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伊通河沿岸公園開春後全面復工!預計年內全部對外開放!

2021-02-14 長春保衛團
關心長春建設,關注長春民生,市民投訴、建議徵集,打不通12345,就來找長春保衛團!

長春伊通河沿岸公園開春後全面復工!預計年內全部對外開放!

一直以來,長春市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都牽動著每一位市民的心。記者了解到,在伊通河綜合整治工程中,沿岸共規劃設計了10座公園,目前未完工部分將於開春後全面復工,預計下半年全部對外開放。

在南三環至繁榮橋西岸的伊通河旁,一臺深綠色的老機車格外引人注意,它靜靜地停在軌道上,斑駁的痕跡似乎在訴說著自己的歷史。


這是一臺上世紀50年代長春自產的老機車,也是長春第一臺機車。這裡,是此次伊通河綜合治理全新打造的長春工業軌跡公園。公園位於長春市伊通河衛星橋至南三環橋河段西側,以鐵軌印記為脈絡,以斑駁的老機車雕塑塑造長春工業文明的厚重感,通過設置老機車工業裝置、工業藝術雕塑等突出公園的主題。劃分為芳草觀賞區、機車花園區、時尚工業區三個區域。其中機車花園區和時尚工業區為重點打造的區域。

「目前,這裡新植了4000多株綠植,移植了2000多株,花卉總體完成3萬多平方米,總共完成鋪裝14000平方米,廊架4座。截止到今年11月15日,已經正式對外開放。」同濟大學景觀設計研究院設計師徐文春介紹說。

民族風情園位於伊通河中段,是伊通河上影像民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吉林省多民族團結交融的歷史印記。漫步民族廣場,記者發現,這裡芳草萋萋、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公園中央擺放的民族大團結雕塑和一張張薩滿臉譜,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河道邊大石堆搭的親水平臺,極具古樸原始風韻。

「民族廣場升級改造工程由國內頂尖的同濟大學景觀設計院設計,以原有風格為樣本,保留了雕塑、欄杆、薩滿臉譜等既有元素,又在景觀、小品等方面進行了大的提升。」長春市伊通河管理委員會工程技術處處長王春華介紹說,這個園子突出了吉林省民族大團結這個主題,以主題雕塑《民族大團結》為軸線,通過入口廣場和下沉廣場,形成了層次分明的景觀效果。

「我們將伊通河綠地劃分為三區、十園、五島,以往事如影、月光如弦、樂活如歌的主題串聯,規劃十座公園,為人們提供豐富多樣的功能場所和展現長春城市文化的多重視角。目前,伊通河中段十座公園主體工程完工,工業軌跡公園、月荷文化公園、松濤詩話公園以及影像民俗公園之民族風情園、漁航文化公園之暢遊園等已對外開放,預計今年下半年十座主題公園全部對外開放。」市伊通河管委會工程部部長楊俊澤說。

來源:中國吉林網

相關焦點

  •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變了,變了,伊通河這幾年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5歲的市民孫文峰和許多世代生活在這裡的「老長春」一樣,見證了伊通河流域再現遊魚如梭、水鳥起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景致。對於伊通河綜合治理,我市建委、規劃、水務等部門,和各城區、開發區協同作戰,全面展開伊通河綜合治理攻堅戰,努力把伊通河建設成為長春城市安全的「生命線」、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長春的「景觀帶」。
  • 方案解讀丨伊通河中段十大遊園之治河紀念公園
    沒錯,在伊通河中段的治河紀念公園內,將結合母親河的歷次治河經歷,把治河紀念與水文科普、休閒文化融為一體。怎麼樣,聽上去很棒吧?但是具體怎麼「融」呢?而且現在伊通河水量也不大,為啥要治河?要回答這個問題,小編又得展示一下博學的歷史知識了~~~歷史上的伊通河,可不是一條溫馴的城市內河。據《農安縣誌》記載,1826年,伊通河「降水溢至南山坡,水深一丈。居人廬舍均被淹沒,傷人無數。」
  • 長春要全面開掛了!
    預計2017年10月開業,據悉,長春高新活力匯Vitality項目包括地下兩層與地上五層,主題涵蓋影院、特色餐飲、服飾、超市等,建成後將是又一個歡樂城。南溪溼地作為伊通河城區段百裡綜合整治項目的重要節點,將被打造成綜合性城市溼地公園。將於今年「十一」前建成並對外開放。
  • 伊通滿族自治縣伊通河的傳說故事
    提到伊通縣許多人就會想起伊通河,伊通河,滿語「波濤洶湧的大河」。古稱「益褪水」、「一禿河」、「易屯河」,皆為古女真語音譯。伊通河發源於伊通縣磨盤山屯、板石屯之山腰水泡,經古伊通邊門入長春城,再由長春城東向北,經新開河抵農安,再經依勒門河注入松花江,長達200餘裡,為長春歷史上的第一大河。  古時的伊通河水面寬廣,平時可載三丈五尺的大船。
  • 眾誠能源(02337)向長春伊通租賃燃氣運輸車及辦公場所
    原標題:眾誠能源(02337)向長春伊通租賃燃氣運輸車及辦公場所   眾誠能源(
  • 農安將全面爆發!5年後,農安人將身價暴漲!
    但是如果5年後,你還留在農安你會慶幸因為,你見證了農安翻天覆地的變化! 未來5年農安將全面爆發!合隆是農安重鎮,人口眾多,且離長春市區較近,是近年城市開發建設的熱點區域,發展潛力巨大。農安解放學校的興辦得到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視、認可和支持,是為百姓提供的便利之舉,是建設新型文化社區的需要。農安解放學校,幼兒園已經開始進行室內裝修,預計2020年7月幼兒園開園,2020年9月小學、中學開班。
  • 【現場】長春鏡水河黑臭治理進行時
    吉林省長春市鏡水河,源頭位於高家窩堡,河流走向由西南流向東北於寬城區蘭家鎮合隆村尹家屯附近匯入伊通河,河口海拔高程約181米,河長17.63
  • 在長春開啟逛公園模式!
    在長春開啟逛公園模式! SUMMER 長春公園 盛放著花蕊的酒盞
  • 吉林有個「巨無霸」公園,號稱長春「後花園」,遊客滔滔不絕!
    吉林有個「巨無霸」公園,號稱長春「後花園」,遊客滔滔不絕!吉林省是我國東北地區的位置,而且橫跨5個水系,原本在自然資源上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地區裡的景色也非常美麗,一個一個的湖,山圍在周圍的歷史古蹟,創造了自然的美麗在更多的地方超過了。還有平原、草原、湖泊等豐富的自然環境。那些位於這裡的城市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有非常優美的自然環境。
  • 長春北城這座公園本月底對外開放!打造新區體育休閒新空間!
    寒冷冬日,長春新區傳來市民群眾期待的好消息,位於長春新區北湖科技開發區核心位置的長春奧林匹克公園即將啟幕,今年10月確定奧飛文體集團為運營公司後,經過兩個多月的完善準備,長春奧林匹克公園將於本月底對外開放,成為長春市民休閒娛樂的又一好去處。此次正式對外項目包括體育館內籃球場,全民健身中心內桌球、羽毛球、網球場地和遊泳館遊泳項目。
  • 吉林長春 | 來!開啟逛公園模式!
    吉林長春 | 來!開啟逛公園模式!>據說鬱金香5月中旬為盛花期預計可持續到月末你還等啥?>伊通河畔雲淡風輕騎行天地間藍天配著白雲,微風徐徐吹過不冷不熱,一切剛剛好美麗的伊通河畔碧水蕩漾來這裡騎行、跑步坐下來傻傻的發呆再做一個深呼吸
  • 長春一大型公園走紅,耗資30億門票0元,距市中心14.2公裡
    ,各大城市紛紛達到生態文明之城,長春作為四大園林城市之一也自是不甘落後,我們今天說到的就是一座位於長春高新開發區境內的長春北湖國家溼地公園; 整個園區佔地近17955畝,總耗資近30億元,分為湖區與外河區兩大區域,其中外河區為河壩工程於開河建島工程;內湖區是原來伊通河的洩洪渠,經過一系列的清淤與布景改造而成的溼地生態園
  • 長春早新聞
    13日,長春公園第二屆趣味冰雕賽圓滿落下帷幕。哈爾濱鴻輝冰雪雕塑有限公司雕刻的《鳳舞春苑》贏得特等獎。他強調,要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保障。 中央軍委慰問駐京部隊老幹部迎新春文藝演出13日在京舉行。習近平向軍隊老同志和全軍離退休老幹部致以節日問候和新春祝福。
  • 長春一個大型公園,距離市中心14.2公裡,票價0元
    作為東北邊陲地區,長春不僅是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國內重要的工業基地,還是一座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除了經濟繁榮、文化底蘊深厚外,它在中國是四大園林城市之一,居亞洲最大城市之冠,享有「北國春城」的美譽;伴隨著國內旅遊業的不斷發展,長春以其獨特的自然生態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旅遊界也享有一定的聲望,如淨月潭
  • 長春疆域「蝶變」「紀念長春建城220周年」「地圖上的老長春」
    1928年,東北史專家金毓黻在編纂《長春縣誌》時,對長春疆域演變加以關注並賦形:「長春之疆域,自設治以還,變其廣袤者二……當嘉慶五年設廳伊始,劃全境為四鄉,蓋包今德惠縣全部及農安縣之一部,此其廣袤之最大者也。迨光緒十五年升廳為府,又設農安縣屬焉……於是西北之疆域狹於昔矣,此一變也。宣統元年,復劃懷惠鄉之全部及沐德鄉之一部設德惠縣,而東北之疆域更狹,此又一 變也。」
  • 想不到,你是這樣的長春!
    它北起長春站,南至長影世紀城站,於2002年10月30日開通運營,為春城人的生活格局帶來巨大的變化。 始建於清同治年間,2002年恢復重建。復建後為一座由殿堂和門廡圍合而成的三進院式仿古建築,整體布局嚴謹,錯落有致。雖經百餘年歷史塵煙的洗禮,仍能想見當年氣勢磅礴的建築格局。
  • 老長春的故事——揭秘長春城區名字由來
    例如任命長春廳首任巡檢的文書就直稱「今授吉林長春堡巡檢……」皇帝的上諭也說:「長春堡界內……」這類清代文獻很多。  不過施立學表示,他研究多年史料,還是認為長春這個名字來源比較貼切的說法是源於女真語「茶阿衝」,「長春州水鳥眾多,自古就是女真人春獵之地。」施立學分析,女真人出獵前有一種野祭儀式,即滴血酒祭天,這種儀式女真語稱「茶阿衝」,長春應該是女真語「茶阿衝」的音轉。
  •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
    與三市(東豐、磐石、長春),六鄉鎮(沙河鎮、朝陽山、吉昌、土頂子鎮、二道鎮、營城子鎮)接壤。鎮政府駐地距縣城42公裡。全縣轄12個鎮、3個鄉:伊通鎮、二道鎮、伊丹鎮、馬鞍山鎮、景臺鎮、靠山鎮、大孤山鎮、小孤山鎮、營城子鎮、西葦鎮、河源鎮、黃嶺子鎮、新興鄉、莫裡青鄉、三道鄉。共有190個村,1168個自然屯。  地處長白山脈向松遼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帶。域內有16座火山錐體,稱伊通火山群。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5.8℃,年日照時數2 388.9小時,無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8.4毫米。
  • 打造互聯互通發展新格局——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交通網建設亮點掃描
    作為長春城市中心區域與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的一條新的主要聯繫通道——惠工路機場大道項目,由惠工路機場大道高架橋和下穿洋浦大街隧道組成,是帶動沿途空港經濟帶快速發展的重要交通工程。在高架橋工程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在微寒的天氣下,工人們仍在緊張地忙碌著,高架橋建設已粗具規模。
  • 【滿鄉源流】伊通建置沿革
    伊通,古稱一禿、伊敦,均系滿語音譯,源於伊通河名,意為洪大、洶湧之河。先秦,伊通為古肅慎國之一部。西漢,伊通地當衛氏朝鮮西境,屬遼東郡;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滅衛氏朝鮮,於其地設樂浪、真潘、玄菟、鄰屯四郡。玄菟郡屬縣有高句麗、上殷、西蓋馬三縣,伊通屬於西蓋馬縣。晉時,伊通屬挹婁。南北朝時,屬勿吉白山部。隋時,屬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