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進入瘋人院,你該如何證明你不是瘋子?這個問題很難,因為在精神病院,不管是正常還是不正常,看守的人都會把你做的一切當做是精神病患者看待。這個令人絕望的地方,醫生可以肆意決定病人的生死,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曾經說,當你把所有決定權交給人們,那你離死也不遠了。確實如此,瘋人院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手裡有著絕對權力的人們,心中的惡被無限放大。
電影十日瘋人院講述的就是這樣的一件事,這件事始於一個叫娜麗·布萊的記者。她1864年5月5日出生,娜麗·布萊其實是她的筆名。她作為早期的調查記者,開創了隱秘採訪的先河。早先的時候,她曾經被匹茲堡電訊報要求寫一份對編輯的兇狠駁斥,娜麗·布萊交上報告的時候並沒有抱希望,但她被錄取了。
於是,她進入報社,成為了一名記者。那位錄取她的編輯從當時的流行歌曲中,找了一個主要角色名娜麗·布萊作為她的筆名。不過她也只是在這裡工作了一段時間,沒多久,她離開匹茲堡電訊報。娜麗·布萊在一段時間的輾轉後,去了紐約,這次她受聘一個比較著名的報紙《紐約世界報》。在這裡,她將給世界留下一個難以忘懷的採訪,或者說是故事。
《紐約世界報》給她的第一個工作是去布萊克韋島上女精神病院上採訪,這個任務很艱巨,精神病院哪裡好採訪呢。不過娜麗·布萊也很興奮,如果這圓滿完成,她的夢想將會實現。而她在思考了幾天後,想到了一個採訪的最佳方案,那就是自己裝作精神病患者潛伏在其中。這是很危險的,一個搞不好,她將永遠被困在精神病院。
為了能安全出來,她找到了一位律師,跟對方協議好,十天之後來精神病院接自己。娜麗·布萊就在準備中踏上了去精神病院的路,她裝作精神失常的樣子,把她的幾個合租者都嚇壞了。醫生到來都認為她是患上了精神病,甚至有醫生說她沒救了。於是,她一個偽裝的人就這樣進入了精神病院。在醫院的第一晚,娜麗·布萊開始期待接下來十天的生活,她的周圍都是此起彼伏的嚎叫。
而到了第二天,她才發現這裡的嚴重性。她身上穿的病號服不知多久沒洗,環境差得讓人絕望。治療更是不可能的事,這裡就是人間的地獄,病患沒有自由。他們面對的只有繁重的工作,被強迫性的做醫院的衛生,替醫生護士服務。甚至連食物都是腐臭的,不做便會挨打,生命的氣息對於他們來說是薄弱的。
在這裡的時間,是真正的度日如年,這一切只是因為沒有人在意他們的死活。所以有時候,病人的死亡並不是意外,而是人為造成的。最令人瘋狂的是,這裡面竟然還有正常人。她們僅僅是因為異國女子,語言不通便被送來,這已經足夠讓人難以想像。第二天,娜麗·布萊就沒有再裝,可醫生依然認為她是精神病。甚至為了讓她承認,使用了一些手段。
娜麗·布萊是一個很勇敢的人,她堅持了下來,挖掘出很多的內幕。還好,十天後,律師如約來接她。很快,她就把自己的所有事跡都整理了起來,並進行了發表,這樣秘密採訪完成的方式變成了她的標誌。正是她的堅持,讓罪惡最終被暴露在陽光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