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橫掃歐洲騎士團 戰意新兵團蒙古騎兵帶來可汗之怒

2021-01-19 遊久網

戰意11月7日上線的馬爾他系兵團是歐洲騎士美德的代表,特別是馬爾他騎士以其強悍的防禦力,簡便的操作性深受玩家好評。歷史上歐洲人曾經以為以馬爾他騎士團、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為代表的這種重裝騎士就是世界上最強的兵種。而在13世紀,歐洲引以為傲的騎士卻被東方的騎兵按在地上摩擦,這就是後來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的蒙古騎兵。

上帝之鞭,顧名思義就是神的武器,不可戰勝的敵人。雖然蒙古軍團的進攻路線類似前代上帝之鞭阿蒂拉匈人軍團,不過匈人並不是匈奴的後裔,蒙古人更不是。1235年孛兒只斤·拔都奉蒙古大汗窩闊臺之命西徵,1241年拔都大軍輕鬆徵服波蘭和匈牙利,不論波蘭騎兵還是條頓騎士,在蒙古騎兵面前不過是待宰的羔羊,假如不是窩闊臺去世,拔都不得不撤兵,他橫掃歐洲指日可待。

黃禍帶給歐洲人的恐懼延續了幾百年,那麼蒙古騎兵為什麼這麼厲害?蒙古軍團除了具備遊牧民族一貫的優秀騎射能力外,還不斷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作戰方式,在面對歐洲重騎兵時,以大量輕騎兵風箏射擊消耗對方馬力,再以視野外埋伏的重騎兵給予致命打擊,戰術的先進完全超越了歐洲人的認知範圍,即便是後來歐洲重騎兵的盔甲由鎖甲變為板甲後(某些電視節目中說當時三大騎士團都裝備全身板甲顯然是錯的),也不可能是蒙古騎兵的對手。由於歐洲人不像漢人千年以來積累了對付遊牧民族騎兵的經驗,他們自然會認為這是不可戰勝的敵人,上帝來懲罰他們了!

既馬爾他系兵團後,蒙古系兵團也將隨著12月23日戰意S1賽季新版本"遊牧之鞭"正式上線。作為全世界公認最強大的冷兵器兵團,蒙古系兵團無疑是玩家們矚目的焦點。戰意新增的蒙古系兵團分為6種,分別為巴爾虎獵手、乃蠻禿魯花、乞顏巴圖魯、韃靼衝陣死士、兀良哈鷹騎、可汗怯薛衛隊,這些兵團看起來都很厲害,帶有S1賽季野戰加成的可汗之怒buff,下面就由先遣體驗的殺手哥來給大家詳細講一講。

1. 巴爾虎獵手

數千年來,中原北方的民族換了一茬又一茬,能在草原上生存下來的民族可謂全民皆兵。巴爾虎部落的獵手以弓箭力量大著稱,在遊戲中,被巴爾虎獵手的箭命中會受到額外的流血傷害,與同為封建時代的羽林左衛射聲營相比,雖然在射程上和傷害上稍遜,但在破甲能力上高出左衛一大截,在沒有軍魂加成時都能達到超過1100的穿刺破甲,這個破甲值直意味著巴爾虎獵手對京畿鐵衛營甚至武衛鐵人隊都能造成巨大的傷害,至於原本的3星兵之王戚家軍,這下更是表示亞歷山大了!

實戰中巴爾虎獵手表現出了不亞於左衛的輸出能力,無論在普通攻擊的射速還是精度上都勝過左衛,只可惜高射速帶來的問題就是高消耗,兵團訓練的彈藥量加成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對於巴爾虎獵手來說,漫天箭雨軍魂並非必須,但非常需要加彈藥量的軍魂,不過考慮到達達尼爾火箭射手削弱後雙弓箭陣容的疲軟,即使你是豹子頭玩家沒有太好的軍魂,依然值得使用左衛+巴爾虎來組成雙弓箭陣容。雖然殺手哥並不鼓勵白嫖,但用腳想也知道,低級玩家面對高級兵種例如盡忠長槍營時,近戰不敢靠近,左衛又射不動,不出巴爾虎獵手如之奈何?

2.乃蠻禿魯花

乃蠻禿魯花是蒙古西部最強的部落,由於擅長多次衝鋒,在遊戲中有著非常短的衝鋒技能CD。乃蠻禿魯花作為輕騎兵機動性當然是頂級的,高達10.0的基礎速度如果加上銜枚疾走軍魂,真的可以做到來去如風,讓敵方一般步兵哭爹喊娘。

之前的戰意兵譜中,並沒有封建時代的衝擊騎兵,從切割傷害和切割破甲來看,乃蠻禿魯花有著接近定遠佩刀騎的收割能力,而從實戰來看,主加衝鋒訓練的乃蠻禿魯花有著比諾曼騎士侍從更強的二次衝鋒能力,並且並不像以往的王國/帝國時代騎兵那樣是一次性消耗品。當然乃蠻禿魯花的防禦能力是比較低的,不到200的穿刺防護值幾乎防不住任何弓箭,因此需要較好的控兵技術,不慎吃到漫天箭雨就悔之晚矣。

3.乞顏巴圖魯

乞顏部落長期以騎射能力著稱,為鐵木真統一草原立下汗馬功勞而獲得巴圖魯這個勇士稱號。乞顏巴圖魯有著8.0的基礎移動速度,高於高密弓馬隊的7.5,在面對槍騎兵的時候風箏更加容易,射擊精度更是遠高於高密弓馬隊,和歷史中一樣,弓騎兵中沒有人能和蒙古的比。

乞顏巴圖魯在點出自帶的30%精度加成後,射擊精度堪比步弓手,而且在無軍魂加成下1400多的破甲也不低,實戰中即使碰到馬爾他騎士這類特別硬的敵人,也能通過切換破甲箭狀態來造成傷害,不至於完全射不動,可謂馬上的天雄神射營——天雄已經哭暈在廁所!

4.兀良哈鷹騎

兀良哈部落源自貝加爾湖畔,兀良哈鷹騎不是乞顏巴圖魯的簡單升級,而是真正的刀弓俱精,可以切換遠程和近戰狀態。兀良哈鷹騎在近戰狀態的輸出能力接近定遠佩刀騎,而射擊精度也夠準,遊動戰面對播州弩騎營都能一戰,可謂全遊戲最具備泛用性的兵種,無論攻城戰還是野戰都非常好用。

而最讓我驚喜的是,兀良哈鷹騎的衝鋒技能在遠近戰狀態下都可以使用,實戰中就算是敵人想臨時換出步弓手來對付兀良哈鷹騎也沒用,一個衝鋒即可解決。特別是守城戰中兀良哈鷹騎作為先發兵種出城突襲簡直酸爽,不要說農民推車了,遼東推車都直接殺!

5.可汗怯薛衛隊

可汗怯薛衛隊,大家也都知道這支部隊就是鐵木真的親衛隊,俗稱怯薛軍。可汗怯薛衛隊作為蒙古騎兵中最精銳的部隊,甚至被標成了5星半兵種,當然隱身是不可能隱身的,怯薛軍已經算是重騎兵了,重騎兵能隱身這遊戲還能玩?怯薛軍雖然是刀騎兵,卻具備獨特的往返衝鋒能力,衝到指定地點後還會自動衝回來,屠殺步兵簡直是雙倍的快樂!

實戰中怯薛軍是一個優缺點都非常明顯的兵種,優點就是具有頂級的機動性,並且在非衝鋒狀態還可以使用套索投擲來白嫖長槍兵,缺點則是懼怕各種控制技能,據馬、火箭、武將技能等都能讓衝鋒中的怯薛軍停住,進而被射成刺蝟。怯薛軍無法裝備槍騎兵的衝鋒免傷軍魂,和其他5星騎兵比,更為考驗使用者的判斷能力,但在有波蘭翼騎兵先進行破陣的情況下,沒有任何兵種能及得上怯薛軍的收割能力!刀騎系整體對軍魂的要求都不高,很適合平民玩家,這樣的兵團不解鎖你一定會後悔!

可惜的是韃靼衝陣死士尚未實裝到遊戲中,目前來看巴爾虎獵手、乃蠻禿魯花、乞顏巴圖魯、韃靼衝陣死士、兀良哈鷹騎、可汗怯薛衛隊都足夠強力。不過由於蒙古系兵團尚在測試調整中,實際兵團數據還要以正式上線時為準,請持續關注遊久網戰意專區的後續新版本資訊。需要注意的是蒙古系兵團並不會以軍功解鎖,而是通過賽季戰票任務的方式解鎖,這可以讓新玩家與老玩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恰逢12月19日戰意"塞外雄鷹"新服公測開啟,如果你還沒玩過戰意這款網易冷兵器戰爭網遊大作,那就來遊戲中體驗上帝之鞭的威力吧!

相關焦點

  • 歐洲騎士團和蒙古騎兵之間的PK
    瓦爾斯塔特平原13世紀蒙古騎兵曾經是橫掃亞歐大陸,先後徵服了40多個國家、720多個民族的強大戰爭機器, 歐洲騎士團以使用鍛造技術打造的堅盔利甲,配備披甲駿馬,同時擁有強大戰鬥力的重騎兵聞名於世當蒙古騎兵西徵歐洲時碾壓了強大歐洲騎士團。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精銳的歐洲騎團會敗給蒙古騎兵呢?1241年4月,在瓦爾斯塔特平原上(波蘭列格尼卡附近),蒙古騎兵和歐洲騎士團在戰場上對峙。由蒙古西徵的統帥拔都帶領2萬人對壘裡西亞公爵亨利二世率領波蘭軍隊大約有4萬人。
  • 聖殿騎士團遭遇蒙古鐵騎,最後是什麼下場?列格卡尼戰役說明一切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開始一系列的徵戰,公元1219年,中亞強國花拉子模殺害了幾百個蒙古商人,成吉思汗一怒之下發動西徵,沿途滅亡了很多國家,包括現在的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蒙古軍隊一直打到黑海以北,上帝之鞭的威名讓中亞國家膽戰心驚
  • 中國這個少數民族被西方人稱為「上帝之鞭」,兇悍得讓他們畏懼!
    「上帝之鞭」 。匈奴上帝之鞭——阿提拉!(估計,匈牙利是聽聞了匈奴人的可怕之處。)而匈奴也開始在這片土地上定居了下來,並且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歐洲王,雖然自從阿提拉病死之後,匈奴又一次分崩離析。但是,在匈奴人在歐洲的各場戰爭的大勝,自己對歐洲人的殺戮,被歐洲人畏懼的稱為「上帝之鞭」。
  • 三大騎士團(聖殿、醫院、條頓)敗於蒙古人之手
    條頓騎士團在戰役中,蒙古部隊利用機動性使歐洲騎兵的衝鋒無法發揮作用,他們的戰略後撤使得歐洲騎士出現判斷失誤。條頓騎士團大戰蒙古騎兵瓦爾斯塔特戰役,蒙古人大破歐洲軍隊,精英騎士損失慘重。在這場戰鬥中,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幾乎全軍覆沒,條頓騎士團團長奧施特恩身負重傷,兩個月後不治。
  • 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阿提拉|如何巧用「騎兵」成為「上帝之鞭」
    前言阿提拉,這位曾經令東、西羅馬帝國都聞風喪膽的匈奴首領,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什麼叫"上帝之鞭"?說得通俗點兒,就是上帝手裡頭的鞭子。那鞭子還能有什麼用?當然是用來抽人用的。這個形象的比喻也就是在說,阿提拉就像上帝手裡頭的鞭子,把原先平靜而穩定的東、西羅馬帝國,給攪得雞飛狗跳。當然,"上帝之鞭"也還可以這樣解釋,那就是野蠻、搶奪和殺戮,但凡阿提拉所到之處,就是災難。當年也難免是歐洲人對阿提拉這位匈人首領的畏懼與污衊。
  • 三個「上帝之鞭」影響歐洲大陸,誰知道他們與我國均有莫大關係
    而與之相對的農牧民族也建立了匈人、西遼、蒙古汗國等強大的政權。這三個遊牧民族,在歷史上被稱為「上帝之鞭」。每把「上帝之鞭」都曾經橫掃了歐洲大陸。第一把「上帝之鞭」:匈人之王阿拉提。第二把「上帝之鞭」:西遼耶律大石1130年,遼國被金、宋兩國聯手攻破。遼國皇族大將耶律大石被迫西徵。1134年在西政路上,耶律大石登基稱帝。耶律大石曾經為挽救遼朝覆亡,而後又轉戰於長城內外,後來更是為了保存遼帝國,審時度勢,開始率眾西徵。建立起另一個新的帝國。
  • 有上帝之鞭之稱的匈人橫掃歐洲,匈人是匈奴人嗎?後裔在哪裡?
    雄踞蒙古高原的匈奴與橫行亞歐大陸的匈人公元前3世紀,在蒙古高原一帶興起了一個強大的民族——匈奴,他們以射獵為生、驍勇好戰,一度威脅到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公元前176年,匈奴政權達到了統治頂峰,建立起橫跨北方草原的大帝國。
  • 《戰意》S2賽季不做人 回回炮人手發一隊
    殺手哥掐指一算,歷史上十字軍東徵之後的大事是上帝之鞭西徵,而上帝之鞭西徵之後不久,在東方大明帝國崛起的同時,西方也進入了文藝復興時期,那麼S2賽季要出的新兵團已經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文藝復興的引領者,來自亞平寧半島的義大利系兵團!
  • 「上帝折鞭之處」合川釣魚城「霸屏」央視,五一期間滾動亮相央視亞...
    公元13世紀,蒙古騎兵橫掃歐亞非四十餘國勢如破竹,世界震驚之際,重慶合川嘉陵江邊,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小城池卻頑強抵抗36年,最終改寫了全球史,成了歐洲人眼裡的「上帝折鞭之處」。這座英雄之城,便是合川釣魚城。
  • 文韜武略---影響世界的上帝之鞭
    公元89年,竇憲以漢軍精銳8000騎兵,南匈奴3萬騎兵,以及羌軍8000騎兵,後勤輜重1萬多輛運輸車,兵分三路,直指北匈奴單于主力。三路大軍會師涿邪山(今蒙古戈壁阿爾泰山)。北匈奴大部潰散,一部開始向歐洲遷徙,而遷徙的這支匈奴人則改變了當時世界格局。
  •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有趣的傳言在中文網際網路圈裡,不知何時一樁有關13世紀的傳言甚囂塵上,那就是在蒙古西徵之時,蒙古騎兵以精湛的騎射戰術痛虐了身著板甲的歐洲騎士團騎士
  • 重慶合川釣魚城,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這座地處中國西南內陸的小城,她不僅維護了南宋軍人的尊嚴,同時還改變了遙遠的歐洲人的命運。這裡曾經是南宋合州軍民與蒙、元大軍戰鬥長達三十六年的堡壘,她被西方歷史學者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孛兒只斤·蒙哥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孫、拖雷長子,1251年7月1日即位為大蒙古國皇帝,由於汗位的繼承,自此從窩闊臺家族轉移到了拖雷家族,為皇族內部的分裂和後來大蒙古國的徹底分裂,埋下了伏筆。蒙哥即位前曾參加拔都統帥的長子軍西徵橫掃歐洲的不裡阿耳、欽察、斡羅思等地,在裏海附近,活捉欽察首領八赤蠻。即位後主要致力攻滅南宋、大理等國,並派遣其弟旭烈兀繼續西徵。
  • 蒙古騎兵:入侵俄羅斯,打到維也納,它厲害的原因,在於這3點
    強盛的蒙古帝國要歸功於蒙古鐵騎的所向無敵,要不是後期王室內亂,今天的世界歷史恐怕得改寫。讓歐洲人聞之色變的蒙古鐵騎兵團,它的建立得益於成吉思汗鐵木真,正是成吉思汗把一個多部落、不斷爭戰的民族,建成了一個無往不勝的軍事組織。
  • 上帝之鞭 - 阿提拉
    在阿提拉的帶領下,匈奴帝國在公元五世紀中葉成為歐洲大陸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今天這篇胡鄒八咧,咱們就聊聊幾乎改寫了歐洲歷史的「上帝之鞭」阿提拉。匈奴人留給漢人文明的印象一直不大友好,這是一個自古生活在中國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逐漸壯大後,不斷對中原政權進行侵擾,說白了就是各種搶!主要還是因為那時候草原上生產能力底下,又不能種糧食(也不會種,種了也不長)。
  • 讓歐洲人談之色變的上帝之鞭,其實不是成吉思汗,而是他的孫子
    對於蒙古西徵,許多人認為是成吉思汗本人打到歐洲,在歷史課本上也有所提及,但沒有提他的這些虎膽虎威的子孫們,似乎把進兵西方一切攬在了成吉思汗手上。歐洲人認為,"上帝之鞭"是指天主用鞭子來教訓人,以洗刷他們犯過的錯。
  • 歐洲史上第一個「上帝之鞭」——阿拉裡克 | 循跡曉講
    這兩天,看到有些媒體把今年這個新冠疫情叫「上帝之鞭」,有人就問我說上帝之鞭不是說的匈王阿提拉嗎
  • 蒙古鐵騎的折戟之處——釣魚城之戰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宋蒙「釣魚臺之戰」的相關歷史故事。蒙古帝國公元十三世紀,正是蒙古帝國崛起和橫掃的時代。除了這四大汗國之外,蒙古鐵騎還攻入歐洲,在東歐地區擊敗了波蘭與條頓騎士團的聯軍,可謂無人能擋。(詳見以前文章「黃金遠徵——席捲西方的可汗彎刀」)然而,就在十三世紀五十年代末,一切徵服都戛然而止。原本打算進軍歐洲和埃及的蒙古遠徵大軍突然返回,他們要去爭奪大汗之位。
  • 屠戮歐洲的上帝之鞭有兩個,一個是成吉思汗,另一個是戰爭狂人
    而在晚清時期,我們中國飽受列強們的欺辱,對這群來自歐洲的侵略者恨意十足。然而我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們元朝時期,曾經有一位偉大的雄主,在他的率領之下,馬蹄兵鋒踏足歐洲,並在歐洲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戮,以至於那個時期無數歐洲人在這位雄主的屠刀之下。這位屠戮歐洲無數生靈之人被歐洲人稱之為「上帝之鞭」,在中國他則家喻戶曉,因為他是有著一代天驕之稱的成吉思汗。
  • 中世紀的上帝之鞭,蒙古軍隊的車輪斬到底有多殘酷?
    蒙古軍隊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橫掃歐亞大陸,所向披靡,並且在他們佔領的地方多實行屠城政策,讓無數人為之恐懼,因此蒙古軍隊也曾被歐洲稱之為上帝之鞭,將蒙古軍隊比為上帝對他們的懲罰。
  • 【騎兵】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為何能無敵於天下,震驚了...
    戰馬是蒙古軍隊所向披靡的關鍵因素之一。與高大的歐洲馬相比,蒙古馬矮小精壯,皮厚毛粗,耐受力極強,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所以蒙古第二次西徵敢於在東歐的冬季發動戰事。蒙古馬能在雪地裡覓食,士兵可靠母馬的馬奶充飢,這就降低了糧草補給的負擔。蒙古的行軍、迂迴、穿插、詐敗等戰術對戰馬要求極高,再有耐力的蒙古馬也吃不消,因此每個騎兵通常有四五匹備用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