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珍珠港79周年系列主題(2):「艦爆の神様」與偷襲珍珠港中

2021-01-08 網易

  曾用筆名:元首衛隊

  在歐生活8年,精通德語,愛好二戰史及現代戰爭史,從2000年起,曾在「戰爭的藝術」、「德國軍事中心」、sonicbbs等軍史網站和《突擊》、《戰爭史研究》等紙媒上發表多篇文章及翻譯多部德語電影電視劇中文字幕

  前言

  1941年12月8日(東半球時間),日本海軍偷襲了位於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基地,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美國也終於摒棄了觀望政策直接參戰。

  本號之前曾發表過《彩繪中的戰爭》系列中,有三篇以珍珠港事件中日本海軍主力參戰機種為主角的文章,值此事件79周年之際,再次刊發。

  市面上各大模型公司出品的林林總總的愛知D3A1九九式俯衝轟炸機中,總會看到一架綠色紅尾塗裝BI-231號機的身影:

  1995年富士美公司出品的1/48終戰50年系列

  

  2001年德國利華出品的1/48比例BI-231機

  

  1998年日本長谷川出品的1/48比例B-231機

  2005年長谷川出品的1/48限量版B-231機,機翼可以做成空母機庫收納版

  這架B-231號機即是復原了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時,日軍第二波攻擊隊急降下爆擊隊(即俯衝轟炸機)指揮官座機,乘員是日本海軍第一航空艦隊第二航空戰隊蒼龍號航空母艦飛行隊隊長,人稱&uot;艦爆之神&uot;(艦爆の神様)的江草隆繁少佐(駕駛員)和石井樹飛曹長(觀察員)。

  

  江草隆繁少佐駕駛的愛知D3A1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一一型

  當天出擊的日軍戰機塗裝特徵如下:

  一、機尾識別環

  第一航空戰隊的赤誠為一條紅環、加賀為兩條紅環

  第二航空戰隊的蒼龍為一條藍環、飛龍為兩條藍環

  第五航空戰隊的翔鶴為一條白環、瑞鶴為兩條白環

  二、尾翼戰術編號

  赤誠:AI

  加賀:AII

  蒼龍:BI

  飛龍:BII

  翔鶴:EI

  瑞鶴:EII

  數字100為零戰、數字200為九九艦爆、數字300為九七艦攻。

  機翼尾端的一條圓環為小隊長、兩條為分隊長、三條為飛行隊長。

  

  加賀艦256號機

  

  蒼龍艦263號機

  

  飛龍艦231號機

  

  翔鶴艦204號機

  

  瑞鶴艦206號機

  

  江草隆繁其人出身自舊戰國時代豪族之後,廣島縣人,1909年出生。從小對駕駛軍艦有著很高的興趣,1925年16歲那年夠格報考海軍兵學校和陸軍士官學校,江草原想去海軍,但在入校前的體檢中被誤診為結核病,沒能進入學。

  直到第二年才以海軍兵學校第58期入校,同期還有在偷襲珍珠港時任赤誠飛行隊隊長的村田重治、後任神風特攻作戰的第二〇一海軍航空隊飛行長的中島正、後任第25航空戰隊航空參謀的奧宮正武等人。

  1930年年畢業後以少尉候補生乘上裝甲巡洋艦出雲、八雲號開始航海實習。次年轉&uot;羽黑&uot;號重巡洋艦乘務。

  1933年第24期飛行科學生畢業。晉升為海軍中尉作為艦載攻擊機飛行員,次年開始在&uot;鳳翔&uot;號航空母艦上服役。

  俯衝轟炸技術正式採用後又轉為第一批爆擊科飛行員,1937年參與轟炸南京,後任龍驤飛行分隊長,在中國沿海進行封鎖戰。

  1939年10月,與後任&uot;櫻花&uot;自殺機的專門部隊第七二一海軍航空隊(神雷部隊)司令官的岡村基春海軍中佐的妹妹聖子結婚,媒人是後來的神風特攻隊創始人大西瀧治郎。

  1941年8月出任蒼龍號航空母艦艦爆隊長,為偷襲珍珠港而加緊特訓。而期間江草的酒量之大,被其戰友們笑評為&uot;機動部隊第一、聯合艦隊第一&uot;。

  

  在12月7日空襲珍珠港時江草隆繁擔任第二波攻擊隊急降下爆擊隊領隊。當天他帶領78架九九艦爆出現在第一波攻擊隊機影消失後不久的珍珠港上空。

  此時天空已經被反應過來的美軍高炮的彈幕籠罩著,深綠色的江草機從4000米的高度,率先衝過彈幕,在大編隊的狀態下在海灣上空大轉彎一圈。這是為了確認第一波攻擊隊的戰果和看清第二波攻擊目標。

  但被黑煙籠罩的灣內無法看清目標,敵人的對空炮火和迎擊的戰鬥機也越來越多,於是江草下達了&uot;トツレ&uot;命令(突擊隊形),艦爆機撲向了在第一波空襲中僅受輕傷的&uot;賓夕法尼亞&uot;號戰艦(BB-38)和試圖逃出港外的&uot;內華達&uot;號戰艦(BB-36)。

  江草隊進行了1個多小時的攻擊,但裝載在指揮機上的是用於轟炸航空母艦的250公斤炸彈(眾所周知美軍航母當天不在港內),對戰列艦攻擊威力有限,而據稱江草本人在9:02分向&uot;紐奧良&uot;號重巡洋艦投彈,但沒有命中。

  

  

  珍珠港空襲後的&uot;賓夕法尼亞&uot;號

  

  空襲當天的&uot;內華達&uot;號

  

  空襲過後的&uot;內華達&uot;號

  很快他的揚名時刻到來:1942年3月,4月5日,南雲機動部隊進行印度洋作戰時,江草隆繁又帶領蒼龍號,赤城號,飛龍號航母的53架九九艦爆在錫蘭島海域攻擊英國皇家海軍&uot;多塞特郡&uot;號(HMS Dorsetshire)和&uot;康沃爾&uot;號(HMS Cornwall)重巡洋艦。

  17分鐘投彈52發,命中46發,命中率達到驚人的88%。而4月9日又以82%的命中率擊沉了英國的輕型航母&uot;競技神&uot;號(HMS Hermes)。

  

  被攻擊中的&uot;多塞特郡&uot;號和&uot;康沃爾&uot;號重巡洋艦

  

  被擊沉的&uot;競技神&uot;號航母,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被日本海軍擊沉的英國航空母艦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時,江草隊原本被命令待命,接到日軍對中途島基地攻擊不足的報告後,裝上了對地炸彈,準備進行第二次攻擊。

  但此時偵察機接到了發現敵艦隊的報告。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官山口多聞少將認為江草隊應該立即起飛,而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南雲忠一中將則要求要換裝魚雷,優先對艦攻擊。

  但是偵察機嚴重錯誤地判斷了敵方航母的位置,最終讓美軍的俯衝轟炸機先發制人。日軍遭受重創。蒼龍被擊沉,江草本人負傷,江草艦爆隊在這次海戰中也最終沒有出擊。

  對此美國海軍歷史中心所長羅納德·斯佩克特博士認為:如果江草艦爆隊36架俯衝轟炸機出擊,將會給美軍航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uot;。

  戰後江草調任橫須賀航空隊教官,後任五二一航空隊飛行隊長,擔任新式陸基雙發轟炸機&uot;銀河&uot;的試飛員。

  1944年6月15日菲律賓海海戰期間,江草率領8架&uot;銀河&uot;從雅蒲島起飛,襲擊位於塞班島西面海域的美軍航母群。

  在面對握有制空權,配備高性能雷達和近爆引信的美國艦隊面前,昔日的&uot;艦爆之神&uot;毫無近身的機會,包括江草本人在內的8架飛機全部被擊落。

  

  橙色的&uot;野貓&uot;

  與普通九九艦爆的制式飴色塗裝不同,偷襲珍珠港期間,有部份指揮機均採用了相對花哨的塗裝,目的是令己方部隊在空中集結時易於辨識自己,因為俯衝轟炸機經常都會在攻擊之後飛的很分散,不容易重新集合。

  除了江草機採用了與九七艦攻同款的濃綠黑色塗裝。第一波攻擊隊急降下爆擊隊領隊機--第五航空戰隊翔鶴航空隊高橋赫一少佐座機的橙色塗裝也非常獨特。

  

  高橋赫一少佐駕駛的EI-238號機,觀察員小泉精三中尉,機身橘色塗裝,綽號&uot;野貓&uot;(どら貓)

  

  他在偷襲珍珠港當天看錯了淵田美津雄發射的信號彈,結果率領九九艦爆先於九七艦攻發動空襲,提前驚動了美軍(關於這段故事,請看本號今日更新的第一篇:太平洋戰爭「吹號人」)。

  

  

  

  Hobbymaster曾出品了1/72的高橋座機全金屬模型

  

  1942年5月8日的珊瑚海海戰中,高橋率領33架九九艦爆、18架九七艦攻和18架零戰在不被發現的情接近了美軍軍航母(美軍艦載戰鬥機由於艦上雷達性能太差而沒有發現他們)。

  高橋策劃並實施了一次精心協調的攻擊,19架艦爆和14架艦攻攻擊了最近的&uot;列剋星敦&uot;號航母,14架艦爆和4架艦攻攻擊了遠一點的&uot;約克城&uot;號航母。&uot;列剋星敦&uot;號被兩枚炸彈和兩枚魚雷擊中,而&uot;約克城&uot;號被一枚炸彈擊中。

  高橋在上空停留了一段時間,估計了美軍航母受到的損傷後,通過無線電發回給了日本航母。在單獨返航時被一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和威廉·李奧納多中尉(Wilhelm Leonardo)的F4F戰鬥機聯手擊落殞命。

  偷襲珍珠港時損失的九九艦爆

  珍珠港攻擊中,第一波攻擊隊急降下爆擊隊由翔鶴航空隊高橋赫一少佐領軍,包括翔鶴26架(高橋赫一少佐)、瑞鶴25架(坂本明大尉)。

  第二波攻擊隊急降下爆擊隊由蒼龍航空隊江草隆繁少佐領軍,包括蒼龍18架(江草隆繁少佐)、飛龍18架(小林道雄大尉)、赤城18架(千早猛彥大尉)、加賀26架(牧野三郎大尉)。

  

  

  

  1941年4月,一架剛起飛的九九艦爆拍下的赤誠號航空母艦

  其中赤城航空隊攻擊隊長千早猛彥大尉搭乘由古田清人一飛曹駕駛AI-251號機參戰。

  

  

  千早猛彥

  後藤元二飛曹/宇津木道司二飛曹駕駛的AI-211號機爆遭美國陸軍航空隊第15驅逐機大隊第47驅逐機中隊喬治·威爾奇少尉(George Welch)與肯尼斯·馬拉爾·泰勒少尉(Kenneth Marlar Taylor)兩架寇蒂斯P-40B戰鬥機攔截。

  AI-211雖在威爾奇少尉攻擊時以後座機槍擊傷其座機,但隨即為泰勒少尉擊落,墜入海岸線以南,巴伯角以東的大海中。

  

  畫作中泰勒少尉擊落後藤元二飛曹的AI-211號機場景(日機垂尾上的戰術編號214是錯誤的,應為211)

  

  肯尼斯·馬拉爾·泰勒少尉和喬治·威爾奇少尉

  由於二人在12月7日的英勇表現,美國戰爭部於12月13日的第19號公報中將威爾奇和泰勒稱為&uot;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頭兩位美國英雄&uot;(the first two American heroes of World War II),並於1942年1月8日授予他們傑出服役十字勳章( Distinguished Service Cross)。

  這是美國陸軍中僅次於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的第二高榮譽。

  

  一架美國陸軍第38偵察機中隊的B-17E在從加利福尼亞飛到瓦胡島時,正好拍到了兩架日軍的九九艦爆。

  

  

  

  一架九九艦爆在攻擊期間的特寫鏡頭,在港口上空拍攝。

  珍珠港攻擊中損失最高者為加賀飛行隊,共計損失6架九九式艦爆、5架九七式艦攻與4架零戰,31名機組人員失蹤或陣亡;而其它五艘航空母艦飛行隊總計只損失14架戰機與23名空勤人員。

  

  投彈中的加賀飛行隊九九艦爆

  其中第二波攻擊隊加賀攻擊隊隊長牧野三郎大尉/鋤田末男飛曹長操縱的AII-250號九九艦爆也遭威爾奇少尉的P-40B擊落,雙雙陣亡。

  

  牧野三郎大尉的AII-250號機正在起飛

  

  Suadron Signal公司出版的In Action系列第205期P-40封面即以威爾奇少尉擊落牧野三郎大尉機為主題

  

  

  牧野三郎大尉的AII-250號機殘骸

  坂口登三飛曹/朝日長章三飛曹駕駛的AII-251號九九式艦爆則在攻擊&uot;內華達&uot;號戰列艦(BB-36)時遭防空炮火擊傷,低空墜海後兩名乘員一自沉一試圖抵抗而在海面遭射殺。

  

  

  美軍拖船&uot;瑪麗·安&uot;號將AII-251號機從墜毀地點撈起,帶到福特島進行調查。

  

  

  

  

  

  

  AII-250號機被送到福特島上的機庫中進行調查研究。然後送到了費城的海軍飛機廠,接著又運到了布法羅的寇蒂斯飛機製造廠,最後又拖到國內的各大城市進行展覽。

  

  

  這是在福特島東南處拍下的一架燃著熊熊烈火的九九艦爆

  九九艦爆小傳

  九九式艦爆源自1936年(昭和十一年)日本海軍的十一試艦上爆擊機開發案,由中島、愛知與三菱共同競標,但稍後三菱因研發資源不足為由退出。

  中島的D3N1十一試艦爆仿自日本海軍購置一架用以評估的美國道格拉斯DB-19,日本海軍機型編號DXD1(即諾斯洛普BT-1,當時諾斯洛普為道格拉斯的子公司)。

  試作一號機於1938年3月完成,落後於愛知試作機且超過計劃交期,加上性能較差,因此在1939年12月決定不予採用。

  但中島持續以此機及二號試作機作為飛行測試平臺,且其中一架直到終戰都仍存在。

  

  愛知的D3A1十一試艦爆氣動外形與制動面配置設計則仿自1935年間日本海軍購置一架用以評估的德國亨克爾He 70,日本海軍機型編號LXHe。

  

  愛知試作機外觀上與中島開發者類似,發動機亦使用與中島試作機相同的709匹馬力等級中島光一型改,但因起落架收放結構技術尚未成熟而改為固定式。

  試作一號機於1937年12月底完成,翌年1月6日首飛。由於俯衝性能不佳,因此在試作二號機換裝839匹馬力等級三菱金星三型發動機並進行氣動外形修正。

  

  六架增加試作機在1939年間亦配發第十二及第十四海軍航空隊於侵華戰場進行實戰測試。

  

  1939年(皇紀二五九九年)12月16日D3A1獲日本海軍制式採用,稱為九九式艦上爆擊機,簡稱九九艦爆,發動機亦換裝1080匹馬力等級三菱金星四三/四四型。

  

  由於1942年夏季後日本海軍才改用機體與發動機型號各一碼流水號前後連稱的新制,所以D3A1所謂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一一型的稱謂,應是之後用以區分1943年1月制式採用的D3A2九九式艦上爆擊機二二型而來。

  九九式艦爆二二型除換裝1300匹馬力等級三菱金星五四型發動機外,亦對氣動外形再次修正以提高極速與升限。

  

  

  

  九九艦爆與零式艦載戰鬥機、九七式艦載攻擊機一起,支撐著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海軍的快速進攻,在偷襲珍珠港和錫蘭灣海戰中表現出很高的俯衝轟炸命中率。

  據日方統計,在珍珠港空襲中,有78架九九艦爆參加了對艦攻擊,投彈78發,命中率47.7%。根據美方的判定,250公斤炸彈的命中情況為:&uot;內華達&uot;號戰列艦6枚以上;&uot;馬裡蘭&uot;和&uot;賓夕法尼亞&uot;號各1枚;&uot;海倫娜&uot;和&uot;羅利&uot;號輕巡洋艦各1枚;&uot;卡辛&uot;、&uot;臺維斯&uot;和&uot;肖&uot;號驅逐艦各1枚。

  

  接著,九九艦爆投入到南方作戰中。1941年1月下旬,航母機動部隊攻擊了拉巴爾、卡維恩、萊城、薩拉毛亞、馬當、安汶等地。2月19日,九九艦爆空襲達爾文港,對機場設施和駐泊艦船造成重大打擊。

  在達爾文港,46艘駐泊船隻中被擊沉了21艘,在灣外被擊沉了2艘,美軍水上飛機母艦&uot;威廉·B·普雷斯頓&uot;號和9艘大型貨船被擊沉,共計4萬3429噸沉到了海裡。在錫蘭灣海戰中也顯示出很高的轟炸命中率(詳見前文高橋赫一簡介部份)。

  在珊瑚海海戰中參戰的是翔鶴和瑞鶴的艦爆隊:1942年5月7日,擊沉&uot;西姆斯&uot;號驅逐艦並擊毀一艘油輪。

  第二天8日美日艦隊進行了決戰,33架九九艦爆參加了攻擊,有兩枚250公斤炸彈擊中了&uot;列剋星敦&uot;號航空母艦,一枚命中了&uot;約克城&uot;號航母。

  &uot;列剋星敦&uot;在這次攻擊中被重創起火,後被美軍驅逐艦擊沉。而九九艦爆隊損失九架。

  在中途島海戰中,當赤城、加賀、蒼龍號被相繼擊沉的情況下,飛龍號進行了兩次反擊,重創了美軍&uot;約克城&uot;。

  其中參加第一次攻擊的18架九九艦爆中,只有三架投下了250公斤炸彈,卻損失了13架。

  

  中途島海戰中,被九九艦爆攻擊中的&uot;約克城&uot;號航母

  1942年8月24日的第二次所羅門海戰中,翔鶴和瑞鶴的艦爆隊攻擊了&uot;企業&uot;號航母,27架九九艦爆出擊進行了俯衝轟炸。

  &uot;企業&uot;號被命中3枚炸彈,退出戰鬥,但是艦爆隊被擊落了23架。

  

  1942年8月第二次所羅門海戰期間,攻擊完&uot;企業&uot;號航母的九九艦爆正在返回母艦&uot;翔鶴&uot;號

  在南太平洋海戰中,1942年10月26日,瑞鶴艦爆隊的出動了21架九九式,讓&uot;大黃蜂&uot;號航母命中5枚炸彈。

  翔鶴艦爆隊的19架九九式攻擊&uot;企業&uot;號,命中3枚。

  17架隼鷹艦爆隊的九九式攻擊了&uot;聖胡安&uot;號輕巡洋艦和&uot;南達科他&uot;號戰列艦,僅命中一枚。

  另外4架攻擊了漂遊狀態的&uot;大黃蜂&uot;號,命中了1枚。被放棄的&uot;大黃蜂&uot;號隨後被日軍&uot;秋雲&uot;和&uot;捲雲&uot;號驅逐艦擊沉。

  而作為戰果的代價,艦爆隊損失了40架。

  隨後艦爆隊逐漸轉入陸上基地進行戰鬥。在&uot;い&uot;號作戰中,日軍在拉包爾投入了460架作戰飛機,計劃打一場航空殲滅戰。

  其中九九艦爆共有78架,參加了瓜達爾卡納爾島、奧羅灣和米爾恩灣的攻擊。雖然擊沉了一些運輸船,但自身卻損失了21架。

  九九艦爆在航母上的作戰部署以馬裡亞納海戰為終結:1944年6月19日和20日爆發的海戰中,九九艦爆被部署在大鳳、翔鶴、瑞鶴、隼鷹、飛鷹、瑞鳳號航母上,總共38架。

  其中第六五二海軍航空隊應該配備36架彗星艦爆,卻實際只配備了9架,只好用九九艦爆臨時補充。

  

  在19日的第二次攻擊中,六五二空(隼鷹、飛鷹)出動了27架九九艦爆、20架零戰、3架天山艦攻,但未能發現敵人。

  在關島上空遭到美國海軍30架F6F&uot;地獄貓&uot;戰鬥機的襲擊,9架九九艦爆,14架零戰,3架天山被擊落。

  

  1943年在拉包爾的九九艦爆

  在後來的菲律賓島決戰,衝繩決戰中,九九式只能作為自殺特攻機使用。在菲律賓之戰中,基地航空隊(七〇一航空隊)對美軍艦船和飛機場進行轟炸。

  其中有20架九九艦攻成為特攻機出擊,在幾天的攻擊裡,美軍一艘商船和&uot;丹佛&uot;號輕巡洋艦受損,&uot;艾伯納·裡德&uot;號驅逐艦被擊沉。

  衝繩決戰時,已經過時的九九艦爆可用的戰術選擇很少,主要用於特攻,共有103架出擊,大部分由艦爆和艦攻的練習隊編成。

  其中可以確認是九九艦爆特攻戰果的有驅逐艦&uot;特維格斯&uot;號(受損)、&uot;利德&uot;號(沉沒)、&uot;亞倫·沃德&uot;號(重創)。

  

  到日本戰敗時,上千架產量的九九艦爆只殘存135架。

相關焦點

  • 偷襲珍珠港79周年系列主題(2):」艦爆の神様「與偷襲珍珠港中的...
    本號之前曾發表過《彩繪中的戰爭》系列中,有三篇以珍珠港事件中日本海軍主力參戰機種為主角的文章,值此事件79周年之際,再次刊發。  市面上各大模型公司出品的林林總總的愛知D3A1九九式俯衝轟炸機中,總會看到一架綠色紅尾塗裝BI-231號機的身影:
  • 偷襲珍珠港解讀
    研究此次事件的成敗得失,有利於我們了解二戰歷史和今天美日關係之緣,對未來戰爭的偷襲戰也有一定借鑑或啟迪作用。偷襲珍珠港(英文: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真珠灣攻撃)是指由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成功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日兩國開始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血腥拼殺。那麼這次珍珠港偷襲事件中,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呢?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上午,日軍突然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全軍覆沒。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目的又是什麼呢?於是,日本最終決定孤注一擲向美國發起挑戰,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位於西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是日本南進擴大戰爭的主要障礙,日本妄圖通過摧毀美國海軍主力,從東南亞獲取戰略資源。日軍為了襲擊珍珠港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進行了周密準備。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的實力對比如何?
    偷襲珍珠港偷襲珍珠港就是日本舉國上下的豪賭,拿日本未來的國運在賭。我們來看一下偷襲珍珠港時美日兩國的實力對比,大家就明白日本這場豪賭有多麼瘋狂,完全是自殺式偷襲啊。7艘航母、2艘戰列艦、6艘巡洋艦、63艘驅逐艦、167艘潛艇和415萬噸商船,連補充日本海軍的戰損都不夠。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宣告大艦巨炮終結的一戰
    78年前的這天,日本帝國海軍的6艘大型航空母艦在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和3艘大型潛艇的護衛下,悄悄抵達距離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夏威夷不遠的海域。當地時間早上7時,183架日本飛機突然飛臨珍珠港,並對港內的美國海軍艦隊發動了突然襲擊。猝不及防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滅,而日本海軍則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大大的奇蹟,這就是著名的「偷襲珍珠港」。
  • 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之後 為何不佔領珍珠港?真相是什麼?
    日本佔領一個珍珠港沒有必要。他是太平洋上一個小島。不可否認珍珠港是一個優良的海港,但是戰略價值對於二戰來說不高;珍珠港離日本本土太遠。那麼長的補給線處處都可以阻擊補給船。
  • 珍珠港事件的背後:是誰把日本的「宣戰」變成了「偷襲」?
    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的珍珠港海軍軍事基地,美國太平洋艦隊受到重創,太平洋戰役隨之正式爆發。珍珠港事件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轉折性戰役,一直被後人所銘記。美國一度將12月7日定為國恥日,以紀念珍珠港事件對美國造成的巨大影響。對於這次著名的偷襲事件,時至今日依然眾說紛紜。
  • 偷襲珍珠港:圖5是日軍瑞鶴號航母,圖6美軍2艘戰列艦一起沉沒
    歷史老照片: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軍在美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對美軍珍珠港軍事基地進行偷襲。美國從此進入二戰。圖為被日軍轟炸的美國平民區,房屋倒塌。歷史老照片: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航空母艦甲板上的戰鬥機即將起飛,前往珍珠港。
  • 偷襲珍珠港事件震驚世界,卻也讓日本喚醒了美國這個沉睡的巨人
    這導致日本高層只能孤注一擲,試圖通過偷襲美國珍珠港大大削弱美國的海軍力量,使其東南亞的力量大打折扣,這樣日本就能順利的獲取當地的資源,並且可以藉助這次偷襲的勝利,使得美國至少一年之內在戰備上弱於日本,日本就可以藉此機會逼迫美國出口石油。
  • 在美國的重壓之下,日軍只好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加利福尼亞號有兩處中雷,艦上的油庫也中彈了。為了防止彈藥庫爆炸,艦長下令打開注水閥向彈藥庫注水,該艦慢慢的沉入了水下。隨後,一艘名為亞利桑那號的巨型戰列艦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爆炸。它的後艙彈藥庫中儲有大約1600磅黑色炸藥,被穿甲彈擊中後發生爆炸,並引發了前艙的幾百噸無煙火藥。
  • 密電,提前上報日軍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上午8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機動隊偷襲珍珠港成功後,擔任這次偷襲的空中指揮官淵田大佐下令,向偷襲珍珠港的艦隊司令官南雲發電報: 「TOH!HUH!HUHru!(虎! 虎!虎!)」並向東京轉發。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前5天,在重慶歌樂山的叢林裡,國民政府軍政部軍技室的密碼破譯專家池步洲,就已經破譯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密電!
  • 參與偷襲珍珠港的蒼龍航空母艦
    儘管事先已經說明珍珠港福特島北岸停靠的那些輔助艦船雖然看上去很大,但並非有價值目標,蒼龍雷擊隊仍然攻擊了位於該處的猶他號靶艦,使其沉沒,隨後攻擊了「戰列艦大街」中的加利福尼亞號與內華達號戰艦。蒼龍水平轟炸隊則以一枚800 千克炸彈命中亞利桑那號戰艦,貫穿甲板引爆了火藥庫。
  •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大勝還是大敗?明知實力懸殊為什麼日本還要去招惹...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這個時候如果日本招惹美國的話,會導致其在太平洋戰場與遠東地區腹背受敵,這對日本是明顯不利的,那日本當時為什麼要去偷襲珍珠港呢?
  • 山本反對與美國開戰,為什麼仍準備偷襲珍珠港?通過實戰獲得認可
    日軍偷襲珍珠港,在整個二戰中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不僅導致幕後的美國參戰,太平洋戰爭爆發,而且拉開了日本「南下」作戰的序幕,更是顛覆了海軍傳統的巨艦大炮理論,以小的代價換取巨大勝利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坑嗎?
    中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說的一句話。或許歷史上的山本並沒有說過這句話,但他確實有這種感覺,其後戰爭態勢的發展也如他所料,美國在此後不久後參戰,珍珠港事件成為二戰重大轉折點。負責制定偷襲珍珠港計劃的正是山本五十六。在前一年日軍進行的一次軍事演習中,山本看到日本航空兵的表現後對他的參謀長說:「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是可行的。」此後不久,山本開始著手計劃珍珠港之戰。山本遇到了許多阻力,日本海軍內部有人認為,偷襲珍珠港將迫使美國參戰,而且一支龐大的艦隊橫渡3500海裡不被發現,這是很難想像的。
  • 日本和美國在國力差距很大,為何山本五十六還敢發動珍珠港偷襲?
    山本五十六在接到了上級要對美國開戰的命令後,制定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方案,可以說這個作戰方案是最符合當時日本與美國的實際情況的。在具體的戰術上,山本五十六採用了以航母為上的艦載機為主力的攻擊手段,可以說偷襲珍珠港是人類史上第一次以航母為主力進行的海戰,山本的戰術思想在當時來說是非常先進的,他在戰前就認識到了航母將成為二戰中海戰的絕對主力,這一預想在後來的太平洋戰爭中也得到了證實。
  •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 珍貴老照片記錄整個過程
    時間進入1940年代,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失敗,進入持久戰,而日本又展開了在東南亞的行動,讓戰爭陷入了僵局,於是在1941年,日本軍方提出大膽的偷襲美國計劃,希望通過對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的野蠻突襲來打擊美國的士氣
  • 日本人你偷襲珍珠港反惹一身騷,是愚蠢嗎?
    當然不是,偷襲珍珠港是日本的一場豪賭,亦是一場必打之仗。 1、和美國必有一戰,晚打不如早打 美國的計劃是什麼?肯定是和一戰一樣的策略。先讓英德蘇日中這幾個主要交戰國使勁打,都打到奄奄一息,最後出來收場。
  • 兵不厭詐,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錯在何處?
    日本突襲(偷襲)美國珍珠港,無疑是抱著打贏美國的想法而發動的。日本既然與美國的戰爭已經無法避免,至少應該要明白什麼是「打蛇就要打七寸」這個簡單的道理。否則需要針對的戰場首先發生選擇錯誤,就可能要導致槍一響戰爭就已經滿盤皆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