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鴉片戰爭後,外國的船隻火炮便開始入侵古老的中國,在這片土地上,發生了無數的戰爭。直到抗日戰爭爆發,這個有著幾千年傳承的民族才算是覺醒。無數的戰士用自己的血液,來捍衛這片土地最後的尊嚴。由於日軍的強橫,抗日戰爭的開始是十分艱難的。每一寸土地的守衛都付出了血的代價。若論戰爭的慘烈,當屬石牌保衛戰,即便是戰爭結束了幾十年後的現在,從短暫的描述中,也能體會到這場戰爭的兇險。石牌保衛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具有轉折意義的一次戰爭,堪稱是抗戰時最慘烈的一場白刃戰。這場戰爭的勝利,阻止了日軍向四川腹地的進攻。歷史學者評價這次戰役,是和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一樣重要的轉折戰爭。
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是保護了本國的土地,更是激勵了全國同胞抗戰必勝的信心。面對法西斯軍隊的殘忍與強悍,我們不卑不亢,毫不退縮。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其實中國的境遇已經十分危急了。日軍早已對東北三省虎視眈眈,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其勢力已在東北根深蒂固。沿海地區,也大部分成了他們運輸物資的港口城市。沒有地理條件優勢阻擋的平原地區,在坦克、大炮的轟炸下,絕大部分已經淪陷。當時能稱得上安穩之地的就只有天府之國的蜀地了。日軍也對這個物資豐富的地區垂涎三尺,一直想要據為己有。
只是想要進入蜀地,必須經過石牌地區。石牌是長江旁邊很小的一個村落,但是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整個村落處於高山峻岭之中,上有天塹,下有長河,向來易守難攻。由於地理因素的影響,日軍的陸軍作戰部隊很難在這裡發揮優勢,他們所依仗的重工兵器,坦克和大炮無法進入這裡。想要攻下咽喉要塞石牌,只有運用大規模的空軍轟炸才能實現。日軍將空軍最精銳的部隊調到這裡,每天進行連續轟炸。蜀地山高林茂,連續的轟炸使得林間大樹無頂,灌木無根。在高強度的瘋狂轟炸下,駐紮蜀地的軍隊每天都在大量傷亡。
雖然傷亡的數量在逐天的增加,但是無數的血性漢子站出來了。他們誓死守衛這片土地,敵軍的轟炸並沒有使他們退縮。他們隨時準備頂替倒下的同胞,為這片土地的安寧灑上獻血。日軍上有空軍轟炸,下有陸軍配合進攻,石牌一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戰士用血肉在爭奪。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一個倒下的戰士,這些視死如歸的勇士,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著這個國家的完整。敵人的進攻在不斷的加強,我軍派了一個又一個的敢死隊,來守衛這片土地。由於裝備的落後,中國軍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抵抗敵人的炮火炸彈。
當戰爭進入到尾聲的時候,所有的武器都停止了響聲,戰爭進入到了拼刺刀的白刃戰。當時的士兵裡有十六七的孩子,由於條件的艱苦,他們甚至還不如刺刀高。即便就是這樣,這些英勇的小戰士們,也不忘他們的使命,他們端起刺刀向敵人衝去。屍體不斷的堆積,越堆越高,遠遠望去像血染的紅色梯田。3小時內無一聲槍響,打破日軍一陰謀,日軍從此不再有沿江東上攻陷重慶的幻想。白刃戰進行到最後,雖然我軍以微弱的優勢取得了勝利,但是代價是慘痛的。國人應該銘記這段歷史,這是先烈用血肉換來的安穩生活,石牌的土地裡埋藏了多少英雄的忠魂。國家的安寧離不開犧牲的先烈,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應該記得他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