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畢業的北京才子,14年前帶父母一起剃頭當和尚,如今現狀怎樣

2020-12-22 正兒八經說

前言:在現如今的社會上,忙忙碌碌的社會生活常常讓很多年輕人覺得非常疲憊。尤其是那種快節奏的生活,讓無數在社會中大城市裡工作的人想要逃離。而我們曾經也看過許許多多從大學畢業,踏入社會後,沒有工作就出家的大學生。比如說之前北大天才柳智宇,還有清華的畢業生張明光等人。畢竟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是作為我們國家糧所頂尖的高等學府,從那裡畢業的人往往在人們的心中都是一個棟梁之才的形象。然而,這些從大學畢業後沒有選擇回報社會,回報祖國,而是踏入寺廟出家,修行做和尚。所以他們的事跡往往被很多人關注。不過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主人公,雖然他也是在畢業後出家做和尚,但是和其他人做和尚不同的是,他帶著自己的父母一起出家。北大畢業的北京才子,十四年前帶著父母一起剃頭當和尚,現如今的狀況如何了呢?

一、優秀的他

這個人名叫做鄧文慶。鄧文靜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中,但是鄧文慶從小卻不普通,因為他的記憶力非常的強悍,幾乎可以達到過目不忘的能力。而且鄧文慶在成長的階段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溫和的孩子,從來沒有像別的孩子那樣經歷過青春叛逆期。在學校當中,鄧文慶一直都是各科老師喜歡的對象,因為這個孩子謙遜,學習又努力,成績又好。在鄧文慶上學的時候,經常不把作業拿回家做,就是因為他在學校裡就能夠把老師留的作業全部寫完。再後來參加高考,鄧文慶更是成為了全家人的驕傲,他一下子考到一個非常優異的成績,並且順利的進入了北京大學。

二、精彩的大學生活

在當時能夠進入北京大學,無疑證明鄧文慶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在當時村子裡的人也都覺得鄧文慶在未來一定能夠出人頭地。而在進入北京大學之後,鄧文慶選擇的是哲學系,這是一個他非常感興趣的專業。大學學習過程中,鄧文慶一直成績都非常優異,更加出彩的就是他創辦了北京大學的耕讀社。在鄧文慶的成長過程中,因為一直都非常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在進入北京大學之後,他就選擇創辦了一個耕讀社,讓一些同樣喜歡傳統文化的同學們參與進來。在大學階段鄧文慶可以說是過的非常的充實,他除了有耕讀社以外,同樣還去參加很多的義工活動,去寺廟裡幫忙打掃衛生等。也或許就是在大學階段,鄧文慶經常到寺廟去聆聽佛法的原因吧,才導致了再後來他做了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舉動。

三、畢業後出家當和尚

2006年,鄧文慶說是畢業了,在這個時候,他就需要走出校門踏入社會工作了。在一開始踏入社會,是鄧文清是對未來充滿著想像的,但是在進入社會之後,面對著找工作以及各種困難的工作無人幫助時,讓鄧文慶的心中漸漸的就有了很大的挫敗感。在這個時候,他就思索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於是,在苦苦的思索之下,他決定到福建的廣化寺出家做和尚。一開始他並沒有將這個事情告訴父母,但是在後來父母還是知道了,並且讓他回家。在這個時候他只好離開了福建的廣化寺,但是在回到家後,他仍然還是想要去寺廟中當和尚,於是後來他就去了北京的龍泉寺。而更讓人們驚訝的是,在鄧文慶做和尚,參研佛法一段時間後,他的父母在他的勸說下,也和他一起到龍泉寺出家了。在現如今他們一家三口都在龍泉寺當中,參研佛法,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結語:對於鄧文慶的選擇,和父母一起出家做和尚,我們作為局外人也只能表示尊重。

相關焦點

  • 14年了,那個保送北大,畢業後卻出家當和尚的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多少莘莘學子,為了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寒窗苦讀十二載;若是能夠進入北大清華這樣的頂尖學府,那是求之不得,定會格外珍惜並繼續努力,直到功成名就。只是時過境遷,不少天才少年來到了北大清華這樣的高校,卻在成長過程的磨合中各自分道揚鑣,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人能夠沉下心,在學術研究等方面發光發熱;有的人卻沉迷遊戲不能自拔,漸漸泯然於眾人。
  • 10年前為了出家當和尚,不顧父母阻攔的北大數學天才,如今怎樣?
    無數的學子為了能考上清華北大,日夜苦讀,是為了能擁有更好的未來。放棄北大數學去當和尚?你怎麼看?2006年,數學天才柳智宇入選數學奧林匹克賽的國家隊,參加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金牌。隨後,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
  • 12年過去了,曾不顧父母哭求,出家當和尚的清華才子,如今怎樣?
    有些家庭培養的孩子考上了名校,父母算是放了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是上了名校就意味著未來生活有保障,有的人上了名校也不一定有一番作為,有的人甚至名校畢業之後出家當了和尚。12年前,一位河南小夥清華畢業後就出家做了和尚,父母一度哭求都無濟於事。我相信很多世人都接受不了他的選擇。
  • 北大數學才子畢業後放棄麻省理工深造機會,執意出家,如今怎樣了
    在我們國家,只要你能進入清華和北大學習,那就意味著你是天之驕子,未來會更加光明。考進去後,很多人都藉此改變命運。然而,曾經有一位北大的才子,他的做法讓很多人都不理解。柳智宇,是北京大學數學系的才子,畢業後放棄了進麻省理工深造的機會,選擇了出家。
  • 那個不顧家人反對,放棄北大毅然回鄉務農的江蘇才子,如今怎樣?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是一個大才子,雖出身於農村家庭,卻憑著努力考上了北大哲學系,然而在入學前,他卻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轉身,回到家鄉務農,如今59年過去,他又過得怎樣?
  • 北大才子帶妻子歸隱山林,10年花光350萬打造世外桃源,如今怎樣
    北大才子帶妻子歸隱山林,10年花光350萬打造世外桃源,如今怎樣文/觀心通史引語「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生在世,多半是為了北大才子「名利」雙收王青松是北大畢業的碩士,畢業後曾在母校執教多年。他既有普通人所不能及的學歷,又有非常可觀的收入,他的人生可謂是「名利」雙收,令不少人羨慕。就在他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王青松做出了一個常人無法理解的決定,帶著老婆隱居山林。
  • 現代版「掃地僧」傳奇,25年前北大保安考上北大法律系,現狀如何
    25年前,一位曾經考過7分的山西學子參加了成人高考,憑藉著413分的成績考入了北大。或許很多人都知道他,他的精神讓很多人心有感觸。過去了這麼多年,這位學子怎麼樣了呢?因為成績比較差,初中畢業就不再念書了,開始幫父母幹農活。後來,聽聞老鄉在城裡打工,拖老鄉介紹了一份工作。不管站在什麼角度,在城裡打工肯定是要比在農村幹農活掙錢多。老鄉介紹的工作幹了三年。後來,有人說讓她到北京找找機會,他就去了北京。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出國深造後卻全都留在美國,現狀如何?
    北京大學的數學系一直以來都是王牌專業之一,這裡集中了來自全國的數學天才,廣大學子也以能考上北大數學係為榮。在21世紀伊始的時候,北京大學的數學人才更是呈井噴式浮現,一時間這裡甚至成為了全國的數學人才中心。
  • 保送北大的數學天才,放棄大好前途出家當和尚,10年後現狀怎樣
    引言「在來到北大之前,我已經成功地忘掉了自己的夢想,電視劇裡,像我這種痴心妄想的人,最多只能活兩集。」這是北大的招生廣告視頻,曾看哭很多年輕有夢的年輕人,有很多的學生都把北大當成了改變命運的搖籃。能考上北大是高考學生的最大夢想,但是在2006年,數學天才柳智宇,憑藉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金牌,被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但是後來卻放棄麻省理工的全額獎學金,到北京龍泉寺出家當和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書香門第,走出了神童。
  • 清華北大才子出家:寺院才是最好的大學
    「北大清華分校」的綽號。【>>查看原文】柳智宇不是第一個出家的才子,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人們質疑,為何高智商,出身好,前途無量的優秀學子會選擇遁入空門?而他們做出堅定選擇之後,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走進龍泉寺,為您揭秘這些才子如今的出家生活。
  • 25年前,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考上北大的保安,如今怎樣了?
    25年前,有一位通過自己不懈努力考上北大的保安,同樣印證了這一點,考上北大後的他又去幹嘛了?現如今的生活又如何?讓我們娓娓道來。這位考上北大的保安,名為張俊成,出生在一個極度貧困的家庭,很小的時候就會主動幫父母做事,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幫父母分擔,比同齡的孩子成熟很多,分外懂事。圖片:北大才女劉媛媛演講資料截圖雖然平日裡經常幫家裡做一些農活,但他也不忘學習,在空閒的時候就會刻苦學習,仔細鑽研課本上的內容。
  • 9年前,高考660分!從北大轉學到技校的青海男孩,現狀如何?
    但是總有一些人,持人不同的想法,青海男孩周浩就是其中一個,他以高考660分的好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可是在北大學習,對他來說簡直就是煎熬。在9年前,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從北大轉學到了北京一所技校。家人、同學還有高中的老師知道了消息以後,都表示接受不了,在他們看來,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再怎麼好,也就是一個大專院校,根本就不能與北大相提並論。青海男孩周浩9年前從北大轉到技術,如今他現在的狀況怎麼樣呢?
  • 北大數學天才,畢業後堅持剃度做和尚,現狀如何?
    2006年,他入選奧數國家隊,並再次奪金,隨後便被保送至北大深造。 而且在專業領域方面見識卓越,雖然年齡尚小卻實力超群,如果大學畢業後能留在北大深造,從事相關的科研工作,一定能取得佳績。
  • 清華北大才子出家:寺院才是最好的大學(圖)
    當和尚也有預科班 就像出國留學才子僧人們在上早課盧函拜別父母,正式進入了龍泉寺。今年五月,盧函父母搬進了龍泉寺,他們也都皈依了佛門。龍泉寺中也常見法師家屬來訪,在我們拜訪龍泉寺的時候,正值方丈學誠法師的母親也在寺清修,學誠法師回寺之時也不忘與母親小敘,他說,「孝道有世間的孝道,有出世間的孝道。」,法師舉例說,「現在社會上的人,即使沒有出家也算是出家了,他沒有跟他的父母在一起那也就是出家了,就是住的地方不一樣。」
  • 10年前,李泰伯703分摘理科狀元,卻落榜美國11所名校,如今怎樣
    ——元代高明《琵琶記》10年前,北京小夥李泰伯在2010年高考中,考了703分的優異成績,成功摘得理科狀元,一時風光無限,被國內許多高校搶著錄取。因為有留學夢想,他在婉拒國內兩所頂尖學府——清華北大的邀請後,轉而向美國著名的11所大學投去申請書,卻無情地被拒絕了,落榜了。
  • 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畢業後出家當和尚,9年後說出原因
    從中國頂尖的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可以算得上是天之驕子了。過硬的技術實力和名師培養的思維方式,畢業之後,在社會上立足,這份學歷的背景,足可以讓人有更多的底氣。可是也總有人不喜歡世俗金錢利益的生活,偏愛佛家素雅安靜的日子。就像是《三國志》中說的那樣"人各有志,出處異趣"。
  • 6年過去了,放棄100萬年薪,回甘肅農村種地的北大博士,如今怎樣
    6年前,北大博士賈存勤,為了心中理想,放棄100萬年薪的工作,回農村種肉蓯蓉。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在老家靖遠把幾萬畝的荒漠種成了一片綠地。一、北大博士畢業,不顧家人反對,放棄百萬年薪,回農村種地1976年,賈存勤出生於甘肅省靖遠縣糜灘鎮的一個小山村,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
  • 6年了,被董明珠怒斥書白讀,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怎樣了
    名校畢業,按常理自然應該在各個領域裡做出出色成績,成為頂尖人才。父母把孩子送上大學,是希望他將來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作為,特別是上了北大清華這樣高校的孩子,但就有人不按套路出牌,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起早貪黑地賣米粉,真的是把父母氣得不得了。
  • 弒母案:4年前,北大才子將母親製成「木乃伊」,審訊時面帶微笑
    在快節奏發展的如今,每個人都步伐匆匆,忙碌不停。然而,只有一件事情,卻是急不來的,也讓人們甘願停下忙碌的腳步,那就是教育。社會上,什麼事情都能快,唯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只能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孩子性格養成的時間就只有那幾年,需要父母從旁悉心教導,時刻注意孩子的動向。
  • 北大中文系畢業,落魄到賣豬肉的那個才子,現在過得怎麼樣?
    還記得那個賣豬肉的北大才子嗎?他現在過得怎麼樣了?陸步軒這個名字第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是多年前西安電視臺的一個報導,電視畫面上一個身穿跨欄背心,腳踩塑料拖鞋,油膩的頭髮一看就是幾天沒有洗了。帶著一幅眼睛站在豬肉攤前。誰能想像到這樣一位油膩的中年賣豬肉大叔,曾經是長安縣的文科狀元,北大中文系畢業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