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處黑臭水體治理慢 菏澤市長:立下軍令狀 不能讓一滴汙水進入湖裡

2020-12-27 騰訊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7日訊 8月6日,第六十二期《問政山東》節目報導了菏澤11處黑臭水體治理慢問題,菏澤市市長陳平帶隊督導檢查,陳平表示,相關部門要立下軍令狀,限期完成黑臭水體治理,否則追責問責。

「明確一下,立下軍令狀,確保十月底一定要完成任務。完不成任務,誰負責這項工作,咱們對相關責任人要追責問責,不能讓汙水再入河,必須要做到。」這是菏澤市市長陳平在菏澤市洙水河黑臭水體整改現場對有關部門做出的要求,洙水河曾是菏澤市唯一一條防汛排澇河,多年的雨汙水流入曾一度導致淤泥近1米深,目前淤泥已全部清理,西側的河道整治也已完成,東側已治理一部分。

菏澤市開發區黨委委員馮憲法告訴閃電新聞記者,目前僅剩護坡、綠化未完工,預計在十月底全部完工。「汙水網管埋設沒有位置,不拆遷沒法埋,現在需要拆遷166戶,我們計劃在8月20號之前全部完成拆遷。」

除了洙水河,菏澤市還有多處黑臭水體,記者在青年湖、外護堤河等現場看到,不少工作人員正在打撈河水中的雜物,一些排水口也正在排查中。

「組織120人的隊伍對河湖當中的垃圾進行打撈保潔,打撈的有雜草、塑膠袋兒,還有紙箱子等垃圾,封住了片中曝光的所有排汙口。」菏澤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辦公室副主任丁建平說。

2018年,菏澤市入圍國家首批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中央和省級財政共撥付6億元專項用於開展治理示範工作。當地表示要徹底實現黑臭水體治理,必須要控源截汙和雨汙分流,而目前由於多種原因,菏澤市有600多處是雨水管網和汙水管網混接,一旦出現大雨,雨水和汙水很容易混到一塊去。

丁建平告訴閃電新聞記者,目前已組織15班隊伍,對全市縣城區內1138公裡的管網,進行摸排修復、混錯接改造。「如果混接的錯接的,那麼,該封的封堵,封堵就行了。」丁建平說。除了把原有的雨汙管網混接分開,菏澤市還將在新建社區和拆遷片區全部分開鋪設雨水管道和汙水管道。

「今年需要建的管網40多公裡,按照排水規劃分別建雨水管網和汙水管網。建完以後汙水管網接入汙水處理廠,雨水管網進河。」丁建平表示。

按照《山東省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2018-2020年)》要求,山東將在今年年底前徹底完成黑臭水體治理。菏澤市長陳平昨天在節目現場表示,菏澤11處黑臭水體已經治理完成50%,到年底僅有4個多月時間,水務局和黑臭辦一定要把責任壓死壓實,確保年底所有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治理任務,完不成治理任務,就要追責問責。

對於菏澤市11處黑臭水體治理情況,閃電新聞記者也將繼續關注。

閃電新聞記者 何則偉 殷明慧 時慧敏 菏澤報導

相關焦點

  • 內江堅決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工作紀實
    形勢嚴峻,任務艱巨,在困難面前,要如何探索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經驗,努力走出一條內江治理新路子,內江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講方法:系統謀劃 精準施策全市黑臭水體的治理理念:將11條黑臭水體打造成為11個連接城鄉的帶狀、環湖公園,為內江市民拓展綠色生態空間。
  • 「亮劍」黑臭水體,如何「斬草除根」?
    被詢問對象及應詢人●市政府副市長高瑞生●為增強專題詢問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杜敏、市住建局局長郭明星、市水務局局長謝世華受高瑞生的委託回答有關詢問問題。主要工作措施:強協同,優設計,抓進度作為應詢人,副市長高瑞生介紹了我市治理黑臭水體的主要工作措施。
  • 從黑臭水體到「魚翔淺底」的蛻變
    全流域治理:建設涵養山清水秀的良好自然生態2016年,內江市中心城區共識別出11條黑臭水體,其中重度黑臭4條。內江位於長江重要一級支流——沱江下遊中段,是涵養沱江水源的重要板塊,也是沱江水汙染防治的重點區域,治理黑臭水體至關重要。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 新餘黑臭水體治理初見成效
    常年以來,「黑」「髒」「臭」是它並不光彩的標籤,然而「自拍」中的廖家江乾淨清澈,江邊綠意盎然。記者了解到,隨著新餘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開展,截至2020年11月底,市政雨汙水管網改造全部完成,城區黑臭水體基本得到消除,廖家江撕下了伴隨它幾十年的「黑臭」標籤。廖家江撕下了「黑臭」標籤「被燻苦了,別說去散步,連窗都不敢開!」
  • 2019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斷頭浜 暗涵整治 生態修復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導思想,緊密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總體要求,全面開展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成效顯著。為更好地總結各地先進經驗,借鑑有益做法,進一步紮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規院水務與工程院聯合各地住房城鄉建設及相關部門,展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
  • 貴州最難治理的黑臭水體被攻克 ! 遵義蝦子河從「黑」變「清」
    今年1月,遵義蝦子河黑臭水體治理正式通過國家住建部門驗收,實現「長制久清」,這也標誌著我省納入國家督察系統的49個黑臭水體全面治理完成。日前,記者來到蝦子河幹流岸邊,但見清清細流緩緩流淌、交匯一體,匯入湘江。眼前之景,印證著蝦子河的治理已取得明顯實效。  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數量激增,城市建成區河道管理保護新老問題交織,是導致我國城市普遍存在黑臭水體的主要原因。
  • 「長制久清」蕪湖繁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了確保十三五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出成效,全面加快消除農村黑臭水體,不斷改善農村水環境質量,蕪湖市繁昌區生態環境分局從源頭管控、工程治理兩方面入手,積極落實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汙水處理、
  • 督察整改看成效(32)|福州全面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實施「一體化...
    2017年4月24日至5月24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福州督察時發現,城區汙水管網建設、生活汙水直排問題突岀,導致內河黑臭嚴重。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以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福建省生態環境「三合一」督察為契機,全面推進黑臭水體治理。經過努力,如今福州市的百餘條內河容貌大改,讓沿河老百姓享受到「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生態福利。
  •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2020-12-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黑臭水體絕跡,廣州「3-4-5」治水路線發威
    讓黑臭水體絕跡,廣州「3-4-5」治水路線發威金羊網  作者:  2020-03-18 廣州黑臭水體治理「首戰告捷」,歸功於一直以來實施的「『3-4-5』治水路線」,當前將鞏固黑臭水體的治理成效,讓河湧「長制...
  • 湖南省黑臭水體生態治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湘潭成立
    紅網時刻湘潭10月21日訊(記者 劉放明 通訊員 葉小玲)10月21日上午,湖南省黑臭水體生態治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省黑臭水體研究中心」)在湘潭成立。該中心將主要從事黑臭水生態治理、汙泥與典型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置,以及典型固體廢棄物再生建材的性能改進和二次開發工作。
  • 輝煌「十三五」|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輝煌「十三五」|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2020-10-20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潞州區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接近尾聲
    黑臭水體綜合治理項目是我市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提升城市品位、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而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施工建設,日前,該工程已接近尾聲。在湛上村至暴馬村河道沿岸的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第三標段現場,記者看到,整治後的河道水清岸綠,岸邊還增加了綠化、涼亭、驛站等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不少市民正在這裡休閒健身。「過去這裡髒亂差,河道氣味特別難聞,臭氣衝天,經過改造,這裡環境特別優美,散步時特別舒心。」正在河邊散步的市民感嘆著這裡的變化,幸福感滿滿。
  • 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空氣品質連續7年排名全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淡紫色的九品香水蓮輕臥在池水間,潺潺清水奔湧入河,野鴨、白鷺等禽鳥隨意棲息……4年過去了,廣東省深圳市補齊了近40年的水環境歷史欠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也已連續7年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位列前十,穩定達到歐盟標準。
  • 高質量如期完成黑臭水體治理攻堅任務
    12月15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駐湛省(全國)人大代表開展集中視察並召開座談會,圍繞城區黑臭水體整治、湛江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湛江市「十四五」規劃編制、湛江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重大民生項目推進情況、湛江市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情況等熱點重點問題,通過聽取匯報、座談交流、實地考察等方式「
  • 【現場】長春鏡水河黑臭治理進行時
    作為長春市伊通河上遊左岸的一級支流,鏡水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是長春市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鏡水河水體黑臭是周邊工業園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常年直排入河,加上沿岸大片農田殘留化肥、農藥隨地表徑流進入河道而導致的。
  • 聚焦一線|泰安寧陽:「兩結合、一聯合」抓好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治理...
    近期,寧陽縣積極開展農村黑臭水體的排查治理工作,利用新建設的環保智慧平臺進行填報、匯總,截止8月25日,全縣已完成534個行政村,疑似黑臭水體點源信息都已自動錄入平臺系統,摸排統計方法便捷、坐標清楚,圖像俱全,責任主體明確。
  • 全力整治黑臭水體 加快打通「瓶頸路」
    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白石湧黑臭水體整治情況。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本報訊   「黑臭水體治理怎麼做到長制久清?」「『瓶頸路』建設怎麼既保證速度又保證質量?」12月30日上午,市住建局舉行2020政務交流活動,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白石湧、黃邊坑湧黑臭水體整治和翠灣路「瓶頸路」打通項目現場實地調研,並舉行座談會,了解我市黑臭水體治理情況和「瓶頸路」建設情況。
  • 觀瀾河擺脫「黑臭」,一河...
    觀瀾河擺脫「黑臭」束縛,確保一河清水入東江冬日裡,異木棉在清冷的陽光下開得溫婉,觀瀾河被浸染成大片大片的粉紅色;而一旦到了夏日,火焰般的鳳凰木又開得熱烈,連綿的火紅色倒映在觀瀾河上,恍若夢境。就在2016年初,觀瀾河水系尚有28個黑臭水體,佔全市黑臭水體數量的17.6%,輸送至東莞的河水水質也屬於劣V類。面對水環境汙染這一最大的環境問題和發展短板,深圳全力以赴,2019年底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並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若想探尋深圳治水的蝶變,或可從觀瀾河變遷中窺見一斑。
  • 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治理前,部分河道狹窄,最小處僅為6米,過水能力無法達到十年一遇防洪要求;沿河兩岸施工建設不規範,致使原生植被破壞、岸坡黃土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周邊汙水未經處理直排河道,汙染水體,破壞生態環境。為徹底改變心圩江生態環境,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心圩江公司勇挑國企擔當與責任,發揮產業鏈優勢,堅決落實南寧市全流域汙水收集、雨水收集及汙水、雨水、河湖系統治理理念,按照「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的治理順序,大力實施河道整治、沿河截汙、管網完善、生態恢復、景觀及亮化等工程建設,流域內截汙管網不斷完善,汙水亂排直排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汙水處理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