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四十 水潤鵬城|飛鳥掠花,魚翔淺底!觀瀾河擺脫「黑臭」,一河...

2020-12-18 瀟湘晨報

觀瀾河擺脫「黑臭」束縛,確保一河清水入東江

冬日裡,異木棉在清冷的陽光下開得溫婉,觀瀾河被浸染成大片大片的粉紅色;

而一旦到了夏日,火焰般的鳳凰木又開得熱烈,連綿的火紅色倒映在觀瀾河上,恍若夢境。

當下行進在觀瀾河畔,羅非魚在河灘製造魚窩,白鷺在河面蹁躚覓食,小白腰雨燕在橋下安家……

眼前生機勃勃的景象其實來之不易。觀瀾河發源於大腦殼山,流經深圳、東莞兩地,最終注入東江水系一級支流石馬河。就在2016年初,觀瀾河水系尚有28個黑臭水體,佔全市黑臭水體數量的17.6%,輸送至東莞的河水水質也屬於劣V類。

面對水環境汙染這一最大的環境問題和發展短板,深圳全力以赴,2019年底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並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若想探尋深圳治水的蝶變,或可從觀瀾河變遷中窺見一斑。

觀瀾河在深圳境內的幹流長14.19千米,一級支流有14條,這條形似楓葉脈絡的水系,被深圳龍華區、龍崗區居民視為「母親河」。而這條「母親河」卻長期被「黑臭」束縛,當地居民非但不能親水、戲水,而且還要被水所困、被水所擾。

究其原因,「市政汙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建設滯後於城市高速發展,汙水收集和處理能力不足,已有的市政管網和老舊小區雨汙混流、錯接亂排現象突出,大量汙廢水流入觀瀾河幹支流,導致河道黑臭。」深圳市觀瀾河流域管理中心副主任羅雄傑說。

水汙染問題需從根源著手,但卻非一日之功,也難以畢其功於一役。為給觀瀾河精細化治理留足時間和空間,同時儘快解決觀瀾河觀感及水質達標問題,保證母親河一江清水入東江,深圳治水人選擇在幹流全線敷設截汙箱涵,全面提升汙水處理能力,並新建擴建3座調蓄池,使得觀瀾河水質在旱季穩定達標。

「治水人在實施觀瀾河流域綜合治理的時候,沿著幹流兩岸建設了截汙系統。」深圳市深水水務諮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偉說,在整個區域內的雨汙分流並不是特別完善的時候,通過截汙系統將漏排的汙水收集起來,然後轉入到沿途汙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和排放,觀瀾河水質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深圳市觀瀾河流域管理中心河道管理部負責人康志介紹,如今的觀瀾河流域共有10座水質淨化廠,設計總規模達到每天143萬噸,加上分散式處理設施,流域內設計總處理能力達每天168.5萬噸,汙水處理規模是汙水產生的1.95倍,在旱季完全可以滿足流域內汙水處理的需求。

但是每逢雨季,截汙箱涵滿負荷之後,汙水依然會溢流進入河道,這部分汙水怎麼辦?康志表示,觀瀾河幹流沿線還建設有龍華河、觀瀾、河口三個調蓄池,調蓄總規模達到每天46.59萬噸,降雨初期較髒的面源雨水都能夠被這三個「大肚子」收集起來,並在雨後泵送至汙水處理廠。

「理論上講,觀瀾河幹流截汙系統的設計標準是『1.5個小時7個毫米』,只要不超過這種降雨強度,截汙系統就可以將其收集、調蓄並進行處理。」張偉說。

「伴隨著城市發展,排汙量也在增加,同時雨汙分流體系的建設還需要時間,為了保證汙水不溢流,不給下遊的東莞增加負擔,深圳2018年提出改造和提升觀瀾河末端的河口調蓄池。」張偉說。

康志表示,河口調蓄池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大肚子」,它還兼具強大的汙水處理能力。「河口調蓄池汙水處理採用預處理、快速生化、深度處理的三級深度處理工藝,甚至比汙水處理廠的工藝還要好。」

記者在現場獲悉,改造提升後的河口調蓄池設計處理規模旱季為每天15萬噸,雨季為每天25萬噸,出水標準旱季可達到地表IV類水,雨季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確保觀瀾河口出水水質達標。

張偉表示,河口調蓄池其實是觀瀾河水質在深圳境內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沒有這道屏障,那麼流向這裡的每一方汙水都會直接進入東莞,對下遊造成較大影響。」

據了解,自2018年11月以來,觀瀾河輸送至東莞的水質全面達標。去年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觀瀾河省考斷面水質全年穩定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月平均水質達IV類,創歷史最好水平。「河口調蓄池應該說發揮了非常關鍵的兜底保障作用。」康志說。

走進觀瀾河清湖人工溼地,大片大片的綠色便映入眼帘,很快便能消解夏日的暑氣。美人蕉、蘆竹、蜘蛛蘭、富貴竹、風車草等等綠植在一陣陣微風中搖曳生姿,魚兒自由遊走在清澈的「生命之泉」,緊挨著的觀瀾河幹流上白鷺翻飛、水清岸綠。

「建設清湖人工溼地的初衷,是為了深度處理龍華汙水處理廠的尾水。出廠尾水經過生態氧化池、生態礫石床、溼地植物池的層層淨化,流向『生命之泉』的水流能達到地表III類水標準。」觀瀾河清湖人工溼地運維人員杜曉敏說。

康志表示,源源不斷的清澈乾淨的流水補充進觀瀾河幹流河道後,能夠進一步提升觀瀾河水質,令人驚喜的是,溼地附近的河灘上,有非常多的羅非魚製造魚窩,多的時候能有數百個,代表著觀瀾河水質越來越好。

溼地的功能不僅是淨化。記者在現場看到,溼地系統和河道兩岸的公共綠色相互協調、融為一體,已經具有觀賞、親水及公共休閒活動為一體的生態功能區。水動脈搭載「溼地之腎」,在提高河道自淨能力的同時也為居民提供了濱河休閒空間。

杜曉敏告訴記者,每天早晨和傍晚,有大量的居民在溼地裡休閒、散步,還有市民聚集在溼地的空地上跳廣場舞。而到了周末,溼地有時候有近千人遊覽,成為觀瀾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打卡點之一。記者在午後走訪期間也看到不少市民在溼地休閒、觀賞。

「清湖人工溼地是深圳最早建設並投入運行的汙水廠尾水人工溼地,它的意義不僅是淨化尾水、提供濱水空間,更在於為深圳治水提供了嶄新的理念和樣板,茅洲河燕羅溼地、龍崗河人工溼地的建設理念,與清湖溼地不謀而合。」康志說。

若想實現觀瀾河的長治久清,不怕「強降雨」,歸根結底還得把目光放在岸上。在通過建立幹流截汙系統,觀瀾河水質、觀感得到初步改善後,深圳治水人終於能夠甩開膀子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源頭治理。

據介紹,龍華區水務局在治水的新階段,已從末端治理逐漸轉向源頭管控,目光投向排口溯源截汙摸排、正本清源查漏補缺、排水戶普查等源頭治理,全力提高汙水收集率和雨汙分流率。

近些年龍華區新建汙水管網約1033公裡,其中2019年新建管網60公裡,改造修復管網63.2公裡,汙水支管網缺口基本補齊;累計完成小區正本清源改造共1907個,其中2019年完成1155個,位居全市第二,初步實現汙水管網建設全覆蓋。

與此同時,深圳市水務局還開展排水管網專業化運營,建立水務設施綜合調度管理機制,實現管網運營水平、控源截汙水平和全流域智慧管理水平同時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水務局還主動邀請市、區兩級人大政協監督治水。

2020年是汙染防治攻堅戰決戰決勝之年。在實現長治久清的目標之下,龍華區水務局立下「軍令狀」,提出「三個率先」,即率先實現雨汙分流率90%以上、率先打造全要素水務設施一張網、率先實現河流水質全天候達標,其決心和魄力令人滿懷期待。

同時,龍華還在排水精細化管理推出創新舉措,比如由社區和龍華排水公司各配備1名工作人員,共同管理雨水井和汙水井;還比如由各街道牽頭,與沿岸商鋪籤訂「門前包幹責任書」……相信通過一點一點地摳、一步一步地推,觀瀾河終能實現全天候水質達標,成為珠江水系裡的最美河流。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黑臭河水變清 魚翔淺底真美
    「這麼淺的水,還能這麼清,能看到魚兒在水中遊,河水沒治理前,我可沒見過。」他說,「以前,總想著哪天這裡的水不黑了,不臭了,就好了。現在我看到了。」尹先生是附近的老居民,在他的記憶中,江杜中路河段的杜阮河一度黑臭。「雨天好點,特別是下大雨的時候,上遊有水流下來,會把這裡的汙水衝走。水位一下去,很快又成老樣子了。」他說,「水又黑又臭,哪裡能像現在這樣見到河底,看到魚。」
  • 決戰水汙染治理 | 觀瀾河全流域重現水清岸綠
    在龍華區觀瀾河人工溼地公園,面對清澈的河流、美麗的親水棧道和溼地美景,不少前來散步的市民紛紛感嘆。整治後的觀瀾河清湖溼地成了市民遊玩的好去處。觀瀾河人工溼地的華麗蝶變,是深圳奮力打贏治水提質攻堅戰、龍華區有步驟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的縮影。
  • 寶安「馴水·蝶變」全景圖: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鷗鷺齊飛
    經過治理的茅洲河成為深圳水環境顯著改善的典型代表茅洲河航拍圖為有源頭清水來,寶安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中央、省、市有關水汙染治理決策部署,執行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從省委書記到社區書記,五級河長共「馴水」,在全國首創實施「高強度持續投入、全流域系統治理、大兵團聯合作戰」和「地方政府+專業公司」設計、採購、施工一體化的
  • 溼地公園拍照打卡 河道中間踏水餵魚 觀瀾河龍崗河成市民親水戲水...
    隨著深圳市水環境實現歷史性轉折,不僅是茅洲河、深圳河等河流考核斷面水質達標,觀瀾河、龍崗河、福田河、大沙河、坪山河等河流,也呈現著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尤其是依河而建設的溼地公園、景觀工程,不僅成為城市新風景線,也成為市民親水戲水的好去處。
  • 新寧夫夷江又見魚翔淺底,白鷺翔飛
    今日夫夷江裡,只見魚翔淺底,白鷺翔飛的良好生態環境,又回歸到大自然和諧的懷抱裡。 【來源:新寧縣河長制辦公室】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內江堅決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工作紀實
    如今,甜城內江的河、甜城內江的水,美得讓人陶醉,一個個溼地公園、一處處生態景觀,讓人怡然自得、流連忘返。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清澈的河水、美麗的溼地,在不久之前還是臭氣燻天、垃圾遍布的黑臭水體。以包穀灣黑臭水體、太子湖黑臭水體為例,二者均屬於湖庫型水體,它們與一般河流類黑臭水體相比,存在水位深、底部淤泥沉積厚等不利因素,用傳統施工機械根本無法有效開展清淤工作。市住建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通過現場走訪、水質檢測、指標對比等方法,最終達成共識,強化技術支撐才是解決「一湖一庫」黑臭水體治理的有效方法。
  • 安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合肥——昔日黑臭水體變人居環境範例
    碧波蕩漾,魚翔淺底,鳥兒不時掠過水麵,位於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園腳下的蜀峰灣南湖景美如畫。很難想像,這個市民遊玩休憩的好去處,幾年前雜草叢生、臭水橫流,行人避之不及。蜀峰灣南湖的美麗蝶變,源自合肥馳而不息推進黑臭水體整治,其中,投資4071萬元的蜀峰灣南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獲得住建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多措並舉,為水體長治久清奠定基礎。蜀峰灣南湖總面積約64萬平方米,屬於南淝河流域,曾因周邊地塊雨汙混接,水質逐漸下降,在中央環保督察期間多次被群眾投訴。
  • 讓黑臭水體絕跡,廣州「3-4-5」治水路線發威
    2月份,廣州白雲區被列入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全國10個先進縣(區);廣州納入國家監管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狀態。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李明表示,廣州黑臭水體治理「首戰告捷」,歸功於一直以來實施的「『3-4-5』治水路線」,當前將鞏固黑臭水體的治理成效,讓河湧「長制久清」。
  • 【現場】長春鏡水河黑臭治理進行時
    作為長春市伊通河上遊左岸的一級支流,鏡水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是長春市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鏡水河水體黑臭是周邊工業園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常年直排入河,加上沿岸大片農田殘留化肥、農藥隨地表徑流進入河道而導致的。
  • 河湖清流長 碧水潤九州——會昌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紀實
    是江西省水生態文明試點縣。近年來,會昌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三級河長 共護一江清流為共同守護水資源,實現每條河流有人管有人治,打通治河的最後「一公裡」。會昌縣建立縣、鄉、村三級河長管理體系,落實各級河長359名,制定出臺了《縣級河長巡河督導方案》,高位推動各級河長開展巡河履職,促使三級河長巡河治河成常態。
  • 輝煌「十三五」|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輝煌「十三五」|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2020-10-20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暢湖清風光美
    近年來,上猶縣積極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逐夢幸福河湖,呵護天然氧吧,河(湖)長制實現從「有名」「有實」轉向「有效」,越來越多「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躍然眼前。
  • 書法定製,行草書——大風起兮雲飛揚,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山高我為峰
    大風起兮雲飛揚,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放懷天地外,務實致遠,山高我為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來自shufadingzhi.cn
  • 聚焦綠色轉型 水潤品質東莞
    □通訊員 鄭賢  漫江碧透,魚翔淺底;白鷺成群,稻田飄香;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地處珠江三角洲幾何中心地帶的廣東省東莞市,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城市、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國務院批覆確定的珠江三角洲東岸中心城市以及廣東省改革創新實驗區。
  • 特區40年|茅洲河流域(寶安片區):傍水而居 因水而樂
    寶安區水環境治理茅洲河流域(寶安片區)共有河流總數19條,目前該片區河流已穩定消除黑臭。龍津湧:從「臭水溝」到「清水溪」沙井大街片區是一個充滿歷史古韻的社區,該片區內有天后古廟等18處歷史風貌建築,龍津石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沙井古墟是深圳四大古墟之一,是深圳西部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 生態環境部水司調研觀瀾河人工溼地公園
    11月13日上午,生態環境部水司一行來深調研觀瀾河人工溼地公園,省生態環境廳、市生態環境局及觀瀾河流域管理中心相關人員等參加調研。觀瀾河人工溼地公園一期工程於2009年投入運營,二期工程於2018年投入運營,進水來源於龍華水質淨化廠,該廠提標改造工程完成並投產後,溼地公園進水水質標準從一級A提升到準四類,出水標準一直保持在三類。調研組在現場聽取溼地有關情況匯報,了解觀瀾河幹流水位、水質等基礎水文信息後,對觀瀾河流域在生態環境改善、水汙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
  • 告別「黑臭水」 還來清如許——長沙龍王港「變形記」
    從曾經的「黑臭水」,到如今清水重現,龍王港上演了一場「變形記」。按照中央、省市關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精神,在長沙市委、市政府的統領下,湖南湘江新區、嶽麓區、長沙高新區聯手聯動,從流域「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水安全、水文化」治水理念出發,按照「流域統籌、系統治理、整體設計、屬地負責、分區分期實施」總體原則,對龍王港實施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科學治理。
  • 水清岸綠好生態,魚翔淺底入邕城——記中鐵十一局南寧市亭子衝流域...
    天氣雖然酷熱,也能瞧見一眾悠然自樂的垂釣者。沿江的綠地都在加緊修葺,綠地上的熱帶林木蒼翠挺拔。……清風徐來,站在邕江畔的工地上,項目經理朱江暢想著這裡美好的未來。廣西南寧市江南區的市民驚喜地發現:往年又黑又臭的亭子衝河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忙的建設工地。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聯益河:曾經的清水河又回來了!
    整治前:「童年樂園」變成臭水湧張志培是南城水務中心聘請的專職河道巡查員,也是聯益村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對於村內的一河一湧都熟記在心。在他童年時,聯益河清澈見底,沿河居住的大人、小孩都喜歡往河邊跑。▲圖為河道中的小魚然而,快樂的時光隨著聯益河被汙染而宣告結束。聯益河水體流動性並不強,大量垃圾淤積在河道,加劇了這一情況。而且,兩岸的商鋪、村民將汙水直排入河,如果沒有漲落潮,汙水滯留在明河段,臭味濃、觀感差。漸漸地,河水變黑變臭,大人、小孩也很少往河邊去了。
  • 駕享極致.榮耀鵬城 致敬深圳特區成立40年城市探秘之旅
    上汽榮威和深圳特區一樣,一直在不斷成長,用14年的時間不斷完善產品,在特區用傲人的成績單回饋給這片奇蹟城市。值此深圳特區四十周年大慶之際,上汽榮威南方區將舉行駕享極致.榮耀鵬城-致敬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城市探秘之旅,追尋深圳40年的榮耀腳步,與榮威一起發現深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