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翔安區多措並舉推動轉產增收 民生組合拳助退養漁民就業
「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是翔安區推動轉產增收、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的有力抓手,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以說,小張一家人都是翔安區「新民生十五條」的受益人。近年來,翔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海域退養漁民生活出路問題,圍繞落實中央提出的「六穩」「六保」要求,多措並舉促進海域退養漁民增收。
-
築牢底線 民生福祉更加殷實
大力推進醫療衛生保障事業發展,築牢百姓健康屏障;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就業規模也在穩步擴大……2020年,蜀山區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織牢織密社會民生保障網,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了「病有所醫、弱有所扶」的良好局面,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強。
-
桐城:148名適齡退捕漁民實現轉產就業
筆者日前從桐城市人社局獲悉:我市148名勞動年齡內的退捕漁民已全部實現轉產就業,187名建檔立卡漁民中,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182人全部參保,剩餘不符合參保條件的5人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均已在戶籍地享受社會保障。
-
打好就業組合拳 築牢民生基本盤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內外風險挑戰讓今年的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為抓好民生之本,黨中央把就業放到「六穩」 「六保」之首,我省更是第一時間打出「免、減、緩、降、返、補」等一系列援企穩崗政策「組合拳」,幫扶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推動失業保險擴圍提標,千方百計築牢民生基本盤。省人社廳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20.1萬人,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總量居全國前列。
-
榮昌區人力社保局多渠道推進漁民轉產安置保障工作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5日17時訊(通訊員 周適)送「崗」上門、技能培訓、專場招聘、政策託底……長江禁捕退捕以來,重慶市榮昌區在嚴格落實禁捕要求的同時,多渠道推進漁民轉產安置保障工作,積極幫扶「職業」漁民「轉業」。
-
繁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繁昌縣長江水域漁民退捕轉產實施...
>號)文件精神,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將《繁昌縣長江水域漁民退捕轉產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鑑於我縣專、副業漁民僅分布於荻港鎮,故由荻港鎮政府負責對退捕漁民的身份、家庭人口、漁船、漁具、收入、居住、退捕意願、就業創業和培訓需求等情況進行全面核查登記,同時將調查登記情況報送至縣退捕轉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三)漁民申請。
-
赫山區嚴把「三關」助推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回頭看」
赫山區嚴把「三關」助推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回頭看」為切實掌握退捕漁民動態就業狀況,赫山區人社局嚴把「三關」,紮實開展就業幫扶工作,對全區401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轉產就業情況進行全面跟蹤回訪,全力推進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幫扶「回頭看」,確保漁民長期穩定就業
-
潭門漁民渴望和企業共謀轉產轉業建設海南自貿港
海南日報嘉積6月24日電 (記者傅人意)「老地方,橋下見」,已成為瓊海市潭門漁民和海南大洋洲漁業海洋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平「約會」的默契。6月23 日,瓊海市休閒漁業漁民轉產技能培訓班結束後,他們又約在潭門大橋下,圍著一張簡陋的圓木桌,聊休閒漁業發展,漁民如何轉產轉業。 「今天的培訓漁民積極性很高,連會議室兩邊都站滿了人。」
-
四川提前完成退捕漁民轉產就業、社會保障「雙百」目標
記者從會上獲悉,12月3日四川提前完成了退捕漁民「能就業的全幫扶、該參保的全參保」任務,實現轉產就業、社會保障「雙百」目標,全省16480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13144人已全部實現轉產就業,就業率達100%;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6339 人,佔應參保人數的100%。
-
湘潭市「六個一批」助上岸漁民轉產就業
原標題:湘潭市「六個一批」助上岸漁民轉產就業 今年以來,湖南省湘潭市在長江禁捕退捕
-
安徽人社築牢民生之本 「十三五」以來城鎮新增就業339萬人
人民網合肥12月8日電(楊賽君) 穩就業、保民生、強人才, 奏響民生福祉最強音。12月8日,安徽省政府召開「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安徽省人社廳廳長徐建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安徽人社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積極應對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各種挑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省穩定就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係等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已有16.5萬退捕漁民轉產就業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孟哲)「長江沿江10省(市)共核定退捕漁船11.1萬艘、漁民23.1萬人。」「截至12月11日,各地累計落實社會保障21.8萬人,幫助16.5萬人實現轉產就業。」在今天上午舉行的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毅在介紹長江「十年禁漁」成效時表示,禁捕退捕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漁船漁民退捕基本完成,漁民安置保障亦穩步推進。長江禁捕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今年1月1日零時起,農業農村部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
-
川報《民生觀察》新聞版全新亮相:解碼民生 讀懂四川
川觀新聞特別報導2016年1月22日,《民生觀察》新聞版首次與大家見面,我們和全省徵集來的40多位特邀民生觀察員一道,緊踏民生實事步調,緊扣百姓民生需求,並肩走過近5個春秋。今天,《民生觀察》迎來新的起點:更多的悅讀感、縱深度,更強的服務性、互動性,更豐富的全媒傳播效果……期待你一如既往的關注,我們也將繼續激情前行,為奉獻出更出色、更精彩、更具底蘊的民生產品不懈努力。
-
相山區民政局築牢基本民生保障網
相山區民政局聚焦脫貧攻堅,關注困難群體,多措並舉,今年來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落實落細各項兜底保障政策,堅持託底線、解急難,築牢基本民生保障網。該局加強城鄉低保兜底保障,創新開展審批權限下放工作,縮短救助審批時間。
-
築牢民生之基 共享發展紅利
汪 勝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黨的十九大報告就對民生做了概括: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
-
臨報評論|堅持穩字當頭 築牢底線思維
我們要清醒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複雜性,統籌謀劃發展,合理調配資源,堅持穩中求進,築牢底線思維,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奮力推動臨沂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底線是尺子、是邊界,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線。能否守住底線、嚴控風險是決定各項工作成敗的重要前提。堅持底線思維,是我們應對錯綜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更是推動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治理智慧。
-
從漁民到果農
全媒體記者 高煒 通訊員 向園夢 譚蕩蕩巴東縣東瀼口鎮東瀼口村54歲漁民張祖芬開啟了陸上新生活。張祖芬愛「折騰」。種過地,還種了十幾畝柑橘,略有積蓄後,2000年在躉船上一邊打魚一邊開辦超市。由於過度捕撈,長江漁業資源大幅減少,打魚收入一年不如一年。
-
沅江首批島村漁民搬遷
作為南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共有11個專業漁村,其中蓮花島村、澎湖村、管竹山村三個島村就有漁民1148戶、漁民3300多人。為了讓這部分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沅江市決定將洞庭湖中這三個湖心島村上的漁民搬遷上岸定居,這也意味著整個湖區湖島定居漁民將成為歷史。11月30號,第一批島村漁民開始搬遷。
-
漁民退捕上岸:再見,「江湖」;你好,新生活
作為一名退捕上岸的漁民,37歲的王明均已經告別打漁生活10個月,自主創業。截至9月24日,全省已完成退捕漁船10257艘、退捕漁民16480人,完成率超過99%,實現轉產轉業11403人,佔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人數的92.5%。
-
築牢「底線」保發展
安全生產是一項政治責任、民生大事和底線工作,嶽陽經開區工委、管委始終將安全生產作為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牢牢把握安全發展的 「主動權」,壓緊壓實安全發展的「責任鏈」。黨政「一把手」作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身先士卒、靠前指揮;分管領導擔硬擔子、牽頭主抓;各行業主管部門接照「三個必須「的要求,全力抓好本行業、本領域、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