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孕事
摘要:早打早預防!
有多少媽媽和我一樣,最近被「張爸」張文宏實力圈粉的。
在疫情期間就覺得他超硬氣,最近更是給了媽媽們分享了超多的乾貨:
「孩子早餐不要只喝粥。」
「喝湯要把肉吃掉。」
這兩點媽媽們都照做了吧,孩子們就要上學了,可得跟隨專家的腳步來啊。
在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張醫生再次給家長們提出了建議,也是家長們目前最關心的事情——孩子的疫苗接種,張醫生建議:
「一類疫苗必須打,二類疫苗基本上醫生建議打!」
「疫苗推遲了怎麼辦?趕緊找時間補上。」
「疫苗猶豫是一種安全威脅!不要過於擔心不良反應。」
附上張醫生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的視頻,聽我的,一定要點開看,都是乾貨。
我們都知道免費疫苗是一定要打的,寶寶出生就會有疫苗本,根據疫苗本上的時間,定時的去接種,這是基本常識。
讓媽媽們疑惑的是:免費疫苗打了,那自費疫苗要打嗎?
張醫生重點強調了自費疫苗的重要性,他說:自費疫苗不是不重要,它們也很重要,也能預防很多傳染病對人類的嚴重傷害,比如流感疫苗,hpv疫苗。
說直白點就是:打,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上,儘早安排上,早打早防護。
為什麼疫苗如此重要?
張醫生在採訪時第一點就指出:不打疫苗會讓孩子暴露於危險之下。
比如說羅斯福總統,最年輕最優秀的總統,就是因為脊椎灰質炎(小兒麻痺症)導致了雙腿癱瘓,終生只能靠輪椅。
比如說天花,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傳染性強,病情重,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現為嚴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後死亡率高。
而天花也是被人類基本消滅的一種傳染病,武器就是接種疫苗。
還有流感,每年都有幾千萬人感染流感,但因為救治率大,所以很多人不重視,但感染流感後果也是很嚴重的,重症流感患者可能會出現肺炎、心肌炎、心力衰竭、腦炎等多種併發症,嚴重時甚至會死亡。
這些疾病傳染性強,小孩子免疫力弱易感染,唯一能保護好他們的重要方式就是按時接種疫苗。
忽視了疫苗的重要性,後果真的很嚴重。
在英國有一個4歲的小男孩阿爾菲天真活潑可愛,可就是因為錯過了一針B型流感疫苗,結果感染了腦膜炎球菌敗血症。
阿爾菲出生時B型流感疫苗還沒有推出,到1歲多時英國才推出這一種針對致命性腦膜炎B感染的常規疫苗。
可就是這麼巧,阿爾菲錯過了接種B型流感疫苗的機會,家長想著過了年齡就沒有再繼續想著疫苗這件事。
結果意外發生了,阿爾菲從幼兒園回來的時候開始出現不適症狀,第二天渾身都是紫色紅疹,經醫生診斷阿爾菲是得了腦膜炎球菌敗血症,最終阿爾菲沒有戰勝病魔,他離開了他最愛的家人。
而據了解,B型流感疫苗可以保護幼兒免受腦膜炎球菌B組細菌的感染。
這樣的結果真是讓人痛心,當時接診阿爾菲的醫生也提醒所有家長:如果因為某些原因疫苗推遲接種了,也要儘快給孩子補上。
是時候好好說說疫苗這件事了,一類二類疫苗怎麼打?先打哪個?要注意什麼,今天我們來好好說一說。
疫苗怎麼打?——先打免費的一類疫苗!
一類疫苗是政府免費提供的,媽媽們按時給寶寶接種就可以,一類疫苗包括:
●卡介苗接種1劑次。
●B肝疫苗接種3劑次。
●脊灰疫苗口服4劑次,前3劑次為基礎免疫,第4劑次為加強免疫。
●百白破疫苗接種5劑次,前3劑次為基礎免疫,第4劑次為加強免疫;第5劑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強免疫1劑次。
●麻疹疫苗接種2劑次,第2劑次為複種。
附一張@人民日報發布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表,媽媽們可以收藏一些。
媽媽們要注意的是:
●各地疫苗接種情況有不同,具體的接種情況要諮詢當地疾控中心。
●如果還帶孩子離開居住的城市,也要繼續跟進兒童的免疫接種。
自費疫苗推薦打——重點考慮這幾種。
1、流感疫苗——建議每年接種
張文宏醫生重點強調了流感疫苗,雖然流感治癒率高,但後果很嚴重,特別是對兒童,孕婦,老人威脅很大,所以建議接種流感疫苗。
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 5%~10% 的成人和 20%~30% 的兒童感染季節性流感,而嚴重的流感可導致死亡。
而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疫苗。
怎麼打呢?媽媽們直接看圖:
要提醒媽媽們的是:
流感病毒會變異,每年的流感疫苗也會隨之有差異,所以流感疫苗最好每年都打。
孕婦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孕婦和嬰兒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此外,接種疫苗還可降低孕婦因心肺併發症而須入院治療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和衛生防護中心「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將孕婦定為最優先接種流感疫苗的組別。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孕婦接種滅活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安全的,而且現時並沒有證據顯示婦女(即使在妊娠第一期)接種滅活流感疫苗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打了流感疫苗接種部位可能會有一些不良反應,比如紅腫,發熱,一些寶寶可能會出現發熱,不舒服,但不會很嚴重,家長們要觀察孩子的狀態。
2、口服五價輪狀病毒——每年一次
幾乎每個五歲以下的寶寶都感染過輪狀病毒,這是導致寶寶發生嚴重脫水腹瀉的最常見原因。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預防是最優選擇。
而五價輪狀病毒是目前覆蓋輪狀病毒亞型最多的輪狀病毒疫苗,建議有條件的給寶寶接種。
接種計劃如下:
五價輪狀病毒疫苗為口服疫苗,採用三劑口服免疫程序,接種對象為6周齡-32周齡嬰幼兒,6-12周齡時開始口服第1劑,每劑接種間隔4 -10周,第3劑接種不應晚於32周齡,32周齡內完成全部三劑次。
要提醒媽媽們的是:
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接種疫苗後1-2周內寶寶大便有疫苗毒株排出,有一定傳染性,建議及時清理尿布並徹底吸收。
國內外安全性研究顯示,該疫苗非常安全,服用後的不良反應主要是一般反應。部分嬰兒會出現一些輕微症狀,包括一過性發熱、腹瀉、嘔吐等,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身體不適、發熱、急性傳染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患者、免疫缺陷和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不建議接種。? ? ?
3、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
很多媽媽是聞肺炎色變,肺炎確實挺可怕,每一年因肺炎球菌死亡的人數在160萬,平均每分鐘就有3個人死亡。肺炎已經成為威脅我們生命的殺手!
感染肺炎球菌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疾病:
(圖片來自《維港健康》)
而5歲以下嬰幼兒免疫系統未完成,肺炎球菌容易入侵!特別是幼兒園聚集,小朋友很容易通過飛沫和身體接觸互相傳染病菌,增加感染肺炎球菌的機會。
世衛組織指出,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肺炎球菌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
打法如下:
4、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及中國衛生部社區衛生服務協會,均推薦2歲以上的肺炎球菌性疾病高危人群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打法如下:
5、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極高傳染性傳染病,可通過空氣傳播,免疫力低下的寶寶極易感染,護理不當還容易留疤。
水痘疫苗能夠有效地預防水痘。有些地方水痘疫苗已經劃分為免費疫苗,小童應該接種兩劑水痘疫苗,預防效果90%。
打法如下:
一般是15月齡第一針。
四周歲第二針。
6、手足口疫苗——EV71疫苗
每年4-7月為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在夏季和秋季最容易爆發。患者一般為5歲以下兒童,佔總病例數的90%左右。
一般來說,手足口病表現為:前驅期開始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發燒、咳嗽、頭疼、食慾下降、急性結膜炎、中耳炎等症狀。
手足口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我們現在接種的手足口疫苗,是專門針對其中一種腸道 EV71 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雖然不能預防別的,但手足口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我們現在接種的手足口疫苗,是專門針對其中一種腸道 EV71 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所以接種疫苗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嚴重的情況。
打法如下:
6 月齡~ 5 歲的孩子儘早接種自費的 EV71 疫苗。
儘量在 12 月齡前完成 2 次接種。
7、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
在疫苗普及之前,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細菌和肺炎球菌是兒童細菌性腦膜炎的主要原因,也是發展中國家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
細菌性腦膜炎這種病一旦感染上,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有的數小時內就會死亡,而Hib疫苗可以大大減少這種腦膜炎病例的數量。
打法如下:
6月齡以下兒童注射三針,間隔1-2個月,18月齡加強一次。
6-12個月注射兩針,間隔1個月,18月齡加強接種一次。
1-5歲兒童注射一針。
要提醒媽媽們的是:有些進口疫苗是聯合疫苗,打法會有不同,具體的接種方式可以諮詢醫生。
疫苗真的是頭等大事!一定要按嚴格按時間帶寶寶按時接種,但前陣子疫情期間,有很多媽媽諮詢不能出門疫苗得推遲接種的情況,張文宏醫生也重點說了這幾個問題:
1、疫情期間沒有帶孩子打疫苗怎麼辦?
建議儘快補上,之前沒打的也不要過於擔心,不要超太長時間,疫情期間沒有聚集出門,沒有接觸就沒有感染,但如果一旦聚集,一旦聚集就有風險,推遲的疫苗就一定要接種上,有聚集就有風險,有風險就要接種。
2、打完疫苗反應很大怎麼辦?
比如說打完卡介苗,胳膊有個硬疙瘩,卡介苗等減毒活疫苗,會有比較大的反應,反應大取決的疫苗的性質,打疫苗前和醫生溝通,了解打疫苗後的反應就可以。
3、想到帶孩子帶疫苗就焦慮怎麼辦?
很多家長擔心打完疫苗後的不良反應,張醫生說:不良反應是可以接受的,發生率很低,對症護理就好,比如說發熱,如果孩子生病延遲接種,一個星期兩個星期問題都不大,打完之後觀察孩子的反應。
4、孩子咳嗽發燒可以延遲接種嗎?
延遲一兩個星期沒有大的問題,疫苗如果需要打,總歸是越早打越好,打得早,保護得早。如果小孩子最近幾天有咳嗽發燒頭痛,可以延遲一下接種疫苗。延遲接種一個星期兩個星期沒有大的問題。最好不要拖的時間太長。
5、別的孩子都打了疫苗,我家孩子可以不打嗎?
不建議冒險!經常有人這麼想,別人都打了,我沒打,有個免疫屏障。如果長期以來大家都這麼去做,免疫屏障率會越來越低。只要有人沒打疫苗,你自己的風險、還有群體的風險都會升高,這跟不接受疫苗率是有關係的。不建議大家冒這個險。
6、哪些些情況不要打疫苗?
生病不要打,孩子在生病期間打疫苗,疫苗的不良反應有時會激發免疫狀態,出現發燒,跟已有疾病交叉,疾病有加重現象。
慢性病建議打疫苗,比如說腫瘤,可以提高免疫力,因為化療期間免疫力基本被摧毀。和相關疾病科醫生進行溝通,感染科大夫,兒童醫院感染科諮詢溝通。
7、什麼不良反應要就醫?
每年有2000萬兒童接種疫苗,一定會有一些人有些反應,觀察很重要,主要是發燒,對治治療一下就可以緩解的,但如果沒有好轉,比如說孩子精神不好,不吃東西,就要和感染科醫生確認。
每次打完疫苗醫生都會建議觀察半小時再走,一定要遵醫囑進行觀察。
最後要說的是:
打疫苗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接種。
打疫苗前一定要如實告知醫生孩子的健康情況,比如說發燒,飲食,服藥史。
重視打完疫苗後的30分鐘留院觀察,這30分鐘主要是防急性過敏性反應的。
只要孩子沒有禁忌症,重點的二類疫苗也給孩子安排上。
家長們還要記住的是,不要猶豫打疫苗,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疫苗猶豫是一種安全威脅,如果有什麼疑問或擔憂,和感染科專業的醫生諮詢溝通,他們會給到你最專業的建議。
參考文章:
https://www.waikong.hk/product-ertongyimiao/727.html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