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搜「食」記,米其林與路邊攤 | 澳門老饕

2021-02-17 跳躍的catwalk

說起澳門,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風情異域的大三巴牌坊,日夜不息的博彩業,五彩斑斕的議事亭前地,以及古老的媽閣廟.,而對於我這樣一個熱愛美食的老饕呢,極致美味才是自己想再次到訪這座南中國海邊小城的真正原因。

澳門永利皇宮南北兩個大堂的鮮花主題藝術裝置

據說每4-6周就會更換一次

這次來澳門,我選擇入住位於氹仔的永利皇宮酒店,這家於2016年開業的酒店,有1706間客房,距離機場和氹仔客運碼頭只有5分鐘車程,距離媽祖閣和外港客運碼頭大約16分鐘車程,而距離大三巴牌坊也不過25分鐘車程,當然澳門本來也不大。

永利皇宮擁有南、北兩個大堂,大堂的中心位置,會放置國外著名藝術家設計的不同鮮花主題藝術裝置(4-6周更換一次),這也是每個客人入住後記清所屬大堂的標誌之一。不同樓層/房型的客人,擁有不同的直達電梯,最重要的是,這裡有真正的頂級美食。

之前,我個人並不太喜歡金碧輝煌的設計風格,但這次入住永利皇宮的表演湖景珀麗套房,發現美式的極致奢華,其實也挺優雅,而且貴氣十足。整個人工湖的景致,從落地窗便可一覽無遺,套房面積將近200平方,足夠寬敞,都可以開一個小型Party了。

江振誠,2018 Asia's 50 Best終身成就獎得主,一生獲獎無數

在澳門第一餐,我選擇了永利皇宮開業不久的川江月,這家餐廳是由名廚江振誠擔任創意廚藝總監。首先要說,餐廳從人員的挑選,到服務的專業與細緻,絕對一流;其次,15道菜與11款酒的搭配,也時不時給我驚喜,一頓飯下來,創意與有趣、味覺兼具,小小顛覆了我之前對川菜的認知與印象,餐廳每天的主廚菜單是限量的,建議提前預訂。

餐廳的老壇泡菜,最好每一樣都嘗一嘗,而配酒與茶也是亮點,從國內外不同產區的紅、白葡萄酒,到德國的雷司令,西班牙的雪莉酒,以及中國的原漿青島啤酒。

錦繡酸辣湯   健康且考刀功的食材組合、青蔥汁、辣椒油及香醋珍珠

川江枇杷茶   把安徽黃山有機烏龍茶運到葡萄牙放於1987砵酒橡木桶中陳釀發酵半年,茶香與酒香,兼而有之。

秘制香辣帝王蟹  長達5年釀製的陳年郫縣老豆瓣醬烹調的秘制香辣帝王蟹,融入粵菜避風塘的烹調手法,搭配極其昂貴的金槍魚腩油的醬汁,一口下去,酥香與甜嫩同時充滿口腔。

經典麻婆豆腐  自製的4種手工豆腐:黑豆腐、蛋豆腐、嫩豆腐和老豆腐,以及用上千片月桂葉手工編織的「千桂碗」,來包裹麻婆豆腐的香、麻、燙、辣、鮮。

玉米粑粑  傳統四川街邊小吃,運用巧手刀工細切取出玉米最香甜的部份,包裹著細滑的玉米慕絲,搭配玉米海棉蛋糕。

四川鍋巴湯菜飯  融合重慶菜湯飯和鍋巴魷魚這2道傳統老菜餚的烹調方式,選取本地河口魷魚作鍋巴湯菜飯餡料,再添加雞高上湯和日本香米一起蒸熟後,將原料分別挑出及單獨將米飯煎成鍋巴。

椒麻野菌鴨肝凍  江大師的另一獨特經典名菜 ,選擇來自四川雲南高海拔地區稀有菌類—虎掌菌,繼Restaurant Andre後此經典菜式已無法在任何地方享用到,現只限定在川江月才能品嘗得到,也是今晚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道菜。

水煮海味佛跳牆  在熬製12小時的雞高湯上加上水煮風味,並以鮑魚、花膠,關東刺參及幹貝等味和臺灣地道排骨酥作主食材。

一條擔擔麵  佐料捨棄傳統用的牛肉,改為四川樟茶鴨哨子、鴨皮、雞皮及豬肉鬆,搭配浸泡在雞湯內燉煮自家手工制的「一條面」,加上由擔擔醬、花生醬、及由二荊條和中式香料釀製一個月以上的香濃辣油拌勻。

柴燒怪味龍鳳餅  把川菜獨有怪味醬烹調的低溫慢煮日本A4和牛與配菜一同釀入火雞翅,將這一龍一鳳的配搭以龍眼木柴火烤菸燻,可同時感受怪味醬獨有的鹹、甜、麻、辣、酸五個味道。

二荊條椒香扇貝  有別於傳統川菜用上大量二荊條和椒香,它以由特長二荊條製成的椒香醬汁,凸顯日本扇貝的鮮甜美味。

臘八豆豉魚香茄子 「魚香不見魚」有有魚的鮮美,以低溫慢烤烹煮日本有機茄子,佐以傳統魚香茄子醬及中國魚子醬,突出茄子清甜味道。

稻米是金  以稻米作為主角呈現一道全依照稻米特殊氣味層次來製作的一道特別甜品。

青花椒配枸杞  富有中國特色的青花椒和枸杞來製作甜品「青花椒與苦甜巧克力」以及「冰糖枸杞白木耳」。

酸甜苦辣  主廚為川江月量身定製的招牌小品,讓客人於十秒內嘗盡酸、甜、苦、辣四種味道,而這正是江大師希望客人於主廚推薦菜單中體驗到的感覺。

我自己最喜歡的三道主菜分別是二荊條椒香扇貝、臘八豆豉魚香茄子和椒麻野菌鴨肝凍,三道菜共同特點,突破常規川菜的食材選擇與味覺組合,味覺層次豐富與且逐漸呈現與感知,除了魚香茄子外,其他兩道食物都要把所有食材和醬汁包裹起來一起吃,魚香茄子建議有魚子醬和辣椒葉子的部分,不蘸魚香醬,反之則蘸。

來澳門,怎麼能不試試頂級粵菜呢?而我所入住永利皇宮的永利宮,恰好就是這麼一家經得起老饕挑剔味蕾的粵菜餐廳。餐廳的行政總廚譚國鋒師傅,在業內早就頗有盛名,他擅長在傳統粵菜的基礎上,融入了恰如其分的創新與想法,從點心、燒味與湯羹上,便能窺見譚師傅的粵菜功力與火候。

其中,黑魚子百花乳豬件,先去掉乳豬皮下的脂肪,然後採用活花竹蝦肉做成蝦膠釀入乳豬皮下,加上芝麻後再用油炸至香脆,最後添上伊朗黑魚子醬。

花膠魚蓉羹懷舊順德菜,特別挑選野生海魚來取代魚塘養魚,製作鮮嫩爽口的魚蓉,並配以花膠、勝瓜、鮮腐竹絲及木耳絲等,最後加上陳皮幼粒來烹調出層次的魚蓉羹。

海皇酸辣羹選用的主要材料包括:花膠絲,帶子,皇帝蟹。正常的酸辣羹只用上鎮江醋及荔枝醋,譚師傅再加義大利黑醋令酸味層次升華。辣味則是豆瓣醬加新鮮辣椒水煮開後,把渣濾掉來作調味。

二十年花雕蛋白蒸龍蝦,選用二十年陳年花雕及北海道3.6牛奶,將兩份牛奶加入一份蛋白的比例,調味蒸成燉蛋狀。高湯加入糟滷調味,勾芡後加入花雕。

極品燒鵝飯,採用廣東四大名餓之首的馬崗鵝,外皮香脆、肉質細膩。燒鵝按照客人的到達時間準備,採用荔枝木以準確的烤制時間控制下令其鵝皮份外爽脆,同時可品嘗到鵝肉的原味。炒飯底做好後放上燒鵝,再用蓋子焗數分鐘把鵝汁滲進飯中。

珍珠蓮子奶露、黑芝麻糊、鴛鴦雪糕和柚子果肉配牛油果

我個人最愛的是黑魚子百花乳豬件的鹹香酥脆、雪山叉燒包的入口豐腴、海皇酸辣羹的酸辣開胃及豐富層次,以及極品燒鵝飯配時蔬的豐腴滿足而不膩。

為了美食而奔走,其實內心也是快樂的,在澳門吃的第三家好餐廳,便是澳門唯一的米其林二星日料-泓Mizumi,它位於澳門半島永利酒店的一層,建議大家提前訂位。

泓Mizumi的鐵板燒師傅,之前有10年法餐的經驗

這家餐廳主打手握壽司、鐵板燒與天婦羅,我選了鐵板燒為主,刺身為輔的晚餐菜單。泓的鐵板燒師傅,之前做了10年法餐,之後才重新回歸日式料理,所以他的烹飪方式,有不少法餐的影子,但絕不浮誇與花哨,而是為鐵板燒錦上添花之舉。

晚餐菜單裡的配酒頗有亮點,除了幾款日本侍酒師選出的日本小眾限量款清酒,搭配和牛與海鮮的紅白葡萄酒也不錯,對於一個平日裡酒喝得不多的人,搭配最後甜品的冰酒,我喝得最多。

前菜

北海道鮑魚配鱒魚子醬

配酒:Delamotte Blanc de Blancs Brut NV

加入清酒及昆布煮8小時到軟腍的北海道鮑魚,配上鮑魚肝醬、Queen Beluga鱒魚子醬及食用金箔。魚生刺身

長崎鰈魚、和歌山金槍魚腩、愛知象拔蚌

配酒:Toyobijin Ichibanmatoi Junmai Daiginjo

薄切的長崎鰈魚配上碎青蔥,淋上松露油及安康魚肝碎。

和歌山金槍魚腩,一片薄切的金槍魚腩放上剁碎的金槍魚腩及海膽,另一片放上剁碎的金槍魚腩及醃漬黃蘿蔔。蘸上特別與金槍魚一起醃製的醬油食用。

薄切愛知象拔蚌配上海鹽及青檸,簡單調味來帶出象拔蚌的鮮味和甜度。

鐵板燒

燒黑喉魚紫蘇配海膽汁

配酒:Jermann Vintage Tunina 2013

來自日本島根縣的黑喉魚,塗上第戎芥末及特製麵包碎在鐵板上低溫烤,再加入少量水並蓋上蓋子進一步蒸熟,以保留魚的嫩滑同時嘗到魚的豐腴油脂。配以用奶油、白酒、北海道海膽調配而成的海膽汁,最後放上新鮮北海道海膽並撒上紫蘇花。

季節蔬菜

配酒:Sancerre Domaine Vacheron 2017

Nechi-Otokoyama Hinotsume 2014 Junmai Ginjo

首先放白蘆筍和綠蘆筍的外皮在鐵板上烤,然後把白蘆筍和綠蘆筍連同外皮一起蒸熟,增強蘆筍的香氣,最後撒上磨碎的帕瑪森芝士和來自西班牙的36個月伊比利亞帕爾馬火腿。

日本A5八重山和牛

配酒:Cayas Réserve Syrah Domaine Jean-René Germanier 2015

選用來自日本衝繩八重山天然牧場飼養至29個月的石垣黑毛小母和牛,其肉質鮮嫩,脂肪分布均勻,且入口帶有水果清香。這款牛肉在澳門只有永利澳門及永利皇宮品嘗得到,以獨特的低溫慢煮方式先令脂肪融化,再在鐵板上快速燒得外面焦脆,內裡肉汁豐富。

食用和牛時可以配搭衝繩海鹽、現磨芥末、蒜片、自家制的梅子醬及蒜蓉醬。清酒蒸煮蕃茄和秘制的梅子醬可以清新口腔。蒸過的日本靜岡溫室番茄,以60度蒸煮22分鐘,去皮後撒上海鹽及橄欖油。蒸蕃茄和秘制的梅子醬可以清新口腔。

甘鯛魚

來自日本三重縣的甘鯛魚連魚鱗一起在鐵板上烤制至鬆脆,提升這道菜的香氣及層次。這種魚獨特之處在於為了保護魚鱗,日本漁民堅持使用傳統以魚竿捕魚方法,儘量減少對魚鱗造成的損害。最後放在京水菜及以甘鯛魚骨煮成的清湯上,並撒上柚子皮以增強香氣。

毛蟹飯

日本北海道毛蟹蒸熟後拆肉,蟹殼煮湯後用來煮來自日本新潟縣的越光米飯,然後把蟹肉加入米飯中並與切碎的蔥一起蒸。

甜品

宮崎芒果、蕨餅配黃豆粉及衝繩黑糖雪糕

配酒:Inniskillin Ice Wine Oak Aged Vidal 2013

夏季的宮崎芒果特別香甜,蕨餅則是京都著名傳統甜點,口感煙韌軟滑;撒上黃豆粉及一勺純手工自家衝繩黑糖雪冰淇淋及黑糖醬。

我個人最喜歡刺身裡和歌山金槍魚腩的飽滿濃鬱與層次豐富,鐵板燒裡的八重山和牛的外焦脆裡嫩多汁,甘鯛魚魚鱗的鬆脆與魚骨湯的清甜,以及有點與家鄉紅膏鱘鹹飯做法類似的毛蟹飯,當然這個季節的宮崎芒果的香氣與入口也是極好的。

位於澳門半島新馬路十月初五日街1號的牛記咖喱美食

吃了這麼多餐米其林級別的高級食肆,其實澳門地道的路邊攤和平價小餐館,也非常值得食客一探究竟,它們大多隱藏在澳門半島與氹仔的街巷之中。

第一晚的深夜食堂,我選了老字號的牛記咖喱美食,蟹黃撈麵、咖喱牛腩面和只用活蟹熬煮的水蟹粥(這三款都是必點的),再搭配一杯冰凍鹹檸七,咖喱是它家一大特色,一餐下來,既豐腴又不過於油膩,吃完便可以踏著雲彩和圓月回氹仔的永利皇宮睡覺去了。

澳門開埠之後,東西方的文化很早就在這裡交匯,所以作為舶來品的咖啡,理所當然成了當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想品嘗澳門當地特色的瓦煲咖啡,建議去試試世記咖啡,它家在澳門半島和氹仔有好幾家分店,我選了位於南灣湖景大馬路744B號, 744F號 地下這家。

一杯招牌瓦煲咖啡,還有一份經典花生奶油西多方塊,窗外是南灣湖的美妙景色,當你習慣了五光十色的夜晚霓虹,也可以來感受下,白日裡雲淡風輕的澳門。

在澳門半島與氹仔尋覓美食的這幾天,走了不少的路,身體多少有些疲憊,所以必須做個水療舒緩下。永利皇宮擁有全澳門最大的水療中心,除了幹蒸溼蒸房、冷水熱水池,熱石椅外,還有20多個按摩房,今天我用的就是其中一個按摩套房。

進入房間時,按摩師已經貼心地準備了適合乾性和油性皮膚的兩個不同品牌潔面與乳液產品,還有適合男士使用的LED光面膜,一個半小時的紫水晶精油按摩,感覺身體與胃口又回魂了。

來澳門,海鮮火鍋是少不了的,所以便與定居澳門的老同學約了澳門半島裡的協成海鮮火鍋。招牌蝦滑、四寶丸、鮮鮑魚、鮮蚌肉、鳳城腊味煲仔飯、炸支竹,還有時蔬與日本產的南瓜,每一款食材都很鮮美。

海鮮與丸子入口鮮嫩彈牙,特別是五分鐘涮活鮑魚,腊味飯火候與調味剛剛好,鍋巴吃起來也很香,最後吃吸了海鮮湯底的蔬菜和南瓜,前者鮮甜,後者軟糯,吃起來很滿足又沒有負擔的一餐。

在糖水鋪中,你可以遇見城市中普通人生活的另一面,而為了找到友人推薦的勤記糖水,我在沙梨頭海邊街附近幾條小巷子來回走了二十多分鐘,因為之前未曾想過,它沒有固定店鋪,只是一個特定時間段才出街的移動推車甜品檔。

走了一身汗坐下來,選了招牌的腐竹白果薏米糖水和蓮子百合綠豆沙,入口濃而不膩,甜度適中,味道不錯。而在我喝糖水的過程中,不斷有本地人步行或開車來打包糖水,果然是一家受街坊歡迎的社區甜品鋪。

離開澳門前的最後一餐,當然是一頓地道的葡國菜,我選了一家當地友人推薦的親民風格餐廳-葡國美食天地,它位於氹仔生央街15號。

馬介休球、海鮮飯、炒蜆和雞蛋布丁,這些都是葡國菜裡的招牌菜式,餐廳的整體出品不錯,特別是炒蜆,個個飽滿多汁,雞蛋布丁糖蛋奶比例也剛剛好,如果你喜歡甜品,還可以試試木糠布丁,它也是源自葡萄牙,後來傳入澳門。

在我入住永利皇宮的那段時間,澳門永利酒店和永利皇宮正在舉辦《永利藝賞-人間樂園》展覽,它涵蓋了全球七位當代藝術家&建築師的作品,其展覽靈感源自荷蘭鬼才畫家西羅民慕斯·波西的作品《塵世樂園》。

於豐富多彩的美食和娛樂之外,還能感受高雅藝術的視覺盛宴,這座濠江邊的小城,又多了一樣吸引我再來的理由。

身在澳門的幾日裡,新與舊,日與夜,晴與雨,真與幻,俱在.

吃過了米其林與路邊攤,終於要和澳門說再見了,不過走之前,必須再來半打安德魯的招牌葡式蛋撻,它可是和木糠布丁齊名的澳門兩大甜品之一。

下一次澳門之行,融合了譚家菜、京魯菜和四川風味的京花軒,已經在我的必吃LIST裡了,想看看這家米其林二星餐廳,如何詮釋「長於乾貨發制、精於高湯老火烹飪海八珍」的譚家菜。

相關焦點

  • 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載譽呈獻第二屆米其林指南街頭美食節澳門2018
    9月29日至10月2日於澳門新濠影匯隆重舉行  一次過嘗盡亞洲各地的頂尖街頭美食 日期:9月29日至10月2日(星期六至星期二)開放時間:11am-4pm 及6-10pm傳媒預展:9 月29日11am – 1230pm地點: 新濠影匯澳門食街遊入場費:全免
  • 【澳門美食】到十月初五街吃米其林推薦的蟹黃撈面 牛記咖喱
    更誇張的是,這家「牛記咖哩」竟然還是米其林推薦的澳門小吃,什麼時候米其林變得如此平價?真是給他一個「讚」啦~著名的黃枝記粥麵館,就是在這裡起家,至今還留有一間小小的店鋪,但平實得就像巷口的麵攤一樣,很難想像它是如此地威震四海。比較起來,我要造訪的「牛記咖哩」,樣子還算是比較「稱頭」的,但也就是像一般的茶餐廳而己。
  • 澳門覓食記 | 早餐就這麼定了,米其林推薦蟹黃撈麵,再加碗水蟹粥!
    讓我特意跑去氹仔吃誠昌,我是拒絕的但是皇冠要11點才營業八九點的,太太要吃早餐,咋整呢最後...我們用了萬能的網絡找到了一家米其林推薦的小店! 點這個蟹黃撈麵,還有個小技巧!因為老饕和熟客都會這麼點,標準版的蟹黃撈麵就是上圖這個程度,不是說蟹黃不夠,若是能更滿足,難道不是更好嗎?這個蟹黃撈麵採用的是筋道竹升面,吃起來很爽口,也不會有濃烈的鹼水味。蟹黃超級真材實料,就是你自己吃蟹時一把掀開蟹殼吃到的那種蟹黃。
  • 2016香港澳門日本米其林指南出爐啦,35家路邊攤首次入選,好吃不貴哦!
    周末做啥,上海40萬最IN小夥伴の部落小怪最新大大大消息:近日,被譽為美食界聖經的《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香港 澳門最大亮點:23間位於香港及12間位於澳門的街頭小食店首次被收入指南,另外收錄78間米其林美食推介餐廳和77間星級餐廳。
  • 五個「吃友」澳門一日「尋食記」
    如果沒有「懂得」的人介紹,或者事前沒有做好攻略,一般遊客少有知道隆新街上這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店鋪,沒有絲毫裝飾,室內只有三兩張桌子,甚至有種土土路邊攤的感覺,與門口超長的隊伍似乎蠻不相稱。  大利來記豬扒包  下一站,向豬扒包進軍。豬扒包是澳門的另一塊美食招牌,從外表來看,應該和漢堡包是近親,但味道卻不同。其中最有名要屬大利來記豬扒包。  店裡的豬扒包是用老式柴爐烘製而成,每天下午三點準時出爐,出爐即賣。帶骨的豬扒是事先用特殊的香料醃製、松過骨之後才下油鍋炸。
  • 澳門理工學院走進濠江中學推廣憲法和基本法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了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樹立年輕人的法治觀念和守法意識,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舉行「憲法和基本法走進校園」活動,首場題為「基本法保障下的我們」講座於11月17日上午在濠江中學舉辦,共二百八十名高中學生參加,互動發言,氣氛熱烈。  濠江中學老師陳佩珊代表校方感謝澳門理工學院團隊到學校宣講「一國兩制」與基本法。
  • 澳門,不需要米其林?
    雖然面積只有32.9平方千米,但這裡是全世界米其林餐廳最密集的地方,擁有十多家米其林星級餐廳,以及家幾十家米其林推薦餐廳。從精緻的法餐到中式茶樓,再到街頭小吃,應有盡有。而且,這些美味背後都蘊藏著一段特殊的歷史與文化融合的故事……
  • B級美食也受「米其林」青睞 澳門街頭小吃推薦
    2016年版《米其林指南》首次收錄了香港和澳門的街頭小吃,從此以後也可以享受高性價比的米其林美食啦! 2016年版《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11月已經發布,港澳共有77間餐廳摘星,其中,一星餐廳有51間,二星餐廳有18間,三星餐廳有8間。而米其林輪胎人推薦美食則有100間。
  •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澳門濠江中學校長尤端陽 感動中國的,是那...
    「濠江上升起遊子的夢,凌亂中的骨氣、志氣,歸來後的元氣、銳氣,你們為它養成了浩然之氣。陽光下最有意義的工作,五星紅旗下不滅的薪火,飄揚吧,這面旗留下澳門最美的記憶。」
  • 姊妹學校情誼深,訪問交流共發展———奕聰中學教師代表赴澳門濠江...
    12月2日,泉州市奕聰中學校長黃向榮、美術教師黃盛源受邀赴澳門濠江中學參加為期三天的訪問交流,並參加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創校10周年慶祝系列活動。訪問期間,黃盛源老師帶去奕聰中學特色校本課程《藍白之間——魅力扎染》和一節錄像課《走進博物館》,讓濠江中學的學生們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印染工藝的魅力,並與濠江中學正校美術教師們開展了美術教育教學教研交流,雙方還就合作開發美術校本課程等事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珠海澳門今夜「琴澳之巔」燈光秀點亮濠江
    兩江三塔匯珠澳,萬花光影耀濠江。12月1日晚,由澳門旅遊局支持指導,澳門中華文化交流會、南光集團、華發集團、澳門多元文化藝術總會等澳門企業和機構聯合主辦,澳門藝風娛樂有限公司、菁娛文化(廣東橫琴)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魅力珠澳閃耀灣區『琴澳之巔』燈光秀」在十字門對開水域的濠江上震撼演繹。
  • 單雙號出攤、「綠卡」經營,進階版路邊攤來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日電(彭婧如)「你最懷念的路邊小攤是什麼?」這項網絡投票中,燒烤、煎餅、麻辣燙的得票數一騎絕塵,遠遠將瓜果蔬菜、手機貼膜等選項甩在了後面。如今,路邊小吃攤終於反轉為「懷念不如相見」了!路邊攤要回來了中央文明辦近日發文明確要求,今年不將佔道經營列為文明城市考核內容。消息一出,即上熱搜。
  • 米其林全程保駕護航 China GT東望洋首秀展現中國速度
    在凌銳(廣州)賽車運動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中國GT車手得到China GT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的推薦,於本年度首秀濠江,參與三大主題賽事之一的澳門GT杯之角逐,同時展開凌銳杯中國超級跑車澳門挑戰賽2020的較量。在官方指定輪胎供應商米其林的全程保駕護航下,China GT賽手在東望洋賽道上勇奪冠軍,展現了中國車手的實力與風採。
  • 澳門旅遊業開始復甦(濠江在線)
    澳門旅遊業開始復甦(濠江在線)  版式設計:蔡華偉  核心閱讀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澳門也不例外,入境澳門旅客大幅減少。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澳門的旅遊市場正在逐步恢復。  內地遊客登門  帶來復甦曙光  「當前澳門經濟可謂大病初癒。
  • 為何新加坡人寧願排隊吃「路邊攤」,也不在家做飯?看完羨慕不已
    可是在新加坡這個國家,當地人卻與我們有些不同,他們十分喜歡出去吃「路邊攤」,反觀不會在家裡吃飯。新加坡食品行業發達,當地人把廚具當擺設在我們眼中,「路邊攤」這種東西十分常見,不論是在大城市還是所謂的十八線城市,都會出現路邊攤,這些商家為了省去房租錢,也就會開個小車在街頭擺攤。
  • 米其林餐廳美食家的「賞星」之地
    為什麼這份指南能夠讓全世界的老饕為之趨之若鶩呢?它和同樣知名的輪胎品牌有什麼關係呢?而上榜的米其林餐廳又憑什麼吸引《米其林指南》的評級員和食客呢?  近年來,《米其林指南》在歐洲的影響力有下降的趨勢,於是它開始開拓海外市場。2007年,《米其林指南》宣布將推出英文和日文版的《米其林指南——東京篇》,日本成為世界第22個、亞洲第一個納入《米其林指南》的國家。2008年,米其林又發布了《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篇》,從而踏上中國的門檻,《港澳篇》成為進入大陸市場的敲門磚。
  • 中國食品工業的半壁江山路邊攤
    一份合格的食物不僅要享受星級餐廳的美味和華麗,而且要在難看的路邊攤位找到獨家美味。01街頭美食兩天前,我看了一篇新聞報導說深圳「最強臭豆腐攤」,為了避開城管,我們每天通過微信群通知顧客攤位位置。顧客提前排隊,經常等到深夜攤主才打開攤位,過了一會兒,臭豆腐搶購一空。
  • 折桂澳門東望洋賽道,米其林冠軍徵程再添新榮耀
    11月20-22日,第67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在澳門東望洋賽道成功舉辦,近百位中外車手上演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精彩角逐。米其林參與了澳門GT杯和澳門東望洋大賽兩個組別的比賽,並助力車隊車手包攬了澳門東望洋大賽前三名,斬獲澳門GT杯全場及GT3組雙料冠軍。
  • 澳門臺山的平民美味你食過未?
    路線:《花地瑪堂·緣聚濠江》隨著青洲木屋區清拆而結業嘅青洲劉記,一直喺我心入面有一個永不磨滅嘅思念,仲記得讀大學嗰陣,呢度系同學們走堂時藏身嘅醫肚聖地;可惜喺鐵皮屋下品嘗神級豬扒呢件浪漫事,已經系一種無法回顧嘅風味。雖然大排檔形式嘅劉記已成絕響,但位於臺山嘅美味園劉記就延續左呢份平民美味。
  • 終於可以去澳門旅遊了,千萬別小看當地人對「吃」的青睞
    千萬別小看澳門人對「吃」的青睞,上到米其林餐廳,下到遍布的街坊小攤,這兒的美食絕對能徵服一票老饕的胃。據我了解,新葡京坐擁3家米其林餐廳,其中包攬澳門僅有的2家三星(8餐廳和天巢法國餐廳)另外還有一星的大廚,對面舊葡京裡有家一星桃花源小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