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蘇軾,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作為宋朝有名的詞人,他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無奈自古偉人多坎坷,蘇軾的仕途不順,一生多次遭貶,但是卻依舊能夠保持豁達樂觀的心態,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
比如說,蘇軾最狂的一首《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歷來深受宋詞愛好者的青睞,還被選入了教材。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作於蘇軾知密州之時,詞人一改前詞溫婉柔弱的格調,大膽革新,把文人那種胸懷天下的豪情壯志描寫的淋漓盡致。詞作整篇以一個"狂"字貫穿全文,"老夫聊發少年狂",詞人本當壯年,卻以"老夫"的姿態去抒發少年人的狂傲之氣,這更能顯示出作者此時正豪興大發,狂態畢露。
下篇轉實為虛,酒至酣處作者的豪興為之再漲,直抒胸中之意。就算兩鬢已經斑白又怎麼樣,漢文時期老邁的馮唐尚能持節,何況自己。"西北望,射天狼"此時的北宋正遭受著西夏和大遼的侵襲,作者把這兩個大敵比作"天狼",誓要彎弓如滿月,狠狠打擊這些強敵,足見此時作者仍不忘報效國家之心。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許多朋友對這一首詞的認識,也僅僅只限於首句"聊發少年狂"和末句"西北望,射天狼"。對於詞作中間提到的"左牽黃、右擎蒼",往往有些理解偏差。
詩詞大會曾出過這樣一道題:
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中的"黃"和"蒼"分別指?A. 黃馬,蒼鷹 B.黃犬,蒼鷹 C.黃犬,黑犬
這個題的正確答案應為B,但當時不少選手都答錯了。
這道題中的"黃"和"蒼",其實就是點睛之筆。蒼一般指的是蒼鷹,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那為何犬一定要是黃犬呢?為何不能是其它顏色的?不知道大家想過這個問題沒有。其實這正是蘇軾的高明之處,黃犬在古詩詞中其實是一個固定的意象罷了。
據《晉書》記載這黃犬很有靈氣,時常可以給陸機傳信,因此後世便有"青蠅為弔客,黃犬寄家書"的典故。因此蘇軾這詞中的"黃"字是斷不能換成其它顏色的。
詩詞界評價蘇東坡這一首《江城子》,提高了宋詞的境界。讓宋詞由關注生活細節、男歡女愛的"靡靡之音",變成了浩氣充沛的雄壯之聲。可算作是轉扭了宋詞的"文學性別",開創了一個宋詞門類,豐富了詞的描寫對象,具有文學裡程碑式的意義。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能讓你了解他的一生,也懂他的豁達。
《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東坡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蘇軾的思想。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