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河水變清 魚翔淺底真美

2020-12-22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治理後的杜阮河裡,魚兒在嬉戲。


治理後的天沙河成了市民休閒的一個好去處。


樓房依水而建,周圍環境優雅,居民在陽臺上俯視濱河美景!

幾年前,一幅大意如此的促銷宣傳語,曾讓位於蓬江區杜阮河下遊岸邊的某樓盤,一度成為笑話:的確依水而建,不過那條河可稱不上美景,卻因為黑水常流、臭味常飄而經常被投訴。

「每次走到那裡都想躲得遠遠的,哪裡有心情在旁邊散步。」小區居民彭先生說,「現在,我們這裡可不一樣了,河水清了,黑水沒了,也不臭了。河邊還有方便休閒健身的小道。」談到如今的小區周邊環境,彭先生真心地笑了。

開心的不只是彭先生。行走在一度因為汙染問題成為投訴熱點的天沙河、杜阮河、丹灶河等河邊,人們發現,它們都變了:黑水變清了,臭味消失了,魚兒遊來了,環境變美了。

清澈水中魚兒遊

由於近期較長時間缺少降雨,杜阮河的水位大幅下降,一些河段已經可以看到河床了。

站在杜阮河江杜東路河段雅馨園附近的小橋上,望著河水中歡快遊動的魚群,尹先生頗有感嘆。「這麼淺的水,還能這麼清,能看到魚兒在水中遊,河水沒治理前,我可沒見過。」他說,「以前,總想著哪天這裡的水不黑了,不臭了,就好了。現在我看到了。」

尹先生是附近的老居民,在他的記憶中,江杜中路河段的杜阮河一度黑臭。「雨天好點,特別是下大雨的時候,上遊有水流下來,會把這裡的汙水衝走。水位一下去,很快又成老樣子了。」他說,「水又黑又臭,哪裡能像現在這樣見到河底,看到魚。」

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家住天沙河江咀水閘附近的居民陳先生。如今,閒暇之時,在河邊垂釣,成為他的一種休閒方式。「過去不會在這裡釣魚的,水太髒了。」他說,「看到都覺得噁心,臭味又大,站在河邊釣魚,想都不敢想。」

黑臭水體治理作為汙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戰役之一,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蓬江區高度重視,強力推進,聯手北控水務集團、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共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長制久清的第一步是消除黑臭。」蓬江區黑臭水體治理聯合體牽頭單位技術主管樂凱表示,「目前,我們已經基本實現了第一步目標。」

據了解,今年初,根據河湧水質檢測結果,蓬江區被列入黑臭水體治理名錄的天沙河、杜阮河、環市丹灶河、木朗排灌渠、龍榜排灌渠等水質穩步提升,標誌著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現象。今年7月,在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的監督檢查中,蓬江區全部指標均達標,得到國家和省考評組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治理成效顯著。

「黑臭水體治理項目開工1年多以來,河道黑臭現象明顯好轉,河道水質穩步提升。」蓬江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黃青山說,「前段時間,我們在實地走訪天沙河河段治理成效時,不少群眾反映現在河道比以前乾淨了,不臭了。他們說,這是政府為群眾扎紮實實辦的好事、實事。」

汩汩清水入河來

昨天上午,在杜阮汙水處理廠2號入河排水口,一群小朋友正在河邊嬉戲。洶湧而出的淨化處理水無色無味。

據了解,過去,杜阮河沿河截汙管網未覆蓋全部河段,造成大量生活汙水直排入河,而沿河附近一些企業也存在偷排現象。「通過黑臭水體治理,經過處理後達標後排放,水清了,也不會有什麼異味了。」黃青山介紹說。

蓬江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項目現場設計負責人何春生表示,黑臭水體問題在水裡,根源在岸上。「黑臭水體治理,首先要找到過往漏洞在哪裡,然後才能設計、施工。」他說,「前期摸查調研,是後面工作的重要環節。找到排口,還要分清排口出來的水的性質,是生活汙水,還是工業汙水等等,要因水施策,有的放矢。」

為了搞清楚各條黑臭水體的排口,相關方面就花費了半年時間。前期詳實的調查,為此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蓬江區自去年6月正式開工啟動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黑臭水體治理工程(一期)以來,目前已完成排口截汙439處,渠箱清汙分流4.36千米,新建汙水管網約156.9千米,一體化汙水提升泵站24座;完成9條河道內源治理,累計河長22.3千米。

通過管網控源截汙、河道清淤疏浚、河岸堤防整治、濱河景觀提升等措施,蓬江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系統推進打造優美環境

「黑臭水體治理並不是單方面的事情,需要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參與。」蓬江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項目監理部負責人尤啟放說,「比如說,推進截汙納管伴隨而來的臨時用地、道路開挖等問題,就涉及附近居民切身利益,需協調的工作量大。尤其是在農村,每一片的農村汙水處理,都離不開屬地政府、區城管、施工單位、當地村民的共同努力。」

丹灶河有一段截汙工程,一開始由於對工程具體情況不了解,有些村民有意見。後來,經過屬地政府、城管、施工單位等方面與村民溝通,詳細向村民介紹工程情況。最終得到村民理解和支持。

「那個工程段只有三四百米長,但是,從溝通到施工完成,花了2個多月時間,才達到滿意的效果。」親身經歷相關協調工作的蓬江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項目部副總工程師蘭大遠說,「黑臭水體治理是一項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實實在在給居民帶來好處的工程。只要站在群眾切身利益角度來思考問題,去處理問題,就能得到周邊居民、企業等方面的支持。儘管可能時間會長一點,但是這個真的很必要。」

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是一項系統,且需要長期奮戰的工作。

據了解,為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效,實現建成區全面消除黑臭水體任務目標,蓬江區已啟動了蓬江區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項目。二期治理項目自7月底開工以來,累計完成投資額約15920萬元,已開工子項目共30個。目前,聯合體中標單位已按計劃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項目勘察、設計和施工進度。二期治理項目將天鄉河、沙海水、泥海水、杜阮南河等天沙河、杜阮河沿線支流的綜合治理,納入治理工作的重要部分。蓬江區在全力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收官之戰的同時,努力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優美生態環境。

蓬江區也將繼續強化責任擔當,探索建立長效治理機制,以「全區一盤棋」的角度,統籌推進整治工作,為全面實現建成區黑臭水體的「長制久清」奠定堅實基礎。

文/圖 嚴建廣 城管宣

相關焦點

  • 寶安「馴水·蝶變」全景圖: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鷗鷺齊飛
    如今的茅洲河水流清澈,龍舟賽在此盛大舉行龍舟賽現場從汙水橫流到水清岸綠,從「零敲碎打、分割治理」到全流域系統治理,從「全省汙染最嚴重河流」到「深圳水環境顯著改善的典型代表」,茅洲河(寶安段)見證著深圳治水蝶變,水環境的持續變好讓寶安居民重拾戲水摸魚的美麗鄉愁。
  • 新寧夫夷江又見魚翔淺底,白鷺翔飛
    今日夫夷江裡,只見魚翔淺底,白鷺翔飛的良好生態環境,又回歸到大自然和諧的懷抱裡。 【來源:新寧縣河長制辦公室】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安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合肥——昔日黑臭水體變人居環境範例
    安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合肥——昔日黑臭水體變人居環境範例 2020-10-24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江堅決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工作紀實
    清溪溼地甜蜜公園黑臭水體得到治理(資料圖)太子湖◇記者 伍雪梅 文/圖碧空如洗,白雲悠悠,清澈的河水流過城市、途經村莊,攝影愛好者在水邊拍照,孩子們在一旁遊玩嬉戲。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清澈的河水、美麗的溼地,在不久之前還是臭氣燻天、垃圾遍布的黑臭水體。近年來,內江以內江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世代工程」為統攬,堅定把內江沱江流域汙染治理作為重大政治責任、重大戰略任務來抓。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至關重要,也是水汙染治理的重點和難點。
  • 書法定製,行草書——大風起兮雲飛揚,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山高我為峰
    大風起兮雲飛揚,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放懷天地外,務實致遠,山高我為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來自shufadingzhi.cn
  • 告別「黑臭水」 還來清如許——長沙龍王港「變形記」
    鄭 旋「變了,水清澈了,岸清爽了。」在長沙河西住了大半輩子的楊興,自從退休後,每天都會來到西湖文化公園附近散步。沿著龍王港,他背著雙手,慢悠悠地走,心情比樹梢上的鳥兒還輕快。從曾經的「黑臭水」,到如今清水重現,龍王港上演了一場「變形記」。
  • 特區四十 水潤鵬城|飛鳥掠花,魚翔淺底!觀瀾河擺脫「黑臭」,一河...
    觀瀾河擺脫「黑臭」束縛,確保一河清水入東江冬日裡,異木棉在清冷的陽光下開得溫婉,觀瀾河被浸染成大片大片的粉紅色;而一旦到了夏日,火焰般的鳳凰木又開得熱烈,連綿的火紅色倒映在觀瀾河上,恍若夢境。就在2016年初,觀瀾河水系尚有28個黑臭水體,佔全市黑臭水體數量的17.6%,輸送至東莞的河水水質也屬於劣V類。面對水環境汙染這一最大的環境問題和發展短板,深圳全力以赴,2019年底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並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若想探尋深圳治水的蝶變,或可從觀瀾河變遷中窺見一斑。
  • 讓黑臭水體絕跡,廣州「3-4-5」治水路線發威
    2月份,廣州白雲區被列入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全國10個先進縣(區);廣州納入國家監管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狀態。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李明表示,廣州黑臭水體治理「首戰告捷」,歸功於一直以來實施的「『3-4-5』治水路線」,當前將鞏固黑臭水體的治理成效,讓河湧「長制久清」。
  • 貴州最難治理的黑臭水體被攻克 ! 遵義蝦子河從「黑」變「清」
    今年1月,遵義蝦子河黑臭水體治理正式通過國家住建部門驗收,實現「長制久清」,這也標誌著我省納入國家督察系統的49個黑臭水體全面治理完成。日前,記者來到蝦子河幹流岸邊,但見清清細流緩緩流淌、交匯一體,匯入湘江。眼前之景,印證著蝦子河的治理已取得明顯實效。  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數量激增,城市建成區河道管理保護新老問題交織,是導致我國城市普遍存在黑臭水體的主要原因。
  • 臭鱖魚:徽派湘派哪家強,總有美味臭出翔
    徽派湘派哪家強總有美味臭出翔——李白第一次親密接觸臭鱖魚是一位安徽的哥們兒帶我去的,看著他熱情洋溢的向我推薦這道出自他老家的名菜,期間的自豪不言而喻。舊時徽州多山,少有江河大魚,只能長途販運,過去可有沒啥冷鏈運輸,全靠挑夫以木桶裝魚,從銅陵、池州、安慶等地人力入徽,路途遙遠,再快也要六七天,因此只能選天冷時節,即使這樣,稍有不慎,鮮魚也會馬上腐敗變質。想要保鮮,沒有它招,除了用鹽還是用鹽,但鹽下多了,鮮魚變鹹魚,仍然賣不出好價錢。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⑫∣新基河:從前工廠嫌臭搬走,現在綠化公司...
    「現在水清了很多,也不臭了。」坡頭村村民唐伯和妻子張嬸在新基河附近勞作,這天也帶來了小孫子。老人家做事,小孩子在一旁玩。「我們小的時候,這條河就很清的,水可以直接喝。」唐伯告訴記者。這條河是周邊生活汙水的集納地,黑且臭,岸邊雜草瘋長,亦有人違規佔地,別說休閒區了,市民路過行走都不方便。去年治理初見成效新基河是東引運河一級支流,發源於東城牛山,流經雅園、西平、新基,橫穿東莞大道、宏圖路、莞太路,於南城步行街西末端匯入東引運河。新基河從西平水庫洩洪道開始至東引運河入口,全長約5.7km。
  • 最近趙王河水咋這麼臭?原來是它在作怪!
    ,沿岸的腥臭味愈發濃烈,且河水已經變色,也不知道怎麼弄的。趙大偉向記者訴苦道,「損失點客源倒是可以接受,可這泡在臭水中的遊船也跟著遭了秧,即使將來水質恢復變好了,船身上的腥臭味估計短時間內也去除不了。」
  • 龍津河治理帶來的新體驗:河水清了 環境美了 幸福來了
    講述人:高湖村旗杆自然村村民 徐增平清清的河水從家門前流過,兩岸是迎著陽光的滿眼綠意,還有早晚都很熱鬧的河畔公園,現在的生活,我很滿足。我是個「老福州」,一家五口住在旗杆自然村的自建房裡。講述人:北京市政集團二公司福州龍津陽岐水系綜合治理項目施工負責人 馬志寧從最初的黑臭難聞,到現在的水清河暢,我見證了龍津河新生的全過程,下個月,它就能完成收尾工作。想想整個治理過程,有艱難,但更多的是喜悅和滿足。
  • 黃埔:從黑臭河湧到示範河湧,離不開這群青年志願者的默默守護
    南崗河、烏湧、雙崗湧……在黃埔區的各個河段,不時能看到一群身著黃埔青年志願者馬甲的活躍身影,巡河堤、清雜草、撿垃圾、看水質,他們所過之處留下一片淨土,身後水清岸綠,景色優美。這群熱心公益、用行動呵護河湧的黃埔青年志願者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河小青」。
  • 水清岸綠好生態,魚翔淺底入邕城——記中鐵十一局南寧市亭子衝流域...
    廣西南寧市江南區的市民驚喜地發現:往年又黑又臭的亭子衝河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忙的建設工地。待項目建成後,這裡不但岸綠水清、魚翔淺底,還將變成一條具有防洪、生態、景觀、文化等多項功能的健康河道,成為附近市民休閒的一個好去處。
  • 清一灣河水,重新愛上一座城
    清一灣河水,重新愛上一座城茅洲河汙染水源主要來自工廠汙水排放和小區生活用水、商鋪飯店汙水直排。其中,化糞池汙水管網接駁被稱為汙水管網「最後一公裡」,也是制約管網汙水收集能力的關鍵,而對建設時間久遠的城中村汙水管網進行接駁無疑是難度最大的。
  • 數十年黑臭難治的裡、外西河 通過「換血手術」脫胎換骨
    數十年黑臭難治的裡、外西河通過「換血手術」脫胎換骨普陀今年綜合整治5條河流4個流域,總投資超億元裡、外西河全長2.5公裡,流經沈家門蒲灣一區、二區等人口最稠密的區域。提起它,老沈家門人的描述只有兩個字「黑」「臭」,近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裡、外西河通過「換血手術」重獲新生。整治前的裡西河查找黑臭「病灶」,對症下藥3月份開始,浙江達人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裡、外西河綜合整治工程,與普陀區市政管理部門一起成立了綜合整治組。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聯益河:曾經的清水河又回來了!
    這一條曾被列為生態環境部督辦整治的黑臭水體,近年來得到政府、民間的合力整治,水質明顯改善,於2019年底基本消除黑臭,2020年穩定消除黑臭。昔日清澈舊貌正逐步恢復,河岸兩邊的村民感慨:曾經的「清水河」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