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長春鏡水河黑臭治理進行時

2021-02-07 中國水網

吉林省長春市鏡水河,源頭位於高家窩堡,河流走向由西南流向東北於寬城區蘭家鎮合隆村尹家屯附近匯入伊通河,河口海拔高程約181米,河長17.63公裡。

作為長春市伊通河上遊左岸的一級支流,鏡水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是長春市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鏡水河水體黑臭是周邊工業園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常年直排入河,加上沿岸大片農田殘留化肥、農藥隨地表徑流進入河道而導致的。根據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的判定標準,大部分河段均有臭氣產生,向周邊擴散;水體COD、氨氮、TP等指標均低於地表水V類水體的水質標準,水體透明度較低。

工程治理中標單位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公司結合黑臭水體汙染源和環境條件,因地制宜確定水體整治和長效保持技術路線。

據該治理工程項目負責人介紹,鏡水河流域上遊是以物流和高鐵高端製造為主的工業區;下遊區域流經蘭家工業園區和蘭家鎮所在地,末端為農業區域。該治理工程於2017年1月17日中標,計劃於5月1日開工建設,於年底完工並達到預期效果。

為全面解決黑臭水體對周邊環境的汙染問題,改善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工程治理通過點源治理、面源治理、內源治理以及水生態恢復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完成水體生態修復和截汙工程治理。具體措施如下:

通過截汙納管的方式,控制點源汙染,避免汙水直排。針對面源汙染,通過在河道支流建設生態溝渠+穩定塘+旁路人工溼地系統降低汙染負荷;在主河道沿岸建設生態緩衝帶+植草溝+消能溝系統,攔截隨地表徑流進入主河道的汙染。通過機械清理河道內垃圾及受汙染的河底淤泥的方式,完成對內源汙染的治理。

為保持水體的長效治理成果,工程進行中將格外重視河道管理。通過開展河湖水體的綜合管護,促進河湖正常發揮功能、削減入河的汙染負荷,恢復河道水生態環境。此外,為保證水生態系統的生態基流,治理方案利用再生水補水。

據了解,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公司將在鏡水河上遊新建一座汙水處理廠,採用MBR(膜生物反應)工藝技術,將汙水處理至地表 Ⅳ類(TN 除外)標準後排放至河道,以保證河道生態水位和一定的流速,使水生態系統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狀態。

編輯:李豔茹

相關焦點

  • 內江堅決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工作紀實
    如今,甜城內江的河、甜城內江的水,美得讓人陶醉,一個個溼地公園、一處處生態景觀,讓人怡然自得、流連忘返。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清澈的河水、美麗的溼地,在不久之前還是臭氣燻天、垃圾遍布的黑臭水體。市住建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通過現場走訪、水質檢測、指標對比等方法,最終達成共識,強化技術支撐才是解決「一湖一庫」黑臭水體治理的有效方法。為此,內江地區首次引進環保型絞吸式清淤船加岸上淤泥固化脫水設備。日前,在包穀灣水庫庫尾段,工程機械在吊運樹木,工人們正忙著補種綠植,進行最後的景觀提升工作。
  • 「五一」昭通宣戰黑臭水體,10月將再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
    「五一」昭通宣戰黑臭水體,10月將再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可期的是,到今年10月底,作為全國首批20個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之一的昭通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將完工投用,再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往日榮光,全面提升昭通市的城鄉人居環境和城市品質。200餘名建設者宣戰昭通城黑臭水體5月1日下午3時許,雨後放晴的河濱公園人群聚集,熱鬧非凡。
  • 貴州最難治理的黑臭水體被攻克 ! 遵義蝦子河從「黑」變「清」
    今年1月,遵義蝦子河黑臭水體治理正式通過國家住建部門驗收,實現「長制久清」,這也標誌著我省納入國家督察系統的49個黑臭水體全面治理完成。日前,記者來到蝦子河幹流岸邊,但見清清細流緩緩流淌、交匯一體,匯入湘江。眼前之景,印證著蝦子河的治理已取得明顯實效。  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數量激增,城市建成區河道管理保護新老問題交織,是導致我國城市普遍存在黑臭水體的主要原因。
  • 執法支隊依法拆除戶外大型廣告牌 推進黑臭水體治理項目順利進行
    為順利推進我市黑臭水體、入河排汙口整治工作,執法支隊接到六安市城區水環境指揮部辦公室申請拆除蔣家溝曝氣塘旁廣告牌的請示後,執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進行勘察。經調查發現,大別山路與嵩寮巖路交叉口蔣家溝段有一塊高5.5米、長40米的大型落地式戶外廣告牌,影響了黑臭水體治理現場施工。該廣告牌為「恆韻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於2014年經審批設置的,因城市發展建設及規劃需要,已經不再符合設置條件;且使用時間已較長,廣告牌體出現鏽蝕、老化現象,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 特區四十 水潤鵬城|飛鳥掠花,魚翔淺底!觀瀾河擺脫「黑臭」,一河...
    觀瀾河擺脫「黑臭」束縛,確保一河清水入東江冬日裡,異木棉在清冷的陽光下開得溫婉,觀瀾河被浸染成大片大片的粉紅色;而一旦到了夏日,火焰般的鳳凰木又開得熱烈,連綿的火紅色倒映在觀瀾河上,恍若夢境。就在2016年初,觀瀾河水系尚有28個黑臭水體,佔全市黑臭水體數量的17.6%,輸送至東莞的河水水質也屬於劣V類。面對水環境汙染這一最大的環境問題和發展短板,深圳全力以赴,2019年底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並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若想探尋深圳治水的蝶變,或可從觀瀾河變遷中窺見一斑。
  • 2019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斷頭浜 暗涵整治 生態修復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導思想,緊密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總體要求,全面開展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成效顯著。
  • 黑臭水體治理關鍵技術之水系溝通及活水循環技術案例分享
    黑臭水體治理關鍵技術之水系溝通及活水循環技術案例分享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導思想,緊密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總體要求,全面開展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成效顯著。
  • 督察整改看成效(32)|福州全面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實施「一體化...
    2017年4月24日至5月24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福州督察時發現,城區汙水管網建設、生活汙水直排問題突岀,導致內河黑臭嚴重。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以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福建省生態環境「三合一」督察為契機,全面推進黑臭水體治理。經過努力,如今福州市的百餘條內河容貌大改,讓沿河老百姓享受到「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生態福利。
  • 11處黑臭水體治理慢 菏澤市長:立下軍令狀 不能讓一滴汙水進入湖裡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7日訊 8月6日,第六十二期《問政山東》節目報導了菏澤11處黑臭水體治理慢問題,菏澤市市長陳平帶隊督導檢查,陳平表示,相關部門要立下軍令狀,限期完成黑臭水體治理,否則追責問責。
  • 黑臭河水變清 魚翔淺底真美
    如今,閒暇之時,在河邊垂釣,成為他的一種休閒方式。「過去不會在這裡釣魚的,水太髒了。」他說,「看到都覺得噁心,臭味又大,站在河邊釣魚,想都不敢想。」黑臭水體治理作為汙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戰役之一,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蓬江區高度重視,強力推進,聯手北控水務集團、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共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 「亮劍」黑臭水體,如何「斬草除根」?
    2020年是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考核年,按照考核要求,我市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中心組團15條黑臭水體90%要消除黑臭。黑臭水體如何治標亦治本?何時可以明顯見成效?9月3日下午,市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舉行聯組專題詢問會,專題詢問我市中心組團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工作。中山日報、中山網、中山電視臺等媒體現場進行直播,引發了超過50萬人次在線圍觀。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聯益河:曾經的清水河又回來了!
    這一條曾被列為生態環境部督辦整治的黑臭水體,近年來得到政府、民間的合力整治,水質明顯改善,於2019年底基本消除黑臭,2020年穩定消除黑臭。昔日清澈舊貌正逐步恢復,河岸兩邊的村民感慨:曾經的「清水河」又回來了!
  • 告別「黑臭水」 還來清如許——長沙龍王港「變形記」
    從曾經的「黑臭水」,到如今清水重現,龍王港上演了一場「變形記」。按照中央、省市關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精神,在長沙市委、市政府的統領下,湖南湘江新區、嶽麓區、長沙高新區聯手聯動,從流域「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水安全、水文化」治水理念出發,按照「流域統籌、系統治理、整體設計、屬地負責、分區分期實施」總體原則,對龍王港實施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科學治理。
  • 湖南省黑臭水體生態治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湘潭成立
    活動現場。揭牌現場。以建築垃圾或汙泥為原料製造出的建築材料樣品。紅網時刻湘潭10月21日訊(記者 劉放明 通訊員 葉小玲)10月21日上午,湖南省黑臭水體生態治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省黑臭水體研究中心」)在湘潭成立。該中心將主要從事黑臭水生態治理、汙泥與典型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置,以及典型固體廢棄物再生建材的性能改進和二次開發工作。
  •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2020-12-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安城區水環境治理國檢合格率100%
    緊盯黑臭水體整治目標,制定時間表,繪製路線圖,出臺了《六安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修改完善《六安市城市汙水排放管理辦法》;出臺《六安市淠河水汙染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城區水環境治理體系,加快實施步伐,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全面展開。
  • 「長制久清」蕪湖繁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了確保十三五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出成效,全面加快消除農村黑臭水體,不斷改善農村水環境質量,蕪湖市繁昌區生態環境分局從源頭管控、工程治理兩方面入手,積極落實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汙水處理、
  • 全力整治黑臭水體 加快打通「瓶頸路」
    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白石湧黑臭水體整治情況。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本報訊   「黑臭水體治理怎麼做到長制久清?」「『瓶頸路』建設怎麼既保證速度又保證質量?」12月30日上午,市住建局舉行2020政務交流活動,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白石湧、黃邊坑湧黑臭水體整治和翠灣路「瓶頸路」打通項目現場實地調研,並舉行座談會,了解我市黑臭水體治理情況和「瓶頸路」建設情況。
  • 高質量如期完成黑臭水體治理攻堅任務
    12月15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駐湛省(全國)人大代表開展集中視察並召開座談會,圍繞城區黑臭水體整治、湛江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湛江市「十四五」規劃編制、湛江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重大民生項目推進情況、湛江市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情況等熱點重點問題,通過聽取匯報、座談交流、實地考察等方式「
  • 問渠那得清如許 —中信環境林家南河流域治理顯成效
    2018年,中信環境技術對林家南河的現狀進行認真調研,採用多種先進治理技術組合,優化方案,科學設計。林家南河流域不大但是治理要求非常高,尤其是汙水納管,難度比較大。最終中信環境技術確定了「MBR+生態島+草型水生態系統」治理方案,以生活汙水納管,集中處理為主,以農田間植物沉澱塘S型過濾排水,泵站改良為輔的綜合整治方案,並採取綠化種植,河道淤泥清理,木樁護岸搭建,水下森林生態系統構建等手段對水體進行常態化維護。經過一年時間的治理,林家南河的水質達到地表水一類和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