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區嚴把「三關」助推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回頭看」

2020-12-16 湖南24小時

赫山區嚴把「三關」助推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回頭看」

為切實掌握退捕漁民動態就業狀況,赫山區人社局嚴把「三關」,紮實開展就業幫扶工作,對全區401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轉產就業情況進行全面跟蹤回訪,全力推進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幫扶「回頭看」,確保漁民長期穩定就業。

把好數據效驗關。通過系統數據比對、第三方調查核實、幫扶責任人上門走訪等途徑,對退捕漁民勞動能力、就業意願、就業狀態、培訓意願進行全面核查,做到基本情況清、技能水平清、就業意願清,確保數據帳帳相符,真實完整。

把好政策扶持關。積極鼓勵退捕漁民就業創業,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就業技能培訓補貼、創業培訓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等;對自主創業有資金缺口、符合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的,開闢創業擔保貼息貸款綠色通道,破解創業資金短缺瓶頸。同時,對企業等用人單位招用退捕漁民就業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以工代訓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扶持補貼資金。

把好持續穩定關。完善常態化跟蹤服務機制,定期對退捕漁民進行動態管理和精準跟蹤服務,要求相關鄉鎮(街道)督促轄區內退捕漁民到所在村(社區)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進行就失業登記,通過校準就業需求、精準幫扶服務、強化職業培訓、託底安置保障等方式,防止就業後的退捕漁民再次失業,確保有就業意願未就業的退捕漁民動態清零。(赫山區人社局劉喜英)

【來源:益陽市人社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桐城:148名適齡退捕漁民實現轉產就業
    筆者日前從桐城市人社局獲悉:我市148名勞動年齡內的退捕漁民已全部實現轉產就業,187名建檔立卡漁民中,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182人全部參保,剩餘不符合參保條件的5人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均已在戶籍地享受社會保障。
  • 四川提前完成退捕漁民轉產就業、社會保障「雙百」目標
    記者從會上獲悉,12月3日四川提前完成了退捕漁民「能就業的全幫扶、該參保的全參保」任務,實現轉產就業、社會保障「雙百」目標,全省16480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13144人已全部實現轉產就業,就業率達100%;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6339 人,佔應參保人數的100%。
  • 蕪湖市通過「三進」模式幫扶退捕漁民就業
    為深入推進退捕漁民就業幫扶工作,全方位提升退捕漁民家庭的就業技能水平,市人社局按照「進校園、進車間、進現場」模式,通過現場觀摩轉變退捕漁民傳統的勞動觀念,促進上岸後就業模式的轉變。近日,來自繁昌區、弋江區、灣沚區的退捕漁民代表、村居退捕漁民工作專員一行20餘人走進技工院校實訓課堂、走進代表性企業、走進車間現場,先後來到了蕪湖技師學院、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觀摩,蕪湖技師學院詳細介紹了數控加工、模具製造、汽車維修、工業機器人等專業的學習內容和就業前景,並表示可為退捕漁民量身定製培訓和學習計劃。
  • 繁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繁昌縣長江水域漁民退捕轉產實施...
    >號)文件精神,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將《繁昌縣長江水域漁民退捕轉產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四)就業幫扶根據退捕漁民技能水平和就業需求,縣人社部門應分類施策,全方位提供技能培訓、崗位信息等就業幫扶服務,為符合條件的退捕漁民推薦公益性崗位。
  • 南昌縣:築牢漁民轉產民生底線
    為此,南昌縣全面開展了精準建檔立卡,深化建檔立卡「回頭看」行動,深入漁戶開展調查摸底工作,逐戶核查船主及同船勞力的戶籍、漁船網具情況、社會保障等情況,鎖定退捕人員和轉產對象及船網數量,確保調查情況客觀真實和防止臨時購進漁船。目前,南昌縣所有退捕漁船(含三無漁船)已全部回收處置到位。
  • 瀘溪全力推進退捕漁民就業和社會保險
    湘西網12月24日訊(特約記者 向曉玲 通訊員 楊清俊 肖萍)12月15日,記者從瀘溪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了解到,該縣開展禁捕退捕以來,壓實主體責任、壓實主管責任、壓實屬地責任,開展退捕漁民培訓45人次,落實職業培訓補貼4.7萬餘元,辦理社會保險246人。
  • 漁民退捕上岸:再見,「江湖」;你好,新生活
    作為一名退捕上岸的漁民,37歲的王明均已經告別打漁生活10個月,自主創業。截至9月24日,全省已完成退捕漁船10257艘、退捕漁民16480人,完成率超過99%,實現轉產轉業11403人,佔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人數的92.5%。
  • 人社部:為長江流域退捕漁民至少提供1次免費職業技能培訓
    充分發揮新職業新業態吸納就業的作用,面向退捕漁民開展直播銷售員、網約配送員、快遞員等職業技能培訓。《通知》要求,各地人社部門要積極做好培訓組織管理,及時跟蹤培訓進展,為退捕漁民提供培訓報名、培訓組織、培訓補貼發放等全流程便捷高效培訓服務。要做好調度宣傳工作,重點宣傳退捕漁民培訓的政策措施,引導幫助漁民實現技能就業創業。
  • 人民日報丨湖南益陽: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
    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如何保證市場上魚類的正常供應?如何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報導,關注長江「禁漁令」實施以來,各地的實踐和探索,以及目前還待進一步解決的相關問題。
  • 灣沚區:紅楊鎮紅楊樹社區開展退捕漁民公益性崗位安置工作
    紅楊鎮紅楊樹社區集合市區政府開展的公益性崗位工作,合理安排退捕漁民的公益性崗位。 紅楊鎮紅楊樹社區與轄區內退捕漁民籤訂公益性崗位協議。漁民們積極響應和支持國家政策,退捕上岸,為了更好的了解退捕漁民的難處,社區主動跟進,了解退捕漁民的就業需求等基本情況,上門開展向退捕漁民宣傳政府就業創業政策,結合灣沚區各類招聘和企業用工情況及時提供就業服務、對接培訓項目。此次,社區在市區的要求下,在社區範圍內開發公益性崗位,為轄區漁民提供了一條就業渠道,落實了漁民轉產轉業的政策。
  • 卿足平一行調研遂寧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
    四川新聞網消息(袁方緒)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卿足平一行在遂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雷雲、遂寧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徐建軍陪同下前往射洪市調研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在沱牌鎮,卿足平與漁民進行了親切交談,耐心傾聽漁民的訴求,對他們關心的政策、資金、轉產就業等問題作了詳細的解讀。卿足平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加強組織保障,壓實責任,聚焦「六無四清」目標,如期圓滿完成任務。精準建檔立卡。
  • 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已有16.5萬退捕漁民轉產就業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孟哲)「長江沿江10省(市)共核定退捕漁船11.1萬艘、漁民23.1萬人。」「截至12月11日,各地累計落實社會保障21.8萬人,幫助16.5萬人實現轉產就業。」在今天上午舉行的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毅在介紹長江「十年禁漁」成效時表示,禁捕退捕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漁船漁民退捕基本完成,漁民安置保障亦穩步推進。長江禁捕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今年1月1日零時起,農業農村部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
  • 盱眙:落細落實兜底保障退捕漁民養老保險政策 - 淮安市人民政府
    今年以來,盱眙縣創新方式方法,落細落實兜底保障退捕漁民養老保險政策,受到退捕漁民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制定保障措施。該縣積極落實長江禁捕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周密部署,不遺一戶、不漏一人、不落一船。
  • 榮昌區人力社保局多渠道推進漁民轉產安置保障工作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5日17時訊(通訊員 周適)送「崗」上門、技能培訓、專場招聘、政策託底……長江禁捕退捕以來,重慶市榮昌區在嚴格落實禁捕要求的同時,多渠道推進漁民轉產安置保障工作,積極幫扶「職業」漁民「轉業」。
  • 關注長江禁漁: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
    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如何保證市場上魚類的正常供應?如何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報導,關注長江「禁漁令」實施以來,各地的實踐和探索,以及目前還待進一步解決的相關問題。  湖南益陽  老文走上公益崗  本報記者 何 勇  去年底,文志強家門口的資江禁止捕魚了。
  • 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大江大河·關注長江禁漁①)
    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如何保證市場上魚類的正常供應?如何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報導,關注長江「禁漁令」實施以來,各地的實踐和探索,以及目前還待進一步解決的相關問題。  湖南益陽  老文走上公益崗  本報記者何勇  去年底,文志強家門口的資江禁止捕魚了。
  • 「五心行動」讓退捕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
    在奔向小康路上,譚方成慢慢從被幫助對象轉變為幫助更多人的退捕漁民。據了解,隨著退捕漁民轉產安置「五心行動」即將進入收官階段,全市建檔立卡退捕漁民10489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不等不靠自主創業奔小康「重慶本地人都來吃的火鍋,特別棒,物美價廉。」
  • 從漁民到果農
    全媒體記者 高煒 通訊員 向園夢 譚蕩蕩巴東縣東瀼口鎮東瀼口村54歲漁民張祖芬開啟了陸上新生活。張祖芬愛「折騰」。種過地,還種了十幾畝柑橘,略有積蓄後,2000年在躉船上一邊打魚一邊開辦超市。由於過度捕撈,長江漁業資源大幅減少,打魚收入一年不如一年。
  • 湖南省漢壽縣退捕漁民每家至少一人上崗就業 洞庭人家 幸福轉身...
    在劉克歡的帶動下,已有400多人加入了西洞庭湖環保志願者分隊,其中七成是退捕漁民。  曾慶武:蘆葦工變身護魚人  早上9點不到,曾慶武和同事一起坐上船,20多分鐘後就到了保護區的半邊湖監測站,開始一天的巡護。  「在這裡,漁獵等行為是嚴格禁止的,我們要在溼地裡巡查,尤其要嚴防偷捕偷獵的。」46歲的曾慶武這樣介紹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