石牌的土地裡埋藏了多少英雄的忠魂。國家的安寧離不開犧牲的先烈,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應該記得他們的付出。

相關焦點

  • 日本侵華戰爭,二戰規模最大的白刃戰,一場沒有槍聲的生死對決
    那時,重慶是中國抗戰的指揮中心,大後方戰略要地,一旦攻陷,石牌便無險可守,因此,石牌也可以說是守衛著重慶的唯一屏障,而重慶的安危則事關國運。早在1938年冬,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戰略重要性,中國就在石牌上設第一炮臺,封鎖長江。在日軍攻佔武漢,奪取宜昌之後,準備一舉奪取石牌要塞,進而攻佔重慶。
  • 百團大戰的第一聲槍響,日軍增援趕來時,看到眼前景象氣急敗壞
    百團大戰的第一聲槍響,日軍增援趕來時,看到眼前景象氣急敗壞文/無計讀史敵後戰場的中國軍隊戰士建立起根據地,日軍的爪牙根本無法觸及,一開始日軍並不太在意。02 奇襲百團大戰的第一聲槍響在正太路。1940年8月20日,那是一個雨夜,大雨淅淅瀝瀝,滿地皆是泥濘,中國軍隊的戰士們出發了。他們踩著積水迅速前進,到達了正太路的預定地點,夜幕下,日軍據點的探照燈很是亮眼。
  • 二戰規模最大的白刃戰,3小時中國軍隊陣亡1500人,日軍被迫敗退
    不久之後,日軍很快就攻陷了宜昌,前鋒已經到達了石牌要塞,日軍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出動的可是日軍最精銳的第11軍,而中國軍隊為了防守石牌,出動的也是非常精銳的18軍下屬的11師。
  • 抗戰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一寸山河一寸血、三十萬英魂埋骨
    而它也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場戰役。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戰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同時也是規模最大,過程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最終以日軍死傷四萬餘人,中國軍隊死傷三十餘萬而結束。雙方皆損失慘重。這場戰鬥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野心」。同時標誌著中日全面戰爭的開始。淞滬會戰有多慘烈,從下面幾次戰鬥可見一斑。
  • 二戰時日軍坦言,「最害怕」中國兩支部隊,哪兩支?
    1941年5月13日晚,在山西中條山戰場上,國民革命軍第3軍第12師師長寸性奇少將無比堅定的語氣說完這一句話,然後英勇赴義。 二戰期間,國人「地無南北」、「人無老幼」地為抗日做準備,硬是將日軍謀劃已久、「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打破。
  • 他們出身馬家軍,抗戰中經常與鬼子白刃戰,後被譽為「趙子龍師」
    十四年抗戰中國軍有不少英雄部隊,他們也都有自己特別的稱呼,比如被譽為是虎賁軍的第74軍;被譽為是叢林虎的新六軍;被譽為是千裡駒的第25師;被譽為是鐵馬雄師的第五軍以及鋼七軍。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支軍隊戰鬥力特別強,被譽為是「趙子龍師」。
  • 抗戰時東北軍為了一雪前恥,和日軍以命相搏,打光5個軍,太慘烈
    抗戰時東北軍為了一雪前恥,和日軍以命相搏,打光5個軍,太慘烈如今很多人都有一種想法,那就是如果九一八事變爆發當晚,30萬東北軍全力抵抗了,也許就不會有抗日戰爭了,畢竟當時關東軍也就只有1萬人。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這5個軍被派往前線,東北軍終於可以一雪前恥。不少東北軍都主動要求去前線,很多人都為抗日而死,算是洗刷了恥辱。面對日軍,東北軍將領的態度很堅決,就算只剩一個人也要打,要記住自己是個中國人。
  • 抗戰中,摒棄掉武器因素,單看白刃戰,誰更厲害?來看老兵的描述
    日本步兵配發的三八式步槍也專門為白刃戰設計,加裝刺刀後整槍比其他步槍長一截,安裝的刺刀刀刃進行過烤藍處理。 而且,白刃戰,最講究的就是練膽、練兇、練狠,要做到殺人不眨眼的境界。
  • 抗戰中,他天生神力,1人連挑27個日軍,被隊友稱為再世呂布!
    抗戰中,他天生神力,1人連挑27個日軍,被隊友稱為再世呂布! 呂俊生,河北邢臺縣前青峪人,家境貧寒,13歲到武安縣學徒釘鞋。後又被僱收賣羊皮、當長工。
  • 抗戰時最令人動容的四大悲壯瞬間,令人動容,如今誰還記得?
    抗戰時最令人動容的四大悲壯瞬間,無一不令人動容,如今誰還記得? 抗戰時最令人動容的四大悲壯瞬間,無一不令人動容,如今誰還記得等戰鬥結束後,日軍軍官才發現,原來川軍士兵們的腳都用鐵鏈子牢牢地固定在地上。日軍軍官讓翻譯問一個奄奄一息的傷兵,為什麼把腳鎖在地上。這個傷兵瞥了一眼翻譯,說:「老子是四川人,這叫血戰到底!」
  • 松山戰役:此仗打得十分慘烈,8000名抗日戰士犧牲,日軍無一生還
    松山戰役:此仗打得十分慘烈,8000名抗日戰士犧牲,日軍無一生還文/觀心通史1942年5月,中國援緬遠徵軍全線敗退,日軍趁機攻入雲南,騰衝瞬間淪陷,滇緬公路也被日軍切斷。抗戰時期,日軍守備隊為了守住松山,駐守了日軍56師團113聯隊3500多名士兵。並在松山建立了40多處互為犄角的據點,構築了被稱為「東方的馬奇諾防線」的防禦工事。1944年6月4日,松山戰役打響了,負責攻堅的是遠徵軍71軍新28師。28師向松山發起了4次進攻,與日軍交戰近一個月,始終無法攻破日軍防線。由於日軍佔據有利位置,我軍死傷慘重。
  • 在八年抗戰期間,黃埔系將領中,一戰成名的將領都有誰
    邱清泉 相信大家都了解,崑崙關戰役吧,此戰是抗戰時期,我方取得的一場大捷。此戰是一場偉大的勝利,而第五軍也因此戰的勝利名聲大震,被譽為是鐵馬雄師第五軍。而參加這場戰役的將領,也因此一戰成名,像杜聿明,邱清泉,廖耀湘,鄭洞國,戴安瀾等黃埔系將領也成為八年抗戰時期的名將。
  • CBA複賽最慘烈白刃戰 為季後賽這兩隊拼了
    全場,深圳隊罰球41次,山東隊罰球40次,這一組組數據,一串串數字,也足以體現出這場比賽的慘烈。最終,這場比賽也是耗時接近3個小時才結束。 比賽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肉搏戰。山東隊這邊依靠著陶漢林個人在內線的強攻和深圳隊周旋,深圳隊這邊的內線雖然體重和對抗不佔優勢,但身高和運動能力卻要明顯勝出。
  • 惡貫滿盈、死有餘辜,盤點抗戰勝利後被我國處死的日軍幾大戰犯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對我國及亞洲各國發動瘋狂的侵略戰爭,給亞洲各國造成了空前的浩劫,而中國則是這場戰爭的最大受害者,中國軍民經過14年艱苦卓越的抗戰,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最終與盟軍一道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戰的勝利。
  • 我軍拼刺刀居然比日軍強?實際情況不是這樣,聽抗戰老兵怎麼說
    在抗戰片中,日軍基本上都端著三八大蓋,上著明晃晃的刺刀,我們對此一定記憶尤深。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我軍也非常喜歡白刃戰,一般都是打完幾輪子彈以後,全軍上刺刀,與日軍進行搏鬥。在抗戰片中,我軍英勇無畏,手持大刀四處砍殺,如入無人之境,大刀所到之處,日本鬼子無法抵抗。
  • 抗日戰爭為何在這裡打的最慘烈,一直到1944年日軍才佔領這裡
    不過武漢會戰後,日軍無力發動大規模的入侵,之後和我國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雖然是戰略相持,但還是有很多戰役在爆發。而這些戰役多數位於這個地方。可以說此地是抗戰期間打的最激烈的,這就是湖南。武漢會戰後,日軍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這時的日軍還放慢了入侵的腳步,開始了鞏固那些被佔領的地區。雖然中東部很多地區都被日軍佔領了,但日軍只是佔領局部的地方。
  • 別信抗日神劇,在早期的白刃戰中,我將士總處於下風,緣由很簡單
    日本步兵配發的三八式步槍也專門為白刃戰設計,加裝刺刀後整槍比其他步槍長一截,安裝的刺刀刀刃進行過烤藍處理。而且,白刃戰,最講究的就是練膽、練兇、練狠,要做到殺人不眨眼的境界。時為686團3營排長田世恩回憶:「我們連接到了奪取老爺廟的任務,我帶著全排戰士立刻向老爺廟衝擊。戰士們的喊殺聲像霹靂似的震撼著山巖。當我衝到坡下的時候,見前邊的一個鬼子正往老爺廟那邊跑,我就拼命追……緊爬幾步就追上了那個鬼子。我屏住呼吸,憋足了勁,向他背上猛劈一刀。這傢伙還沒來得及叫喚就滾下山坡了。
  • 抗戰中我軍最血性的營長:以一營兵力死戰日軍精銳,後全部殉國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愛國英雄的故事。在1926年,一名文弱的青年人選擇報考黃埔軍校。不過,他一來到考官面前,大家都笑了。他文質彬彬,一臉的書生氣,還戴著一副厚眼鏡,根本就不像一個軍人反而像一個書呆子。考官一開始準備拒絕他,不過卻被他演講時所表現的拳拳愛國之心所感動,於是就收了他當一名普通的學員兵。這個文弱的書生就是姚子青。姚子青看上去像個書生,但是骨子裡卻是一個鐵骨錚錚的軍人。
  • 抗戰時令日軍聞風喪膽,兩次逼蔣介石下野,堪稱雜牌軍中的傳奇!
    抗日戰爭是世界歷史上打的最慘烈的戰爭,我軍犧牲260萬,日軍僅僅犧牲53萬,傷亡率為4.9:1。抗戰中,大部分國軍部隊為日軍所輕視,但是有一支地方武裝卻讓日軍聞風喪膽,它就是桂系軍隊。
  • 血戰滇西緬北,最慘烈的一仗在哪?松山反擊戰日軍集體「玉碎」
    滇緬公路是抗戰時期我國從國外獲取抗日物資的重要通道,我國為保障滇緬公路的暢通於1942年派遣遠徵軍遠徵緬甸。遠徵軍首次出國作戰以失敗告終,滇緬公路也被日軍切斷,日軍推進到怒江與我軍隔江對峙,並以松山為支撐建立起了滇西防禦體系。為打通滇緬公路,我國再次組建遠徵軍對日軍發起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