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記者偽裝成病人入精神病院,遭受10天折磨後,獲救後如何了

2020-12-16 玉鏘侃史

前言

真相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傳。——羅伯特卡帕

眾所知周,記者是一個十分艱辛的職業,為了拿到第一手的消息,他們常常需要深入現場了解詳情。各個行業的記者會面臨不同程度的危險和需要掌握複雜繁瑣的背景資料,所以他們的專業程度都毋庸置疑。記者是一個高危職業,比如戰地記者,為了跟蹤採訪報導,他們深入虎穴,冒著生命危險向人們傳達著訊息,揭開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些人是值得敬佩的。

有名女性記者來自美國,名叫娜麗·布萊,為了真實報導精神病人的生活環境和內心活動,她假裝瘋了入院,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為工作獻身的記者。原本的她並非來自美國,在家鄉從事記者事業的她受到了當地人一直以來的偏見,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所以她欣然前往了紐約發展。成功受僱於《紐約世界報》的她因為工作業務的突出加上她的敬業與努力,很快她便成為了世界知名的記者。

她的伯樂告訴她只有帶有人情味和煽情的報導才能打動人心,然後才能成為一名好記者。秉承著這種信念的她在工作上一絲不苟,常常為了報導獨身完成任務,此時的她已經在業內大放異彩了。而真正讓她捍衛自己記者身份的則是曾經裝瘋進精神病院了解實情,揭示了精神病院的黑幕。

當時她進入了紐約一所臭名昭著的精神病院。這家醫院常常被曝虐待病人,打著救死扶傷的名號,實則是為了斂財,但外界苦於沒有實證,所以這家精神病院也一直沒有受到審查。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統一了口徑,向外界傳遞著他們是在精心照料病人的訊息,他們的公關做得很好,表面說著為了保護病人的隱私不允許記者報導,實則是為了保護他們不堪的行徑。所以記者們很難進入其中,自然也拿不到黑料了。而娜麗·布萊為了揭開他們的醜行,於是便想到了扮成病人進入其中。

為了成功引起人注意,她特地學習了精神病人的精神狀況和日常生活習慣,當她覺得進入到角色的時候,便故意對別人進行「騷擾」,果不其然,優秀的演技讓人舉報了她並成功把她送入到了那家精神病院。只不過,一切都沒有她想像的那麼輕鬆,這裡的黑暗程度是她無法想像和預測的,而她自進入之時便遭到了非人的虐待,僅僅10天而已,當她獲救的時候,她的心境已經明顯不同了。

醫院的精神病人沒有尊嚴,被醫生和護士打,被無情玩弄,有的甚至被活活掐死,不管病人怎麼求饒,他們都置之不理。這裡形如監獄,病人就是被隨意抽打的囚人,沒有自由可言。醫生們也不管是不是真的精神病,凡是進入這家醫院的人便會遭到非人的對待。在10天內可以把一個正常樂觀的人逼得沒有了笑容,沒有了神採。

結語

也許只有親身體會過才明白什麼是絕望。于娜麗·布萊而言,10天的經歷讓她經歷了天堂和地獄的差別。解救後,她的曝光讓有關部門介入了,這家醫院也最終被取締,許多病人由此被解救成功。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精神病院體驗:女記者裝瘋混入!親歷10天折磨,獲救後臉上已沒了笑容
    精神病人,就是這樣的一個特殊群體。後來,一個叫娜麗·布萊的記者,她親身體驗了精神病院的生活,只為呼籲大眾對這些群體的關注。只是她沒想到,付出的代價竟如此之大。一個理想主義者記者這個職業從來不輕鬆,她們時刻備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和挑戰。為了揭露社會沉痾,將赤裸的事實公之於眾。娜麗·布萊,就是一位這樣的女記者,而女性身份則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
  • 女記者混入精神病院:親歷10天非人折磨,被醫生診斷後「沒救了」
    如果有一天被關進精神病院,要如何證明自己根本沒病?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也許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事實上這卻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承認自己有病,那精神病院的大門永遠敞開,如果認為自己沒病,就會被認為已經病得無可救藥。
  • 國外一女子曾裝病混入精神病院:遭受10天折磨,被救時已失去笑容
    娜麗·布萊在約瑟夫·普利茲鼓勵下,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獨自完成環繞全球一周旅行任務的女記者,並且在一戰期間還不顧危險奔赴了歐洲東線做戰況的報導。真正讓娜麗·布萊聲名鵲起的事件不是在世界大戰中報導戰況,而是她揭露了當時紐約一家精神病院,並且解救了在精神病院中被折磨的人的事件。
  • 女記者混進精神病院,經歷10天痛苦折磨,逃出後寫報導救了所有人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當中,精神病院同樣是神秘、古怪,甚至是恐怖的代名詞,曾經一部《逃離瘋人院》,相信也是不少讀者心中的陰影,然而在一百年前,有一名勇敢的女記者,卻邁出了果斷的一步,她裝瘋進精神病院,經歷10天痛苦折磨,逃出後寫報導救了所有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女記者裝瘋混入精神病院,體驗10天「折磨」後,被救時已笑不出來
    導語:如今很多人感到生活壓力大的時候,甚至會羨慕精神病院裡的病人,因為他們每天嘻嘻哈哈,不用為生計發愁,更不會有工作和學習的壓力。但是實際上作為一個精神病患者,比我們想像的要艱難得多。一位女記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她裝瘋地混進精神病院,親身經歷了10天的折磨,當她被拯救的時候,整個人都變了,早已失去了笑容。一八八七年,女記者 Naribley進入由 JosephPlitzer創辦的《紐約世界報》工作,當時她被安排去調查羅斯福島精神病院的真相。
  • 精神病院有多恐怖?女記者假裝得病混入,過了10天後差點真瘋了
    在古代的時候,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人們始終認為患有精神病的人是被惡魔或鬼神上了身導致的,所以他們會用各種驅邪的方式來對待精神病人,甚至有些地區殘忍地將精神病人處死,認為這樣才能徹底驅逐病魔。可以說古代人一旦患上了精神病,幾乎就等於被判處了死刑,等待他們的將是無盡的折磨。
  • 女記者混入精神病院,受盡非人折磨,10天後險些把自己變成精神病
    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籍中,講述了一個採訪者採訪了許多精神病患者的故事,其中的內容涉及到了 生理學、心理學、佛教等,並且在書籍後面的內容講到了這位採訪者似乎也患有精神疾病;然而在歷史上,曾有一位女記者混入精神病院暗訪,體驗10天非人折磨,自己險些變成精神病。
  • 女記者裝瘋進入精神病院,親身體驗非人折磨,10天後險些變精神病
    其實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精神病人的真實狀況,與其說是害怕他們,不如說是怕他們對自己造成傷害。那麼,真正的精神病院是什麼樣子的呢?以前並沒有人想過探索,精神病人的生活都是醫生與護士在全盤負責。但自從娜麗·布萊出現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布萊並非世界上第一個女記者,但她卻是第一個因為記者身份而在新聞界揚名的女人,她做了普通人不敢想像的事:裝瘋進入精神病院暗訪。
  • 美國女記者潛入精神病院,結果飽受十天折磨,差點兒真成精神病
    曾經就有一位名叫娜麗·布萊的女記者混入精神病院進行秘密採訪,經歷了10天非人的折磨後,險些也變成精神病。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專科醫院,精神病院因為專門收治有精神障礙的患者而令人們望而生畏。不論是在電影電視的情節中,還是現實生活中,精神病院似乎都成為了一個可怕的存在。但是,真實的精神病院究竟是怎樣的呢?
  • 女記者裝瘋混進精神病院,親身體驗10天的折磨,被救時已笑不出來
    精神病人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在心理學領域曾有一個經典問題,那就是如果你不小心被當成精神病人了,如何才能證明自己正常呢,許多人表示我直接和護士坦白我是正常人不就可以逃出精神病院了嗎。其實這個想法實在過於天真,真正的精神病人根本不會意識到自己生病,他們始終認定自己才是正常人,和護士交流時也能正常交流,因此這個辦法是行不通的。曾經有一位勇敢的女記者,她為了體驗精神病人們的生活,故意裝瘋進入了精神病院,在那裡她經歷了整整十天,最後被人救出時這位記者已經笑不出來。
  • 她裝瘋臥底精神病院,揭開醫院折磨病人真相,10天後差點變精神病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精神病」這個詞仿佛離我們很遠,而關於精神病院的患者,我們則更加陌生。無法想像的到他們的世界是怎麼樣的,看到他們那些不同尋常的做法和言語,我們無比厭惡和害怕。因為不正常和不理解,所以,我們往往把他們隔絕,關在醫院,進行治療,可是,他們的世界是怎樣的?他們是如何在精神病院生存的?
  • 女記者混入精神病院,親歷非人折磨,10天後寫下本書救了全院病人
    當你進入瘋人院,你該如何證明你不是瘋子?這個問題很難,因為在精神病院,不管是正常還是不正常,看守的人都會把你做的一切當做是精神病患者看待。這個令人絕望的地方,醫生可以肆意決定病人的生死,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曾經說,當你把所有決定權交給人們,那你離死也不遠了。
  • 第一個獨自環繞全球的女記者:裝病潛入瘋人院,開創暗訪調查先河
    第一個獨自環繞全球的女記者娜麗·布萊,1864年5月5日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科克倫的米爾斯,父母皆為新聞媒體工作者,所以她也自幼受到家庭影響而對新聞媒體工作十分感興趣,長大後也是如其所願的成了一名《世界報》新聞社的優秀記者。
  • 精神病人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瘋子?《瘋人院10日》
    《瘋人院10日》講述了一個女記者在精神病的所見所聞。布萊為了證明女性也能夠勝任記者的工作,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臥底女性精神病院。然而很多地方進去容易,出來難。通過影片的名字,是不是感覺10天並沒有多麼難熬,畢竟精神病院是一個醫療機構,再怎麼也比不上監獄嚴苛吧。如果犯罪分子被判處有期徒刑與強制醫療,明顯精神病院的條件更好一些。
  • 為取證故意混入精神病院,經歷10天地獄般折磨,險些變成精神病人
    她開創研究精神病先河,混入精神病院,受10天折磨差點變成精神病 人類在社會上,周遭總是有著令人相當感興趣的事情發生的,可以說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景,哪怕是個人的情緒,在人類的研究當中也是以一個相當專業的命題來研究的,而除此種種外是出現了像科學、天文等等諸多的研究,總之人類自身的進步就在於能夠不斷在興趣點上發現新知
  • 美女記者為調查真相,混入精神病院經歷黑暗10天,被救出後沒了笑容
    美女記者為調查真相,混入精神病院經歷黑暗10天,被救出後沒了笑容。 我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在中央精神病院所做研究工作。......研究什麼? ......被人研究!作者:周星馳出處:國產凌凌漆
  • 如何分辨正常人和瘋子?8人裝瘋賣傻混入精神病院,結果打臉專家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上個世紀70年代,也就是越南戰爭時期,有許多人為了逃脫兵役,就選擇假扮成精神病人。8人裝瘋賣傻混入精神病院當時,由於許多人抱著這種想法,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漢恩受到了啟發,決定進行一項實驗,他想知道,精神病專家到底是否能分辨出正常人和瘋子。
  • 1900年,在美國精神病院,當病人是什麼感覺?
    1900年,美國精神病院的病人面臨著不人道的治療,通常是因為醫生無法確定他們憂鬱或狂躁的原因。20世紀初,精神病院的醫生違背病人的意願,把他們關了起來,而對如何正確治療他們的問題幾乎沒有想法。
  • 二戰結束後,數萬挪威女子被剃成光頭,埋進土中,遭受石刑而死
    這石頭也不是普通的石頭,全都是精心挑選的,從而讓受刑者飽受折磨後死去。在伊斯蘭教法中,已婚者背叛婚姻,只要有4位證人,就可以判處他們石刑。該刑罰在中世紀和近代被伊斯蘭國家廣泛應用,迄今為止依然有國家使用石刑,例如阿富汗、伊朗、汶萊等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群女性被剃頭,扒光後潑油,石刑致死。那麼,她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 「奧姆真理教」東京沙林恐襲案受害者仍遭受創傷後應激障礙折磨
    研究認為,超過三分之一的受害者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受害者長期遭受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折磨,呼籲為受害者及其後續健康問題提供定期關懷。1995年3月,在東京築地地鐵站口的臨時急救站,以治療沙林毒氣襲擊案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