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月8日從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在近日發布的2019年度「增城好人」和「十佳增城好人」先模人物名單中,增城區有4名退役軍人上榜。他們是:「敬業奉獻」類好人鄧振楊、黃星朗,「見義勇為」類好人陳帥鵬、曾錦權,其中鄧振楊還榮獲2019年度「十佳增城好人」稱號(「敬業奉獻」類)。
「90後」鄧振楊向前來參觀的小學生介紹消防裝備。
「90後」鄧振楊於2010年12月入伍,2012年12月退伍,現為增城區新塘鎮專職消防隊班長。他在滅火救援中,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始終衝在最前沿,出色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戰鬥任務。
2019年5月21日凌晨2時40分,接到任務通知後,鄧振楊帶班前往某小區火災現場救援。當水槍射水時,他已救出一個小孩,隨後又在水槍手的掩護下救出3名被困人員。2018年9月16日,超強颱風「山竹」來襲,鄧振楊帶領值班隊員用救援繩索綁住身體,爬上戶外廣告牌的架子,用破拆工具逐一將存在隱患的廣告牌拆卸下來。他還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湍急的洪水中拉動橡皮艇,解救被困群眾。
「60後」黃星朗在鳳塔社區星光老年之家活動室整理報刊。
「60後」黃星朗於1986年11月入伍,1991年12月退伍,現為增城區增江街鳳塔社區信息調解員和星光老年之家管理員。作為一名戰士,他上過戰場,堅守陣地。退伍後,作為一名化工企業普通的生產工人,他堅守生產一線。
企業改制下崗後,他參加鳳塔社區群防志願隊,經常主動與社區工作人員晚上一起巡邏。無論颳風下雨,黃星朗始終守護著一方平安。
2016年,年近50歲的他擔負起管理鳳塔社區星光老年之家活動室的責任。他服務居民細緻周到,每天把活動室收拾得整整齊齊。群眾到活動室看書或讀報,他都會奉上一杯熱茶。他是戰爭年代鋼鐵般的戰士,也是和平時期默默無聞的「老黃牛」。
「80後」曾錦權開展日常工作。
「80後」曾錦權於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退伍,現為增城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車管中隊輔警。
2019年2月14日18時許,荔城街一家餐館起火,危急時刻,正在該餐館用餐的曾錦權不顧危險,快速跑到廚房起火點,迅速關閉了煤氣罐閥門。他一邊報警,一邊迅速尋找滅火器滅火。現場的滾滾濃煙嚴重侵襲著他的口、鼻和呼吸道。當時,他已經感覺到天旋地轉,頭痛欲裂,眼前一片漆黑,因搶救火情而被灼傷的手掌更是火辣辣地疼。他強忍鑽心的疼痛,繼續握著水管滅火。他和消防隊員、民警一起奮力撲救,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70後」陳帥鵬是一名公交車駕駛員,用行動詮釋了退役軍人的品質。
「70後」陳帥鵬於1995年12月入伍,1998年12月退伍,現為廣州市粵運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增城9路線駕駛員。2019年2月27日晚上11時40 分左右,陳帥鵬駕駛著末班公交車途經石灘路口路段,發現停在前方的一輛白色轎車著火冒煙。他停穩公交車並獲得乘客理解支持後,拎起備用滅火器,迅速下車幫忙滅火。
由於滅火器噴管難以對準冒出火苗的位置直噴,他用完車廂內3瓶滅火器也沒能將火完全撲滅,仍不斷有星火冒出來。出於安全考慮,他勸導乘客們上車,把車開到安全距離停靠。待消防人員趕到迅速將火撲滅後,他才回到車上,繼續將乘客送往目的地。
他們從部隊回到地方「退役不褪色」,用行動詮釋了退役軍人的品質,弘揚著軍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優良作風。
他們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的雷鋒精神感染著增城區的每一位退役軍人,這種正能量也將在每一個增城人的心間傳遞。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羊 通訊員顧翎、邱曉婉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