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落細落實兜底保障退捕漁民養老保險政策 -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20-12-27 淮安市人民政府

  今年以來,盱眙縣創新方式方法,落細落實兜底保障退捕漁民養老保險政策,受到退捕漁民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制定保障措施。該縣積極落實長江禁捕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周密部署,不遺一戶、不漏一人、不落一船。制定出臺了《關於落實長江禁捕退捕漁民安置保障集中攻堅專項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定人包戶工作的通知》《盱眙縣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漁民就業幫扶和社會保障實施方案》等5份文件,對退捕漁民的社會保障工作進行了詳盡的規定,確保都能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範圍,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該縣採取掛包到戶的形式,包船到人、定責到人,逐一進行對接,做到「專人掛鈎、全程跟蹤、村不漏戶、戶不漏人。」

  創新方式方法,全市首家制定城居保手冊、安裝專門信息系統和由財政兜底禁捕退捕漁民社會保險,確保符合參保條件的退捕漁民應保盡保、應代盡代、應發盡發。參照企業職工模式,制定盱眙縣禁捕退捕漁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手冊,消除漁民疑慮,讓退捕漁民一證在手,放心安心;不等不靠不要,率先安裝專門的退捕漁民軟體,將基礎數據錄入實名制動態幫扶信息系統。同時由財政兜底,參照被徵地農民補貼標準,每人享有9.862元補貼,用於建立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該縣根據參保年齡、已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情況和個人分帳戶資金確定繳費檔次,為其代繳,直到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參保人員去世後還可享受1000元喪葬補助金。

  截至12月,全縣登記漁船數368戶,已建檔立卡漁民數732人,其中勞動年齡段610人,養老年齡段122人,社會保障率100%,其中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代繳506人;落實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代繳103人;按709.5元/月標準發放養老保險補助金112人;已領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辦理一次性結算個人分帳戶10人。

相關焦點

  • 繁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繁昌縣長江水域漁民退捕轉產實施...
    具體辦理程序按照《蕪湖市退捕漁民養老保險社會保障若干規定》執行(詳見附件1)。(三)醫療保障退捕漁民可以向本人戶籍所在村(居)申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按規定繳納醫保參保費用,縣醫保部門按照我縣現行城鄉居民醫保政策,給予退捕漁民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 漁民退捕上岸:再見,「江湖」;你好,新生活
    退捕漁民穩定轉產就業穩定增收,直接影響到禁捕退捕成效。省人社廳巡視員董建明介紹,我省通過實施發展就業安置一批、務工就業安置一批、自主創業安置一批、公益崗位安置一批、政策兜底安置一批,多措並舉開闢就業增收渠道,確保漁民上岸生計有門路,上岸後能穩得住。
  • 無為市已發放退捕漁民補貼568.2萬
    為進一步推進無為市退捕漁民基本養老保險保障工作進度,紮實推進退捕漁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無為市人社局嚴格按照省市部署安排,多措並舉做好該項工作,確保符合參保條件的長江退捕漁民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範圍,實現養老保險全覆蓋。
  • 四川提前完成退捕漁民轉產就業、社會保障「雙百」目標
    記者從會上獲悉,12月3日四川提前完成了退捕漁民「能就業的全幫扶、該參保的全參保」任務,實現轉產就業、社會保障「雙百」目標,全省16480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13144人已全部實現轉產就業,就業率達100%;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6339 人,佔應參保人數的100%。
  • 桐城:148名適齡退捕漁民實現轉產就業
    筆者日前從桐城市人社局獲悉:我市148名勞動年齡內的退捕漁民已全部實現轉產就業,187名建檔立卡漁民中,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182人全部參保,剩餘不符合參保條件的5人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均已在戶籍地享受社會保障。
  • 「五心行動」讓退捕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
    在奔向小康路上,譚方成慢慢從被幫助對象轉變為幫助更多人的退捕漁民。據了解,隨著退捕漁民轉產安置「五心行動」即將進入收官階段,全市建檔立卡退捕漁民10489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不等不靠自主創業奔小康「重慶本地人都來吃的火鍋,特別棒,物美價廉。」
  • 瀘溪全力推進退捕漁民就業和社會保險
    湘西網12月24日訊(特約記者 向曉玲 通訊員 楊清俊 肖萍)12月15日,記者從瀘溪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了解到,該縣開展禁捕退捕以來,壓實主體責任、壓實主管責任、壓實屬地責任,開展退捕漁民培訓45人次,落實職業培訓補貼4.7萬餘元,辦理社會保險246人。
  • 人社部:為長江流域退捕漁民至少提供1次免費職業技能培訓
    中國網財經8月4日訊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漁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退捕漁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通知》強調,要分類施策開展技能培訓,推薦退捕漁民參加急需緊缺職業就業技能培訓,提高其轉移就業能力。對技能比較單一的大齡漁民,開展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能培訓,或推薦參加家政、養老、保安等職業技能培訓;對中青年退捕漁民,圍繞電商、汽修、電工等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 全水域首家 宿城中揚鎮漁民上岸選房
    宿遷網訊 近日,宿城區中揚鎮邀請17戶岸上無房漁民組織開展「漁你有約,置業揚帆」——中揚鎮禁捕退捕和漁民上岸選房活動,標誌著宿城區在全省洪澤湖水域率先啟動上岸漁民選房工作。自工作開展以來,宿城區嚴格按照省市要求,科學謀劃推動漁民上岸工作,認真研究農房改善、社會保障等政策,強化社會保障兜底,提供優質房源供上岸漁民優先挑選,妥善解決上岸漁民的生計保障問題。在宿城區中揚鎮肖河停泊點,記者遇到48歲的退捕上岸漁民楊洪選。楊洪選從十幾歲就開始跟隨父輩在洪澤湖捕魚,可以說在船上生活了半輩子。
  • 南昌縣:築牢漁民轉產民生底線
    退捕漁船漁民信息的建檔立卡,是禁捕退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事關後續的漁船處置、漁民安置和十年「禁漁令」的貫徹落實。全縣有禁捕退捕任務的15個鄉鎮,退捕漁民戶數3802戶,已籤訂退捕協議書承諾書3802戶,籤約率100%;退捕漁船網具應收盡收,建檔立卡漁船4225艘,已拆解漁船4225艘,拆解率100%。既要保護好漁業資源,也要保障好漁民生活,這是確保十年「禁漁令」貫徹實施、取得成效的關鍵之舉。
  • 甘肅省殘聯調研秦州區殘疾人兜底保障政策落實情況
    新天水訊據秦州區融媒體中心消息(記者 趙雅琪)7月13日,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蔣錄基一行就秦州區殘疾人兜底保障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調研。市委常委、副市長景丹,秦州區政府副區長韓建福陪同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後來到藉口鎮三合村,楊家寺鎮北具村、士子村等地,走訪慰問了部分困難殘疾人家庭,詳細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生活保障情況和享受兜底保障政策情況。並觀摩了秦州區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
  • 【媒體聚焦】《央廣網》:漁民「洗腳上岸」 政府送政策送崗位助力...
    【媒體聚焦】《央廣網》:漁民「洗腳上岸」 政府送政策送崗位助力退捕轉產 2020-12-18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益陽南洞庭湖漁民整體搬遷上岸!湖心村回歸大自然……
    其實,大部分漁民早就隱隱感覺到,自己終究要和這片故土告別,現在無非是守著有限的魚蝦,先過著。自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實施10年禁捕政策以來,直至搬遷上岸的政策下達,告別的這一天比預期要來得快很多。「故土難離」似乎掩蓋了漁民心中所有焦慮,其實他們最擔心的是:原來的漁民生活即將遠去,城市新生活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住哪裡?哪裡謀生?老年人怎麼保障?
  • 卿足平一行調研遂寧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
    四川新聞網消息(袁方緒)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卿足平一行在遂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雷雲、遂寧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徐建軍陪同下前往射洪市調研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在沱牌鎮,卿足平與漁民進行了親切交談,耐心傾聽漁民的訴求,對他們關心的政策、資金、轉產就業等問題作了詳細的解讀。卿足平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加強組織保障,壓實責任,聚焦「六無四清」目標,如期圓滿完成任務。精準建檔立卡。
  • 「長江「十年禁漁」調查」禁捕後如何保障漁民生計
    禁捕之後,大量漁民不得不上岸謀生,因此妥善做好漁民上岸後的轉產安置,也事關長江禁捕退捕的成敗。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深入長江沿岸地區,看看這裡的漁民安置政策落實得如何,在長江上漂了一輩子的漁民們上岸後日子過得怎麼樣。2019年12月,湖北監利縣何王廟江豚保護區32艘漁船被現場拆解。
  • 離漁而行,逐夢前行——退捕漁民子女校園生活剪影
    從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開始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一大批漁民將收起漁網謀求新出路。南磯山鄉政府根據「禁捕退捕」漁民子女就學工作相關政策及文件精神,提出要確保妥善安排、解決退捕漁民子女教育等保障問題,讓禁捕退捕政策落到實處。
  • 湖南省漢壽縣退捕漁民每家至少一人上崗就業 洞庭人家 幸福轉身...
    在劉克歡的帶動下,已有400多人加入了西洞庭湖環保志願者分隊,其中七成是退捕漁民。  曾慶武:蘆葦工變身護魚人  早上9點不到,曾慶武和同事一起坐上船,20多分鐘後就到了保護區的半邊湖監測站,開始一天的巡護。  「在這裡,漁獵等行為是嚴格禁止的,我們要在溼地裡巡查,尤其要嚴防偷捕偷獵的。」46歲的曾慶武這樣介紹自己的工作。
  • 關注長江禁漁: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
    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如何保證市場上魚類的正常供應?如何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報導,關注長江「禁漁令」實施以來,各地的實踐和探索,以及目前還待進一步解決的相關問題。  湖南益陽  老文走上公益崗  本報記者 何 勇  去年底,文志強家門口的資江禁止捕魚了。
  • 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大江大河·關注長江禁漁①)
    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如何保證市場上魚類的正常供應?如何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報導,關注長江「禁漁令」實施以來,各地的實踐和探索,以及目前還待進一步解決的相關問題。  湖南益陽  老文走上公益崗  本報記者何勇  去年底,文志強家門口的資江禁止捕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