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2020-12-23 正步音樂教育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

莫扎特於1756年生於薩爾茲堡,1791年卒於維也納,莫扎特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為後人留下了數量驚人的作品,他創作的體裁遍及交響樂、歌劇、重奏曲等,幾乎無所不包。

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與海頓同時代的古典樂派的第二位大師。同時,他也擔任著多重角色,涉及音樂的各個領域,曾經是奧地利有名的作曲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小提琴家、中提琴家、指揮家,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在音樂方面展現出來的才能可能與其家庭影響和先天的天賦有關。他生長在一個宮廷樂師的家庭,父親是一位頗有才華和聲望的作曲家,一部著名的小提琴演奏論著的作者。

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莫扎特繼承了父親的音樂才能,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音樂才能。父親也看到了他身上的這種音樂天賦,於是從小開始培養,3歲學鋼琴,5歲開始作曲,6歲起即以「神童」身份在維也納、慕尼黑以及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各國旅行演奏。

在這樣的鍛鍊下,童年的莫扎特不僅是鍵盤高手,還拉得一手好提琴。作公開演出時,他經常視譜演奏協奏曲、即興變奏、即興演奏賦格曲和幻想曲,博得極大讚賞。

當他的父親看到六歲的莫扎特寫作的小步舞曲時,不禁對其發出了由衷的讚嘆,讓他從心底裡更加愛惜這個孩子,這個音樂天才。

不得不說,這樣的經歷不僅鍛鍊了其音樂才能,同時也使得他的視野更加開闊,所有這些都為莫扎特後來在音樂道路上取得傲人的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莫扎特最大的成就固然是在歌劇創作上,但是鋼琴音樂也是他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常使人想起他的歌劇音樂。他的鋼琴作品中那些形象鮮明、互相對比的大量主題,宛若歌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化身。

尤其是在他的鋼琴協奏曲中,歌劇性的因素更為明顯,鋼琴與樂隊之間既有對比又配合默契,就像歌劇中各個角色之間的對話一般,生動細膩而充滿戲劇性格。

莫扎特在歌劇中表現的非凡的旋律天才也充分顯示在他的鋼琴音樂中:不僅慢板主題氣息寬廣、悠揚婉轉,恰似歌劇中的詠嘆調;就連快板主題也在莫扎特手中成為最動人的宣敘調;甚至那些輕捷綺麗的華彩經過句也都是發自他心底的歌唱。

二、莫扎特的主要鋼琴作品

這裡我們探討的莫扎特的鋼琴作品主要指的是它的奏鳴曲作品,主要可以從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階段展開。

但是莫扎特的作品遠遠不止這些,除了奏鳴曲,莫扎特對變奏曲、鍵盤組曲、獨立的舞曲等多個音樂領域有相當的研究。

因此,接下來在詳細討論奏鳴曲的基礎上,我們還會對其他幾種類型的鋼琴作品進行簡單概述。

(一)奏鳴曲

1.早期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早期有9首奏鳴曲,分為兩個階段創作而成:K.279—K.284這6首創作於1774—1775年,被稱為「家鄉奏鳴曲」;K.309,K.311這兩首創作於1777年,是莫扎特赴巴黎途經曼海姆時寫的。

這些奏鳴曲一般也是由三個樂章組成,第一樂章通常採用典型奏鳴曲式原則創作的快板樂章,第二樂章通常採用抒情歌唱性旋律創作的慢板樂章,第三樂章通常採用小步舞曲風格創作的快板樂章。

然而,莫扎特在實際創作中有時也會打破常規,例如,《降E大調奏鳴曲》(K.282)的第一樂章運用富有表情的慢板樂章代替傳統的快板樂章;《D大調奏鳴曲》(K.284)的第二樂章運用明亮、華麗的波羅乃茲舞曲代替以前的抒情性慢板樂章;《D大調奏鳴曲》(K.284)的第三樂章運用炫耀技巧的變奏曲構成終曲樂章。

莫扎特在音樂創作道路上永遠都不會只是簡單的複製,他通過不斷的創新,在創作思路上已經初顯其靈活多變的音樂創造性。在鋼琴上美妙的演奏效果充分顯示了他超越樂器條件局限的想像力。

早期的8首鋼琴奏鳴曲:

C大調(K.189d/279)

F大調(K.189e/280)

降B大調(K.189f/281)

降E大調(K.189g/282)

G大調(K.189h/283)

D大調(K.205b/284)

C大調(K.284b/309)

D大調(K.284c/311)

2.中期鋼琴奏鳴曲

中期創作的5首《巴黎奏鳴曲》(K.310,K.330—K.333)是莫扎特1778年在巴黎完成的。

奏鳴曲仍然延續著傳統的曲式結構和創作風格,但是在創作篇幅上則更為宏大,莫扎特該期的奏鳴曲在音樂創作上已經出現了創新意識,例如,《a小調奏鳴曲》(k.310)的主題旋律出現在低音區的聲部、音樂上顯露出悲劇性的因素、不協和音響帶來持續發展的動力、伴奏和織體採用一系列的轉調等。

這些創作手法都充分說明莫扎特的奏鳴曲開始有了一個全新的面貌,這與他所生活的環境是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的。此階段的莫扎特在生活中、情感上都有明顯的變化,因此,作品逐步趨於成熟。

中期的5首鋼琴奏鳴曲:

a小調(K.300d/310)

C大調(K.300h/330)

A大調(K.300i/331)

F大調(K.300k/332)

降B大調(K-315c/333)

相關焦點

  • 勃拉姆斯生平及創作特徵,主要的鋼琴作品
    正步音樂教育今天依舊為大家帶來古代音樂知識,這篇文章為各位老師和小朋友及音樂愛好者帶來的是勃拉姆斯的生平及創作特徵,勃拉姆斯主要的鋼琴作品。我們能從勃拉姆斯的大部分鋼琴作品中感受到他的保守態度。正如舒曼所做的那樣,他也從老式的長篇體裁奏鳴曲和變奏曲開始,後來又將其拋棄,轉而創作特性樂曲。勃拉姆斯一生寫了大量交響樂、四重奏、藝術歌曲、合唱和鋼琴曲等。
  • 莫扎特晚期鋼琴奏鳴曲
    晚期鋼琴奏鳴曲莫扎特晚期作品有6首奏鳴曲,從這6首作品中可以看到,晚年的莫扎特對巴赫的復調作品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所以在其作品中明顯有復調因素的體現,從結構布局上來講也更為緊湊和集中。莫扎特該時期的奏鳴曲在音樂情緒上更加內省或激情,這是他以前作品中少有的個人內心情感的獨白。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第三組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第三組也是最後一組作品包括10首樂曲,在維也納創作完成。這些作品總的來看延續了以往奏鳴曲體裁的基本觀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F大調奏鳴曲》(K.300k/332)和《降B大調奏鳴曲》(K.315c/333)。
  • 鋼琴女神攜「莫扎特」來青
    在國際鋼琴界,陳薩與郎朗都是代表了頂級水準的華人鋼琴家。明晚,青島交響樂團「中西交融」系列音樂會將在青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著名指揮家張藝執棒,鋼琴女神陳薩擔任獨奏,與青交聯合演繹 《莫扎特:A大調第23鋼琴協奏曲》,用大師音符「擊碎」寒潮,為樂迷展現直指內心的莫扎特音樂。除莫扎特外,樂迷還將聽到孟德爾頌、於京君的兩部作品。
  • 《a小調鋼琴奏鳴曲》的誕生,源於莫扎特的悲傷之旅
    母親的死深深地刺痛了他,為此莫扎特寫下《a小調鋼琴奏鳴曲》(K.310)以宣洩他的悲傷,同時也給自己壓抑的內心減減壓。要知道,莫扎特過去從來沒有寫過這類極具個人情感性質的作品,他在這個譜子上用義大利語特意註明「莊嚴、隆重」的字樣。對於這首作品的演奏,多數演奏家不明就裡,只把這個作品當做中規中矩的奏鳴曲來處理。須知這個作品和前後兩個鋼琴獨奏作品(K.309,K.311)是完全不同的。
  • 著名作曲家樂聖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近代鋼琴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大師
    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貝多芬,生於1770年,卒於1827年,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也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集大成者,他曾創作了大量體裁的鋼琴作品,其中也包括了32首奏鳴曲,這是他所有鋼琴音樂創作體裁中最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
  • 英語古典音樂之莫扎特
    莫扎特,不要讀成Mosart,20歲的時候,也是美國籤署獨立宣言的時候。但是他6歲的時候,就已經寫了很多音樂並且作為鋼琴家進行巡演。他僅僅活了35歲,但是他寫的音樂比歷史上任何音樂家都要多。這段安靜的旋律出自他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莫扎特生平莫扎特生於1756年,現奧地利,維也納旁邊的一座小城鎮薩爾茲堡。
  • 給大學生講莫扎特時,我提了幾個問題,值得深思
    莫扎特生平簡介1756年1月27日,沃爾夫岡 · 阿瑪多伊斯 · 莫扎特(德語: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於奧地利薩爾斯堡一個宮廷樂師之家。莫扎特作品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劇22部;以《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響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鋼琴奏鳴曲17部,小提琴協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此外,他還寫了大量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
  • 2021第五屆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泉州賽區)啟航!
    從2017年第一屆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成功舉辦至今,共舉辦四屆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參賽人數近10萬人,北京(中國區)總決賽的規模每屆有3000人之多。組委會邀請來自美國、德國、維也納的外籍專家評委和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星海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等國內各大音樂藝術院校知名專家、教授擔任評委。
  • 【輕鬆周末】萌萌的義大利兒歌《音樂神童莫扎特》
    在2006年第49屆的金幣大賽中,在決賽中脫穎而出的,是由小男孩Davide Angelelli小女孩Matilde Angelelli領唱的《沃爾夫岡‧阿梅迪奧 Wolfango Amedeo》,穿著古裝帶著可愛的白色假髮,配上童聲合唱團,淺顯易懂的唱出音樂神童莫扎特的生平。說到莫扎特,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哇,內個音樂神童。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鋼琴從此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浪漫主義鋼琴音樂代表音樂家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 特、勃拉姆斯等。他們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詩情畫意、』 盪氣迴腸。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最終使鋼琴作品的曲式結構和聲\。
  • 今天下午,兩場《莫扎特鋼琴曲專場》音樂會免費門票等你來搶!
    曠世奇才莫扎特為我們這個世界留下了卷帙浩繁的音樂遺產。莫扎特的鋼琴音樂是他創作中重要領域,主要鋼琴作品,有 20 多部鋼琴協奏曲,鋼琴奏鳴曲 20 首,還有變奏曲、迴旋曲和幻想曲等。想現場感受一下莫扎特的音樂魅力?這周六約定你!
  • 2020 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盛大開啟!
    5月19日,2020 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盛大開啟!維也納莫扎特國際鋼琴大賽是為紀念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而創辦的比賽,旨在培養和選拔青少年音樂人才、激勵和鼓舞青少年的鋼琴進學熱忱、不斷推動鋼琴教育和鋼琴演奏的普及與提高。
  • 夜聽|「第二個莫扎特」的讚譽
    他從小被父親逼迫進行高強度鋼琴訓練,以「神童」聞名;他師從海頓,得到海頓大力讚許,後來卻與恩師分道揚鑣;他曾當上宮廷樂師,//- 人物簡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是德國著名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們稱他為「樂聖」。
  • 薦書|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 我在書中撰寫的是貝多芬的生平和他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我一直是貝多芬作品的詮釋者,在我的演奏生涯中,曾在世界各地演奏了60次貝多芬的全套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書中對貝多芬每部鋼琴奏鳴曲的描述並不是為了進行科學分析,而是從詮釋者的角度,把每部奏鳴曲看作貝多芬人生路上的節點,從而演繹這些偉大的作品。
  • 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我在書中撰寫的是貝多芬的生平和他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我一直是貝多芬作品的詮釋者,在我的演奏生涯中,曾在世界各地演奏了60次貝多芬的全套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書中對貝多芬每部鋼琴奏鳴曲的描述並不是為了進行科學分析,而是從詮釋者的角度,把每部奏鳴曲看作貝多芬人生路上的節點,從而演繹這些偉大的作品。
  • 史上最偉大的25位鋼琴家!看看誰和貝多芬莫扎特一起上榜了?
    他的唱片種類繁多,包括拉赫瑪尼諾夫和蕭邦的鋼琴作品、貝多芬的完整奏鳴曲、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以及斯克裡亞賓、普羅克菲耶夫和勃拉姆斯的作品。他與20世紀很多知名人士合作過,包括指揮喬治·索爾蒂、祖賓·梅塔和伯納德·海廷克。  05  Daniel Barenboim  (1942-)
  • 莫扎特的朋友,對手和學生
    4.克萊門蒂和莫扎特曾經有過一場''對決''.約瑟夫二世看兩位音樂家都很有才華,就安排了一場對決,進行演奏,作曲等技巧上的比拼。結果在鋼琴演奏技巧上,克萊門蒂略勝一籌,但在作曲環節中,莫扎特大獲全勝。約瑟夫二世為了照顧兩位藝術家的情緒,對外宣布這場「決鬥平局」。
  • 李白生平簡介與作品的風格特點
    一、生平簡介 李白的生平經歷,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1.
  • 莫扎特和他的「不和諧音」四重奏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二十三)
    室內樂專題:1、貝多芬說:「這是一首無愧於我名字的作品」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一);2、海頓弦樂四重奏《騎士》的作品風格和演奏分析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二);3、莫扎特弦樂四重奏代表作欣賞丨室內樂欣賞專題(三);4、聆聽蕭邦為大提琴和鋼琴所寫的作品丨室內樂欣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