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人類最可貴的天賦,是創造力的源泉,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2020-12-12 歷史國學教堂

孔子曾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認識到了「興趣」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而且,孔子還把學習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知學,即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個層次是好學,即愛好學習,對學習有興趣;

第三個層次是樂於學習,能從學習中獲得無窮無盡的樂趣。

在這三個層次中,知學不如好學,好學不如樂學,只有激發和培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樂在其中,才能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興趣是人類最可貴的天賦,是創造力的源泉,興趣是自覺學習的先導,是人們探究世界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

科學研究表明,個體一旦對某活動產生了興趣,就能提高這種活動的效率,可見興趣對事業成功的促進是具有科學根據的。而中外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許多科學家、發明家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在於由濃厚的認識興趣所產生的強烈的求知慾望。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是他對自己獲得巨大成功的經驗總結。他曾對一位傳記作家說過:「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追根究底地追問問題罷了。」

有人問他是如何創立相對論的。他回答說:「空間、時間是什麼,別人小時候就搞清楚了,但我智力發育遲,長大了還沒搞清楚,於是一直在揣摩這個問題,結果也就比別人鑽得深一些。」

他從16歲開始,一直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倘使一個人以光速跟著光波跑,那麼他就處在一個不隨時間而改變的波場之中。但看來不會有這種事情!」

正是由於他對探究這一問題具有濃厚而持久的興趣,因此經過十餘年的艱苦探索,他終於提出了改變人類宇宙觀的相對論。

愛因斯坦四五歲時,就對指南針發生興趣,他長時間擺弄它,心想那小針為什麼總是指著同一方向?他還能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搭積木,直到把又高又尖的「鐘樓」搭好為止。

正是這種濃烈的興趣和伴之而來的思索、追求,使他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

愛迪生每天沒日沒夜地在實驗室工作,有人就問他:天天這樣工作不會感覺到累嗎?誰知他頗為驚訝地說:「我這輩子一天都沒有工作過!」

「壓力之父」塞葉博士曾經說:儘管他每天從早晨五點工作到深夜,但他認為自己這輩子從未做過一件工作,自己整天都在「遊玩」。因為對他而言,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就是遊戲。

2000年,享有「雜交水稻之父」稱號的中科院院士袁隆平獲得了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在中央電視臺的《新世紀科學論壇》節目中,一位女士問他:「您是怎樣決定學農的呢?」

他興奮地說,上中學時,學校組織同學參觀農場,農場裡滿地的紅花、綠果,使他為之興奮,對農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考取了西南農學院。學校的一次參觀,不經意間在袁隆平的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種子,促使他成為一名農學家。

古今中外,因興趣之花而點燃成功之火的事例不勝枚舉。興趣是理想產生的基礎,它能牽著你走向成功。相反,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只會事倍功半,有可能還會一事無成。

即便你靠著資質或才華可以把它做好,但你也絕對沒有釋放出所有的潛力。每個人都應了解自己的興趣、激情和能力,並使自己在熱愛的領域裡充分發揮出潛力。

相關焦點

  • 想像力是兒童創造力的源泉,更是形成積極人格品質的因素
    今日繪本分享:《月亮男孩》~天馬行空的想像是創造力的源泉,更是人類的集體潛意識。故事講述一個小男孩幫月亮找另外一個月亮的故事。說到想像力大家都會想到創造力。想像對孩子的發展極其重要的。失去想像的孩子就會「生病」。很多案例都能證實這點。一些軀體化症狀的孩子完全失去想像力,非常現實。這些孩子在與他們交流的時候通常他們都會說:這是假的,這是騙人的。
  • 興趣永遠是英語學習最好的老師
    而在我看來,濃厚的興趣或許是學習英語最好的老師。不同於數理化的速成與舉一反三,英語以及任何語言學科,更加注重的是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澱,不在於一朝一夕的高低,而在於每時每刻的累積。在英語學習中,我們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創造性與舉一反三,更多的是Copy And Paste. (複製與黏貼) 就好比我們兒時學習中文一樣,別人怎麼說,我們怎麼學就可以了,類似於照貓畫虎的過程。
  • 上學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進入社會後生存是最好的老師,你怎麼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帶給我們強大的動力引領我們走向成功。談到興趣我們大家都不陌生,記得上學的時候每到畢業都要寫同學錄,上面總有一欄是興趣愛好,有些畫畫的,有些讀書的,有寫跳舞的,等等。
  • 如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小熊美術告訴你!
    人類鑽木取火,仰望行空、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發展,一次又一次的工業革命,進而才誕生了現代文明。正是因為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從未停止過,所以我們現在才有了便利又豐富的現代生活。馬雲曾經在湖畔大學的開學演講中說到:湖畔大學給你們準備的課程,商科不是必修課,音樂、美術等藝術課才是必修課,商科是選修課。未來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時代,以往工業時代的很多工作崗位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可創新、創意和審美能力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
  • 我們中國人的創造力到底強不強?如果不強是什麼原因?
    中國人的創造力到底強不強,我想大家心中都很清楚。雖然我們培養了很多人才,但創造力方面我們還是比不上一些發達國家,不說別的,看看諾貝爾獎就清楚了,美國的一所大學可以有幾十個獲得者,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卻沒有幾個。這不是創造力的缺失是什麼?那是什麼毀掉了我們中國人的創造力呢?
  • 天賦節 | 10000個人心中有10000個「天賦」的定義
    葉聞,天賦是創造力,每個人只要做屬於自己天賦的事情,就會有無盡的創造力。天賦節,是世界上第一個天賦節。人類應該有一個節日,讓自己成為這個世界的禮物,自己的天賦成為這個世界的禮物。葉阿次,天賦是你在哪一方面最適應社會趨勢。曾經想做科學家的他,是個堅定的達爾文進化論信仰者和踐行者,適應社會環境最好的人才有機會。
  • 願人類創造力永存-虎嗅網
    但請注意,所謂「人工智慧的創造力」,更多出自人類之手,而非機器。這些人工智慧,通過學習人類的藝術作品進行的創作,依然廉價。就算哪天AI作品真能令繆斯汗顏,維納斯落淚,它依然沒有靈魂。攝影,靈感繆斯……的婢女創造力只來自人類嗎?這個問題是否過於「人類沙文主義」了?並不。把歷史拉長了來看,畫作藝術遇到的最早挑戰者並非人工智慧,也許是攝影——一個「機器輔助創作」的藝術。
  • 肯·羅賓遜:如何發現自己的天賦?
    了解媒介的角色對我們的創造性工作之所以非常重要,為了開發創新能力,我們也需要完善使用這些媒介的實際技能,重要的是我們要以正確的方式開發這些技能。創造力就是要建立新的連接,這樣就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以新的方式看待事物。人類的創造力隨處顯而易見:我們使用的技術,居住的房子,穿的衣服,看的電影等。
  • 踏路科技體感滑板親子活動:讓興趣,做最好的老師
    >踏路科技體感滑板親子活動:讓興趣,做最好的老師2020-01-13 17:10:0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僅會帶孩子及家長實地參觀公司,零距離接觸體感滑板外,還會分享滑板課程,讓孩子們了解滑板的歷史及文化,深入了解滑板,從而激發孩子們對滑板、對科技、對運動的興趣。
  • 倖存的創造力:在灰色國度裡,我們要讓孩子活得「有顏色」
    老師看到上面不是本應該完成的作業,而是一幅與課堂內容無關的畫,便要求他重新做。小朋友知道了做事要按照老師的要求,而不是自己的喜好,慢慢也收起了創造力,顏色變淺。有天爸爸突然發現自己無憂無慮的孩子不見了,於是將他帶去那棵樹下,卻發現從前的人已經不在了。
  •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小學英語學習網的時候,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通過孩子的興趣點出發,延伸出孩子都英語的興趣點,例如:孩子喜歡看動畫片,我們就可以一起跟孩子觀看英文動畫片,讓他對英語有所接觸和了解,從而再為孩子報名培訓機構。
  • 孩子藝術啟蒙,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前段時間在某社交平臺看到一個母親在吐槽送孩子去興趣班學舞蹈,花了三千塊錢孩子回來就只會三個動作。這個媽媽還很幽默地把這三個動作做了個拆解 ,一個動作一千塊錢,以此表達不滿。二、孩子的興趣愛好。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做任何事情興趣很重要。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都不同,有些是與生俱來,有些靠可以後天培養。不管是哪一樣只要孩子有興趣才能把東西學好,父母千萬不要根據自己的意願覺得什麼興趣好就逼迫孩子學習,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 跟著他亂畫,就是最好的藝術啟蒙?
    越貴的老師越好嗎?負責的家長們一腦門的問號,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很可能花了很多錢,卻只換回來幾幅畫得還不錯的畫,孩子的天分和創造力卻被抹殺。仔細一問,有老師把著手畫的,有老師給畫出輪廓的,有老師畫一筆學生學一筆的,有老師給改的。你真的需要你家孩子去學會塗色嗎?我曾經問過美術專業的學生,最晚幾年級要開始學美術?告訴我四年級,因為四年級才開始學素描,四年級之前主要培養興趣和感受。說到興趣和感受,這又回到了我們提到的第一點。
  •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高中生因一篇作文,破格被985大學錄取
    文|小海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今天講述一個十年前的事,目的不在於往事重提,而是想借鑑這件事,老生常談一個關於孩子的話題:為什麼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十年前,一篇755字的高考作文,引起了一陣轟動。
  • 「名家私人書單」|思想力是創造力的源泉(上)
    我給我的這一次閱讀推薦起了個名字叫「思想力是創造力的源泉」。也許是我的偏見,我覺得,思想力和創造力,是我們所有欠缺的東西裡最欠缺的東西。我推薦的這十本書大多數與這兩個東西有關,小學的孩子,初中的孩子,可能還不太那麼容易讀。中國的幾本書倒是可以的,寫的是我們中國人,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故事,即使沒讀過,也會聽說過的。現在不是要把中國的故事講到全世界去嗎?
  • 沈向洋:人工智慧社區將創造更多工具釋放人類創造力
    沈向洋認為人工智慧社區將創造出更多工具來釋放人類的創造力。人工智慧將幫助世界各地的人們,以各有態度的方式去溝通和表達情感和情緒。「人工智慧早已證明,它可以幫助人類提高生產力。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將注意力轉移到AI幫助人們釋放創造力這件大事上。」沈向洋提到。
  • 於盈眼中的伊藤穰一:如何創造創造力
    在商業、科技領域,伊藤穰一一直是一位先人一步的領航者,見證和推動著技術的發展,對正在被技術重塑的人類未來,他有著深刻的思考。他寫的《爆裂》是我很喜歡的講述科技未來趨勢的書之一。現實生活中的伊藤穰一顯得年輕帥氣,神採奕奕,在短短幾分鐘的交談後,就能充分感到他的熱情與活力。
  • 孩子的天賦難發掘怎麼辦?MBTI性格測試告訴你,天賦具有多元性
    但如果課外興趣班能夠激發孩子的天賦,讓孩子對某一特定領域產生極大的興趣,並願意堅持學習,這就達到了挖掘孩子天賦、最大化發揮孩子優勢的目的,也能讓孩子擁有更加明確的人生目標。每個人都具有隱藏優勢,需要細心挖掘才能進行深造一個人的天賦通常就像種在心中的種子,等待著灌溉,如果我們不細心地去探索發現,種子就不可能生根發芽。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謊言你不要再信了
    孩子的英語啟蒙,這個問題是目前看到的最多最頻繁地問題了。在培訓機構工作了很多年,見過很多堅持又放棄、放棄又堅持的家長和孩子。也有很多孩子在啟蒙的時候,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感覺一定要堅持學習,最後放棄最快的就是這批相信「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的家長。英語啟蒙目前在市場上是一個大趨勢,即便學校要求不能很早的學習,畢竟中國的家長被英語折磨太多,也焦慮的太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很好的學習英語。帶著這份焦慮,孩子開始了很早的英語啟蒙學習。那麼也就到了這個問題:英語啟蒙難嗎?
  • 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老師:結合學生興趣和老師教學特色
    孩子小時上興趣班似乎成為一種流行,大家都在身邊朋友的影響下,捲入這場興趣班大比拼中,少則兩門,多則八九門。既然是興趣班,就要觀察孩子的興趣在哪方面,再與孩子一起商量上什麼興趣班。而我們給孩子選班時恰好脫離了這一基本原則,女生報舞蹈考慮的是培養孩子的氣質,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報畫畫,還有的報了需要長期練的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